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通讯员闫春光 付楠楠 李思杭)9月5日,由国家教育部社科司指导、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黑龙江大学承办的“多彩龙江•向北开放”第四期50余名高校教师来到绥芬河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开展了实践研修活动。据统计,截至目前,先后接待前来实践研修活动的全国150多家高校师生8000余名,初步形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宣教态势,充分发挥了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的拉动作用。


据介绍,2023年,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密切合作,今年利用暑假期间先后组织了4期“多彩龙江 向北开放”和3期“尔滨向北看”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班,其中有69所高校的578名思政课教师先后参加活动。7月中旬、8月上旬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先后在绥芬河市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921-1949)等两个学术研讨会,来自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天大、西北工大等知名高校的230名高校专家与会交流。由此,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与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年来合作,实现了提档升级并结出的累累硕果。

据悉,此次在绥芬河市研修期间,听取了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负责人闫春光就六大史料进行了的深度解读。期间110余所高校的800余名高校教师和硕博学生在三天的时间内还参观了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考察了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三代国门变迁等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沉浸式体验中俄跨境电商交易,感受“买全俄卖全国”、“买全国卖全俄”的“双买双卖”中俄经贸新模式,体验绥芬河打造向北开放排头兵的生动实践。教师们纷纷表示,回去以后,要将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共六大历史资料的相关内容,在沿边开放板块的教学中加入龙江深化向北开放、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等鲜活内容。

据主办方称,馆校合作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有益探索。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自2022年入选教育部、科学技术部等八部门联合设立的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以来,充分发挥了阵地优势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深耕馆校共建模式,共筑思政育人高地。充分发挥好革命纪念馆的红色资源优势,推进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与黑龙江大学合作开展中共六大俄文史料的翻译研究,已取得阶
段性成果。

据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负责人闫春光介绍,为了让思政课教师深度了解中共六大历史,让革命纪念馆成为生动的思政课堂,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多次研究商讨高校教师研修班接待工作,全力以赴为来馆参观者,倍感热情和精准细致讲解,让参观者在感受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奋斗历程的同时,还能够真正了解到中共六大历史,来有所学、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参加思政课研修的教师在纷纷表示,通过聆听讲解,观看文物实物和珍贵史料,深入了解了中共六大召开的详细过程和重大的历史意义,将为今后讲好思政课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