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

山东河南河北多县市蒜薹滞销 盲目扩种何时休?

对于山东省金乡县的蒜农来说,5月是个丰收的季节,可他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今年当地蒜薹的产量和质量较往年均有不小的提升,但蒜薹的价格却一落千丈,有些乡镇的地头收购价甚至低至每斤0.1元。

面对滞销的蒜薹,有的蒜农选择忍痛倒掉,也有人在网络上寻找爱心人士的帮助,多少挽回了一些损失。然而,网络求助并不能解决所有蒜农的问题。不只在金乡,山东、河南、河北的多个县市同样出现了蒜薹价格暴跌的现象。究竟是何种原因,让曾经的“贵族蔬菜”价格大幅跳水?接下来,蒜薹的价格会对新蒜价格产生影响吗?

蒜薹价格不足去年的零头

5月7日早上6点,金乡县鱼山镇李庄村的张学玲夫妇就来到地里拔蒜薹了。与往年相比,这样的作息时间并不算早,老两口也早已没有丰收的热情和喜悦——这都是因为蒜薹价格太不争气了。

“去年每斤卖一块五六,今年卖两毛,连去年的零头都没有。”张学玲说。

蒜薹是大蒜的花茎,任由它继续生长会消耗大蒜的营养,影响蒜瓣的发育。此外,拔下的蒜薹很容易变质,“搁一夜就黄了”,所以拔完的蒜薹得及时卖掉。多位蒜农表示,因为雇人拔蒜薹是赔钱的,他们只能请亲朋好友来地里帮忙。

在短短的七八天中,金乡县的蒜薹集中上市。5月7日,记者在金乡多个村庄的路口看到,收购蒜薹的货车前停满了农用三轮,两三个蒜农吃力地把四五百斤的蒜薹拖到台秤上,却只能换回100多元的收入。

在当地蒜农眼中,主要产生经济效益的是大蒜。作为大蒜的附加产品,往年收购价1.5元左右的蒜薹,只是用来抵消蒜地的肥料与薄膜成本。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调查,今年金乡每亩蒜地的成本大约四五千元,其中以蒜种和人工费用为主。

蒜农杨生环称,收大蒜时要雇工人剜蒜,“得六七百块钱一亩”,种蒜时也没法使用农用机械。多位蒜农表示,2016年金乡每亩蒜地平均产蒜薹四五百斤,每斤接近2元;平均产干蒜2000多斤,每斤约4元。扣除成本,蒜农去年每亩地可以赚到四五千元。

然而,今年蒜薹的地头收购价,仅仅在最初的5天徘徊在0.8~1.2元的较高位置,此后便一路下跌至0.2元左右。在胡集镇董庄村,一些蒜农购买了以前从未用过的打叶机,准备直接削掉蒜薹,哪怕这样会伤了大蒜的叶子。蒜农们认为,既然蒜薹赔钱已成定局,不如及时止损,寄希望于十几天后成熟的大蒜能卖个好价钱。

供需失衡,蒜薹增产不增收

为了保证质量,拔下的蒜薹必须在当天存入冷库。5月7日下午,记者看到,装满蒜薹的农用三轮在胡集镇的多家冷库前排起了长队。蒜农在冷库的台秤前挤来挤去,希望尽早将自己的蒜薹过秤卖出。

一名从安徽合肥赶来的批发商说,他第一次来金乡收蒜薹,因为今年蒜薹产量过多,比其他蔬菜便宜。他准备租用冷库的部分空间,等到春节蒜薹价格涨高时,再择机往外出售。

据了解,一般每个产区的蒜薹只有3~5天的采收时间,但经过冷库保鲜后,蒜薹的贮存期可以达到8~10个月。

不过,冷库老板高东华认为,虽然金乡今年的蒜薹品质不错,但冷库的收购价不会太高,“一看产量这么大,没有收的价值了”。而且,天气变化以及其他蔬菜的竞争,会导致每年蒜薹的出库价格波动极大,冷库也不愿冒险多收蒜薹。

多位大蒜批发商告诉记者,今年蒜薹价格暴跌的原因主要是供需关系失衡。尽管主要大蒜产地金乡的增幅有限,但在河南、河北的部分县市,当地农民种蒜积极性空前高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16~2017年度大蒜播种面积保守预计约增长10%,将达到1280万亩。

受极寒天气影响,2016年山东、河南等大蒜主产区减产严重。商贩惜售、游资涌入等因素也助涨了蒜价,使大蒜全年批发均价上升至每斤5.5元。因此,去年金乡每斤大蒜的地头收购价也得以维持在每斤4元多的高位,这让蒜农们尝到了甜头。

高河街道皮庄村的一位蒜农坦言,因为看好去年大蒜的行情,他今年直接将蒜地从三亩扩种到六亩半。而受高蒜价的诱惑,许多金乡蒜农还会选择去外省包地种蒜。“马庙镇的3个青年在河北邢台包了1000亩蒜地,铁定赔了。”蒜农王四恩说。

避免盲目扩种,需要信息引导

另一方面,今年适宜的天气,更是增加了蒜薹的产量。“这段时间温度上升,雨水又给上了,晴天还多。” 金乡县大蒜产业信息协会会长袁北斗说。多位蒜农表示,他们今年每亩地能多收三四百斤蒜薹,质量也不错。

上升的温度,甚至使某些地区的两茬蒜薹同时成熟。据媒体报道,今年春天一些蒜薹产地的气温相对较低,但是“五一”前气温突然升高,导致早熟蒜和晚熟蒜出蒜薹的时间重叠在一起,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供给。

袁北斗还表示,往年河南蒜薹主要面向市场销售,入冷库的比例较低。今年河南蒜薹产量大幅增加,当地的冷库就没有能力消化了。此外,今年各类蔬菜价格普遍偏低,也无形中拉低了蒜薹的收购价格。

与此同时,很少有企业愿意收购蒜薹用于深加工,这意味着蒜薹的集中供应很难在需求端缓解。据袁北斗介绍,当地有企业把蒜薹加工成规格长度,用于对韩国、日本等国的外贸出口,但加工标准较为苛刻。酱菜企业对蒜薹的需求量也很小。因为蒜薹对于物流保鲜条件有较高要求,当地一些电商企业也不敢将其放在网上售卖。

在袁北斗看来,将蒜薹和大蒜的价格稳定在合理的区间内,对蒜农和企业都有好处。这就需要行业协会带动大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做好种植信息的引导和宣传。

“信息发布肯定是有意义的,但首先要保证信息的权威性、中立性。”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盛威说。实际上,年初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大蒜2016年市场形势及2017年市场预测》,已经预测到2017年大蒜产量将明显增加,并建议蒜农需提早防范风险,将蒜苗或蒜黄出售。

王盛威还表示,如果在种植前做意向调查,也可以科学地预估蒜价走势,为蒜农提示风险。但这些信息可能会影响部分种蒜大户,种植几亩地的小农户未必会听从建议。“从价格走势规律来看,一个大年一个小年是特别正常的”。

经历了低迷的蒜薹价格后,对于即将上市的新蒜,蒜农们既期待又担心。目前,金乡刚刚上市的鲜蒜价格为每斤1.2~1.5元,干蒜价格为每斤3~3.5元,前者仅略高于干蒜每斤2元的种植成本。或许需要再过些时日,蒜农们才能知道去年种蒜的选择是否正确。


【责任编辑:孙晓曼】

昆明市搬迁安置系统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要求,学习借鉴国内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工作经验,切实提升全市搬迁安置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本领,昆明市搬迁安置办公室于2025年10月19日至25日期间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武汉大学,组织举办了2

楚雄武定与昆明禄劝开展跨界联合巡河 共筑流域生态安全防线

为切实守护一河清水,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建立高效的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水务局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水务局联合开展了跨界河流巡河行动。此次行动聚焦水质协同监测、联合执法检查及生态修复研讨,旨在凝聚共治合力,保障流域水质安全与生态健康,标志着两地跨界河流治理合作进入新阶段。

禄劝县水务局重阳敬老 离退职工欢聚叙情暖金秋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水务局于2025年10月29日精心组织了一场温馨而富有意义的离退职工座谈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向为水务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老同志们表达深切关怀与崇高敬意。

瑞丽市瓦兴移民村举办重阳文明实践活动 多民族共融绘就边疆和谐新画卷​

金秋十月,重阳情浓。10月29日,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户育乡瓦兴移民村热闹非凡,2025年瑞丽市“我们的节日·重阳——金秋重阳传温情 移民团结展新风”文明实践活动在瓦兴移民村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重阳节为契机,邀请勐卯街道、姐相镇、瑞丽农场等地的汉族、景颇族、德昂族、傣族等多民族老人共聚一堂,通过健康服务、文化展演、政策宣讲等环节,展

【决胜“十四五”】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报道之二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创新后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通过精准投入扶持资金,大力实施产业培育、新村建设与就业帮扶,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显著增长。特别是“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品牌的成功打造,使一批批移民村寨蝶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家园,多次获评省级乃至国家级文明

双善村:蒸水河畔的乡土交响

每一处景致都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每一份收获都延续着乡土生活的温度,是当代中国乡村最真实、最鲜活的写照。在湖南省邵东市灵官殿镇的版图上,双善村像一块被时光浸润的璞玉,静卧在湘中丘陵的怀抱里。这片由原善田村、小岭山村合并而成的土地,因蒸水河支

​​从“安居”到“乐业”:云南芒岗村丰收节见证移民安置区的幸福蜕变

秋分时节,云岭大地稻浪翻滚。29日,瑞丽市芒岗移民村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在芒岗移民新村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不仅是农耕文化与中秋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云南在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省搬迁安置办公室“123456”后期扶持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扎实推进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移民群

在乡村振兴路上“鱼”跃前行--芒岗移民村将举办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

9月29日,云南省瑞丽市勐秀乡芒岗移民村将开展以“国盛月圆移民乐·业兴鱼肥稻花香”为主题的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为群众带来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展现芒岗移民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丰硕成果。

云南德宏: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全州移民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探索出“整村运营+农文旅融合”的特色路径,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云南蝴蝶苗寨:绿意与人文交织的“滇版生态民俗秘境”

藏于云南省绥江县群山褶皱间的蝴蝶苗寨,似一颗被绿意包裹的明珠 —— 这里既是森林覆盖率达 92%、夏季均温 25℃的天然避暑氧吧,也是浸润着苗族千年文脉的 “滇版小瑞士”。以 “蝴蝶妈妈” 传说为魂,蝴蝶大门舒展翅翼,苗族文化广场跳动着竹竿舞的节拍,拦门酒的醇香与篝火晚会的暖意交织,让每一位踏入这片土地的人,都能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邂逅一场关于生态之美与民俗

云南临沧:凤庆县乡村美食节背后的移民新村幸福新图景

作为小湾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的主战场,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不仅在“搬得出”上做实工作,更在“稳得住、能致富”上下足功夫。通过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精准落地,以激发移民内生动力为核心,因地制宜推动安置点多元化发展,助力移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兴旺、就业稳定、庭院美丽、生活幸福的崭新图景。

旅居云南:陇川泊心湾移民新村蝶变旅游胜地 书写“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新篇章

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组织多家新闻媒体走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新闻纪实的深度笔触,全景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移民新村的生动实践,见证新时代移民家园在锦绣云岭间铺就的‘旅居云南’共富之路。今天,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陇川县勐约乡营盘移民新村泊心湾旅游度假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