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8月7日齐齐哈尔讯(记者 魏伯勤 通讯员 冯睿 申丽)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创新构建“3×3”志愿服务矩阵模式,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理念,通过系统化布局、精准化服务、长效化保障,全面推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注重“三个强化”,构建志愿服务“全维度”发展格局
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区委领导、社会工作部牵头、12个党(工)委(党组)协同的工作机制,组建志愿服务总队1支、中队12支、小队75支,形成时段、种类、人群全覆盖的志愿服务体系。
强化制度体系。出台《碾子山区志愿服务一月一主题活动方案》,策划志愿服务项目144个,推动志愿服务由阶段性向常态化、单一化向多元化、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
强化品牌打造。聚焦旅游主导产业,区级层面打造“十万山城人 十万志愿者”品牌,各街道、社区逐级建立“郎正民工作室”、“七彩春光”等特色品牌,不断深化志愿服务品牌矩阵效应。

做好“三项加法”,打造志愿服务“多元化”特色体系
“文旅+志愿”激活全域旅游新动能。在“盛夏狂欢,山城之夏”音乐会、露营大会等重要活动期间,组织百余名文艺志愿者开展文艺演出46场,直接受众7.4万余人次。累计招募4.3万余名志愿者为碾子山全国山地马拉松赛、山地自行车赛等国家大中型赛事,提供补给保障、健康理疗等志愿服务。2025年“五一”期间,400余名志愿者在区内蛇洞山、军工文化园等热门景点,为1.5万人次游客提供景点讲解、路线规划等贴心服务。
“生态+志愿”守护绿水青山好底色。开展“生态卫士”义务植树志愿活动,植绿7300株。区阳光伞、春晓之光等30余支志愿服务队,2000余名志愿者,先后对雅鲁河、“七一运河”等河道沿线近20公里进行清理,清运垃圾20余吨。围绕环境整治、环保宣传等活动,开展志愿服务100余次,清理景区、城区、公路沿线垃圾50余吨、公共场所乱贴乱画1360余处。
“民生+志愿”织密群众幸福保障网。东安街道志愿者依托辖区为老服务中心、助老餐厅等阵地,为2000余人次老人提供理发、送餐等志愿服务。30余名“爱心妈妈”志愿者结对帮扶区内特殊群体儿童,定期为儿童发放爱心大礼包。站前社区志愿服务队连续12年帮扶残疾人家庭孩子成长成才,入选省“志愿同行” 节目。安居社区“零跑代办”志愿服务点为辖区居民提供代缴电费、便民购物等服务,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

抓好“三个常态”,厚植志愿服务“可持续”成长沃土
常态化积分激励促循环。站前社区创新实施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机制,形成“服务-积分-激励-再服务”良性循环,累计1000余人次兑换11.9万积分、1000余件生活用品。
常态化专业培训提能力。围绕志愿服务基础知识、文明旅游、应急救援等方面,定期召开志愿服务培训会,累计开展116场培训,2.9万人次参训。
常态化机制保障固长效。出台《碾子山区志愿服务星级化管理激励机制》,为省志愿服务平台内服务时长超100个小时的志愿者进行“旅游+医疗+健身”礼遇回馈激励,对星级志愿者和星级团队进行嘉许表彰。
下一步,碾子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深化“3×3”志愿服务矩阵效能,以更高站位完善体系、更实举措回应需求、更优机制激发活力,让志愿服务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乘数效应,为新时代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实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