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金薇 温东升)

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内,一场思想与技术的盛宴正在上演,万余名计算机领域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描绘数字智能时代的未来图景。
10月23日,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在哈尔滨华旗饭店亚冬馆拉开帷幕。这场以“数智赋能·无限可能”为主题的科技盛会,吸引了全球1.2万名计算机领域顶尖学者、产业领袖、青年才俊及国际组织代表齐聚冰城,共同探讨数字智能技术的前沿趋势与产业变革。作为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旗舰会议,CNCC首次落地哈尔滨,不仅刷新了大会规模纪录,更以“万人参会、万平展区”的双重突破,成为2025年全球计算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与产业交融平台。
万人参会创纪录,全球智脑共议数智未来

本届大会注册人数突破1.2万,创下CNCC历史新高。参会者涵盖两院院士、国际学术组织代表、头部科技企业高管及千余名青年学者,形成“老中青”三代计算机人同台交流的盛况。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在开幕式上指出:“大会主题是对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积极响应,哈尔滨作为‘哈军工’精神的发源地,其科技报国基因与大会使命高度契合。”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院士在致辞中透露,哈工大计算机学科自1956年创办以来,始终走在技术创新前沿——1958年研制出中国首台“能说话、会下棋”的数字计算机,2025年更在量子计算、具身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他强调:“本届大会紧扣数字经济、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国家战略,设置百余场专题论坛,是对时代命题的深刻回应。”
万平展区首开放,四大互动区引爆科技狂欢
与大会同步启幕的首届CCF计算机展览会(CCE)成为最大亮点。1万平方米展区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汇聚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华为、阿里云等200余家顶尖机构,展示从超算系统到AI大模型的最新成果。展会特别设置四大互动体验区:
MR理化生数智实验空间:观众可佩戴混合现实设备,在虚拟实验室中操作化学实验、观察生物细胞结构;
机器人互动区:双足机器人、仿生机械臂与参观者进行乒乓球对战、物品抓取等互动;
AI棋艺竞技场:自适应难度AI根据玩家水平动态调整策略,支持五子棋、围棋等多模式对弈;
AI音乐互动区:零基础观众通过对话生成个性化音乐,并实时合成MV。
展会中心舞台每日滚动举办产品发布会,华为鸿蒙SDK、蚂蚁开源万亿通用语言模型等前沿技术首次亮相。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宋迎东表示:“展会特设黑龙江特色旅游城市展示区,将科技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展现‘数字龙江’的新形象。”
19场特邀报告+154场专题论坛,构建全链条知识生态
大会学术内容堪称“豪华阵容”:19场特邀报告由图灵奖得主、院士级学者领衔,涵盖AI基础模型、机器学习理论、新型计算架构等9大领域;154场专题论坛细分至“因果推理与大模型”“AI4Science”等前沿方向,其中21场专题讲习班(Tutorial)首次面向青年学者开放,由清华大学、中科院等机构一线专家授课。
三场大会论坛直击行业痛点:
数字经济论坛:探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智能算力网络建设;
大模型发展论坛:聚焦万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与伦理挑战;
具身智能论坛:解析人形机器人落地工业场景的技术瓶颈。
CCF论坛委员会主席崔鹏透露:“每个主题均设计‘基础教程-前沿报告-思辨讨论’三阶内容,确保参会者从理论到实践获得全方位收获。”
政产学研协同发力,冰城数字经济迎新机遇
作为东北地区首次承办的CNCC,大会得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两级政府全力支持。哈尔滨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大会将带动本地超算中心、智能装备企业与国内外顶尖团队对接,预计签约合作项目超20个,推动‘数字龙江’建设提速。”
展会现场,黑龙江移动与哈工大联合发布的“极地智能监测平台”引发关注。该平台利用卫星遥感与AI算法,实现对北极科考站的实时环境监测。孙凝晖院士评价:“从深海装备到极地科研,哈尔滨正以计算机技术为支点,撬动全球高端科技资源汇聚。”
10月24日,大会将举办“青年学者创新成果展”“AI+制造业思辨论坛”等特色活动,华为、百度等企业将发布最新技术白皮书。这场持续四天的科技盛宴,正以“数智赋能”之名,书写中国计算机领域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