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社交媒体上一句话,让全球原油市场的战争溢价瞬间蒸发。

中经联播综合(张佳乐 张宇晖)昨夜,随着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以色列和伊朗达成“完全且彻底的停火”协议,国际油价应声大跌。美国WTI原油期货重挫4%,跌至6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同步下跌3.76%,报68.79美元/桶,双双回吐6月冲突爆发以来的全部涨幅。
盘中WTI原油一度暴跌6%,触及65.02美元低位,创6月9日以来新低。这场由中东局势主导的原油过山车行情,在硝烟散去后回归现实。
战火骤燃骤熄,油价上演过山车行情
本月中东局势曾令全球能源市场神经紧绷。6月13日,以色列发动代号“狮子的力量”大规模空袭,200余架次战机扑向伊朗核设施与军事目标,造成包括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和6名核科学家在内的百余人死亡。

伊朗随后展开报复,向以色列发射约300枚导弹和无人机,部分击中特拉维夫国防部附近区域。冲突巅峰时期,国际油价单日暴涨超8%,布伦特原油一举突破94美元/桶。
霍尔木兹海峡阴云笼罩,这个承担全球20%原油运输量的战略要冲一旦被封锁,油价可能飙升至120-130美元。市场神经被挑至最紧,原油期货持仓量激增,交易员们疯狂对冲可能的供应中断风险。
停火协议扭转乾坤,市场情绪急速切换
转折点在6月23日降临。伊朗对美军驻卡塔尔基地发动导弹袭击,但行动前“提前知会”美方,未造成人员伤亡。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宣布:以色列与伊朗达成“全面停火”,伊朗立即执行、以色列延后12小时启动。
“伊朗的回应似乎更多是象征性的,而非进一步升级——虽然他们瞄准了美军基地,但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未破坏任何能源基础设施。” CIBC Private Wealth高级能源交易员Rebecca Babin如是分析。
市场解读这一“有限报复”为冲突收尾信号。随着停火消息落地,此前疯涨的油价瞬间失去避险溢价支撑。原油市场出现戏剧性抛售,单日7.8%的跌幅创下近一年纪录。
多重利空共振,油价回归基本面逻辑
除地缘政治风险消退外,原油市场本身正面临双重压力。供应端上,OPEC+已就8月增产120万桶/日达成共识,美国页岩油商也收到特朗普“开足马力增产”的明确信号。
需求端同样不容乐观。欧元区6月PMI跌至48.2的萎缩区间,中国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加之全球电动车普及率提升,长期石油需求预期被持续削弱。
技术面同样发出看跌信号。WTI原油日线连续三根阴线跌破70美元关键支撑,MACD死叉扩大,RSI逼近超卖区。分析师警告若无法收复68美元关口,油价或进一步下探64美元前低。
全球经济迎来利好,降息窗口或开启
油价暴跌为全球通胀降温带来及时雨。美联储理事沃勒与副主席鲍曼近期相继表态,若通胀持续受控,7月降息可能性将上升。
“当中东‘战争风险’被证实为‘有限摩擦’,油价的‘情绪泡沫’也就破了。” 长江金属网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市场正将油市拉回“供需定价”主轨道。
摩根大通预计,若中东风险溢价完全消退,2025年剩余时间原油将维持在60至65美元区间。这一价格水平将显著缓解各国通胀压力,为货币政策转向创造条件。
油价暴跌后,交易员的目光重新聚焦基本面。OPEC+将于下月讨论增产计划,沙特与俄罗斯已就每日向市场额外投放120万桶原油达成共识。
高企的库存数据同样不容忽视,全球原油库存连续三个月回升,美国页岩油商在政策激励下加速重启钻井平台。
原油市场的剧本已悄然换幕。当德黑兰与特拉维夫的硝烟散去,石油市场迎来久违的理性回归,那些曾被战争阴云掩盖的供需数字,重新成为决定油价方向的罗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