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2月26日北京讯( 罗莉莉 杨辉 李之求 )数据显示,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已突破6.62亿大关,网民使用率高达59.7%!微短剧,这个曾经的娱乐新宠,如今已在用户规模、市场规模和产业效益上展现出非凡实力。
在监管深化、平台治理和行业自律的共同推动下,微短剧经历了从内容到商业模式的全面蜕变,一路“狂飙”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稳健前行。
微短剧:告别“爽”剧标签

▲抖音、快手发布的微短剧治理公告
曾几何时,微短剧因剧情狗血、内容同质、霸总霸屏、圈钱消费等质疑声不断。但2024年,国家广电总局连出重拳,从要求未经审核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到加强对片名的审核,再到发布《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 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实施分类分层审核管理,微短剧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规范风暴。短视频平台迅速响应,下架数百部违规作品,行业风气为之一新。
规范细化,质量门槛提升
从备案到片名,微短剧的规范越来越细化。红果短剧和中文在线精品短剧部的负责人均表示,这些制度不仅过滤掉了低质量内容,还激励创作者和平台追求更高的艺术和制作标准,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向“精品竞合”。
内容创作新方向
总局发布的“微短剧+”行动计划,为微短剧创作指明了六个新方向,包括旅行、学法、科普、学经典、看品牌、看非遗。以普法微短剧《西城无小事》为例,该剧以真实案件为原型,邀请知名演员加盟,展现了微短剧的专业性与影响力,与普通微短剧的“快消”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传统文化魅力绽放

随着《重回永乐大典》《锦衣巷》等展现传统文化或非遗文化魅力的微短剧不断涌现,微短剧靠“爽点”和套路博流量的模式已成为过去式。管理新规的出台,为行业树立了明确导向,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并重。
微短剧“端上主桌”,大屏之路越走越宽
微短剧不仅在小屏上风生水起,更在大屏上崭露头角。截至2024年底,已有30余部微短剧在全国省级卫视播出。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等纷纷开设微短剧场,微短剧上星意味着更高的制作要求和播出标准,也赢得了更广泛的认可。
春节档成新战场,题材多样质量升级

▲2025春节档部分微短
总局发布的2025年微短剧春节档推荐片单,涵盖了大屏端和网络平台端的多部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春节期间,各大平台新上线超400部微短剧,武侠、红色谍战等题材颇受欢迎。制作团队专业化、质量全面升级成为行业新趋势。
《夫妻的春节》引领大小屏联动新风尚
抖音主推的定制剧《夫妻的春节》由倪虹洁监制和主演,聚焦中年婚姻关系,播放量超5亿,成为抖音首部观看人数破亿的短剧。该剧还登陆东方卫视播出,展现了大小屏联动的强大影响力。
探索“长期主义”盈利模式
微短剧正逐渐摆脱单剧付费模式,广告解锁、会员免费等多元化变现方式延长了作品的生命周期。抖音原生头部微短剧的首月收入占比高达80%,但后续月份仍能保持一定收入,盈利模式正向长期用户留存和内容传播转变。
长视频平台也将微短剧作为会员内容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奇艺等平台纷纷发力微短剧,会员模式和免费模式越来越普遍。免费剧的市场占比已攀升至50%,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互联网平台入局,带来更多机遇
淘宝、美团、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纷纷入局微短剧领域,长视频与短视频平台“牵手”合作,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资源整合加速,竞争加剧,但也将合力提升行业天花板。
展望未来:长期主义、社会价值、技术驱动
展望2025年微短剧行业发展趋势,“长期主义”、“社会价值”、“技术驱动”等成为行业共识。微短剧精品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更多专业团队、知名导演和制作人将投身其中。正如饺子导演所言:“我们相信,观众不会拒绝有诚意的作品。”微短剧的未来,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