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通讯员 王铁军 李东风)9月25日,河北召开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总结全省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主要成效,分析研判形势,安排部署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林草资源安全。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秋冬季河北气温总体较常年偏高,其中中、南部地区较常年高0.5-1℃,太行山林区火险等级总体偏高,张、承、秦、唐林区火险等级较高。同时,由于今年夏季全省降水较常年偏多约33%,植被生长茂盛,草多、草厚,林草相连,加之部分林区防火基础设施因洪涝灾害损毁严重,对秋冬防极为不利。
严格管控野外火源。针对环京周边、塞罕坝林场、雄安“千年秀林”、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等重点部位和四类高发火因,加派力量,严防死守。联合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野外违法用火行为。全面深化联防联控,加强省际间防火协作和省内市、县、乡、村各级行政交界区域防火协作。开展“全面立体”多维宣传,开展提示性宣传和流动宣传和入户宣传。排查整治风险隐患,扎实开展可燃物“六清”活动。
强化防火应急响应。会同气象、应急部门加强秋冬季火险形势会商和重要节点专题会商,及时发布火险等级预报和高火险预警信息,做到科学研判、精准防控。综合应用卫星监测、视频监控、高点瞭望、无人机巡护、地面巡护等“空天地”一体化手段,全天候监测火情,杜绝迟报、漏报、瞒报、误报、谎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训练演练,推进指挥、力量、装备“三靠前”。完善联动处置机制,做到村级15分钟响应、乡级30分钟救援、县乡村协调联动。科学安全组织扑救,严格落实“三先四不打”、组织指挥“十个必须”、扑救行动“十个严禁”,坚决避免重大人员伤亡情况发生。发挥乡、村两级林长“前沿哨兵”作用,健全乡镇“六有”体系,建立村级“七个一”工作机制,加快提升基层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
压实各地防火责任。各地严格落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林草部门履行行业监管责任,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基层单位承担管护责任,做到“责有人担、山有人管、火有人防”。优化市、县两级职能配置,实现林长网格体系与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双网”融合,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层层抓防火局面。完善追责问责机制,做到火灾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肇事者不追究不放过,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全力守护好“绿水青山”。
供稿: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