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古称潍州、潍县,别称鸢都,是山东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省半岛城市群的区域中心城市 [1]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4个区、2个县、代管6个县级市,总面积16167.23平方千米, [68]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潍坊市常住人口为9386705人。 [71]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地跨东经118°10′~120°01′,北纬35°41′~37°26′。 [2] 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市域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几个台阶。潍坊市是世界风筝都,连续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3]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4] 、国际和平城市 [62] 、全国文明城市 [5]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6]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7]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8] ,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9] 等奖项,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10] 2020年10月20日,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11]
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全国17座城市入选,潍坊名列其中。2018年1月,潍坊入选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12月,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第6名。2019年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历史沿革编辑 语音
夏商代,境内有斟灌、斟鄩、寒、三寿等封国。
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昌乐境内)。
春秋时期,市辖区曾分属齐、鲁、杞、莒等国。战国时期,现境大部属齐,五莲、诸城等地属鲁。
秦朝,潍坊境当时分属胶东郡、临淄郡、琅琊郡3郡。
西汉,市境为青、徐2州刺史部所辖,分属北海郡、琅琊郡、齐郡3郡和甾川国、高密国、胶东国3国,共53县。
东汉,潍坊市境当时属北海、乐安、齐、琅琊4国,为青、徐2州所辖。
三国时期,市境当时为魏国地,属青、徐2州,北海、齐2国,乐安、城阳、东莞3郡,共20县。
两晋、十六国时期,市境内有后赵、前燕、前秦、后燕依次占据。至400年(东晋隆安四年),地归南燕,其政区建置,皆相因袭。282年(西晋太康三年)的稳定时期,市境属青、徐2州,北海、乐安2国,城阳、东莞2郡。
南北朝时,潍坊市境,南朝地归刘宋,北朝地属元魏。
隋朝,市境属北海、高密、琅琊3郡。
唐代,以741年(唐开元二十九年)的行政建置为准,市境属河南道,青、密2州。
山东潍坊-世界风筝故乡
山东潍坊-世界风筝故乡
北宋,市境属京东东路,青、潍、密3州。
金,市境当时属山东东路,置益都府及潍、密2州。
元,市境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
明,市境置青州府、莱州府2府,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清,市境为青州府、莱州府、沂州府3府所辖,属山东省。
中华民国时期,市境内当时的潍县、昌邑、高密、益都、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9县属胶东道(驻烟台)。
1925年(民国14年)改划莱胶道、淄青道。市境内当时的潍县、昌邑、高密、安丘、诸城、昌乐6县属莱胶道;寿光、益都、临朐3县为淄青道所辖。
1927年(民国16年),市境各县(市、区)均直属山东省。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山东抗日根据地, [64] 1943年,市境内当时的高密县属胶东行政区南海专署区;临东、临朐、安丘、淮安4县属鲁中行政区沂山专署区;益都县属鲁中行政区鲁山专署区;昌邑、寿光2县及寿潍直属区属清河行政区清东专署区;藏马县属滨海区滨中行署区(相当专署),诸莒边属滨海区滨北行署区;益寿临广四边办事处直属主任公署。
1945年8月,山东省政府成立,市境内当时的潍北、潍南、昌北、昌南4县属胶东行署西海专署区;胶高县属胶东行署南海专署区;临东、临朐、安丘、淮安4县属鲁中行署沂山专署区;益都县属鲁中行署鲁山专署区;潍县、寿光2县及益寿临广四边属渤海行署第五专署;高密、诸城2县属滨海行署第一专署(滨北);藏马县属滨海行署第二专署。
1946年春,市境内当时的昌邑、潍县、潍南、昌南4县属胶东行署西海专区,胶高县仍属南海专区;临朐、淮安、安丘、昌乐、益都5县属鲁中行署第三专署(沂山区);寿光、益寿2县及羊角沟市属渤海行署第三专署(清河区);诸城、藏马、高密3县属滨海行署第一专署(滨北区)。
1947年5月12日五莲县建立,属胶东行署滨北专署。
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4月29日潍坊特别市。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称潍坊市,仍为省辖市。
1948年6月,昌潍专区建立,驻昌乐。辖昌乐、潍县、安丘、寿南、益临5县。
1948年12月,省直辖之益都县划归昌潍专区。次年7月专区机关迁驻益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潍坊市域1949年到1988年,地专级行政建置主要为昌潍专区、昌潍地区、潍坊地区、潍坊市,以下领县。 [18]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潍坊市撤销;1959年又重建潍坊市,为县级市,属昌潍专署。
1949年6月,鲁中南三专署所辖之潍安、丘南、临朐3县划归昌潍专区。
1950年5月25日昌潍专区驻地由益都迁至潍坊,原胶东区西海专署所辖之昌邑、昌南、潍北3县,及渤海区清河专署所辖之寿光、益寿2县划归昌潍专区。
1952年7月,撤销益临、益寿、潍安3县。
1953年7月24日原淄博专区所辖之临淄县划归昌潍专区。同时撤销潍北、丘南、寿南3县。
1955年3月,博山县由淄博市划入昌潍专区。同年撤销羊角沟直属区并入寿光县,1956年,胶州专区撤销。其所辖之胶县、胶南、藏马、五莲、诸城、高密6县及莱阳专区的平度县一并划入昌潍专区。同年,藏马县撤销,昌南并入昌邑县。
1958年10月,潍县并入潍坊市(县级),博山划归淄博专区,临淄并入益都县,胶南、胶县划入青岛市。
1961年,胶南、胶县复归昌潍专区。临淄、潍县恢复原建制,仍属昌潍专区。
1967年3月13日,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辖潍坊市(县级)和益都、昌邑、高密、诸城、昌乐、临朐、寿光、安丘、潍县、五莲、平度、胶县、胶南、临淄14县。
1969年12月,临淄县划归淄博市。
1977年增设黄岛区,属昌潍地区。
1978年胶南、胶县及黄岛区划归青岛市。昌潍地区时辖:潍坊市(县级)和益都、昌乐、安丘、临朐、潍县、寿光、昌邑、高密、诸城、五莲、平度11县。
1981年7月,昌潍地区改名潍坊地区,所辖县(市)不变。
1983年10月,撤销潍坊地区建制,改建省辖(地专级)市,沿用潍坊名称,实行市管县体制。同时,平度县划归青岛市,原潍坊市(县级)和潍县析置为潍城、寒亭、坊子3个区,益都、寿光、昌乐、临朐、昌邑、高密、安丘、诸城、五莲9县。
1986年3月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1987年7月撤销诸城县,设立诸城市;1992年五莲县划归日照市;1993年6月撤销寿光县,设寿光市;1994年1月撤销安丘县,设安丘市;1994年5月撤销高密县,设高密市;1994年5月,由潍城、寒亭划出部分村,增设奎文区;1994年6月撤销昌邑县,设昌邑市。
区划详情
截至2016年,潍坊市辖奎文区、潍城区、寒亭区、坊子区,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昌乐县、临朐县等4区、6市、2县,另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4个市属开发区。 [19-20] 市政府驻地奎文区胜利东街99号。全市共辖62个镇、56个街道办事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35°32'至37°26',东经118°10'至120°01'。南依泰沂山脉,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与青岛、烟台两市相接,西与东营、淄博两市为邻,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直线距离西至省会济南183千米,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千米。 [24] 总面积16167.23平方千米。 [68]
? 2021 Baidu - GS(2021)6026号 - 甲测资字1100930 - 京ICP证030173号 - Data ? 长地万方潍坊市
地形地貌
潍坊市境内地层发育较齐全,太古界及元古界变质岩系组成东西两地块的结晶基底;古生界及中生界分别不整合于两侧古老结晶基底之上;新生界形成断陷盆地、山间盆地河湖相沉积和沿海滨海相沉积。辖区内地层属华北地层区。以沂沭断裂带的昌邑——大店断裂为界将山东分成鲁东、鲁西两个地层分区。两分区地层发育有很大的差异,沂沭断裂带内与鲁西相近,但也有差别。潍坊市位于鲁西地层分区的东北部,包括潍坊小区和泰安小区的东缘,鲁东地层分区西端,包括蓬莱、莱阳、胶南3个地层小区的西部。市辖区横跨鲁东、鲁西两个隆起区和沂沭断裂带3个结构不同的次级构造单元,形成了区内构造多样性及复杂性的格局。
潍坊市域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几个台阶。大体上分为低地、平原及低山丘陵3个地貌区及18个地貌类型。北临渤海莱州湾,南以淡咸水线为界,是由海相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叠次覆盖而成,地势低平,海拔在7米以下,面积2631.91平方千米,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近代以来,海遇现象显著,由于海浪及潮汐的动力作用,堆积了大片海相地层,形成微向海岸倾斜的海积平原和沼泽地。层状结构明显,含有大量有机质及生物贝壳。 [25]
水文
潍坊市地表水系主要有6条,即潍河、弥河、白浪河、南胶莱河、北胶莱河及淄河,其他数百条河流及溪流,均系上述主要河流的支流,过境河流只有小清河。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地表径流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径流量多年平均177.3毫米,比全省平均172.2毫米高3%。时间分布特征同样为年际与年内变化大,年径流量最大值252.3毫米,最小值22.9毫米,相差达10倍。在一年之内,汛期径流量为全年径流量的85~90%。地理分布的特征也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南部山丘区为332毫米,滨海地区仅95毫米,南北相差237毫米,达2.5倍。地表径流总量多年平均30.67亿立方米。 [26]
气候
潍坊市域属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受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共同影响,大陆度在50%以上,是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因受典型季风气候影响,四季的气温分布分明,年平均气温12.3℃。1月份为全年的最冷月,全市平均气温为-3.3℃,7月份为最热月,全市平均气温为26.0℃。春季升温迅速,秋季降温幅度大。 [27]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潍坊市土地总面积1616723.99公顷,其中农用地1151478.82公顷(耕地790137.18公顷),占总面积的71.22%;建设用地316723.24公顷,占总面积的19.59%;未利用地148521.93公顷,占总面积的9.19%。林地面积274375.37公顷,森林面积226321.15公顷。 [2] [68]
矿产资源
潍坊市共发现矿产80种(含亚矿种),探明储量46种。储量列全省第一位的矿产有天然卤水、蓝宝石、油页岩、重晶石、玻璃用石英岩、水泥用灰岩、膨润土、珍珠岩、沸石、陶瓷土、白云岩、硅藻土、云母等13种,其中天然卤水和蓝宝石储量居全国首位。 [2]
植物资源
潍坊市境内木本植物不多,生长的林木树种,平原地区主要是杨、柳、榆、槐、桐等;山丘区主要是柏、松、槐等。有乡土和引进树种共58科、127属、243种(其中10个变种2个变型)。古木,树龄500年以上的108株,1000年以上的14株,价值较大的有49株。其中有800多年的古槐,1000多年的楸树和银杏树,元末明初的流苏,明柏、清扬,稀有的文冠果和白玉兰等20多个名贵树种。野生树种共133种,利用价值较大,可供栽培利用的有柏树、刺楸、糠椴、枳柏、小叶朴、坚桦(杆榆)、黄檀及漆树8个树种。果树共22科43属。主要有苹果、海棠果、沙果(花红)、梨、山楂、杏、桃、李、樱桃、枣、葡萄、石榴、猕猴桃、柿、核桃、栗等。饲用草本植物种类繁多,的共有202种,隶属47科、157属。
中药共有988种,其中野生药材达935种,占93.6%;家种药材48种,占4.8%;野、家兼而有之的16种,占1.6%。植物类最多,共149科,851种动物类次之,共76科、130种。野生药材总蕴藏量约48180吨。其分布规律南部山丘区以野生药材为主另外,还有莱服子、地骨皮、老鹳革、马齿苋、旱莲草、蒲公英、扁蓄等多种野生品种。北部盐碱地区及涝洼地分布着嫌酸喜碱耐涝药材,如芦根、茅莨、菟丝子等,滨海地带有牡蛎、蛤壳、瓦楞子、小海龙、小海马等10余种海产药材。 [28]
动物资源
鸟类。潍坊市的鸟类资源较丰富,有鸟类16个目,42个科,104属,212个种,其中留鸟34种,夏候鸟55种,冬侯鸟24种,旅鸟99种。全市鸟类中,食虫鸟有100种,占全市鸟类的47. 2%。潍坊市鸟类主要有:小鹧鸥、黑颈鹧鸥、凤头鹘鸥、普通鸬屿、苍髯、草鹭、白鹭、牛背鹭、池鹭、苇行鸟、麻行粤、鸭、斑嘴鸭等水产资源比较丰富,沿海有各种生物150种,其中以甲壳类最多,为59种;多毛类32种;双壳类25种;单壳类15种;其他19种。潮间带软体动物占92.7%,多毛类占2.55%,甲壳类占1.91%,其他占2.84%。双壳类、单壳类中,主要经济贝类有:文蛤、青蛤、四角蛤蜊、牡蛎、长竹蛏、托氏鲳螺。内陆水域的水产资源较丰富,典型鱼类共12科、46种。传统地方鱼类有鲤鱼、鲫鱼、长春鳊、三角鲂、团头鲂、黄尾密鲴、鲶鱼、鲈条鱼、鳜鱼、黄鳝、泥鳅等I虾蟹类有日本沼虾,中华绒螯蟹、锯齿溪蟹、锯绿青蟹等。 [28]
人口民族
人口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37.3万人,城镇化率61.8%,户籍人口914.1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8997人,下降30.7%,人口自然增长率11.97‰,出生人口性别比105.8 [29] 。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938670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086241人相比,十年增加300464人,增长3.31%,年平均增长率为0.33%。全市共有家庭户3174295户,集体户142819户,家庭户人口为8879183人,集体户人口为50752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0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5人减少0.35人。16个县市区(开发区)中,人口超过100万人的有2个,依次为寿光市、诸城市;在100万人至80万人之间的有4个,依次为青州市、高密市、安丘市、临朐县;少于60万人的有10个。
民族
潍坊市人口中有50个少数民族,其中在潍坊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为回族,此外还有满族、彝族、蒙古族、傣族、苗族、朝鲜族、傈僳族、哈尼族、土家族、壮族、布依族、藏族、佤族、景颇族、拉祜族、维吾尔族、白族等。 [30]
经济
综述
202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87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6%,增速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5.6亿元,同比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2308.1亿元,同比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3028.4亿元,同比增长3.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1%,与2019年持平;第二产业占比为39.3%,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为51.6%,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15]
第一产业
201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995亿元,增长0.9%。粮食及经济作物生产总体平稳。据抽样调查,粮食播种面积1017.3万亩,减少2.8%,粮食总产量421.1万吨,减少1.5%。棉花产量5474吨,减少26.5%;油料产量18.6万吨,减少10.8%;烤烟产量1.5万吨,减少20.6%;蔬菜产量1220万吨,增长0.2%;水果90.3万吨,增长1.9%。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成就。经初步测算,全市完成新增造林12万亩,四旁植树1348万株,森林抚育3.5万亩,育苗面积23.2万亩。全面实行林长制,明确市县乡村四级林长7493名。
畜牧业生产趋缓。生猪出栏549.1万头,减少22.2%;家禽出栏5.3亿只,增长27.3%;肉蛋奶产量162.7万吨,增长1.4%。渔业生产有所减少。经初步统计,水产品总产量45.9万吨,下降6.2%,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3.5万吨,下降6%;淡水产品产量2.4万吨,下降10.1%。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机械服务组织3606个,农机户52.6万户,农业机械总动力1021万千瓦,增长1.9%。预计全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2.35%。
水利工程建设有序推进。调引长江水、黄河水6104万立方米。峡山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投资0.9亿元。 [32]
第二产业
2019年,工业生产稳中有降。全市299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下降0.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24.2%,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0.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下降0.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0.3%。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9%,轻工业增加值下降10.7%。全年产品销售率98.4%,下降0.8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全市37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有1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2.3%,金属制品业增长14.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3%。从产品看,统计范围内的245种工业产品中有115种产品产量增长或持平。其中,汽车、中型拖拉机、电子元件、锂离子电池、生物基化学纤维等37种产品产量增长超过20%。
工业效益增势平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571.5亿元,增长0.1%;实现利润353.8亿元,下降12.1%。前100名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984.5亿元,增长7.2%;实现利润249.9亿元,下降9.8%。
第三产业
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2.7亿元,增长8.8%。按城乡属性分,城镇零售额实现1710.5亿元,增长7.7%;乡村零售额实现992.2亿元,增长10.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2412.4亿元,增长8.6%;餐饮收入290.3亿元,增长10.4%。
2018年,潍坊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1630.9亿元,增长11.1%,其中出口额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43.7亿元。完成服务进出口185.6亿元,增长32.5%。市场多元化战略迈出新步伐,对“一带一路”市场出口293亿元,增长13.4%。商品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39.3%。
2018年,22个重点物流项目稳步推进,对接传化物流、中国物流有限公司等大企业,引进和推动了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77.8亿元。加大骨干企业培育和支持力度,新增4A级物流企业2家,3A级4家,全市3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38家。
2018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0家,增长15.4%。实际使用外资89.4亿元,增长14.1%。60个新批落地项目实现合同外资49.9亿元,48个已落户企业新增到账资金50.2亿元。对外经济合作势头良好,新设立境外企业(机构)30家,新增境外实际投资5.2亿美元,增长100.7%。外派劳务4981人次,下降5.4%;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8亿美元,增长5.1% [29] 。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18年,承担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1项,获得无偿扶持资金3.2亿元。其中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项目,一次性争取中央财政经费1.8亿元。潍柴动力“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市获批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2018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7.7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4.85%。339家企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有268家企业进入公示。新挂牌成立了潍柴动力、雷沃重工、盛瑞传动3家工业研究院行业分院,挂牌成立了磁悬浮装备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基本建成的齐鲁创智园是全市首家科教创新园区。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4家、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37家、新备案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1家、省级众创空间22家,新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7家、市级重点实验室52家、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0家。潍坊(寿光)高新区创建工作已进入国家考查程序。
2018年,全市国内专利申请23115件,增长21.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470件,增长33.6%;全市国内专利授权12765件,增长28.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12件,增长26.1%。全面完成中国(潍坊)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行。
2018年,新增山东名牌45个,新增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3项,青州市获批创建山东省优质花卉生产基地。获批中国质量奖1个、山东省省长质量奖7个,评出52个潍坊市市长质量奖,其中潍柴动力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通过国家级标准化试点考核评估合格项目累计达到54个,获批创建优质产品基地10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个,累计获批山东名牌939个。新增注册商标2.2万件,总量达到8.5万件。新增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52件。新增驰名商标7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总量分别达到100件和94件。
2018年,强化与国内高等院校合作,建立高校引才工作站3个。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3200人,引进高端外国专家558人次。新增国家友谊奖专家1人、齐鲁友谊奖专家2人、鸢都友谊奖专家11人,评选首批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0名。潍坊市技师学院被评为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9] 。
教育事业
2019年全市高等教育学校15所,在校学生23.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3所,在校学生7.1万人。普通高中59所,在校学生16.4万人。初中303所,在校学生32.6万人。小学731所,在校学生56.8万人。幼儿园1871所,在园幼儿28.7万人。新改扩建中小学81所、幼儿园162处,新增学位7万个。7个县市区率先接受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评估。 [29] 。
2020年7月,入选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名单。 [33]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文化事业
全市有8个镇(街道)、20个村(社区)被评为全市公共文化建设示范镇村。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更名为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新增56名潍坊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个乡镇入选第二批全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街道)。在潍坊商业学校、潍坊聋哑学校试点非遗职业化教育。更新图书70.7万册,分配给1843个农家书屋。 [32]
医疗卫生
2019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7974家,床位6.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7.2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万人,注册护士3.2万人。建成覆盖全市镇街的各类“医联体”78处,其中县域医共体20个、医疗集团8个、专科专病联盟35个、远程医疗协作网15个。开展“万名村医能力提升计划”,培训乡村医生3735名。建成14个省级、80个市级、376个县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完成66处甲等卫生院、64处乙等卫生院等级评价。在全国率先实施“基层首席公共卫生医师”制度。 [32]
2020年11月,入选国家医疗保障局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城市名单。 [34]
体育事业
2019年,我市组队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获得11金15银12铜的优异成绩。此外,参加全国比赛共取得金牌56枚,银牌76枚,铜牌41枚;参加省锦标赛共取得金牌177枚,银牌93枚,铜牌127枚;参加省冠军赛共取得金牌114.5枚,银牌44枚,铜牌85枚。举办了潍坊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共有4957名运动员参加。 [29] 。
城市建设
2019年,重点项目取得新突破。站南广场片区、高铁新片区建设加快推进,禹王北街、幸福路、丰华路建成通车。潍县中路升级改造工程全线通车。改造北海路健康东街、北海路东风东街等4处交通环岛,打通北宫东街、文化路、青银高速下穿等94条“断头路”,提升40处渠化岛。
棚改征迁工作进展顺利。全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开工11009套,开工率110.5%,基本建成13612套,为1183户发放租赁补贴。我市被国务院表彰为全省唯一的棚户区改造工作真抓实干政策激励城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项目16个,总建筑面积67.8万平方米,涉及总户数3265户。 [32]
2020年4月27日,国务院同意在潍坊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35]
社会保障
2019年,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64元,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6103元,增长6.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69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231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9平方米。
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8.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增长2.7%,居住类价格上涨2.2%,生活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1.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0.6%,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0.2%,衣着类价格下降1%,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增长1.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7%。
社会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全市连续第15年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151.1元,惠及43.6万退休职工。调整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65至74岁、75岁以上居民基础养老金由118元分别提高到123元和128元,困难群体政府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标准由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300元。降低社保缴费费率,全年减征社保费14.9亿元,涉及参保企业2.3万余户。
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5%的较低水平。实施创业服务质效提升行动,获批省级“四型就业社区”42家,评估认定市级创业型示范镇街13家。安排1亿元扶持资金用于创业带动就业,发放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补贴1446.9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2亿元,带动就业4.6万人。“互联网+职业培训”试点工作在全省实现率先突破,打造互联网新媒体创业大学“青桔创课”品牌,178家定点培训机构上线入驻培训平台,组织职业培训9.1万人。
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截至年底,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580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5200元;城市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870元,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7000元。全市特困供养人员14408人,其中城市特困581人,农村特困13827人,累计发放供养资金1.2亿元。全市城乡低保8.7万人,累计发放低保补助金3.1亿元。
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864张,新增护理型床位2632张。培育和引进专业养老服务组织14家。落实省、市养老服务业专项扶持资金1676.7万元。培训市、县两级养老服务管理人员2233人次,培训失能老年人家庭护理人员5050人次。 [32]
环境保护
2019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大气优良天数达到221天。PM2.5、PM10、SO2和NO2分别比2015年改善26%、21.8%、70.4%和5.1%。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26.4mg/L,同比改善2.9%;氨氮平均浓度0.8mg/L,同比改善30.1%。
国内外贸易
2019年,国内消费品市场增势平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4.9亿元,增长5.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零售额实现1813.8亿元,增长4.9%;乡村零售额实现1041.1亿元,增长7%。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2544.8亿元,增长5.5%;餐饮收入310.1亿元,增长6.8%。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一级和二级能效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3.5%、67.8%、50.8%和19.3%。
外贸进出口再创新高。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1788.1亿元,增长10%,其中,出口1131.9亿元,增长8.5%;进口656.1亿元,增长12.6%。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较快。机电产品进出口400.8亿元,增长32.5%,占进出口总额的22.5%。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174亿元,增长83%。对“一带一路”市场出口333.8亿元,增长13.8%。
利用外资快速增长。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0家,增长100%,实际使用外资7亿美元,增长4.4%。服务业使用外资快速增长。新设服务业项目76个,增长85.4%,实际使用外资3.6亿美元,增长418.6%。新设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新设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35个,总投资145.4亿美元,占新设立外资项目总投资额的98.7%。
水利建设
2019年,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给予4000万元奖励。 [36]
农业建设
2021年11月12日北京时间19时,中国潍坊市—乌拉圭特立尼达市高端农业合作对话会暨友好合作关系签约仪式成功举办。 [79]
交通运输
综述
2018年,交通建设投资112.3亿元,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98.7亿元;港口建设完成投资11.6亿元;铁路建设完成投资0.4亿元;城市公交、场站完成投资1.6亿元。全市共有高速公路6条,普通国道7条,省道14条,公路通车总里程2.8万千米,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千米179千米。潍坊港泊位4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港口设计通过能力突破4000万吨。潍坊机场开通客运航线7条、货运航线2条,每周客货运航班138个,通达城市13个。
道路运输客运量6089万人次,增长2%,旅客周转量47.2亿人千米,增长3.2%;公路货运量29334万吨,增长8%,货物周转量585.4亿吨千米,增长3.2%。水上运输完成货运量3153.6万吨,增长30%,货物周转量235.9亿吨千米,增长34%。潍坊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656.6万吨,增长11%。潍坊机场完成客运量72.5万人次,增长21.2%,航空货运量2.4万吨,下降9.1%。市区共有公交车1423台,其中新能源公交车855台,公交线路102条,线路总长度2024.4千米,日客流量34.5万人次 [29] 。
航空
潍坊民航机场1993年7月开始修建,1995年6月建成,1995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1995]118号文件批准为军民合用机场,1996年1月14日通过国家民航总局正式验收,同年4月4日正式通航。潍坊机场飞行区为民航4D级,机场总建筑面积19182平方米,总投资2.49亿元人民币。可满足高峰小时150人次,年吞吐量32万人次的需要。2003年12月18日潍坊市政府和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2004年4月19日,重组改制后的潍坊南苑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潍坊机场现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宁波、哈尔滨、深圳、大连等客运航线,杭州、深圳、泉州、无锡等货运航线。潍坊机场还是全国四大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之一。
铁路
潍坊站:位于潍坊市潍城区和平路1号,为一等站。
潍坊北站是太石济青发展轴与津沪通道发展轴两大国家级发展轴的交汇点,是国家“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的重要节点,是潍坊市未来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潍坊北站将有济青高铁、京沪二通道、潍莱高铁引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R1线将在此形成换乘,并驳接铁路系统,共同构筑潍坊北部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实现铁路、地铁无缝换乘,市政设施配套一体化。
潍坊城海快轨起于在建济青高铁潍坊北站,终点设在潍坊滨海区欢乐海,全长53.14千米,总投资103.25亿元,按照高铁标准设计建设,计划建设工期3年,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全段规划车站3座,预留环渤海高铁东营方向、烟台方向接轨条件。项目建成后,近期将以潍坊市域交通为主,中远期接入京沪高铁东线、环渤海高铁,形成连通北京、天津,临沂、上海,烟台、青岛等多个方向的区域性高铁网络格局。
潍坊南站:潍坊站新建南站房位于潍坊火车站南侧,站房总建筑面积25495.94平方米,站房建筑高度24.8米,南站房采用与北站房对称的蝴蝶造型,营造南北站房“南雄北秀,比翼齐飞”的外观效果。南站房投入运营后,潍坊站最高容纳乘客将从3500人提升至8000人,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快捷、有序”的乘降转条件。潍坊站南广场片区综合开发项目规划主要为潍坊火车站周边区域,范围东至白浪河、西至清平路、南至白浪河水库、北至胶济铁路(部分健康街)。项目占地30.7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9.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18.04平方公里。总投资45亿元,是潍坊市目前投资规模最大的PPP项目,也是我市城市品质提升行动的龙头项目,对于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强化交通枢纽功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城市区域次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14]
2020年8月21日,随着55001次检测列车从潍坊北站驶出,标志着山东潍坊至莱西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正式启动。 [37]
货运站:潍坊东站、潍坊西站、黄旗堡站、大家洼站、坊子站、青州南站。
境内主要铁路线:胶济铁路、胶济客运专线、大莱龙铁路、德大铁路、胶新铁路、益羊铁路、青临铁路。
海运
潍坊港:位于莱州湾底部,白浪河河口以西,始建于1985年,1996年10月批准为国家二类开放口岸,2009年4月17日通过国家一类口岸开放验收,并于7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潍坊港现有3000-5000吨级泊位7个,工程船码头2个,新建的3x1万吨级泊位将于年底完工并投入试运营,3x2万吨级泊位已开工建设。现有锚地两处,分别为3#锚地、危险品锚地。2006年、2007年、2008年港口吞吐量分别为562万吨、850万吨、1001.6万吨,2009年上半年完成501万吨。出口货物主要有散盐、纯碱、焦炭、燃料油、石油焦、液碱(氢氧化钠溶液)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燃料油、陶土、煤炭、铝钒土等,其中散盐和燃料油为主要货物。
公路
国道:G309、G206
高速公路:G20青银高速公路、G18荣乌高速公路、G25长深高速公路、G22青兰高速公路、S16荣潍高速公路、S21新潍高速公路、潍日高速公路汽车站:潍坊汽车总站、潍坊联运客运总站、潍坊汽车北站、潍坊汽车南站民俗风情
扑灰年画
起源于明初。它的制作式打好腹稿以后,艺人用柳木炭条起线稿,再用画纸在线稿上扑抹复印,一稿可扑数张,因有这一招,便又“扑灰”之名。扑灰起稿之后,再加手绘,经“大涮狂涂”、“细心巧画”、“描子勾拉”、“粉脸”、“涮手”、“赋彩”、“开眉眼”、“勾线”、“涮花”、“磕盐菜花”、“描金”、“涂明油”一整套工序,才能画出一张漂亮的画来。
高密剪纸
明代洪武年间大批移民,带来外地剪纸,主客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高密剪纸的风格。一是块与线形成黑白灰色调,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并富有韵律感。二是纸条挺拔,浑厚粗犷,富有浓重的金石意味。三是以精巧的构思见长。
风景名胜
2018年,全年接待游客7586.9万人次,增长11.5%。实现旅游消费总额883.6亿元,增长13.9%。年末A级旅游景区102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23家。星级饭店43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家,四星级饭店16家。旅行社169家,其中出境组团社14家。省级旅游强乡镇32个、旅游特色村38个。省级星级农家乐84个、精品采摘园26个。农业旅游示范点41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35个 [29] 。
城市荣誉
国家级
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城市;2008年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50强;2009年中国十大最具创新力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2010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2010中国十大最具投资潜力城市;2011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2011年全国园林城市;2011年中国人居环境奖;2012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14全国文明城市。
2016年9月19日,潍坊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39]
2017年6月28日 [40]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授予潍坊“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 [4]
2017年12月24日,潍坊市入围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6]
2018年11月,2018年城市产业竞争力全国排名第34。 [41]
2018年11月,潍坊市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42]
2018年12月,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30名,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第6名。 [43-44]
2019年8月,被评为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45]
2019年9月23日,“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潍坊排名第38。 [46]
2019年11月3日,“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TOP100”发布,潍坊排名第82。 [47]
2019年11月6日,入选中国地级市百强第22名。 [48]
2019年11月21日,入选“2019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49]
2019年11月25日,入选“2019中国城市品牌评价百强榜(地级市)”。 [50]
2020年1月,“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排名第74。 [51] 同年2月,被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评为“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 [52]
2020年6月18日,潍坊位列中国经济活跃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第8位。 [53]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潍坊市为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 [3]
2020年8月17日,潍坊候选“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8]
2020年8月,入选“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 [9]
2020年8月22日,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潍坊“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 [7]
2020年9月3日,潍坊拟打造山东省首个“国际和平城市”。
2020年10月20日,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11]
2020年11月28日,被评为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54]
2020年12月,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第一批延续)。 [55]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56]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名单。 [66]
2021年5月,入选“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名单。 [67]
2021年10月,入选“2020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 [73]
2021年10月,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 [74]
2021年11月,入选“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 [75]
2021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 [76] 。
2021年11月17日,平安山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推荐对象。 [77]
2021年11月19日,入选“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名单”。 [78]
省级
山东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文明城市
2008年度生态建设先进市
2019年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12]
2020年12月30日,入选“第六届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