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0月10日杭州讯(陈源 陈子彧)
浙江11个设区市全部出台中小学春秋假制度,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范围推行此项政策的省份。

10月9日,随着绍兴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意见》,浙江省11个设区市已全部出台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相关文件。这标志着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全覆盖。
这项广受关注的政策落地,意味着浙江中小学生和家长望眼欲穿的全省域春秋假正式到来。
全省覆盖:政策脉络
浙江省教育厅消息显示,自2025年9月新学期伊始,浙江部分学校及教育局已在学期日历中标注秋假日期,相关安排迅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
实际上,浙江在全国称得上是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先行者”。
早在2004年,杭州就在全国率先推行中小学春秋假。
经过多年调整完善,杭州春秋假的社会反响良好,家长评价正面,为此次全省推行春秋假提供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今年初,中办、国办文件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浙江省迅速响应,终于在10月9日随着绍兴市文件的发布,实现了全省11个设区市春秋假政策全覆盖。
因地制宜区域差异
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李斌介绍,浙江中小学春秋假由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等十余个省级部门联合保障推行。
政策尊重区域差异和学段差异,由各市、县结合区域实际,因地制宜、弹性安排方案。
以秋假为例,绝大多数地市都安排在了11月的不同时间,与周末相连,形成5天假期。
温州市各县(市、区)形成统一意见,义务教育阶段一年级至九年级实施春秋假(九年级放秋假,不放春假),今年秋假定在11月17-19日。
绍兴市的春秋假安排则显示:春假、秋假原则上各安排3天。
秋假可安排在秋季学期期中前后(11月份),春假可安排在春季学期清明节前后,也可与学校组织的春秋游、运动会、劳动周等活动相衔接。
初三年级只安排秋假。
具体安排:各地时间表
浙江省内各地春秋假安排略有不同,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宁波市春秋假各3天,与法定节假日、双休日等相衔接。2025年秋假安排在11月12日至14日。
衢州市2025年秋假时间暂定为11月19-21日。
金华市各区县安排不尽相同:金华市区秋假为3天,11月21-25日(含22-23日周末);兰溪市为3天,11月12-16日(含15-16日周末)。
丽水市春假安排2至3天,可与“五一”假期连放;秋假安排3天,时间定在11月,可与周末连放;初三年级不安排春假。
家长反响与配套措施

春秋假政策引发了学生和家长的热烈反响。
“全家人都很兴奋,从开学就盼着秋假落地,到时候出门走走。”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沈斌已开始做出行攻略。
他计划带孩子去一些热门旅游地增长见识、增进亲子感情。
省教育厅的问卷调查显示,89.2%的中小学生家长支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95%的中小学生家长和99%的中小学教师认同春秋假的育人积极意义。
针对春秋假可能带来的双职工家庭子女放假而家长上班等问题,嘉兴实验小学校长向婕表示学校正在对接引入博物馆、科技馆等优质社会资源,组织托管班,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教育意义与未来展望
“春秋假能帮助孩子在较长学习周期里调适身心,也是促进亲子关系、开展素质教育的黄金期。”嘉兴实验小学校长向婕这样评价春秋假的意义。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学习不光在课堂,应该让孩子拥有多样性的学习机会,春秋假就是让学习空间和内容发生变化的可行方式。
浙江通过多部门保障且因地制宜实施的方式,有利于中小学生回归自然、进入社会,实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为幸福人生奠基。
此外,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也被视为提振消费的一项措施。
商务部、国家发改委9部门今年9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并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以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
春秋假不仅仅是一次假期调整。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春秋假让学习空间和内容发生变化,使中小学生能回归自然、进入社会,实现社会性发展。
随着浙江率先打破传统假期格局,全国范围内是否会有更多省份跟进,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