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刘伟 车建军 石宇现)

曾经机器轰鸣的钢厂、科技感十足的汽车工厂、承载时代记忆的工业遗址,正变身为吸引年轻人争相打卡的“赛博乐园”。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首都工业旅游绘制出一张清晰的“未来图谱”。

根据方案,到2027年,北京市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30亿元的目标。
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预示着一场深度的城市空间变革:未来的北京,不仅拥有古老的文化遗产和现代化的都市风貌,还有融生产、观光、体验于一体的新型工业旅游景观。
规划蓝图
方案明确指出,北京将构建以“超级工厂、时尚前沿、城市复兴、工匠传承和工业记忆”五大主题为核心的工业旅游产品体系。
北京是近现代中国工业的重要发源地、新中国工业体系的重要形成地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地,兼具历史积淀与创新特质的工业文化。
方案要求,到2027年,北京将优化工业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编制发布具有首都特色的工业旅游名录图谱。
旅游新地标
作为重点打造的“来京必去”产业公园,首钢园、798·751等代表性工业遗产园区将升级打造会展、演艺和文创新空间。
这些园区将展示由“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的城市更新典范。
首钢园作为工业遗产转型的典范,刚刚于10月11日晚开启了2025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灯光映照高炉内壁的斑驳纹路,西山永定河的文化基因与钢铁工业的历史记忆在此交融。
支持新能源汽车、品牌消费品、老字号和工艺美术等领域知名企业成为主题鲜明的观光工厂。
同时,引导航天、汽车、铁道和工美等行业博物馆品质升级,打造10个左右工业旅游热门点位。
体验升级
方案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包括编制工业厂区适旅化改造指引,支持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合理划分、改造厂区生产空间和参观路线。
改造将采取实景巡游、产品研学、实操体验和数字仿真等多种方式丰富游览内容。
北京计划组织实施20个左右工厂适旅化改造标杆项目,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工业旅游体验空间。
同时,鼓励企业开发现场定制、休闲购物等配套设施,打造多业态融合的消费综合体。
市场热度
工业旅游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升温,成为旅游市场的一匹黑马。
根据携程最新发布的2025年国庆旅游数据,高科技与重工业研学游成为市场黑马。
其中,航天与汽车工业游的市场关注度占比超过20%,重庆816核工厂、吉利汽车工厂、嘉兴火箭工厂等入围关注度榜单前五。
自去年4月开放参观至今年上半年,小米汽车工厂报名人数已突破15万,月均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
作为2024年北京市工业旅游示范点,该工厂依托419台工业机器人、304套视觉系统和94台物流机器人,构建出一个集研发、生产及深度体验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乐园。
全国现象
工业旅游的热潮不仅限于北京,全国多地都出现了类似趋势。
青岛啤酒博物馆在春节黄金周吸引4万余人次参观,仅门票与特色啤酒消费即创收400万元。
在广西柳州螺霸王产业园,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全自动生产线,还可在自助体验餐厅自选材料、自配调料、自己烹煮螺蛳粉。
“我们把厂区变景区,增设了螺蛳粉综合展示中心、螺蛳粉自助体验餐厅、文创展示区”。
安徽淮北夔牛天街重达43吨的仿生机械巨兽“雷雷”,则融合机械动能、光影艺术与视觉特效,将工业遗址转化为生动可感的文化叙事。
支撑体系
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支撑措施,包括开展工业旅游资源摸底调查,到2025年底完成首轮普查,建立全市工业旅游资源数据库和动态管理机制。
北京将挖掘工业历史文化,推动工业旅游产业公园、热门点位与高校、文旅机构结对共建。
系统梳理行业和企业发展历程,串联重大历史事件、特色工艺创新等内容,深度提炼工业文化内涵。
在宣传推广方面,将建立“会、展、节、赛四位一体传播体系”,利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平台推广工业旅游资源。
方案还支持工业旅游企业开展入境游试点,提供多语种导览和“友好型”支付服务,让外国游客也能便捷体验北京工业旅游的魅力。
---
北京工业旅游的蓝图已经铺开。
随着方案的实施,首钢园等高炉里闪耀的不再是钢花,而是灯光秀与音乐会的艺术光芒;汽车工厂里机械臂的精准舞动,成为年轻人追逐的科技奇观。
工业旅游正为这座千年古都增添新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