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9月24日昆明讯 (王东琴 通讯员 高卓鹏) 9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组织开展了大箐水库等1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全面开工仪式。这标志着禄劝县在消除“十四五”期间现存的病险水库安全隐患方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禄劝县此次集中开工的11座病险水库,属于安全状况最严重的类别。这些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库,在长期运行后出现了坝体渗漏、结构老化、防洪标准不足等病险问题,被专业机构鉴定为“三类坝”。其病险状况不仅严重制约了水库灌溉、供水等正常功能的发挥,更对下游村庄、农田和重要基础设施构成潜在威胁,使水库安全压力较大。
此次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超过2240万元,涵盖多个关键方面。包括对大坝进行防渗处理,有效解决坝体渗漏问题;对泄洪能力不足的溢洪道进行改扩建,提升水库防洪标准;对老化的输水设施进行更新改造,保障供水安全可靠。
同时,工程还将安装安全监测系统,为水库装上“智慧眼”,实时对大坝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测。这与水利部推行的“构建现代化运管矩阵”方向一致,旨在通过新技术应用提升水库安全管理水平。
禄劝县水务局将全程跟踪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关,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见效。整个工程预计将于年底前全部完工。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水利部大力推进水库监测设施建设,“十四五”以来累计建设完成5.5万余座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有力提升了水库监测预警能力。
此次禄劝县的集中开工是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具体落实。水利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2025-2027年)》,计划三年内对200余座大中型和4800余座小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
该方案坚持集中治理与长效机制相结合,旨在牢牢守住水库安全底线。水利部强调要“压实安全管理责任”,特别是对于病险水库,要求主汛期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并组织指导各地提前预置应急抢险力量和抢险物资。
工程完工后,将有效提升水库防洪保障能力,充分释放综合效益。恢复和增强水库的灌溉功能,为下游农田提供更为稳定的灌溉水源,助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恢复和改善水库的供水功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支撑。确保水库自身安全和下游防洪安全,让病险水库“脱胎换骨”,真正成为守护民生的“放心水库”。
目前,各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人员到位,正按照施工计划有序推进作业。预计全部工程将于年底前完工。届时,这些焕然一新的水库将恢复总库容,为下游上万亩农田提供稳定灌溉水源,保障数万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禄劝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安全工程。此次行动正是对国家“随病随治”要求的积极响应,将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