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前将培育百家标杆机构
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7万亿
中经联播5月19日北京讯(张力 陈一夫 崔威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通过壮大服务主体、优化发展生态、提升服务能力等举措,推动科技服务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提供强支撑。
科技服务业成经济增长新动能,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
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服务业规模持续攀升。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科技服务法人单位超211万家,孵化载体覆盖全国95%以上县级地区,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突破1.1万亿元。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魏巍指出,科技服务业已进入“量质并举”阶段,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为行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四大核心任务:聚焦重点领域、技术赋能、生态优化、产融协同
《实施意见》围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等十大重点领域部署任务,提出四大核心方向:
深化重点领域突破: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加速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布局卓越级孵化器,推动技术到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强化技术融合应用:推广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研发设计、检测认证等环节的数字化升级;推动“服务+制造”“服务+农业”等新模式,赋能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优化创新发展生态:培育专业化、平台化服务机构,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健全技术经理人培养机制,完善技术交易标准体系,消除区域壁垒。
深化产融合作:引导长期资本投向硬科技领域,推广“中试险+研发贷”组合模式,破解早期项目融资难题。
目标与成效:2026年形成全球影响力,北京成先行样板
根据规划,到2026年,我国将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服务品牌和产业集群。北京市作为全国科技服务业高地,2024年行业增加值达3715亿元,占GDP比重7.5%;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5.4%,标杆孵化器、技术转移机构等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标准化与人才建设是关键
工信部火炬中心主任吕先志表示,下一步将出台孵化器管理办法,加快制定技术转移、企业孵化等领域标准,并构建“全国孵化一张网”,促进跨区域资源协同。此外,技术经理人队伍的建设被列为重点,未来将通过股权激励、职称评审等机制吸引高端人才。
《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科技服务业进入系统化升级阶段。随着政策落地,科技服务将更深融入产业链,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