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3月10日杭州讯 ( 陈源 陈子彧 刘海源)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近日宣布,2025年将全面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行动,目标覆盖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00万人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产业需求,构建“30分钟培训圈”
根据规划,浙江将以先进制造业技能强基、数字高技能人才倍增等行动为核心,加速培养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全省将布局建设覆盖城乡的“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推动重点群体实现技能就业与高质量就业。例如,金华市已打造“一村一品牌、一镇一特色”的技能乡村体系,累计培育乡村技能人才1.2万人,形成“技能+产业振兴”的创富模式。
产教融合深化,技能生态圈加速成型
绍兴市作为技能型社会建设标杆,率先成立先进制造业与数智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2024年新增数字技能人才9000余人,同比增长87%。2025年,该市计划围绕纺织、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建立6个“行业技能生态圈”,辐射上下游企业,培育500家技能型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此外,全省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模式,提升培训与就业的精准对接。

普惠培训扩容,助力全民技能提升
为扩大技能培训覆盖面,浙江通过三级培训矩阵(便民服务中心、基层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等)构建普惠型“30分钟培育圈”,2025年计划新增100个技能培训驿站和50个村社培训站点。同时,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发“次坞打面制作”“香榧栽培”等62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以低门槛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数据印证成效,技能创富体系显活力
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新增技能人才86.9万人,其中制造业30.9万人、数字技能人才21.9万人,16.1万名高技能人才纳入各地人才目录。政策激励下,劳动者从“要我培训”转向“我要培训”,技能增收效应显著。
展望:打造全国技能型社会示范省
浙江省人社厅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增技、增效、增收”的技能创富体系,强化劳模工匠技术帮扶(如2025年“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超100项),推动技能人才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