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

这些年,因资本上位被“血洗”管理层的公司

自去年7月以来,宝能系旗下的钜盛华公司及前海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多次举牌,花费约350亿买入万科20%股份,一举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到如今,宝万之争愈演愈烈,成为当前中国最热的财经事件,然而这并非一次偶然。在沪深股市20多年的历史上,虽然真正作为市场行为而出现的收购兼并事件也并不多,但这方面的题材却一直受到了广泛关注。

现在的万科、过去的上海家化、雷士照明等事件都提供了一个极有价值的研究实例,投资人有必要深入反思,从中或许能真正认识与体味出收购兼并到底对企业、对投资人意味着什么,其真正的意义与作用又在哪里,以此有效避免那种事与愿违的收购。


129100894_14671868754771n.jpg


融绿大战:从合作到决裂

2014年5月22日,融创中国公告称,以62.98亿港元收购绿城中国24.313%股份。绿城中国董事长宋卫平和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兄弟般相拥一抱,宣告国内最大的一起房企并购成交,但180多天后,卖方宋卫平后悔了。

在股权转让一事上早就已经摇摆不定的宋卫平,在11月19日表现出了他的强硬立场——“回归绿城”。2014年11月19日凌晨,宋卫平还在杭州首度对外公开回应“融绿并购之争”,并口述了《我的检讨与反省》,认为自己把绿城卖给了不应该卖的人。

自此,长达半年的分分合合拉开了序幕,直到2015年5月,融创和绿城终于“协议离婚”。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5月5日早间公告称,其已与融创中国订立框架协议,进行包括出售上海融绿等7项交易。

从公告情况来看,通过上述交易,绿城将获得30多亿元人民币现金和单价高达38万元/平方米的黄浦湾项目;融创则获得了上海融绿平台下属的包括上海玫瑰园、香溢花城等20个项目。

不过他们之间还没有完全了断,还将合作开发总投资65.5亿元的天津全运村项目,融创和绿城分别以49:51的比例持有该项目80%的股权。



上海家化:人心不齐 互相揭底

自平安系下的上海平浦投资控股上海家化以后,这家上市13年的业内老大集团公司就陷入了内耗不已的纷争漩涡之中。一场国有企业改制成功的典范,“产业+资本”的完美联姻,为何短短一年多就势同水火?

所有矛盾的起源,在于2012年4月,葛文耀曾坚持投资海欧手表,但平安以不属于主业为由予以否决,这被认为是双方矛盾的导火索。而后葛文耀微博上的一句公开声讨“平安进来后,家化集团便名存实亡,只有卖资产,我一直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法人结构决定他们不能为所欲为!”将事件推向风口浪尖。

平安方面则强势回应,称家化集团个别高管私设小金库,侵吞公司与退休职工利益,涉案金额巨大此前在2012年5月11日,家化集团召开临时董事会议,罢免葛文耀在家化集团的职务,由平安信托副总经理张礼庆出任家化集团董事长。

尽管此后的股东会上,葛文耀表示会平息事态,并将修复与大股东平安的关系。但在同年9月,葛文耀还是向上海家化董事会提出退休申请。

业内人士表示,“从更深层次看,上海家化与平安的内斗,投射出的是中国企业创始人与资本之间控制权之争的缩影。”


129100894_14671871291751n.png


雷士照明:吴长江王冬雷宫斗风波落幕 只剩一地鸡毛

1998年,吴长江与其两位同学一起创办了雷士照明,吴长江出资45万元,占45%的股权;另两位创始股东杜刚和胡永宏分别出资27.5万元,合计占股55%。

2005年,由于经营上的分歧,吴长江被迫让出全部股份,携8000万元出走雷士照明。随后,全体经销商力挺吴长江,要求他重掌雷士照明,这场风波最后以吴长江回归,而杜刚和胡永宏各拿8000万元离开雷士收场。

第一次股东之争平息了,也为第二次风波埋下伏笔。

吴长江为了在半年内付清1.6亿元股权转让款,四处借钱,甚至借高利贷。“那个时候我们公司资金都断了。”最后不得已,他开始引入财务投资人软银赛富和高盛、施耐德电气等。在这次引入投资人的过程中,他付出了致命的代价:股权被不断稀释,沦为第二大股东,逐渐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

2010年5月,雷士照明在香港上市。到2011年,吴长江在雷士的股权只剩下15.33%,而阎焱掌管的赛富持有18.48%的股份。

在雷士照明上市两年后,吴长江再次遭遇逼宫。2012年5月25日,雷士照明一纸公告引发轩然大波。公司创始人吴长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的董事长及相关一切职务。由当时的雷士第一大股东、投资方赛富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出任董事长。7月12日,吴长江以一条“被逼辞职”的微博向公司董事会“宣战”,要求回归雷士。雷士风波就此上演。

随后围绕吴长江回归问题,7月12日雷士经销商上演逼宫大戏力挺吴长江,7月13日雷士照明员工全国停工抗议,7月27日雷士运营商召开动员会欲另起炉灶等诸多事件接连发生。而彼时处在风波中心的吴长江和阎焱也针锋相对,剑拔弩张。

直到9月4日,雷士照明公告称董事会决定设立一个临时运营委员会,董事会任命吴长江为公司临时运营委员会负责人,该运营委员会管理公司日常运营。雷士照明风波至此告一段落。

虽然“雷士风波”最后以和解收场,但这场长达近半年的内斗中,创始人与投资人就企业管理理念针锋相对,雷士百亿市值缩水一半多,雷士照明的经营业绩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此外,风波也使得雷士照明的高管团队经历了动荡。这样的结果,对于创始人和投资人来说可谓是“双输”的局面。

2012年9月,吴长江重返雷士管理层后,为了夺回控制权,他找到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签署“秘密协议”,组成同盟。很快,王冬雷入股雷士,并协助吴长江重返董事会,担任CEO。阎焱则成为另一个出局者。只是谁也没想到,这只是另一段争执的起点。

王冬雷成为雷士第一大股东后,便开始主导雷士与德豪之间的业务整合,包括将雷士核心业务T8支架转移进入德豪润达,该业务每年贡献了公司20%的收入。吴长江有所不满。

之后,王冬雷把自己的德豪润达与雷士照明在财务和业务上都进行了深度整合。他和吴长江都认为是自己拯救了对方,一个提供了资金,一个提供了渠道与现金奶牛。和上一次一样,为了公司经营权,双方又开始暗战,直至最后大打出手。

在这场争斗中,吴长江终于失去了他的江湖。2014年10月28日,警方介入雷士照明内斗,吴长江涉嫌挪用资金被立案侦查。2015年1月12日,吴长江被惠州市公安局正式逮捕。


129100894_14671871804241n.jpg


国美黄陈之争媲美商战剧本

国美电器的黄陈之争可谓2010年资本市场中最吸引眼球的一幕大剧。这场兵不血刃却充满刀光剑影的争夺以8月4日晚间黄光裕突然要求陈晓下课,第二日国美电器宣布与创始人公堂相见为始,在周遭一片惊诧声中,迅即展开剧情。

2010年5月11日,国美股东周年大会,黄光裕在12项决议中连投5项否决票,包括委任贝恩投资董事总经理竺稼等三人为非执行董事的议案。

2010年5月12日,国美电器召开紧急董事会,宣布重新委任贝恩的三名前任董事,冲突升级。

2010年8月4日,黄光裕发函要求陈晓下课,国美起诉黄光裕。

黄光裕发函要求国美董事会撤销多位高管职位,包括董事会主席陈晓及执行董事孙一丁。国美电器随后向香港法院提交诉状,要求黄光裕对违约责任进行赔偿。双方关系彻底决裂。

2010年8月30日,杜鹃改判当庭释放。杜鹃的回归对黄光裕家族,以及国美电器内部支持黄光裕家族的旧部起到重新召集作用。

2010年9月8日,黄光裕律师邹晓春走向台前,竞逐国美董事长。

2010年9月12日,陈晓通过“路演和日常沟通的方式”,取得了持有国美42%股份的机构投资者的支持。

2010年9月15日,黄光裕之妻杜鹃会见竺稼,贝恩态度暧昧。将近400家未上市门店注入国美,是大股东黄光裕家族与二股东贝恩“和解”的利益基础,但和解的前提仍是陈晓出局。

2010年9月28日,陈晓留任国美董事局主席,黄光裕仍是大股东。陈晓方提出的重选3名贝恩资本代表担任国美非执行董事的决议通过,黄光裕提出的5项决议4项均被否决。

9.28股东大会后,各界对国美大战的走势有更多的看法。业内普遍认为,陈晓和黄光裕在这次股东大会上,各有斩获和遗憾。

《证券时报》指出,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结局,黄家如何应对陈晓一方抛出的橄榄枝,依然是一个未知数。《南方都市报》报道称:国美之争,赢的是现代商业文明。(刘绪尧 综编)


【责任编辑:孙晓曼】

武合高铁关键节点突破:滠水河转体桥精准合龙,刷新桥梁工程精度纪录

今天凌晨,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滠水河上,一座总重6000吨的“T”字型转体桥在液压驱动下缓缓转动。在历经110分钟逆时针旋转83度后,这座长112米、宽12.6米的钢铁巨构精准抵达设计桥位,成功跨越京广高铁与沪蓉铁路下行线,这标志着新建武汉至合肥高速铁路长江新区至武汉天河段建设取得关键突破。

鞍钢为中国地下矿山深部开采提供“新方案

记者从鞍钢基石公司获悉,在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第五届安全科学技术奖评选活动中,该公司的“深部采动软岩巷道非对称大变形机理与爆破卸压调控技术”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技术的成功研发与应用为提高我国地下矿山深部巷道建设、开采作业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鞍钢方案”。 据介绍,随着矿产资源开发不断向大地深部挺进,高地压环境引发的软岩巷道剧烈、非对称变形已成为制约矿

2GWh储能产线成功试车,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推动全链条解决方案落地

6月18日,由联合体共同打造的先进储能系统生产基地,成功完成2GWh储能集成系统产线带料试车。该基地位于保定国家高新区,预计将在6月底正式投产。保定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宇,保定市高新区党工委委员、财政局长朱宏业,河北科力远混合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思,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华北事业部副总经理韩云帆等出席活动,并观摩试车过程。

鞍山钢铁电气设备华佗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经过200多名点检员分批次培训与实战检验,该系统以“上线即好用”的优异表现成为鞍山钢铁设备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的标志性成果。   在钢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设备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能与成本控制。传统的设备监测平台功能单一,只能实

鞍钢西鞍山铁矿项目科技解锁“安全与效率”

经过试运行,鞍钢西鞍山铁矿项目辅助斜坡道负340巷道开挖工程成功应用“精密定向岩层取芯开挖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爆破开挖方式对TBM(全断面开拓系统掘进机)掘进出渣的干扰问题,保障掘进安全。 在矿山开拓系统建设中,安全与效率是两大核心要素。传统爆破开挖方式虽然效率较高,但在破碎岩石的同时会释放强大能量,带来飞石、震动等安全隐患。作为高精度、高价值的掘进设备

中国航空工业“吉祥鸟”AC313:蓝天壮志十五载 云端筑梦写辉煌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千米之下,机遇无限。202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低空经济”再度成为高频词。今年3月18日,是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13吨级大型国产民用直升机“吉祥鸟”AC313首飞15周年。作为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适航标准自主研制

鞍钢股份中标全球大型氨燃料动力船舶领域首个最大订单

氨燃料是一种清洁、低碳的燃料,随着全球对航运业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以氨燃料作为动力的船舶订单逐渐增多,带动了船用液氨燃料罐的订单增长,液氨燃料罐用低温钢成为各钢企竞相研发的新方向。2024年年初,中厚板事业部了解到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

山东民营企业“三新”驱动抢滩国际市场

面对全球市场新机遇,山东民营企业以新业态、新产品、新市场为突破口,加速布局海外,订单量与出口额双双攀升,展现出强劲的“出海加速度”。 创新技术赋能,抢滩国际市场. 在山东淄博临淄区的英科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生产线正全速运转,赶制一批发往美国的画框订单。作为资源循环再生领域的领军企业,英科再生通过自主研发的塑料减

在零下268.8摄氏度服役的钢材 - 张宣科技研发生产超低温高强韧不锈钢材料侧记

低温钢是超低温高强韧不锈钢材料,可在4.2K温区(零下268.8摄氏度)下服役,应用于国家大型低温工程,如未来星际高速飞船薄壁金属贮箱、磁约束核聚变、氢能源等领域,属于国际前沿的特殊材料。在高端与前沿材料领域的星辰大海中,诸多关键技术亟待探索与攻克,而这正是大型国有企业践行使命与担当的方向和任务。河钢集团张宣科技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造京津冀协

增长11.25% 鞍钢出口实现“开门红”

开年以来,在钢材需求减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严峻形势下,鞍钢国贸公司科学谋划、精准施策,首月钢铁产品出口实现“开门红”,鞍、本、攀三地钢铁产品出口装船量同比增长11.25%。 据介绍,鞍钢国贸公司突出鞍、本、攀三地特色优势,强化整合协同,保持钢铁产品出口良好态势。鞍本出口团队共同研究制定营销方案,克服一体化系统运行磨合期等不利因素,统一接单、统一配置资源,实现优

景德镇“吉祥鸟”2025第一飞 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新年伊始,“吉祥”腾飞。1月1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通用机场,一架由中航工业研制生产的“吉祥鸟” AC311直升机带着空中警务巡逻的新使命腾空而起、扶摇直上,拉开了2025年国产民用直升机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序章。此次飞行,不仅是2025年景德镇市低空经济的第一飞,更是江西省通航发展的第一飞以及中航工业民用直升机的第一飞。执行本次

逾400万!石煤机公司重奖科技功臣

2024年,石煤机公司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全年完成科技投入近八千万元,保持了高水平科技投研发入强度。技术研发团队坚持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与紧密贴近市场需求相结合,全年完成新产品设计45项,样机试制38项,产品改进22项;获得专利授权和新申请专利共29项,一项发明专利入选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石煤机公司专利项目入围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一种自驱动大坡度轨道运输机车”发明专利成功入围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项目,为稳固石煤机高端辅运装备的行业领先地位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石煤机公司始终将知识产权保护置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秉持着严谨、专业的态度,不断完善知识产权

鞍山钢铁多家单位上榜第一批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名单

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辽宁省认定机构2024年认定报备的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公示名单,鞍钢股份、朝阳钢铁、电气公司、钢绳公司、化学科技等5家单位成功通过公示并取得证书。另外,莆田冷轧、耐火公司、冶金炉材、铸钢公司、自动化公司等5家单位获高新资质复审公示。这不仅标志着鞍山钢铁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彰显了其在推动行业转型升

喜讯!石煤机公司签订6650万元钻机出口大单

中经联播讯(通讯员宋国平 刘 敏)近日,石煤机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地矿部门签订大批量拖车钻机出口合同,合同金额达6650万元。该出口订单的签订标志着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品牌认可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再次彰显了公司产品的优良品质和综合实力。本批拖车钻机将在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主导的重大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持续加大铀矿等矿产资源开采力度。前期国内大型企业携带公司拖车钻机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