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

共享单车的济南经验:自行车必须有序回归城市

自去年起,共享单车以其便捷受到追捧,在不少城市蹿红。然而,媒体曝光的破坏或霸占单车、乱停乱放等负面现象,也饱受诟病,给城市治理出了一道新题。

共享单车,政府该不该管?该怎么管?山东济南尝试用制度化解难题,依法依规履行监管责任,回应群众需求,摸索出一条治理路径。目前,济南共享单车平均比一线城市使用率高70%左右,投诉率则比全国其他城市低60%左右。

明确主管部门,政、企、市民各有分工

在大街上用“铺车”的方式占领市场,是共享单车企业普遍使用的方法。

济南市停车管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韩军庆认为,共享单车蹿红的背后,显示出老百姓的巨大需求,也补上了传统公共自行车必须有桩停放的短板。但是,很多共享单车挤占了人行道等公共空间,还有企业随意投放、缺乏管理,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济南是一个非常适合骑单车的城市,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低碳环保,还可以解决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对于共享单车,济南的态度一直是鼓励和支持。”韩军庆说,“但是也要有一个理念:自行车回归城市,必须是有序的。要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

停车问题,各个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并不一致,有的归城管、有的归交管,还有的归住建等部门。对于停车带来的城市治理问题,都是相关部门,却难找主管部门。

共享单车兴起之初,济南市委市政府便决心拓宽城市治理思路,推广好共享单车这种模式,最终为城市和老百姓服务。对此,济南首先明确了主管部门,即济南市停车管理办公室,还明确了政府规范管理、企业规范运营和市民规范使用的原则,促使三方面形成合力。

推荐停车点,审核定位系统、诚信机制

走在济南历下区宽厚里商业街上,沿途就能看到一块块竖立着的“摩拜单车推荐停车点”的牌子,地面上用粗白的线条勾画出方正的停车区域。在这片“摩拜街区”,共设置了9处摩拜单车停放点,其中最大的停放点可停放50辆单车。

今年初,共享单车还未全面进入济南,市停车办就按照济南市委市政府要求,在调研共享单车发展情况和其他地方管理基础上,起草制定了《济南市关于鼓励规范发展互联网单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济南市关于互联网单车运营企业准入要求》和《济南市中心城区共享单车停放技术导则》,对有意向进入济南的共享单车企业从技术、运维和服务等各方面进行严格审核,准入有标准,运行有规范,只要达标,企业就可以入驻。

车子是否装有车载定位系统、诚信评价扣分机制、退出机制等,都是审核的重点。企业还需要出具其注册银行的注册押金监管协议,评估押金风险。“自行车自带定位,就可以进行有序维护;失信增加骑行成本,将鼓励市民文明骑行;同时也要确保市民资金安全,这些都是政府要考虑的问题。”韩军庆说。

相应地,济南市对停车区域合理布点,由市主管部门与各区联动,直达街道办事处,一个停车点成本在200元左右。第一批布点605处,投放车辆11000辆,现已全部完成,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枢纽附近、大型商业网点周边、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和50条禁停道路上。

第二、第三批停车点的设置,将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在市民经常停放却未布设停车点的区域进行考察、布点,既要进入社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要兼顾郊区和城乡结合部。预计这两批将再布点近4000个,至少容纳4万辆单车。

今年2月,济南市公安局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破坏共享单车运行秩序违法行为的通告》,对恶意破坏、毁弃、盗窃共享单车,以个人占用为目的,将单车另行加锁、转移至非公共区域存放等行为,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监管责任政府要担,运营机制交给市场

“济南是我们投放得非常好的城市,市民的接受度和政府的跟进配合都是我们最初没想到的。”摩拜单车华北区总经理邢林说,“不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就强行投放,后果就是给整个行业带来污名,让人觉得这是一个没有规矩的行业,可以随便往马路上扔车。”

去年7月,济南被列为公交都市试点城市。怎么发展好公共交通,是市委市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考虑到济南市民对自行车的需求,除了共享单车,济南市政府此前也推广了有桩公共自行车。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曹现强认为,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很值得加以利用。济南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引导,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监管。目前,济南已经出现了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公共交通治理的格局。

曹现强说,监管是在放开的前提下进行的,放是前提,管是必然。但监管并不同于管理,而是要更多地考虑怎么弥补市场失灵的问题。共享单车是引入了市场的力量,尽管众多企业自发进入,但这并非是说政府发展公共交通的责任就没了。质量监管、退出机制等,都是政府应该做的。至于具体的运营机制,则应该尽量放开,交给市场、企业去探索、创新。

“新兴的经济形式,在初期可能会走一点弯路、有一些问题,不应该一棍子打死,动辄限制、取缔。”曹现强表示,“出了问题,要考虑完善相应的制度,提供制度供给,更好地进行合作、强化监管。像济南市政府积极支持的这种态度就很可取。”


【责任编辑:孙晓曼】

昆明市搬迁安置系统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要求,学习借鉴国内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工作经验,切实提升全市搬迁安置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本领,昆明市搬迁安置办公室于2025年10月19日至25日期间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武汉大学,组织举办了2

楚雄武定与昆明禄劝开展跨界联合巡河 共筑流域生态安全防线

为切实守护一河清水,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建立高效的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水务局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水务局联合开展了跨界河流巡河行动。此次行动聚焦水质协同监测、联合执法检查及生态修复研讨,旨在凝聚共治合力,保障流域水质安全与生态健康,标志着两地跨界河流治理合作进入新阶段。

禄劝县水务局重阳敬老 离退职工欢聚叙情暖金秋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水务局于2025年10月29日精心组织了一场温馨而富有意义的离退职工座谈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向为水务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老同志们表达深切关怀与崇高敬意。

瑞丽市瓦兴移民村举办重阳文明实践活动 多民族共融绘就边疆和谐新画卷​

金秋十月,重阳情浓。10月29日,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户育乡瓦兴移民村热闹非凡,2025年瑞丽市“我们的节日·重阳——金秋重阳传温情 移民团结展新风”文明实践活动在瓦兴移民村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重阳节为契机,邀请勐卯街道、姐相镇、瑞丽农场等地的汉族、景颇族、德昂族、傣族等多民族老人共聚一堂,通过健康服务、文化展演、政策宣讲等环节,展

【决胜“十四五”】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报道之二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创新后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通过精准投入扶持资金,大力实施产业培育、新村建设与就业帮扶,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显著增长。特别是“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品牌的成功打造,使一批批移民村寨蝶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家园,多次获评省级乃至国家级文明

双善村:蒸水河畔的乡土交响

每一处景致都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每一份收获都延续着乡土生活的温度,是当代中国乡村最真实、最鲜活的写照。在湖南省邵东市灵官殿镇的版图上,双善村像一块被时光浸润的璞玉,静卧在湘中丘陵的怀抱里。这片由原善田村、小岭山村合并而成的土地,因蒸水河支

​​从“安居”到“乐业”:云南芒岗村丰收节见证移民安置区的幸福蜕变

秋分时节,云岭大地稻浪翻滚。29日,瑞丽市芒岗移民村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在芒岗移民新村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不仅是农耕文化与中秋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云南在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省搬迁安置办公室“123456”后期扶持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扎实推进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移民群

在乡村振兴路上“鱼”跃前行--芒岗移民村将举办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

9月29日,云南省瑞丽市勐秀乡芒岗移民村将开展以“国盛月圆移民乐·业兴鱼肥稻花香”为主题的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为群众带来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展现芒岗移民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丰硕成果。

云南德宏: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全州移民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探索出“整村运营+农文旅融合”的特色路径,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云南蝴蝶苗寨:绿意与人文交织的“滇版生态民俗秘境”

藏于云南省绥江县群山褶皱间的蝴蝶苗寨,似一颗被绿意包裹的明珠 —— 这里既是森林覆盖率达 92%、夏季均温 25℃的天然避暑氧吧,也是浸润着苗族千年文脉的 “滇版小瑞士”。以 “蝴蝶妈妈” 传说为魂,蝴蝶大门舒展翅翼,苗族文化广场跳动着竹竿舞的节拍,拦门酒的醇香与篝火晚会的暖意交织,让每一位踏入这片土地的人,都能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邂逅一场关于生态之美与民俗

云南临沧:凤庆县乡村美食节背后的移民新村幸福新图景

作为小湾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的主战场,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不仅在“搬得出”上做实工作,更在“稳得住、能致富”上下足功夫。通过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精准落地,以激发移民内生动力为核心,因地制宜推动安置点多元化发展,助力移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兴旺、就业稳定、庭院美丽、生活幸福的崭新图景。

旅居云南:陇川泊心湾移民新村蝶变旅游胜地 书写“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新篇章

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组织多家新闻媒体走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新闻纪实的深度笔触,全景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移民新村的生动实践,见证新时代移民家园在锦绣云岭间铺就的‘旅居云南’共富之路。今天,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陇川县勐约乡营盘移民新村泊心湾旅游度假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