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

【城市百科】青岛市-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

青岛,别称岛城、琴岛、胶澳,是中国山东省辖地级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 [1]  、特大城市, [152]  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 [2]  。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7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建成区面积758.16平方千米。区域总面积11293平方千米 [24]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青岛市常住人口为1007.1722万人。 [144]  2020年,青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00.56亿元。 [143]

青岛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南、东濒黄海,是山东省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 [4]  , 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 [5]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 [6]  。因树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 [7]  1891年清政府驻兵建制, [6]  青岛是2008北京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是中国帆船之都, [8]  亚洲最佳航海城, [5]  世界啤酒之城、联合国“电影之都” [9]  、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10]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被誉为“东方瑞士” [11]  、中国品牌之都。2020年9月2日,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12]

青岛是国际海洋科研教育中心,驻有山东大学(青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 [13]  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26所,引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9所高校。 [14-16]  青岛的异域建筑种类繁多,被称作“万国建筑博览会”。八大关建筑群荣膺“中国最美城区”称号。

历史沿革

青岛市市名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青岛市专名“青岛”本指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后于明嘉靖年间首度被记载于王士性的《广志绎》中。明万历七年(1579年),即墨县令许铤主持修编的《地方事宜议·海防》中,有关青岛之名记述为:“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这里的“青”,即指青岛。青岛所在的海湾因岛得名青岛湾,由此入海的一条小河也被称为青岛河。青岛河口于明万历年间建港,称青岛口;河两岸的两个村落分别得名上青岛村和下青岛村;河源头的一座山于1923年也被定名为青岛山。 [19]

新石器时代,青岛是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区之一,遗留了丰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 [20]

商周时期,青岛是中国海盐的发祥地,位列中国“四大古盐区”和“五大古港”。 [21]

春秋战国时期,青岛建立了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即墨故城”(平度市境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城池遗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巡天下,三登琅琊(青岛黄岛区境内)。据记载,中国最早的一次涉洋远航——徐福东渡朝鲜、日本,就是从琅琊起航的。

汉武帝少年时代在不其(城阳区境内)做过胶东王,是中国有记载的到青岛地域巡游次数最多的皇帝。

唐宋时期,青岛作为衔接南北航运的“中转站”,成为中国北方沿海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宋时专门在板桥镇(胶州市境内)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元朝,为方便海运漕粮,开凿了中国唯一的海运河——纵贯山东半岛的胶莱运河。

明清时期,青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属山东莱州府境内。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 [6]

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民国八年(1919年),中国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国北京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埠。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国民政府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 [6]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胶东抗日根据地。 [139]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6月2日,青岛成为华北地区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属山东省辖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全市划分为七区:市南区、市北区、台西区、台东区、四沧区、李村区、浮山区。 [22]

1951年6月,胶州专区的崂山办事处划归青岛市领导,改称崂山郊区办事处。 [23]

1951年8月,市区调整为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六区。 [24]

1953年6月,崂山郊区办事处更名为崂山郊区人民政府。 [23]

1954年7月,撤销浮山区,其区域分别划分给市南、四方、崂西和李村区管辖。

1958年9月,烟台地区的即墨县,昌潍地区的胶县、胶南县划归青岛市管辖。 [22]

1961年5月,胶南县、胶县、即墨县划出。 [23]

1961年10月,崂山郊区改建为崂山县。

1962年12月,台西区撤销,其辖区分别并入市南区、市北区。 [23]

1978年11月,胶南县、胶县、即墨县又划归青岛市;新设立青岛市黄岛区,其辖区包括由胶南县划出的黄岛、薛家岛、辛安3个公社。 [23]

1983年10月,平度县和莱西县划归青岛市管辖。至此,全市划为六区六县: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四方区、沧口区、黄岛区和崂山县、即墨县、胶县、胶南县、莱西县、平度县。

1987年2月,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

1988年11月,撤销崂山县设立崂山区。 [22]

1989年7月,撤销平度县和即墨县,设立平度市和即墨市。

1990年12月,撤销胶南县和莱西县,设立胶南市和莱西市。 [23]  至此,青岛市所辖5个县全部撤县设市(县级),成为全国第一个市管市的城市群。全市划为七区五市: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四方区、沧口区、黄岛区、崂山区和胶州市、即墨市、平度市、胶南市、莱西市。

1994年5月,撤台东区、沧口区,将原崂山区的一部分设立城阳区、李沧区,形成七区五市: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市北区及四方区部分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新的市北区;崂山区一部分设立新崂山区,一部分设立城阳区,一部分与沧口区合并设立李沧区;撤销台东区,其行政区域并入市北区;将四方区的吴家村、错埠岭2个街道办事处,崂山区李村镇的杨家群、河马石、夹岭沟、曲家庵子4个村和中韩镇的7号线以西的区域划归市北区;撤销沧口区,设立李沧区。将原沧口区的四流中路、振华路、晓翁村、四流庄、永安路、营子、板桥坊、楼山后8个街道办事处和楼山乡、崂山区李村镇张村河以北的区域划归李沧区。 [22]

2012年11月,撤销市北区、四方区,设立新的市北区,以原市北区、四方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市北区的行政区域;撤销黄岛区、胶南市,设立新的黄岛区,以原黄岛区、县级胶南市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岛区的行政区域。调整后,青岛市辖6个市辖区,代管4个县级市。 [25]

2014年6月9日,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范围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 [26]

2017年9月20日,撤销即墨市,设立即墨区,以原即墨市的行政区域为即墨区的行政区域。 [27]

区划现况

截至2020年3月,青岛下辖7个市辖区,代管3个县级市。 [28]  市政府驻市南区香港中路1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 [24]

? 2021 Baidu - GS(2021)6026号 - 甲测资字1100930 - 京ICP证030173号 - Data ? 长地万方青岛市

地质特征

青岛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和胶莱凹陷区中南部。区内缺失整个古生界地层及部分中生界地层,但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层发育充分,在青岛市出露十分广泛。岩浆岩以元古代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市区全部坐落于该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自第三纪以来,区内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24]  [28]

地形地貌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青岛市总面积(下同)的15.5%,丘陵占2.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青岛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青岛市大体有3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从崂顶向西、北绵延至青岛市区。北部为大泽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内诸山及莱西部分山峰均属之)。南部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铁橛山(海拔595.1米)等组成的胶南山群。市区的山岭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岛山(海拔128.5米)、北岭山(海拔116.4米)、嘉定山(海拔112米)、信号山(海拔99米)、伏龙山(海拔86米)、贮水山(海拔80.6米)等。 [24]  [28]

气候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据1898年以来100余年气象资料查考,市区年平均气温12.7℃,极端高气温38.9℃(2002年7月15日),极端低气温-16.9℃(1931年1月10日)。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3℃;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日最高气温高于30℃的日数,年平均为11.4天;日最低气温低于-5℃的日数,年平均为22天。降水量年平均为662.1毫米,春、夏、秋、冬四季雨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7%、57%、21%、5%。年降水量最多为1272.7毫米(1911年),最少仅308.2毫米(1981年),降水的年变率为62%。年平均降雪日数只有10天。年平均气压为1008.6毫巴。年平均风速为5.2米/秒,以南东风为主导风向。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月份最高,为89%;12月份最低,为68%。青岛海雾多、频,年平均浓雾51.3天、轻雾108.2天。 [28]

水文

青岛共有大小河流224条,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较大河流33条,按照水系分为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河流三大水系。 [28]

大沽河水系,包括主流及其支流,主要支流有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和南胶莱河。大沽河是青岛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招远市阜山,由北向南流入青岛,经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和城阳,至胶州南码头村入海。干流全长179.9千米,流域面积6131.3平方千米(含南胶莱河流域1500平方千米),是胶东半岛最大水系。大沽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1亿立方米。该河20世纪70年代前,径流季节性较强,夏季洪水暴涨,常年有水;之后,除汛期外,中、下游已断流。

北胶莱河水系,包括主流北胶莱河及诸支流,在青岛境内的主要支流有泽河、龙王河、现河和白沙河,总流域面积1914.0平方千米。北胶莱河发源于平度市万家镇姚家村分水岭北麓,沿平度市与昌邑市边界北去,于平度市新河镇大苗家村出境流入莱州湾。干流全长100千米,流域面积3978.6平方千米。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24千克/立方米。

沿海诸河系,指独流入海的河流,较大者有白沙河、墨水河、王哥庄河、白马河、吉利河、周疃河、洋河等。 [28]

土壤

按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地分类系统,青岛土壤主要有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土等5个土类。

棕壤,面积49.37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59.8%。是青岛市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及山前平原。土壤发育程度受地形部位影响,由高到低依次分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等3个土属。棕壤性土因地形部位高、坡度大、土层薄、侵蚀重、肥力低,多为林、牧业用;棕壤和潮棕壤是青岛市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种植土壤 [28]  。

砂姜黑土,面积17.69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21.42%。主要分布在莱西南部、平度西南部、即墨西北部、胶州北部浅平洼地上。该类土壤土层深厚,土质偏粘,表土轻壤至重壤,物理性状较差,水气热状况不够协调,速效养分低。

潮土,面积14.49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7.55%。主要分布在大沽河、五沽河、胶莱河下游的沿河平地。因距河道远近不同,土壤质地、土体构型差异较大。近海地带常受海盐影响形成盐化潮土,土壤肥力和利用方向差异较大。

褐土,面积6333.33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77%。零星分布在平度、莱西、胶南的石灰岩残丘中上部。

盐土,面积3666.67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44%。分布在各滨海低地和滨海滩地 [28]  。

海洋

海岸线:青岛市海域面积约1.22万平方千米,其中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8405平方千米;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816.98千米,其中大陆岸线710.9千米,大陆岸线占山东省岸线的1/4。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 [28]

海湾:面积大于0.5平方千米的海湾,自北而南分布着丁字湾、栲栳湾、盐水湾(又称横门湾)、崂山湾(又称北湾)、小岛湾、王哥庄湾、青山湾、腰岛湾、太清宫口、流清河湾、崂山口、沙子口湾、麦岛湾、浮山湾、太平湾、汇泉湾、前海湾(又称栈桥湾)、胶州湾、唐岛湾、灵山湾、利根湾和古镇口、斋堂湾、董家口湾、沐官岛湾等;胶州湾内又有海西湾(包括小叉湾、薛家岛湾)、黄岛前湾、红岛湾、女姑口、沧口湾等49个海湾。

海岛:青岛有海岛69个。其中,水岛、驴岛、小青岛、小麦岛、团岛、鼻岛、牛岛和吉岛是人工陆连岛,只有62个岛四面环海。69个海岛总面积为13.82平方千米,岸线总长度为106.08千米。海岛的面积大部分较小,只有田横岛和灵山岛的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其余各岛面积都在0.6平方千米以下。在69个海岛中,只有10个海岛有固定居民。

潮汐:青岛属正规半日潮港,每个太阴日(24小时48分)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平均潮差为2.8米左右,大潮差发生于朔或望(上弦或下弦)日后2~3天。8月份潮位比1月份潮位一般高出0.5米。中国以青岛验潮站观测的平均潮位作为“黄海平均海水面”,其高度在青岛观象山国家水准原点下72.289米。中国自1957年起,大陆国土的地物高程即以此为零点起算。 [28]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青岛海区港湾众多,岸线曲折,滩涂广阔,水质肥沃,是多种水生物繁衍生息的场所;胶州湾、崂山湾及丁字湾口水域营养盐含量高,补充源充足,异样菌量比大陆架区或大洋区高出数倍乃至数千倍,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尤其是胶州湾一带泥沙底质岸段,是发展贝类、藻类养殖的优良海区。该海区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经济无脊椎动物、潮间带藻类等资源也很丰富。 [28]

青岛特有的四大珍稀植物:青岛老鹳草、青岛薹草、胶州卫矛、青岛百合。 [29]

青岛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最多的地区。有植物资源种类152科654属1237种与变种(不含温室栽培种及花卉栽培类型)。原生木本植物区系共有66科136属332种,分别占山东省木本植物区系科、属、种总数的93%、84%和80.2%。 [29]

动物资源

青岛地区在脊椎动物地理分布区划上属古北界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由于受暖温带海洋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潮湿,植被生长良好,适宜动物栖息繁衍,但大型野生兽类较少。现代青岛地区野生脊椎动物以小型动物为多见,已没有大型猛兽或大型草食兽。哺乳类动物有松鼠科、仓鼠科、鼠科、兔科、犬科、鼬科、蝙蝠科、猬科等;两栖类有蛙科、蟾蜍科、盘舌蟾科、姬蛙科等;爬行类有蜥蜴科、游蛇科、蝰科、乌龟、鳖等。属于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66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52种。特殊动物有白沙河产的仙胎鱼。区内野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大致可归纳为森林昆虫和农业昆虫。

青岛地区鸟类资源丰富。青岛市鸟类保护环志十余年来共采集标本2000余号,有19目58科159属355种,占全国鸟类1200种的29.6%,占山东省鸟类406种的87.4%,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珍禽11种、二级保护鸟55种。青岛地区鸟类主要有游禽、涉禽、陆禽、猛禽、攀禽及鸣禽六大类。 [28]

矿产资源

青岛地区矿藏多为非金属矿。截至2007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含亚矿种)66种,占山东省已发现矿种的44%。其中,有探明储量(资源量)的矿产50种,占山东省已探明储量矿产的64.1%;未探明储量的矿产16种。已探明或查明各类矿产地730处。其中,大中型矿床39处,小型矿床129处,矿点562处。优势矿产资源有石墨、饰材花岗岩、饰材大理石、矿泉水、透辉岩、金、滑石、沸石岩。潜在优势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白云岩、膨润土、钾长石、石英岩、珍珠石、莹石、地热。石墨、金、透辉岩主要分布在平度市和莱西市;饰材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崂山区、平度市、黄岛区;饰材大理石主要分布在平度市;矿泉水在青岛市辖区内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城阳区、崂山区及市内三区和即墨区;滑石主要分布在平度市;沸石岩、珍珠岩、膨润土主要分布在莱西市、胶州市、即墨区和城阳区;重晶石、莹石主要分布在胶州市、即墨区、平度市和黄岛区;地热主要分布在即墨区。青岛市石墨和石材矿保有资源储量居山东省首位,滑石、透辉石矿居山东省第二位,沸石、矿泉水等储量也居前列。除铀、钍、地热、天然卤水、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外,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总值达270亿元。 [24]  [30]

风能资源

青岛的风能资源据测定有效风能密度为240.3瓦/平方米,有效风能年平均时间达6485小时。光能资源也较好,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50.7小时,日照百分率达58%。 [24]

人口民族

人口

2019年全市常住总人口949.98万人,增长1.12%。其中,市区常住人口645.20万人,增长1.57%。 [3]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青岛市常住人口为10071722人。

民族

截至2012年底,青岛以汉族为主,另外,有少数民族52个,少数民族人口76696人。

经济

综述

2020年,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2]12400.56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2%,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5.41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4361.56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7613.59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比例由2019年的3.5:35.6:60.9调整为3.4:35.2:61.4。 [143]

青岛市

青岛市

第一产业

2020年,青岛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53.21亿元,增长2.7%。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7.80亿元,增长4.5%。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7.0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0.9万公顷,花生播种面积7.5万公顷。粮食产量304.6万吨,增长0.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55.8万吨,增长4.7%;花生产量36.0万吨,增长5.1%;水果(含果用瓜)产量116.5万吨,下降1.9%。 [143]

2020年实际完成造林(更新)面积0.7万公顷。全年肉类产量48.0万吨,禽蛋产量24.7万吨,牛奶产量30.7万吨。全年水产品产量(不包括远洋捕捞)101.1万吨,增长0.2%。海、淡水养殖面积3.5万公顷,增长2.9%。远洋捕捞量14.7万吨,增长1.4%。

2020年,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83.22亿元,增长16.9%。截至2020年,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产业强镇12个;2020年新创建田园综合体13个、农业绿色园艺标准园48个、标准化示范场43家;“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805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2个。农机总动力754.7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4.7万千瓦。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3%。 [143]

第二产业

202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3268.38亿元,增长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4.7%,重工业增长5.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7%,股份制企业增长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0.5%,制造业增长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7%。分重点行业看,汽车制造业增长19.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4.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0.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9.5%。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531.6亿元,增长12.4%。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177.8亿元,增长2.1%,股份制企业利润353.7亿元,增长1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178.4亿元,增长3.3%。

2020年,青岛资质内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820家,实现增加值1112.79亿元,增长4.0%。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00.2亿元,增长6.8%;上年结转合同额2408.8亿元,增长6.4%。 [143]

第三产业

2020年,青岛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613.59亿元,增长4.1%,占GDP比重为61.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7%。 [143]

2020年,青岛实现营业收入2405.1亿元,增长8.9%。生产性服务业中,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46.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4%,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4.3%。生活性服务业中,规模以上影视节目制作营业收入下降7.5%,文艺创作与表演营业收入增长23.7%,体育营业收入下降15.6%,居民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8%,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营业收入下降5.7%,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1.5%。全市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890.6亿元,增长3.4%,占全市GDP比重为31.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14.3亿元,增长21.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0.8亿元,增长26.3%;电信业务总量983.6亿元,增长21.1%。快递业务量5.9亿件,增长29.5%。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464万户,增长11.0%。全市移动电话1257万户,增长0.9%。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0824个。 [143]

金融

2020年末,青岛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507.1亿元,比年初增加2630.8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9821.8亿元,比年初增加2538.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8030.9亿元,比年初增加1275.7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1064.8亿元,比年初增加2854.9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20211.0亿元,比年初增加2879.1亿元,其中住户贷款6644.7亿元,比年初增加953.2亿元。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511亿元,增长4.9%。其中,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48亿元,增长11.5%;寿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63亿元,增长2.5%。证券分支机构证券交易额59965亿元,增长53.9%,法人机构证券交易额43698亿元,增长42.7%。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62家,管理基金规模1039.3亿元,增长26.6%。境内上市公司累计44家,比上年增加5家。 [143]

贸易

2020年,青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03.5亿元,增长1.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94.4亿元,增长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09.1亿元,增长3.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683.7亿元,增长2.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19.8亿元,下降5.7%。 [143]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7.4%,饮料类增长33.0%,烟酒类增长13.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5.5%,化妆品类下降4.0%,金银珠宝类下降24.3%,日用品类下降6.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4%,中西药品类增长4.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0.4%,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下降41.8%,家具类下降54.2%,通讯器材类下降5.0%,智能手机类增长0.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8.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4%,汽车类增长3.6%。

全市电子商务交易平台[11]实现交易额1.17万亿元,增长4.2%;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网络销售额541.6亿元,增长22.9%。 [143]

对外经济

2020年,青岛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6407亿元,增长8.2%。其中,出口额3876.8亿元,增长13.7%;进口额2530.2亿元,增长0.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817.7亿元,增长16.3%。其中,出口1099.8亿元,增长18.4%;进口717.9亿元,增长13.2%。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448.4亿元,增长6.1%。其中,出口278.2亿元,增长9.3%;进口170.2亿元,增长1.2%。 [143]

全市承接服务外包合同9318份,增长4.2%;合同额70.1亿美元,下降1.9%;执行额50.5亿美元,增长7.1%。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8007份,增长5.1%;合同额62.6亿美元,增长1.8%;执行额44.2亿美元,增长11.8%。青岛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1672亿元,下降8.3%。其中,出口额6615亿元,下降4.7%;进口额5057亿元,下降12.5%。

2020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882个,下降7.6%;合同外资178.5亿美元,增长33.7%。全市实际使用外资58.5亿美元,增长0.2%。

“一带一路”融合发展。全市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15个,中方协议投资额3.9亿美元,下降73.0%;中方实际投资额1.2亿美元,下降49.2%。

对外投资更加广泛。全市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承揽项目83个,新签合同额34.8亿美元,增长3.6%;完成营业额28.8亿美元,下降31.2%。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0047人。 [143]

旅游业

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6312.3万人次,下降44.2%,实现旅游总收入1019.3亿元,下降49.2%。 [143]

房地产业

2020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045.1亿元,增长13.4%。其中,住宅投资1479.2亿元,增长19.4%。商品房销售面积1653.6万平方米,增长0.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30.4万平方米,下降3.1%。

全年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3010套,基本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193套。截至2020年末,全市正在享受租赁补贴家庭共12430户,全年发放租赁补贴8354.6万元。 [143]

教育事业

综述

2020年末,青岛共有各类大专院校(含民办高校)29所。其中,普通高校27所。全年研究生招生2.0万人,在校研究生5.3万人,毕业生1.3万人(不含驻青科研院所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招生11.4万人,在校生37.7万人,毕业生9.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0万人,在校生8.4万人,毕业生2.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6.0万人,在校生14.4万人,毕业生3.9万人;初中招生9.7万人,在校生28.6万人,毕业生9.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1.6万人,在校生60.4万人,毕业生9.8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4万人,在校生0.2万人,毕业生0.0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4.5万人。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17年末,青岛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588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9项,其中,技术发明奖3项,科技进步奖6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52项,其中,最高奖1项,自然科学奖7项,技术发明奖3项,科技进步奖41项。 [32]

2017年末,青岛国家级创业孵化载体达到129家,其中,国家备案众创空间80家,国家级星创天地30家,国家级孵化器19家。累计认定各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20家,孵化器入驻企业1.3万家,毕业企业740家。

2017年末,青岛共引进各类人才13.14万人,增长8.5%;其中,引进博士1668人,硕士1.34万人,本科学历6.67万人,专科及以下学历4.96万人。

2017年有效发明专利21802件,增长19.2%。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3.75件,PCT国际专利申请761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7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2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39家。

文体事业

2020年末,青岛共有影剧院91处,文化馆(站)150处,博物馆104处,公共图书馆12处,国有文艺院团8个,广播电台6座、11套节目,电视台6座、17套节目。全市共有档案馆11处。

全市运动员在各项比赛中共获得金牌417.5枚、银牌254枚、铜牌267枚。重点体校1所,学员980人;业余体校10所,学员1807人。 [143]

医疗卫生

2020年末,青岛共有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4459处。其中,医院、卫生院460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1处,妇幼保健机构12处,门诊部(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573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9.49万人。其中,医生3.97万人。全市拥有医疗床位6.44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6.25万张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56元,增长3.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905元,增长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56元,增长4.8%。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294元,增长2.7%,恩格尔系数为28.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5936元,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138元,增长1.6%。据抽样调查,年末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3.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8.0平方米。 [143]

社会保障

截至2020年末,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919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18335万元;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0960人,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支出15324.1万元。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312.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62.6万人,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为7.8万人。 [143]

其他

2020年7月,入围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名单。 [38]

2021年2月,入选交通运输部ETC智慧停车试点城市名单。 [39]

交通运输

综述

青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是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港口吞吐量跻身全球前十位。青岛港客运站是旅客水路进入青岛的主要通道之一,通航国内多个港口城市,开通了青岛至韩国仁川、韩国群山、至日本下关三条国际定期航线。 [29]

2019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306万辆,增长8.3%。其中,私人汽车253万辆,增长9.2%。 [3]

2020年,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已建成,济青高铁、青连铁路、潍莱高铁开通,龙青高速、新机场高速一期等道路通车。年末,市区常规公交8553辆,线路655条,年客运量65014万人次,日均客运量178万人次。市区巡游出租汽车10568辆,年客运量1472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40万人次。 [143]

航空

青岛民用机场有青岛流亭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2020年末,拥有国内航线161条,国际航线9条,港澳台地区航线1条;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1456万人次,下降43% [143]

铁路

青岛有胶济铁路横贯山东,是连接青岛、济南的运输大动脉,是中国第一条正式通车运行的铁路客运专线,全长362.5千米。青荣城际铁路即墨至荣成段2014年10月28日开通。 [5]  济青高铁、青盐铁路于2018年12月26日开通。

公路

截止2018年底,青岛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845.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818.4千米,国道677.8千米;省道1549.4千米;农村公路及专用公路11782.2千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千米达到146.5千米。全市76个乡镇通一级路,占全市乡镇总数的58.5%。 [41]

青岛境内主要高速公路有:青兰高速公路(G22)、青银高速公路(G20)、青新高速公路(G2011)、荣乌高速公路(G18)、沈海高速公路(G15)、龙青高速(S19)、青岛新机场高速公路等。 [41]

主要交通要道

胶州湾海底隧道、胶州湾跨海大桥、204国道、206国道、308国道、309国道等。 [42]

轨道交通

2020年,青岛地铁运营线路6条,年客运量13975.3万人次,日均客运量38万人次。全年地铁开行列车46万列次,总运营里程1511万列公里。 [143]

青岛地铁远景年线网由18条线路(含两条支线)、400余个车站组成,投资4000多亿元,全长838千米,简称“18448”工程。 [5]

2015年12月16日,青岛地铁3号线北段开通试运营。

2016年12月18日,青岛地铁3号线南段开通试运营。 [32]

2017年12月10日,青岛地铁2号线东段开通试运营。 [43]

2018年4月23日,青岛地铁11号线开通试运营。 [44]

2018年12月26日,青岛地铁13号线开通试运营。 [40]

2019年12月16日,青岛地铁2号线西段开通试运营。 [45]

2020年12月24日,青岛地铁1号线北段、8号线北段同步通车。

风景名胜

综述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历史风貌保护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崂山风景名胜区、青岛海滨风景区。山东省近300处优秀历史建筑中,青岛占131处。青岛历史风貌保护区内有重点名人故居85处,已列入保护目录26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即墨马山石林。 [49]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康有为赞青岛

十梅庵

玄阳观

崂山——海上名山第一

黄岛——金沙滩海水浴场

青岛天主教堂

2020年,青岛拥有A级旅游景区112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处,4A级旅游景区26处,3A级旅游景区69处。拥有星级酒店91个。其中,5星级酒店9个,4星级酒店23个,3星级酒店56个。拥有旅行社599个。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59个,经营入境和国内旅游业务旅行社540个。


【责任编辑:欧阳雪】

昆明市搬迁安置系统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要求,学习借鉴国内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工作经验,切实提升全市搬迁安置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本领,昆明市搬迁安置办公室于2025年10月19日至25日期间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武汉大学,组织举办了2

楚雄武定与昆明禄劝开展跨界联合巡河 共筑流域生态安全防线

为切实守护一河清水,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建立高效的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水务局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水务局联合开展了跨界河流巡河行动。此次行动聚焦水质协同监测、联合执法检查及生态修复研讨,旨在凝聚共治合力,保障流域水质安全与生态健康,标志着两地跨界河流治理合作进入新阶段。

禄劝县水务局重阳敬老 离退职工欢聚叙情暖金秋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水务局于2025年10月29日精心组织了一场温馨而富有意义的离退职工座谈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向为水务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老同志们表达深切关怀与崇高敬意。

瑞丽市瓦兴移民村举办重阳文明实践活动 多民族共融绘就边疆和谐新画卷​

金秋十月,重阳情浓。10月29日,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户育乡瓦兴移民村热闹非凡,2025年瑞丽市“我们的节日·重阳——金秋重阳传温情 移民团结展新风”文明实践活动在瓦兴移民村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重阳节为契机,邀请勐卯街道、姐相镇、瑞丽农场等地的汉族、景颇族、德昂族、傣族等多民族老人共聚一堂,通过健康服务、文化展演、政策宣讲等环节,展

【决胜“十四五”】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报道之二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创新后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通过精准投入扶持资金,大力实施产业培育、新村建设与就业帮扶,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显著增长。特别是“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品牌的成功打造,使一批批移民村寨蝶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家园,多次获评省级乃至国家级文明

双善村:蒸水河畔的乡土交响

每一处景致都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每一份收获都延续着乡土生活的温度,是当代中国乡村最真实、最鲜活的写照。在湖南省邵东市灵官殿镇的版图上,双善村像一块被时光浸润的璞玉,静卧在湘中丘陵的怀抱里。这片由原善田村、小岭山村合并而成的土地,因蒸水河支

​​从“安居”到“乐业”:云南芒岗村丰收节见证移民安置区的幸福蜕变

秋分时节,云岭大地稻浪翻滚。29日,瑞丽市芒岗移民村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在芒岗移民新村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不仅是农耕文化与中秋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云南在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省搬迁安置办公室“123456”后期扶持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扎实推进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移民群

在乡村振兴路上“鱼”跃前行--芒岗移民村将举办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

9月29日,云南省瑞丽市勐秀乡芒岗移民村将开展以“国盛月圆移民乐·业兴鱼肥稻花香”为主题的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为群众带来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展现芒岗移民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丰硕成果。

云南德宏: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全州移民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探索出“整村运营+农文旅融合”的特色路径,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云南蝴蝶苗寨:绿意与人文交织的“滇版生态民俗秘境”

藏于云南省绥江县群山褶皱间的蝴蝶苗寨,似一颗被绿意包裹的明珠 —— 这里既是森林覆盖率达 92%、夏季均温 25℃的天然避暑氧吧,也是浸润着苗族千年文脉的 “滇版小瑞士”。以 “蝴蝶妈妈” 传说为魂,蝴蝶大门舒展翅翼,苗族文化广场跳动着竹竿舞的节拍,拦门酒的醇香与篝火晚会的暖意交织,让每一位踏入这片土地的人,都能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邂逅一场关于生态之美与民俗

云南临沧:凤庆县乡村美食节背后的移民新村幸福新图景

作为小湾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的主战场,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不仅在“搬得出”上做实工作,更在“稳得住、能致富”上下足功夫。通过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精准落地,以激发移民内生动力为核心,因地制宜推动安置点多元化发展,助力移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兴旺、就业稳定、庭院美丽、生活幸福的崭新图景。

旅居云南:陇川泊心湾移民新村蝶变旅游胜地 书写“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新篇章

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组织多家新闻媒体走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新闻纪实的深度笔触,全景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移民新村的生动实践,见证新时代移民家园在锦绣云岭间铺就的‘旅居云南’共富之路。今天,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陇川县勐约乡营盘移民新村泊心湾旅游度假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