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6月20日呼伦贝尔讯(王志清 李国超 吴江)6月18日,呼伦贝尔市委书记王旺盛与内蒙古交通集团董事长方玉东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就深化交通领域战略合作达成重要共识。据了解,2025年呼伦贝尔市将全面启动总投资超百亿元的五大交通基建工程,通过铁路、公路、民航"三位一体"立体化推进,构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向北开放交通走廊,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政企联动开启交通建设新篇章
会谈中,王旺盛对内蒙古交通集团长期以来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作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呼伦贝尔正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此次与自治区龙头国企深化合作,将聚焦交通基础设施提质升级,重点突破制约区域发展的物流瓶颈。
方玉东回应称,集团将充分发挥投融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优势,围绕呼伦贝尔战略布局,在重大项目建设、智慧交通发展等领域创新合作模式,打造政企合作新标杆。
五大工程构建"公铁空"立体网络
根据规划,2025年呼伦贝尔将启动实施总投资超120亿元的五大交通工程,形成"东联西出、南通北达"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1. 铁路建设:重塑区域发展格局
"齐海满"高铁进入实质推进阶段,这条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关键段落建成后,将实现齐齐哈尔至满洲里3小时直达,形成连接东北亚的黄金通道。
同步推进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阿尔山至海拉尔动车组工程,破解大兴安岭林区运输瓶颈,年货运能力预计提升40%。
2. 公路升级:织密干线公路网
启动G10绥满高速扎敦河互通工程,打通呼伦贝尔与东北三省的高速通道。
推进国道331线黑扎段等4个国省干线改造项目,构建"六横五纵"骨架网,使重要乡镇30分钟上高速。
3. 航空枢纽:打造空中开放门户
海拉尔机场改扩建工程进入冲刺阶段,跑道延长至3200米,新建5万平方米T2航站楼,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跻身东北地区重要航空枢纽。
创新机制保障项目高效推进
为确保工程进度,呼伦贝尔建立"1+3+N"推进体系:成立由市长挂帅的专项指挥部,设立审批服务、要素保障、施工监管3个专班,创新实施"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机制。目前,全市重点交通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时限压缩60%,国道605线等3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交通升级激活产业振兴新引擎
交通网络的完善将产生显著乘数效应:
物流成本下降:预计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低2.3个百分点,年节约企业成本超8亿元。
产业集聚加速:依托中欧班列枢纽节点,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现代物流园,吸引30余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
生态效益凸显:所有公路项目严格执行"零开挖"标准,同步建设8处动物通道,守护大兴安岭生态屏障。
随着这批战略工程落地,呼伦贝尔将形成"铁龙穿岭、公路成网、银鹰翱翔"的立体交通格局,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供硬核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