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

双善村:蒸水河畔的乡土交响

中经联播讯(通讯员 宁建华 李琳 罗展晚)在湘中邵东灵官殿镇双善村,蒸水河滋养着千亩稻浪,李家湾古井清甜依旧,山间油茶林硕果累累,水田茨菇静待采撷。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处景致都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每一份收获都延续着乡土生活的温度,是当代中国乡村最真实、最鲜活的写照。

在湖南省邵东市灵官殿镇的版图上,双善村像一块被时光浸润的璞玉,静卧在湘中丘陵的怀抱里。这片由原善田村、小岭山村合并而成的土地,因蒸水河支流穿村而过,曾有 “双江” 之名,如今仍保留着 “善山”“善水” 的古意。在这里,蒸水河的波光、李家湾的井水、稻田的绿意、油茶的清香,还有茨菇的鲜甜,共同奏响一曲悠长的乡土乐章。

蒸水河:流淌的生命脉络

穿村而过的蒸水河支流,像大地伸出的碧绿臂弯,将双善村揽在怀中。河岸边的芦苇荡是白鹭的栖息地,晨雾里总有翅膀扑棱的轻响。

这条河是村里的 “活命脉”。灌溉季一到,闸口升起的瞬间,河水便顺着蛛网般的沟渠奔涌进稻田,稻穗在水中晃出细碎的影。

李家湾的水井:藏在巷弄里的清甜

李家湾的老井藏在几栋老屋中间,井口的青石板被一代代人的手掌磨得光滑。

井水带着股特别的甘凉,夏天喝一口,从舌尖凉到心里;冬天用井水泡米,蒸出的饭格外香。村里的老人说,这井 “通着泉眼”,大旱年景也从没干过。每到夏天傍晚,井边格外热闹,前来打水的人络绎不绝,纷纷称赞井水清凉甘甜。

田野里的四季:稻浪与油茶的轮回

从河边往坡上走,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清明前后,育秧的田块灌满了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像一块块碎镜子;立夏插秧时,村民们弯腰在水田里挪动,身后的秧苗排得整整齐齐,远远望去像绿色的地毯。最动人的是秋收时节,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秆,收割机开过,谷粒 “哗哗” 落进仓。

雨龙组山坡上的油茶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油茶树是老一辈人辛勤劳作的结晶,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历经风雨却始终顽强生长。每到霜降过后,便是采摘茶果的繁忙时节。老人们背着竹篓,穿梭在油茶树间,双手熟练地采摘着饱满的茶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茶果榨出的茶油,金黄透亮、香气扑鼻,不仅是村民们餐桌上的美味,更是他们重要的经济来源,承载着生活的希望与烟火气。

地头的甜鲜:茨菇的滋味

在双善村的水田里,生长着另一种特色农产品 —— 茨菇。茨菇属于水生植物,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苛刻,而双善村的水田恰好为它提供了理想的家园。每年春季,村民们会挑选饱满、无病害的茨菇球茎作为种苗,栽种在水田中。在茨菇的生长过程中,村民们需要定期为水田补充水分、合理施肥,精心呵护每一株幼苗,确保茨菇茁壮成长。

到了秋冬季节,茨菇成熟,迎来收获的时刻。此时,村民们挽起裤脚,踏入微凉的泥水中,用双手在湿润的泥土里仔细探寻,每挖出一颗饱满的茨菇,都仿佛是揭开大自然藏在泥土里的宝藏。茨菇的外形独特,顶端带着小小的 “尾巴”,表皮洁白如玉,切开后肉质鲜嫩多汁,烹饪后口感软糯香甜,满是乡土的鲜美。

双善村的日子,就像蒸水河的水,不急不慢地流淌着。井水的清甜、稻穗的饱满、茶油的醇厚、茨菇的鲜美,把平凡的日子调得有滋有味。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连着生计,每一缕炊烟都系着牵挂,构成了湘中乡村最动人、最鲜活的模样。


【责任编辑:崔岳莺】

昆明市搬迁安置系统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要求,学习借鉴国内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工作经验,切实提升全市搬迁安置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本领,昆明市搬迁安置办公室于2025年10月19日至25日期间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武汉大学,组织举办了2

楚雄武定与昆明禄劝开展跨界联合巡河 共筑流域生态安全防线

为切实守护一河清水,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建立高效的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水务局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水务局联合开展了跨界河流巡河行动。此次行动聚焦水质协同监测、联合执法检查及生态修复研讨,旨在凝聚共治合力,保障流域水质安全与生态健康,标志着两地跨界河流治理合作进入新阶段。

禄劝县水务局重阳敬老 离退职工欢聚叙情暖金秋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水务局于2025年10月29日精心组织了一场温馨而富有意义的离退职工座谈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向为水务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老同志们表达深切关怀与崇高敬意。

瑞丽市瓦兴移民村举办重阳文明实践活动 多民族共融绘就边疆和谐新画卷​

金秋十月,重阳情浓。10月29日,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户育乡瓦兴移民村热闹非凡,2025年瑞丽市“我们的节日·重阳——金秋重阳传温情 移民团结展新风”文明实践活动在瓦兴移民村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重阳节为契机,邀请勐卯街道、姐相镇、瑞丽农场等地的汉族、景颇族、德昂族、傣族等多民族老人共聚一堂,通过健康服务、文化展演、政策宣讲等环节,展

【决胜“十四五”】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报道之二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创新后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通过精准投入扶持资金,大力实施产业培育、新村建设与就业帮扶,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显著增长。特别是“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品牌的成功打造,使一批批移民村寨蝶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家园,多次获评省级乃至国家级文明

​​从“安居”到“乐业”:云南芒岗村丰收节见证移民安置区的幸福蜕变

秋分时节,云岭大地稻浪翻滚。29日,瑞丽市芒岗移民村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在芒岗移民新村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不仅是农耕文化与中秋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云南在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省搬迁安置办公室“123456”后期扶持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扎实推进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移民群

在乡村振兴路上“鱼”跃前行--芒岗移民村将举办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

9月29日,云南省瑞丽市勐秀乡芒岗移民村将开展以“国盛月圆移民乐·业兴鱼肥稻花香”为主题的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为群众带来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展现芒岗移民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丰硕成果。

云南德宏: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全州移民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探索出“整村运营+农文旅融合”的特色路径,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云南蝴蝶苗寨:绿意与人文交织的“滇版生态民俗秘境”

藏于云南省绥江县群山褶皱间的蝴蝶苗寨,似一颗被绿意包裹的明珠 —— 这里既是森林覆盖率达 92%、夏季均温 25℃的天然避暑氧吧,也是浸润着苗族千年文脉的 “滇版小瑞士”。以 “蝴蝶妈妈” 传说为魂,蝴蝶大门舒展翅翼,苗族文化广场跳动着竹竿舞的节拍,拦门酒的醇香与篝火晚会的暖意交织,让每一位踏入这片土地的人,都能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邂逅一场关于生态之美与民俗

云南临沧:凤庆县乡村美食节背后的移民新村幸福新图景

作为小湾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的主战场,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不仅在“搬得出”上做实工作,更在“稳得住、能致富”上下足功夫。通过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精准落地,以激发移民内生动力为核心,因地制宜推动安置点多元化发展,助力移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兴旺、就业稳定、庭院美丽、生活幸福的崭新图景。

旅居云南:陇川泊心湾移民新村蝶变旅游胜地 书写“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新篇章

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组织多家新闻媒体走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新闻纪实的深度笔触,全景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移民新村的生动实践,见证新时代移民家园在锦绣云岭间铺就的‘旅居云南’共富之路。今天,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陇川县勐约乡营盘移民新村泊心湾旅游度假区。

旅居云南:十八位移民先锋精神开启芒岗移民新村旅居幸福新生活

自“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引发全国向往到“旅居云南”理念的顺势擘画,云南省委省政府再次为这片热土的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持续动能。“十四五”期间,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精准对标省委 “3815” 发展目标,全力推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高位谋划与精准施策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