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2月9日北京讯(蒋伟民 刘明瑄)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近期以来,全国多地成立或挂牌民营经济发展局或相关专职机构,预示民营经济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政策红利。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3年9月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肩负着跟踪了解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协调政策措施制定、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以及支持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等多重使命。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示范引领下,多个省份迅速行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浙江、山西、青海、内蒙古、广东、河北等省份和多个城市已相继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局或相关机构。
浙江省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一直将民营经济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正式组建了民营经济发展局,旨在通过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更好地统筹协调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
而作为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的第一大省,广东省也于近日宣布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在相关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强与广大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积极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在广东蓬勃发展。

各地成立的民营经济发展局,将围绕政策制定、交流合作、监测评估、宣传推广等六大核心平台,全面疏通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堵点,切实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在政策制定方面,民营经济发展局将深入调研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出台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交流合作方面,民营经济发展局将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民营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各地民营经济发展局的成立和运作,我国民营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一方面,民营经济发展局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将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充分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以广东省为例,自民营经济发展局成立以来,已累计收到民营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达数千项,并已办理和进一步跟踪问效多项问题,有效推动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民营经济发展局的工作成效,也进一步增强了民营企业对政府服务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随着各地民营经济发展局的深入运作和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我国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涉企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民营经济服务和保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的民营经济发展局,正是这一系列举措中的重要一环。它构建了政府和民营企业之间的新交流机制,有利于更精准地倾听民营企业真实想法,为企业纾难解困。从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的正式上线,到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的频繁召开,再到调研座谈、现场会议、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渠道的逐步丰富,都为由点及面了解普遍情况、解决共性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公告显示,自2023年9月民营经济发展局成立至2024年底,已累计收到民营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达2742项,其中有效问题2266项,涵盖拖欠账款、政策建议、侵权纠纷、要素支持等多个方面。目前,已办理并进一步跟踪问效1097项问题,正在推动办理1169项问题。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力度,也进一步推动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各地也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振信心。河北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黄文忠在2025节后开工第一天就深入企业回访诉求解决情况;江苏探索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受理查办各类垄断线索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广东今年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华为、美的集团、小鹏汽车等民营企业成为上台发言的主角,充分展示了广东民营经济的蓬勃活力和发展潜力。
“民营经济发展局的成立是一个风向标,展现出全国上下助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广东省创新战略研究会副秘书长吴小龙表示,“这不仅给企业家带来了信心,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