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

压岁钱去哪儿了?管理更加精细化 投资渠道多元

▲ 传统的压岁钱习俗,传递的是长辈对晚辈一份满满的关爱和祝福。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理财意识的提高,压岁钱的管理也更加精细化

▲ 压岁钱不仅是父母、子女财商教育的一块试验田,同时也是培养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完成爱与责任代际传承的绝佳载体

你小时候的压岁钱都去哪儿了?与大多数“80后”“90后”由父母代管的“糊涂账”相比,“00后”“10后”的压岁钱管理更加精细化,其投资渠道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愈加多元。

《经济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当下压岁钱主要有三种管理模式:一是记账式管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用“账本”来启蒙子女的资金收支意识;二是为压岁钱开立独立账户,分账管理,目前已有多家商业银行推出了儿童专属借记卡,设计有针对性的理财功能;三是父母用压岁钱为子女购买“教育金保险”,待子女达到一定年龄时,将本金及收益提取,用于教育、创业、婚嫁等。

农历丁酉鸡年已经到来,面对日益丰富的投资方式,今年孩子们的压岁钱准备去哪儿?

记账式管理——

“小钱袋”启蒙收支意识

“今年孩子5岁,从去年起,她开始对自己的压岁钱有了使用意识,这时要让她明白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重要性,从小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家住四川成都的李宇现就职于某高校,她为女儿购买了一个记账本,上面清晰地标注着资金支出时间、金额、用途,以及余额。

记账的现实起因是防止子女攀比。李宇说,随着年龄增长和周边环境影响,孩子对玩具、衣服、配饰等“奢侈品”需求增加,即便父母强制不买,孩子也会要求用“自己的压岁钱”购买。

“于是,我们就想用记账的方式给孩子上现实的一课。”她说。

芭比娃娃219元,北极熊公仔抱枕108元……有趣的是,记者观察到,记账本上显示的每笔支出金额呈递减趋势,支出时间间隔却呈递增趋势,甚至在2016年的最后四个月里没有一笔支出,但资金余额还有78%可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李宇说,由于压岁钱是孩子目前唯一的资金来源,一年中只可能有一笔总收入,支出却逐渐增多,收支笔数严重失衡,这让孩子逐渐意识到“钱袋子不是无底洞”,无休止的支出不可取。

“欣慰的是,通过记账方式,女儿已形成了消费前先思考的习惯:如果现在花光,以后再想买没钱了怎么办?”李宇说,作为父母,应引导子女将钱用在正确节点上,以发挥最大效用。

除了收支意识,李宇下一步还将适时为女儿开立银行账户,启蒙子女的投资意识,巧用压岁钱“钱生钱”,在“收入”一栏中增加笔数。

专属借记卡——

理财实践提升财商

父母对财商启蒙的需求已引发多家商业银行关注。目前,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均推出了儿童专属借记卡,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设计了有针对性的理财、记账、限额功能,并定期开展财商教育等线下活动。

“16岁以下孩子办理宝贝成长卡,在其16岁之前,免收每年的年费和开卡费。”工行北京西单智能银行网点一位客户经理说,此卡是工行针对未成年客户推出的主题借记卡,业务种类涵盖储蓄、理财、转账汇款、刷卡消费、自助服务等个人金融业务,特别当孩子异地求学时,该卡可提供转账汇款、代缴学费、资信证明、留学购汇、境外消费退税等一揽子服务。

上述客户经理表示,尚无身份证的未成年人,需在监护人陪同下,持户口本开卡,既可选择独立开卡,也能以家庭为单位,按照“宝贝卡+父爱卡+母爱卡”的方式开卡。

具体来看,父母可引导孩子把零花钱、压岁钱、奖学金等存入卡中;同时,父爱卡、母爱卡可定期向宝贝卡自动存入资金;一般情况下,卡中的钱多用于购买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相对低风险的金融产品,既为孩子积累“成长基金”,又可提升其财商。

“孩子工作后,可通过宝贝卡定期自动向父爱卡、母爱卡转入资金,使父母安享晚年,体现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责任感。”该客户经理说。

数据显示,工行宝贝成长卡自2010年6月推出至今,全国开卡数已达450万张。

教育金保险——

稳健投资为成长铺路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关联银行理财、基金等,多家银行的“儿童卡”还将注意力投向了保险产品。

目前,工行宝贝成长卡与工银安盛、华夏人寿、太平人寿三家保险公司合作,持卡人投保这三家保险公司6款指定保险产品,保费达到一定金额且在犹豫期过后正常承保的,可获得相应增值服务。

保险产品为何与孩子们的压岁钱擦出火花?这要从近期备受关注的“教育金保险”说起。

家住北京的朱茵青是一名研究院工作人员,“在我的带动下,办公室里的很多同事都为子女投资教育金保险。”她说,儿子现在每年的压岁钱都用来购买“平安鸿运英才少儿分红教育金保障计划”,连续交费8年后,待孩子到达一定年龄,可分期将本金、保单约定利率收入、分红取出,相当于给孩子储备了一笔教育、创业、婚嫁启动资金。

中国平安保险业务人员介绍,目前教育金保险可分为传统寿险、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四大类。其中,分红险投资收益相对稳定,保险公司每年向投资者派发可浮动的红利,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偏低,有长期稳健理财需求,并希望获得长期保障的投保人。

业内人士建议,若家长有意愿为孩子购买教育金保险,投保时间宜早不宜迟,因为被保险人年龄通常限制在10周岁或11周岁以内。此外,可考虑同时配置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等,形成教育、健康双料保险组合。


【责任编辑:孙晓曼】

昆明市搬迁安置系统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要求,学习借鉴国内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工作经验,切实提升全市搬迁安置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本领,昆明市搬迁安置办公室于2025年10月19日至25日期间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武汉大学,组织举办了2

楚雄武定与昆明禄劝开展跨界联合巡河 共筑流域生态安全防线

为切实守护一河清水,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建立高效的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水务局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水务局联合开展了跨界河流巡河行动。此次行动聚焦水质协同监测、联合执法检查及生态修复研讨,旨在凝聚共治合力,保障流域水质安全与生态健康,标志着两地跨界河流治理合作进入新阶段。

禄劝县水务局重阳敬老 离退职工欢聚叙情暖金秋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水务局于2025年10月29日精心组织了一场温馨而富有意义的离退职工座谈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向为水务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老同志们表达深切关怀与崇高敬意。

瑞丽市瓦兴移民村举办重阳文明实践活动 多民族共融绘就边疆和谐新画卷​

金秋十月,重阳情浓。10月29日,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户育乡瓦兴移民村热闹非凡,2025年瑞丽市“我们的节日·重阳——金秋重阳传温情 移民团结展新风”文明实践活动在瓦兴移民村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重阳节为契机,邀请勐卯街道、姐相镇、瑞丽农场等地的汉族、景颇族、德昂族、傣族等多民族老人共聚一堂,通过健康服务、文化展演、政策宣讲等环节,展

【决胜“十四五”】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报道之二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创新后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通过精准投入扶持资金,大力实施产业培育、新村建设与就业帮扶,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显著增长。特别是“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品牌的成功打造,使一批批移民村寨蝶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家园,多次获评省级乃至国家级文明

双善村:蒸水河畔的乡土交响

每一处景致都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每一份收获都延续着乡土生活的温度,是当代中国乡村最真实、最鲜活的写照。在湖南省邵东市灵官殿镇的版图上,双善村像一块被时光浸润的璞玉,静卧在湘中丘陵的怀抱里。这片由原善田村、小岭山村合并而成的土地,因蒸水河支

​​从“安居”到“乐业”:云南芒岗村丰收节见证移民安置区的幸福蜕变

秋分时节,云岭大地稻浪翻滚。29日,瑞丽市芒岗移民村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在芒岗移民新村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不仅是农耕文化与中秋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云南在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省搬迁安置办公室“123456”后期扶持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扎实推进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移民群

在乡村振兴路上“鱼”跃前行--芒岗移民村将举办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

9月29日,云南省瑞丽市勐秀乡芒岗移民村将开展以“国盛月圆移民乐·业兴鱼肥稻花香”为主题的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为群众带来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展现芒岗移民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丰硕成果。

云南德宏: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全州移民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探索出“整村运营+农文旅融合”的特色路径,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云南蝴蝶苗寨:绿意与人文交织的“滇版生态民俗秘境”

藏于云南省绥江县群山褶皱间的蝴蝶苗寨,似一颗被绿意包裹的明珠 —— 这里既是森林覆盖率达 92%、夏季均温 25℃的天然避暑氧吧,也是浸润着苗族千年文脉的 “滇版小瑞士”。以 “蝴蝶妈妈” 传说为魂,蝴蝶大门舒展翅翼,苗族文化广场跳动着竹竿舞的节拍,拦门酒的醇香与篝火晚会的暖意交织,让每一位踏入这片土地的人,都能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邂逅一场关于生态之美与民俗

云南临沧:凤庆县乡村美食节背后的移民新村幸福新图景

作为小湾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的主战场,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不仅在“搬得出”上做实工作,更在“稳得住、能致富”上下足功夫。通过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精准落地,以激发移民内生动力为核心,因地制宜推动安置点多元化发展,助力移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兴旺、就业稳定、庭院美丽、生活幸福的崭新图景。

旅居云南:陇川泊心湾移民新村蝶变旅游胜地 书写“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新篇章

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组织多家新闻媒体走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新闻纪实的深度笔触,全景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移民新村的生动实践,见证新时代移民家园在锦绣云岭间铺就的‘旅居云南’共富之路。今天,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陇川县勐约乡营盘移民新村泊心湾旅游度假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