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

烟台苹果推进供给侧改革 传统品牌才能焕发新动能

地处山东半岛东端的烟台是著名的水果之乡。作为中国近代苹果的发祥地,“烟台苹果”这一金字招牌,经过漫长的岁月历练,已经厚植中华大地,渐行扬名海外。如何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这一大自然赐予的财富,如何升级改造老品牌、培育焕发新动能,成为当下烟台苹果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笔者认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烟台苹果改革的主攻方向是结构,发力点是品种、品质,亟需走出一条高效、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结构调整为抓手 调优调好调顺再给力

烟台苹果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本地苹果、现代苹果、富士苹果三大历史时期。每一次变革,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厚重底蕴,记录着沧桑变迁的时代足音,承载着驯化演变的智慧结晶。结构调整品种先行,从现代苹果到富士取代,经过了80年时间;从富士推广到现在已近70年,从芽变革新富士(又称红富士)到现在也足足40年了,富士一枝独秀越来越明显,品种单一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自2009年起,烟台首次从意大利等引进国际先进脱毒矮砧苗木,强化了苹果新品种引繁科研工作。2016年,注册成立了烟台苹果国际育种中心,创建了苹果多品种展示博览园2处,在山坡、山脚不同地域对比试验“烟砧一号”、“红将军”等20多个优良脱毒新品种,将苹果品种研发推进到了试验示范阶段。在我国苹果生产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大背景下,烟台苹果结构调整需跳出单纯面积扩张的认识误区,发挥品牌顶端优势、苗木前端优势,从栽培模式上,改乔化密植为矮化集约,加快推广机械化、自动化现代生产装备;从种植品种上,合理搭配早、中、晚,科学发展红、黄、绿,有效供给甜、酸、涩,拉长产业链条;从管理模式上,改变“远看连成片、近看有界限”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培育专业户、专业合作社、专业农场等,适度发展规模经营。

质量提升转方式 绿色生态高效增动力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要求。苹果产业是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行业,过去,为解决总量不足的矛盾,大肥大水大农药放量使用,造成了资源浪费、果园土壤酸化、环境污染等等,透支了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今年,党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四年锁定“三农”,首提农村增绿,着重强调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由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追求“量”的需求,向依靠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满足“质”的需求转变。“酒香不怕巷子深”,作为苹果先驱者,烟台应继续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走出“大路货”,抢占“价值高地”,生产高品质、多品级健康安全苹果,迎合不同市场的消费需求。在农资投入上,要围绕“绿水青山”,拓展化肥农药双减双控新路径,精准施肥、靶向用药,突出政府奖补政策资金导向作用,既倡导节约投资,又提高使用效率,实现果业生产最佳投入产出比。在生产技术上,要围绕“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广先进实用新技术,改良土壤、改善生态,探索苹果免套袋、绿色防控技术,依托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生态循环果业。在质量监管上,要围绕“舌尖上的安全”, 创新质量标准新思路,坚持好苹果“产出来”,好质量“管出来”,搭建监管数字化信息平台,建立追溯体系,实现全程质量管控。

促进“新六产”融合 市场要素主体全面激活

在2016年底,山东省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推动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实现“三链重构”,加快发展“新六产”,着力构建农业接二连三,努力打造农村经济发展“升级版”。省发改委农经处处长宋伟形象地描述为:“过去是把三个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相对独立存在;现在是把三个鸡蛋打碎,在一个碗里融为一体。”(引自大众日报)眼下,烟台人多地少,缺水严重,资源要素、环境容量十分有限,资源整合十分紧迫,发展形势非常契合“打鸡蛋”的描述。果业发展处于“敲开核桃”、“解剖麻雀”的紧要关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攻坚时期,只有扎实推进供给侧改革,产业层次才能出现一个大的跃升,老品牌才能焕发出新动能。一方面,要紧盯要素整合,打造“三权分置”新常态。土地确权颁证的完成,给果农吃了“定心丸”,使果园的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三权”明晰,让果园股份制、果园托管、果园代管等多种经营形式成为现实。加快探索和丰富果园流转新主体,积极创建苹果农场主、苹果专业合作社、苹果示范服务组织等,紧密果农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果农共享规模经营效益。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放活果树投保、质押贷款、苹果银行等,吸引多元化资本投向果业。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相互融合,组建行业组织和联盟。另一方面,要紧盯市场变化,完善“互联网+”产销新业态。转变“坐门等客”的传统思维,主动出击,实现从果园到果盘的大跨越。利用“烟台苹果网”、淘宝店等电商平台,加快网店与实体店的有机结合,推动线上线下共同发展。发扬顺丰、邮政在大樱桃航空速递方面的成功经验,完成与物流、商贸、快递等社会资源的对接,嫁接形成苹果电商新模式。充分利用网络销售大数据,合理划分消费等级,开展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精准营销,以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形成供需两端共同发力机制。再者,要“点睛”旅游拓新路。苹果是美丽田园的使者,“春花、秋实,夏长、冬雪”,四季如歌。果园虬枝百态,山青水秀,还有住农家院、吃农家饭,体验农耕文明,观赏果品精深加工,不失为一种休闲游的时尚选择。充分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积极性,扶持开发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魅力景点,让果园首先成为记住乡愁,抒发情怀的地方,让农民这一职业更体面,让农业发展更光明更有奔头。


【责任编辑:孙晓曼】

昆明市搬迁安置系统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要求,学习借鉴国内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工作经验,切实提升全市搬迁安置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本领,昆明市搬迁安置办公室于2025年10月19日至25日期间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武汉大学,组织举办了2

楚雄武定与昆明禄劝开展跨界联合巡河 共筑流域生态安全防线

为切实守护一河清水,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建立高效的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水务局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水务局联合开展了跨界河流巡河行动。此次行动聚焦水质协同监测、联合执法检查及生态修复研讨,旨在凝聚共治合力,保障流域水质安全与生态健康,标志着两地跨界河流治理合作进入新阶段。

禄劝县水务局重阳敬老 离退职工欢聚叙情暖金秋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水务局于2025年10月29日精心组织了一场温馨而富有意义的离退职工座谈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向为水务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老同志们表达深切关怀与崇高敬意。

瑞丽市瓦兴移民村举办重阳文明实践活动 多民族共融绘就边疆和谐新画卷​

金秋十月,重阳情浓。10月29日,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户育乡瓦兴移民村热闹非凡,2025年瑞丽市“我们的节日·重阳——金秋重阳传温情 移民团结展新风”文明实践活动在瓦兴移民村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重阳节为契机,邀请勐卯街道、姐相镇、瑞丽农场等地的汉族、景颇族、德昂族、傣族等多民族老人共聚一堂,通过健康服务、文化展演、政策宣讲等环节,展

【决胜“十四五”】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报道之二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创新后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通过精准投入扶持资金,大力实施产业培育、新村建设与就业帮扶,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显著增长。特别是“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品牌的成功打造,使一批批移民村寨蝶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家园,多次获评省级乃至国家级文明

双善村:蒸水河畔的乡土交响

每一处景致都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每一份收获都延续着乡土生活的温度,是当代中国乡村最真实、最鲜活的写照。在湖南省邵东市灵官殿镇的版图上,双善村像一块被时光浸润的璞玉,静卧在湘中丘陵的怀抱里。这片由原善田村、小岭山村合并而成的土地,因蒸水河支

​​从“安居”到“乐业”:云南芒岗村丰收节见证移民安置区的幸福蜕变

秋分时节,云岭大地稻浪翻滚。29日,瑞丽市芒岗移民村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在芒岗移民新村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不仅是农耕文化与中秋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云南在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省搬迁安置办公室“123456”后期扶持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扎实推进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移民群

在乡村振兴路上“鱼”跃前行--芒岗移民村将举办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

9月29日,云南省瑞丽市勐秀乡芒岗移民村将开展以“国盛月圆移民乐·业兴鱼肥稻花香”为主题的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为群众带来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展现芒岗移民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丰硕成果。

云南德宏: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全州移民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探索出“整村运营+农文旅融合”的特色路径,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云南蝴蝶苗寨:绿意与人文交织的“滇版生态民俗秘境”

藏于云南省绥江县群山褶皱间的蝴蝶苗寨,似一颗被绿意包裹的明珠 —— 这里既是森林覆盖率达 92%、夏季均温 25℃的天然避暑氧吧,也是浸润着苗族千年文脉的 “滇版小瑞士”。以 “蝴蝶妈妈” 传说为魂,蝴蝶大门舒展翅翼,苗族文化广场跳动着竹竿舞的节拍,拦门酒的醇香与篝火晚会的暖意交织,让每一位踏入这片土地的人,都能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邂逅一场关于生态之美与民俗

云南临沧:凤庆县乡村美食节背后的移民新村幸福新图景

作为小湾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的主战场,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不仅在“搬得出”上做实工作,更在“稳得住、能致富”上下足功夫。通过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精准落地,以激发移民内生动力为核心,因地制宜推动安置点多元化发展,助力移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兴旺、就业稳定、庭院美丽、生活幸福的崭新图景。

旅居云南:陇川泊心湾移民新村蝶变旅游胜地 书写“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新篇章

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组织多家新闻媒体走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新闻纪实的深度笔触,全景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移民新村的生动实践,见证新时代移民家园在锦绣云岭间铺就的‘旅居云南’共富之路。今天,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陇川县勐约乡营盘移民新村泊心湾旅游度假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