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

绘就楚雄市水库移民幸福新画卷 -- 后期扶持产业看“十四五”搬迁安置工作的创新实践


中经联播11月19日楚雄讯 (王东琴 通讯员 周振宇 李云泽)秋日的吕合镇干田村,连片红梨园硕果盈枝,移民户董达斌正带着家人采摘今年的最后一批梨果。“十四五初期我家红梨种植才20亩,现在扩大到50亩,去年收入近30万元!”笑容背后是一组组更令人振奋的数据:2024年,干田村种梨户户均收入达9.6万元,较“十三五”末增长近三倍。这个曾经依靠传统作物的小村庄,如今已成为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水库移民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十四五”以来,楚雄市搬迁安置办公室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投入后期扶持资金1.8亿元,实施项目155个;移民合作社购置商业资产2600平方米;培育形成“红梨产业”“彝绣、旅游”等特色品牌;移民人均收入较“十三五”期末实现大幅提升。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从“输血”到“造血”的产业帮扶模式创新。


小切口大视野:一颗红梨的产业升级路

在“十三五”期间,楚雄市水库移民工作重点解决了“搬得出”问题,而“十四五”则在此基础上向“稳得住、能致富”纵深推进。楚雄市搬迁安置办公室主任徐涛介绍:“与‘十三五’相比,我们最大的转变是从‘安置’到‘安业’的理念升级,红梨产业就是这种转变的典型例证。”

“十三五”末期,干田村红梨种植已初步成型,但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突出。“十四五”期间,搬迁安置办争取资金2000余万元,硬化产业道路15公里,建设容量500吨的冷库2座,配套完善灌溉设施。更关键的是,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推行标准化种植、打造品牌形象,使红梨单价从每公斤5元提升至12元,亩产效益翻番。

这一变化源于工作机制的创新。市搬迁安置办牵头成立水库移民农业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构建“企业+合作社+移民”利益联结机制。与“十三五”期间分散经营不同,这种模式实现了产销一体化,减少了移民户“单打独斗”的市场风险。

从宏观到微观:移民致富路的立体画卷

红梨产业的升级只是楚雄市“十四五”移民工作的一个切片。在紫溪彝村,党建引领下的农文旅融合展现出另一番景象。2024年,这个移民村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旅游收入750万元,彝绣产业带动200余名移民妇女居家就业。与“十三五”相比,该村实现了从单一种植业向“种养殖+旅游+文创”的多元业态跨越。

“十四五”以来,全市开展移民技能培训45期,培训6900余人次,远超“十三五”期间的总和;移民合作社资产性收益从零突破至年均600余万元;解决700多名移民稳岗就业,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在栗子园社区,变化同样显著。这个曾经有名的“信访社区”通过“党建+星级服务”模式转型为“幸福家园”。原社区党总支书记吕燕介绍:“我们构建了四级服务架构,实现1958户家庭服务全覆盖。‘十四五’期间,社区矛盾调解成功率达98%,较‘十三五’提升20个百分点。”

创新治理:从“管理”到“治理”的质变

楚雄市搬迁安置工作的亮眼成效,得益于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十三五”期间的工作重点在于安置的建设,而“十四五”则转向精细化管理。楚雄市推行“十户一体”移民联系点模式,形成“村--组--户”贯通的服务体系;整合多方力量成立移民矛盾调解中心,将绝大多数矛盾化解在基层。

监督保障机制也更加完善。聚焦后期扶持资金监管,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发现并整改问题38个,完善制度7项,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移民身上。


幸福新画卷:获得感的全方位提升

在青江小区,76岁的移民王大爷每天都会到新修的文化广场下棋。“以前小区路面破损、排水不畅,‘十四五’期间投资190万元改造后,环境大变样!”这样的变化在全市各个移民安置点同步上演。

“十四五”期间,楚雄市共投资1100万元提升吕合集镇基础设施,投资950万元改造东瓜街道移民新村,投资4026万元建设栗子园社区移民创业就业中心。与“十三五”相比,移民居住条件、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质的飞跃。

文化生活的丰富同样可感可知。移民文艺团队从“十三五”的零星几只发展到现在的5支;连续两年成功举办的栗子园社区春节晚会,成为移民文化生活的品牌项目;文明家庭评选、彝族歌舞展演等活动,不断增强移民的归属感和社区凝聚力。

 

示范引领:从“楚雄实践”到“全省样板”

楚雄市水库移民工作的创新实践获得了广泛认可。工作获国务委员谌贻琴、省长王予波等领导高度肯定;栗子园社区经验在国家民委会议交流;后期扶持创新案例入选水利部典型案例;2025年全省搬迁安置系统培训会议在楚雄市举办并现场观摩。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楚雄市搬迁安置办公室党组书记周振宇表示:“‘十四五’期间取得的成绩是新征程的起点。‘十五五’期间,楚雄市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移民后续扶持,共同绘就水库移民幸福生活新画卷”。

从吕合镇的红梨园到紫溪彝村的彝绣坊,从栗子园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到西门古城的移民商铺,楚雄市水库移民的幸福新画卷正在苍翠的彝山大地上徐徐展开。这份以人民为中心的答卷,不仅体现在增长的数据里,更写在移民群众洋溢着获得感的笑脸上。

【责任编辑:崔岳莺】

昆明市搬迁安置系统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要求,学习借鉴国内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工作经验,切实提升全市搬迁安置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本领,昆明市搬迁安置办公室于2025年10月19日至25日期间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武汉大学,组织举办了2

楚雄武定与昆明禄劝开展跨界联合巡河 共筑流域生态安全防线

为切实守护一河清水,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建立高效的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水务局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水务局联合开展了跨界河流巡河行动。此次行动聚焦水质协同监测、联合执法检查及生态修复研讨,旨在凝聚共治合力,保障流域水质安全与生态健康,标志着两地跨界河流治理合作进入新阶段。

禄劝县水务局重阳敬老 离退职工欢聚叙情暖金秋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水务局于2025年10月29日精心组织了一场温馨而富有意义的离退职工座谈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向为水务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老同志们表达深切关怀与崇高敬意。

瑞丽市瓦兴移民村举办重阳文明实践活动 多民族共融绘就边疆和谐新画卷​

金秋十月,重阳情浓。10月29日,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户育乡瓦兴移民村热闹非凡,2025年瑞丽市“我们的节日·重阳——金秋重阳传温情 移民团结展新风”文明实践活动在瓦兴移民村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重阳节为契机,邀请勐卯街道、姐相镇、瑞丽农场等地的汉族、景颇族、德昂族、傣族等多民族老人共聚一堂,通过健康服务、文化展演、政策宣讲等环节,展

【决胜“十四五”】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报道之二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创新后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通过精准投入扶持资金,大力实施产业培育、新村建设与就业帮扶,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显著增长。特别是“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品牌的成功打造,使一批批移民村寨蝶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家园,多次获评省级乃至国家级文明

双善村:蒸水河畔的乡土交响

每一处景致都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每一份收获都延续着乡土生活的温度,是当代中国乡村最真实、最鲜活的写照。在湖南省邵东市灵官殿镇的版图上,双善村像一块被时光浸润的璞玉,静卧在湘中丘陵的怀抱里。这片由原善田村、小岭山村合并而成的土地,因蒸水河支

​​从“安居”到“乐业”:云南芒岗村丰收节见证移民安置区的幸福蜕变

秋分时节,云岭大地稻浪翻滚。29日,瑞丽市芒岗移民村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在芒岗移民新村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不仅是农耕文化与中秋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云南在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省搬迁安置办公室“123456”后期扶持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扎实推进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移民群

在乡村振兴路上“鱼”跃前行--芒岗移民村将举办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

9月29日,云南省瑞丽市勐秀乡芒岗移民村将开展以“国盛月圆移民乐·业兴鱼肥稻花香”为主题的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为群众带来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展现芒岗移民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丰硕成果。

云南德宏: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全州移民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探索出“整村运营+农文旅融合”的特色路径,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云南蝴蝶苗寨:绿意与人文交织的“滇版生态民俗秘境”

藏于云南省绥江县群山褶皱间的蝴蝶苗寨,似一颗被绿意包裹的明珠 —— 这里既是森林覆盖率达 92%、夏季均温 25℃的天然避暑氧吧,也是浸润着苗族千年文脉的 “滇版小瑞士”。以 “蝴蝶妈妈” 传说为魂,蝴蝶大门舒展翅翼,苗族文化广场跳动着竹竿舞的节拍,拦门酒的醇香与篝火晚会的暖意交织,让每一位踏入这片土地的人,都能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邂逅一场关于生态之美与民俗

云南临沧:凤庆县乡村美食节背后的移民新村幸福新图景

作为小湾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的主战场,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不仅在“搬得出”上做实工作,更在“稳得住、能致富”上下足功夫。通过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精准落地,以激发移民内生动力为核心,因地制宜推动安置点多元化发展,助力移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兴旺、就业稳定、庭院美丽、生活幸福的崭新图景。

旅居云南:陇川泊心湾移民新村蝶变旅游胜地 书写“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新篇章

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组织多家新闻媒体走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新闻纪实的深度笔触,全景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移民新村的生动实践,见证新时代移民家园在锦绣云岭间铺就的‘旅居云南’共富之路。今天,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陇川县勐约乡营盘移民新村泊心湾旅游度假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