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通讯员 张辉洋)松涛寄哀思,薪火映童心。4月2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开展"百园千校祭英烈"主题活动,镇村干部、退役军人代表与伯湖小学师生共100余人,先后赴傅连暲将军铜像广场、湘江1934传承馆、三洲烈士公墓,以沉浸式红色教育浸润青少年心灵,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彩。

上午八时,傅连暲将军铜像前,参与人员统一着深色服装肃穆列队。伴着《献花曲》的旋律,全体人员垂首默哀,少先队员代表缓步上前敬献花篮。退役老兵轻抚铜像底座的斑驳痕迹,向孩子们讲述将军救治红军伤员的"红色医典"故事,历史褶皱在代际对话中徐徐展开。

在湘江1934传承馆,红色记忆化作可触摸的教材。伯湖小学六年级学生涂豫凡佩戴"红色小小讲解员"徽章,站在红34师陈列区前娓娓道来:"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壮举,是革命先辈用鲜血书写的忠诚答卷。"稚嫩童声与泛黄的历史照片形成时空交响,同学们围拢在"绝命后卫师"雕塑前,触摸弹孔痕迹,感悟信仰温度。
"让红色资源说话,用历史故事铸魂。"伯湖小学校长傅斌介绍,该校依托傅连暲故居、闽粤赣独立第七团旧址等12处红色遗址,构建"行走的思政课"体系。通过选拔学生讲解员、编排红色情景剧等创新形式,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可感知、可传承的精神图谱。

当涂豫凡带领同学们在烈士公墓前重温入队誓词,当老战士颤抖着双手为孩子们佩戴勋章,红色基因已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传递。河田镇党委书记表示,将持续深化"红色沃土润童心"工程,通过建设红色研学路线、开发校本课程等举措,让革命精神如汀江之水滋养青少年心田,在赓续血脉中培育时代新人。
全体人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放飞100只和平鸽。鸽群掠过苍翠松柏,掠过鲜红领巾,见证着红色基因在新一代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这场以历史浸润童心、用传承致敬英烈的特殊思政课,正书写着红色沃土孕育时代新人的生动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