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

山东费县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中经联播6月16日山东费县讯(通讯员 徐淑刚 罗志强 高云野 闫广志)时值初夏,漫步费县探沂镇王富社区,水泥村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鸟语花香,一栋栋小洋楼掩映在绿树翠竹之间,幸福生活随处可闻可见可感。

费县王富5.png

乡村之美,在于环境,在于人文,也在于治理。近年来,王富社区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力求实现民有所乐、老有所养、幼有所托、事事畅言、党群共建5个目标。投资600万元建设5000平方米养老院,供社区60岁以上老人免费入住;投资340万元建设标准化小学,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投资800万元建设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满足了社区青少年科普和教育等多重需求……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费县王富3.png

王富社区乡村治理的新图景是费县乡村治理工作的生动体现。2019年,费县被中央农办等6部委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山东共6个)。试点以来,该县高度重视,统筹谋划,主动作为,按照“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智治支撑”的工作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推进机制,强化工作保障,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党建为纲,引领乡村振兴。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统筹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和集体经济增收,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开展村居(社区)党组织评星定级,实行分类整治。目前评定五星级村党组织194个、四星级村党组织273个,四星级以上占比达到73.1%。开展“头雁”引领培育行动。立体推进农村干部选用制度改革,持续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选配改革和专业化管理,健全专职服务、末位淘汰、动态调整管理机制,推动兼职变专职、被动变主动。开展村集体清产增收行动。截至2020年底,全县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347个村达到10万元以上,占87%。

费县王富4.jpg

自治为基,激发群众参与。以村委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筑牢自治根本。构建自治组织架构,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健全完善村级议事协商制度。目前,全县13个村居纳入市级议事协商试点,“4321”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刊发推广。提升村级服务职能,在全县411个村设置便民服务站,公开考选320名便民服务代办员,实现基层服务事项“一口清导办、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 

德治为先,培树文明新风。依托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费县扎实推动文明实践活动、文明村镇建设、移风易俗等工作,营造乡风文明浓厚氛围。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建成实践中心站所和基地430个,发展志愿者11.7万人,开展实践活动2.8万余场次,实现了文明实践活动行政村全覆盖。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制定文明村居(社区)奖励办法,设置专项奖补资金,创建文明村镇323个,2020年县级及以上文明村覆盖率达到80%。抓好文明家风培育。积极实施文明家风培育行动,带动家庭改习惯、树新风。

费县王富2.jpg

法治为本,夯实保障基础。以“雪亮工程”平台为基础,整合治安防控、矛盾化解、网格服务等资源力量,积极构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格局。创新网格化管理,推出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三官一律”进网格,打造专业网格队伍;创新建立网格指导员、网格协管员、网格员、社会服务团“三员一团”网格联勤联动工作模式,开展“红色网格+平安社区”建设,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实行小微化治理,将“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探索打造“实话石说”“老邵茶馆”“百姓说事亭”等载体,广听民意,实现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提供专业化服务,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下沉。

智治有方,创新治理体系。坚持“一体化、全要素”标准,积极完善全科网格,推进数据共享,构建联动智治体系。完善全科网格,实现“多网合一、一员多用”。搭建智治系统。依托青岛理工大学双创孵化中心,以费县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项目为基础,规划建设网格化治理信息系统和联动指挥中心,开发“村情通”手机APP系统,建立信息采集上传、网络在线服务、掌上电子办公、线上即时沟通、后台推送流转、网上督办反馈的运行模式。推进数据共享。规划建设集综合指挥调度、数据汇聚应用、风险防范预警、事件应对处置、服务科学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指挥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切实提升治理效率。

费县王富.png

乡村治,百姓安。乡村治理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头戏。下一步,费县将持续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推动力量、资源、政策向基层倾斜,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欧阳雪】

昆明市搬迁安置系统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要求,学习借鉴国内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工作经验,切实提升全市搬迁安置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本领,昆明市搬迁安置办公室于2025年10月19日至25日期间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武汉大学,组织举办了2

楚雄武定与昆明禄劝开展跨界联合巡河 共筑流域生态安全防线

为切实守护一河清水,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建立高效的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水务局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水务局联合开展了跨界河流巡河行动。此次行动聚焦水质协同监测、联合执法检查及生态修复研讨,旨在凝聚共治合力,保障流域水质安全与生态健康,标志着两地跨界河流治理合作进入新阶段。

禄劝县水务局重阳敬老 离退职工欢聚叙情暖金秋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水务局于2025年10月29日精心组织了一场温馨而富有意义的离退职工座谈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向为水务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老同志们表达深切关怀与崇高敬意。

瑞丽市瓦兴移民村举办重阳文明实践活动 多民族共融绘就边疆和谐新画卷​

金秋十月,重阳情浓。10月29日,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户育乡瓦兴移民村热闹非凡,2025年瑞丽市“我们的节日·重阳——金秋重阳传温情 移民团结展新风”文明实践活动在瓦兴移民村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重阳节为契机,邀请勐卯街道、姐相镇、瑞丽农场等地的汉族、景颇族、德昂族、傣族等多民族老人共聚一堂,通过健康服务、文化展演、政策宣讲等环节,展

【决胜“十四五”】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报道之二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创新后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通过精准投入扶持资金,大力实施产业培育、新村建设与就业帮扶,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显著增长。特别是“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品牌的成功打造,使一批批移民村寨蝶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家园,多次获评省级乃至国家级文明

双善村:蒸水河畔的乡土交响

每一处景致都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每一份收获都延续着乡土生活的温度,是当代中国乡村最真实、最鲜活的写照。在湖南省邵东市灵官殿镇的版图上,双善村像一块被时光浸润的璞玉,静卧在湘中丘陵的怀抱里。这片由原善田村、小岭山村合并而成的土地,因蒸水河支

​​从“安居”到“乐业”:云南芒岗村丰收节见证移民安置区的幸福蜕变

秋分时节,云岭大地稻浪翻滚。29日,瑞丽市芒岗移民村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在芒岗移民新村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不仅是农耕文化与中秋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云南在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省搬迁安置办公室“123456”后期扶持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扎实推进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移民群

在乡村振兴路上“鱼”跃前行--芒岗移民村将举办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

9月29日,云南省瑞丽市勐秀乡芒岗移民村将开展以“国盛月圆移民乐·业兴鱼肥稻花香”为主题的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为群众带来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展现芒岗移民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丰硕成果。

云南德宏: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全州移民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探索出“整村运营+农文旅融合”的特色路径,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云南蝴蝶苗寨:绿意与人文交织的“滇版生态民俗秘境”

藏于云南省绥江县群山褶皱间的蝴蝶苗寨,似一颗被绿意包裹的明珠 —— 这里既是森林覆盖率达 92%、夏季均温 25℃的天然避暑氧吧,也是浸润着苗族千年文脉的 “滇版小瑞士”。以 “蝴蝶妈妈” 传说为魂,蝴蝶大门舒展翅翼,苗族文化广场跳动着竹竿舞的节拍,拦门酒的醇香与篝火晚会的暖意交织,让每一位踏入这片土地的人,都能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邂逅一场关于生态之美与民俗

云南临沧:凤庆县乡村美食节背后的移民新村幸福新图景

作为小湾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的主战场,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不仅在“搬得出”上做实工作,更在“稳得住、能致富”上下足功夫。通过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精准落地,以激发移民内生动力为核心,因地制宜推动安置点多元化发展,助力移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兴旺、就业稳定、庭院美丽、生活幸福的崭新图景。

旅居云南:陇川泊心湾移民新村蝶变旅游胜地 书写“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新篇章

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组织多家新闻媒体走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新闻纪实的深度笔触,全景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移民新村的生动实践,见证新时代移民家园在锦绣云岭间铺就的‘旅居云南’共富之路。今天,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陇川县勐约乡营盘移民新村泊心湾旅游度假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