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选择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对于将之确定为努力目标的国内企业来说已不再是一个高难度,甚或有些神秘的想法和行动,特别在创新经济体相对集中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当中,越来越多以科技型为主体的民营中小企业,正在与各式各样的上市辅导机构发生着联系。但也有一部分企业囿于其传统思维和见识的局限,几乎还是处于不敢想、不能碰的阶段,他们当中相当部分企业仍然习惯性地以国内资本市场为参照系,面对上海和深圳两大国内板块相对较高的门槛,以及据说要支付高昂费用的港股等境外上市,唯有徒唤奈何,几乎不敢存非分之想。
也有的企业认为能上市的一定是优质公司。创业时间不长的企业应该把精力集中在生产、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致力拿出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打造有影响力的优秀品牌和良好企业形象,实现企业理想化的经济效益。等到企业有了各方面的资本和实力再去筹划企业的上市大业。除此之外,大多数企业仍然是把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置之于优先考虑地步。
其实无论怎样的心态使然,企业的考量都自有其道理,这里没有也不应该有“正确”与否的绝然判断,本文在此只想提供另一种思路,一种有不少机构在做并获得了大量成功案例的境外上市操作。
据了解,截至目前的中资企业境外上市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美国和英国。据相关统计数据,上述三地的中资企业上市数量占到所有中资企业境外上市总数约90%,其中仅香港一地即为70%左右;港交所、纽交所、纳斯达克、沪伦通……,这些名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人所熟悉;与此同时,也有了越来越多专门帮助企业境外上市的辅导机构活动于人们周围、2019年内笔者有幸多次参加一个名为中国企业IPO上市定制平台的活动,该机构的总公司也是一家在美上市公司。据了解,该上市定制平台通过总公司在美上市后的全球资源体系重组,通过对华尔街纽交所、纳斯达克、OTC资源体系的建立,以及与全球著名投行、律所等进行的合作,为中国企业通往华尔街搭建起了一条垂直辅导路线,帮助国内企业在美国上市。

中国企业IPO上市定制平台有属于自己的美国证券从业人员、法务顾问和会计师,他们每人都将每年约一半的工作时间平均安排在中美两国。在美国主要跑动于证券市场和相关中介机构,甚至联系赴纳斯达克敲钟这样的一般事务;在中国则主要是深入企业调查和辅导,以及开展有关的国内上市推介路演和举办说明会。笔者多次聆听其说明会,主旨演讲嘉宾的专业性和高效干练,每每给听众留下了不虚此行的印象;与之形成强烈对照的是,部分拟上市国内公司一把手/高管的现场路演,其水平只能用乏善可陈来形容,这在相当程度上显示出国内企业在国际化语境的对接上还需下更大功夫。
据介绍,中国企业IPO上市定制平台针对国内企业的普遍性问题,2020年计划对企业提供全体系的辅导解决方案。首先是对企业进行新经济顶层战略策划,即从新经济企业资本战略架构、新经济企业发展战略架构、新经济企业产品战略架构等方面进行竞争战略策划、资本战略策划、商业模式策划、盈利模式策划、运营模式策划等的全程升级。第二是对企业进行新经济融资与升级,旨在改变企业传统的股权融资和贷款融资方式,对企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进行合作升级。第三是定制企业的新经济上市路径,即在企业顶层策划伊始就以资本思维进行规划,让企业掌舵人养成资本思维,定好企业上市目标,以便在后期的企业运营中用定制化的路径实现企业快速上市。第四是企业上市后的全产业链并购,即对企业上市后全球化资源标的进行对接,借助产业链相关产业的并购扩张迅速壮大企业资产与规模。第五为企业上市后的市值/资产管理,这是要以专业的团队指导企业上市后对资产/市值进行升值管理。第六为企业上市后的产品全球化体系建立,也就是改变以前的传统渠道体系和代理商体系,代之以扁平化、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的方式,建立起企业产品的全球化销售体系。第七是企业上市后的品牌与管理,就是要改变企业的传统品牌思维,指导企业以全球化品牌战略与全球化人才植入方式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全球品牌化发展。中国企业IPO上市定制平台的这些做法旨在一条龙解决企业上市前后的体系化发展问题,做到以绝对的市场竞争力获得全球资本的认可,以绝对的内核实力迎战未来。

根据笔者的了解,中国企业IPO上市定制平台相当意义上其实是在做境外上市知识及其观念的普及推广。该平台负责人杜先生在接受对笔者采访时说,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总体上缺乏核心商业模式及其核心竞争力,其在近些年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资本市场助力。但他主张基于时代的变化,企业面对消费人群结构及其消费习惯的重大改变应与时俱进,使自己能够因应软硬件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杜先生不主张泛泛地喊“做百年企业”的口号,他主张大多数企业应该做一个“最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
杜先生主张企业家要养成资本思维,不要消极地等企业做大了再上市,而是从一开始就定好企业的上市目标,并且把相关的人、财、物资源进行整合,让企业一边常规化地运作,开拓市场,增加利润;一边谋求企业能够早日上市。
中国企业IPO上市定制平台并不隐讳自己更愿意劝说企业在境外上市。他们认为相对于国内资本市场更看重财务报表这一点,境外资本市场则更注重企业的未来,财务报表并非是境外资本市场最核心看中的要素。他们强调企业应该在创立之初就要建立完善的规范体系,这样才更容易在境外资本市场融资成功,规范性,成为了企业能否获得境外资本市场青睐的核心条件。境外上市可具备条件的多元暂时是境内资本市场所不具备的,它可以是以营收上市,也可以利润上市,或者以独到的商业模式,甚至是某一项重要的专利技术来上市……。
杜先生举了他们操作成功的个案例子,他们服务过的企业既有传统行业如制造企业,也有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科技、大健康等新兴行业;既有已有十几二十年历史的老企业,也有在上市服务过程中新成立的企业,经平台为之量身定制方案后,最终成功上市。
杜先生认为,企业无需对境外上市仰视过甚。即使是相对较高的上市费用,也是可以通过辅之以借贷的方式变通解决。关键是企业能不能拿出足以让国际资本市场有兴趣的过硬内容,而这一切也同样是可以经过辅导训练养成。
看来,作为一条有效的通道,境外上市并非是一个不可企及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