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

中铁饮恨波兰高速公路

中铁公司事件提醒中国企业,中国海外投资要注重质而不是量,要注重分析地域的不同性。比如中国企业之前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投资取得了成功,但这种模式不可复制;比如欧洲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完全不同,低价竞争的“中国速度”也是不可复制的。

2011年,对中国中铁公司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年份,且不讲震惊全国的动车事故,在遥远的波兰,损失正在不断扩大。造成重大损失的项目,是波兰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工程。这条高速公路连接波兰首都华沙和德国首都柏林,是2012年波兰和乌克兰联合举办欧洲杯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按照招标要求,项目须在2012年5月31日前建成通车。2009年9月,中铁旗下的中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标其中的A2标段,总长约30英里(1英里约等于1.6公里),合同金额13亿波兰兹罗提,约合4.72亿美元。这个价格,实际不到波兰政府预算的一半,波兰政府当时的心理价位是28亿兹罗提,因此中铁的价格一出,市场惊诧不已近20家同业竞争对手向欧盟指控中国公司“低价倾销”。

中铁出如此低价,原因大致有三个。

第一是能力自信。中国承包的工程,大多是中国工人来建设,中国的人力成本很低,因此有压缩报价的空间。

第二是着眼长远。欧洲市场进入很难,先打开波兰市场,建立一个样板工程,这样也有助于在欧洲开拓。事实上,该项目一度被中铁公司称为“迄今为止中国中铁系统在欧盟国家唯一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英国《金融时报》也称:“中铁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在欧洲获得如此大型高速公路项目的公司。”

第三,还有所谓的“中国策略”。这在国内屡见不鲜,具体表现则是低报价,然后慢慢抬价对方因为工程太重要,拖不起,最终不得不支付额外的费用。

当然,波兰方面选择比较陌生的中国公司,也有其特定目的,最根本的则是中国公司的报价低,而且,按照媒体的报道,波兰基建项目以前主要由欧洲建筑商包揽,波兰想利用引入中铁公司这样的中国公司,压低国内的整体基建价格。但不想,中铁公司的表现最终让波兰政府大吃一惊。自2012年5月开始,该项目因拖欠费用,引发多起分包商游行示威与烧砸办公场所等暴力事件,招来波兰政府、媒体及社会对中国企业的广泛批评。中铁公司蒙受巨额损失,其拓展波兰乃至整个欧洲市场的努力被废。而作为池鱼之殃,多个中波投资项目搁浅。

直到2012年欧洲杯开幕时,该条高速公路也未开通。

在总结类似“走出去”问题时,时任中信集团董事长的常振名曾说,在海外投资时,必须要坚持商业原则,保证项目有合理的盈利空间。“商业谈判,不能跟国内做项目一样,互相压价,压到最后没有利润空间了,这样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问题一,波兰不是非洲。

工程没有完成,损失又如无底洞。中铁公司在波兰闯下的大祸,实在是低估了波兰的国情。中国劳动力确实便宜,但整体工程并不仅仅只有劳动力成本一项。当时,中铁为了获取该工程项目,对项目的各项要求并没有太多在意,以为按照在中国和非洲的经验,可以很顺利地完工。

但这是在波兰,是在欧洲。波兰方面其实规定了相当苛刻的条件,即合同的具体细节,远比中铁作为参考的项目介绍要严格得多。

根据《新世纪》杂志报道披露,在桥梁钢板桩的问题上,仅在中标的A2项目C段,就包括高架桥等22座各类桥梁。中铁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很多工程量都超过项目说明书文件的规定数量,如桥梁打入桩,项目说明书规定为8千米,实际施工中达6万米。

此外,还有桥涵钢板桩,项目说明书中没有规定,可实际工程中所有的桥都要打。软基的处理数量也大大超过预期。造成这么大工程变更的原因,就是中铁对当地地质条件缺乏了解,“项目说明书上的很多信息并不清晰,但由于这是一个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后来发生的实际工程量很难被界定为工程变更”。

这就意味着实际的工程量和费用大大超过原先预期,中方一度要求波兰方面提高报价,但遭到波方拒绝,认为必须按照合同行事。中铁公司不得不垫资建设,但随着资金的不断增加,整个工程项目不仅不可能赚钱,反而要遭遇重大亏损。

问题二,管理混乱加大成本。

以设备租赁费用为例,在波兰,设备分包商的酬劳是按小时计算,“而中方总是稀里糊涂,波兰设备分包商写多少小时就是多少小时,经常出现一天被写成工作16个小时,甚至24个小时。”

此外,波方的工程师对质量要求极为严苛,有些地方中方认为做一半厚度就可以了,波方不同意,要求按合同来,中方也因此抱怨波方“过于保守”,但中方工程师没有当地从业资格,最终只能听波方工程师的。

另外,在水泥、黄沙和钢材料问题上,中铁公司的施工经理职权有限且又优柔寡断,在价格低时观望,等到价格出现强劲反弹时才后悔不迭,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工程的造价。

时任波兰驻华大使的塔德乌什·霍米茨基就回忆说,自2009年12月到2011年,波兰使馆与中铁公司会面多达14次,其中8次他亲自参加。他曾多次建议中铁公司尽早和原料、分包商等签订合同,将利益绑在一起。但是中铁公司并没有采纳。

在这一系列问题上,还不乏某些“中国特色”的做法。据《新世纪》杂志披露,一些波兰供应商抱怨,对于他们有关建筑材料的报价,中铁公司往往在会面时以价格太高不予回应。但他们随后又会接获“神秘电话”。在电话中,对方自称为中铁公司内部人士,提出“单独谈”。

问题三,忽视环保造成大麻烦。

在国内搞基础建设,环保问题往往走过场,但在国外,尤其是在欧美国家,这却是一个马虎不得的问题。中铁公司在这个问题上,最终吃了大亏。

在中铁公司的施工路段,有多种珍稀两栖动物,也就是特有的青蛙和蟾蜍。按照合同,在这些珍稀动物通过的区域,必须建设专门的通道,就跟我们在青藏铁路建立专门通道一样,避免动物在高速公路上通过时被行驶的车辆碾死。

对于这方面的开支,中铁公司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但在施工开始后才发现,如果根据合同,项目还必须增加多座桥梁,这意味着费用又将大大超支。

而且,在施工期间,对环保问题也不得大意。在施工前,当地环保组织要求中铁公司必须将珍稀蛙类搬到安全地带,因为两周后当地将降温,可能会结冰,到时这些蛙就要冬眠了,搬起来更加麻烦。如果贸然动工,势必伤及珍稀动物,中铁公司将吃不了兜着走。没有办法,中铁公司只能停工两周,全力以赴“搬运”蛙类,这又造成了额外的损失。

想建设为样板工程,最后做成了丢面子更丢钱的工程。由于缺乏后续资金,中铁公司开始拖欠当地供应商、分包商的款项,这导致一些拿不到货款的合作方开始翻脸,甚至放火烧轮胎以示抗议。

虽然中波官方都表示,希望该工程能顺利完工。但按照测算,如果要按期完成工程,中铁公司总共需投入资金7.86亿美元,相比于4.72亿美元的合同总价,辛辛苦苦干完,整个项目还要亏损3.95亿美元。

最终,2011年6月,中铁公司决定停止施工,该公司的海外账户和资产被查扣。而这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因为带来的损失是两个方面的,一是信誉的损失,波兰政府开出罚单,三年内禁止其在波兰市场参与招标;二是金钱的损失,中铁公司可能因此面临2-3亿美元的赔偿,后续的法律诉讼将旷日持久。

中铁公司事件提醒中国企业,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更要注重质而不是量,更要注重分析地域的不同性。比如中国企业之前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投资取得了成功,但这种模式不可复制;比如欧洲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完全不同,低价竞争的“中国速度”也是不可复制的。

具体到工程领域,国际竞标,尤其是在欧美国家竞标,必须慎之又慎,不打无准备之仗。比如,需要现场勘查,对各种原材料价格以及走势有基本的判断和应对方案。在签订具体合同时,首先不能因为语言不同对一些条款内容模糊不清,其次,必须充分尊重当地的法律体系,否则,即使你占理,也肯定是“强龙不压地头蛇”,最终吃亏。

另外,需要有严格的问责机制。私营企业亏损,老板往往倾家荡产,甚至跳楼自杀。但国企亏钱,却总是国家埋单,相关责任人最多降级调职了事。没有严格的问责机制,就难以避免出现拍脑袋工程,最后却是慷国家和纳税人之慨。


【责任编辑:张慈】

武合高铁关键节点突破:滠水河转体桥精准合龙,刷新桥梁工程精度纪录

今天凌晨,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滠水河上,一座总重6000吨的“T”字型转体桥在液压驱动下缓缓转动。在历经110分钟逆时针旋转83度后,这座长112米、宽12.6米的钢铁巨构精准抵达设计桥位,成功跨越京广高铁与沪蓉铁路下行线,这标志着新建武汉至合肥高速铁路长江新区至武汉天河段建设取得关键突破。

鞍钢为中国地下矿山深部开采提供“新方案

记者从鞍钢基石公司获悉,在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第五届安全科学技术奖评选活动中,该公司的“深部采动软岩巷道非对称大变形机理与爆破卸压调控技术”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技术的成功研发与应用为提高我国地下矿山深部巷道建设、开采作业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鞍钢方案”。 据介绍,随着矿产资源开发不断向大地深部挺进,高地压环境引发的软岩巷道剧烈、非对称变形已成为制约矿

2GWh储能产线成功试车,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推动全链条解决方案落地

6月18日,由联合体共同打造的先进储能系统生产基地,成功完成2GWh储能集成系统产线带料试车。该基地位于保定国家高新区,预计将在6月底正式投产。保定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宇,保定市高新区党工委委员、财政局长朱宏业,河北科力远混合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思,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华北事业部副总经理韩云帆等出席活动,并观摩试车过程。

鞍山钢铁电气设备华佗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经过200多名点检员分批次培训与实战检验,该系统以“上线即好用”的优异表现成为鞍山钢铁设备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的标志性成果。   在钢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设备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能与成本控制。传统的设备监测平台功能单一,只能实

鞍钢西鞍山铁矿项目科技解锁“安全与效率”

经过试运行,鞍钢西鞍山铁矿项目辅助斜坡道负340巷道开挖工程成功应用“精密定向岩层取芯开挖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爆破开挖方式对TBM(全断面开拓系统掘进机)掘进出渣的干扰问题,保障掘进安全。 在矿山开拓系统建设中,安全与效率是两大核心要素。传统爆破开挖方式虽然效率较高,但在破碎岩石的同时会释放强大能量,带来飞石、震动等安全隐患。作为高精度、高价值的掘进设备

中国航空工业“吉祥鸟”AC313:蓝天壮志十五载 云端筑梦写辉煌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千米之下,机遇无限。202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低空经济”再度成为高频词。今年3月18日,是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13吨级大型国产民用直升机“吉祥鸟”AC313首飞15周年。作为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适航标准自主研制

鞍钢股份中标全球大型氨燃料动力船舶领域首个最大订单

氨燃料是一种清洁、低碳的燃料,随着全球对航运业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以氨燃料作为动力的船舶订单逐渐增多,带动了船用液氨燃料罐的订单增长,液氨燃料罐用低温钢成为各钢企竞相研发的新方向。2024年年初,中厚板事业部了解到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

山东民营企业“三新”驱动抢滩国际市场

面对全球市场新机遇,山东民营企业以新业态、新产品、新市场为突破口,加速布局海外,订单量与出口额双双攀升,展现出强劲的“出海加速度”。 创新技术赋能,抢滩国际市场. 在山东淄博临淄区的英科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生产线正全速运转,赶制一批发往美国的画框订单。作为资源循环再生领域的领军企业,英科再生通过自主研发的塑料减

在零下268.8摄氏度服役的钢材 - 张宣科技研发生产超低温高强韧不锈钢材料侧记

低温钢是超低温高强韧不锈钢材料,可在4.2K温区(零下268.8摄氏度)下服役,应用于国家大型低温工程,如未来星际高速飞船薄壁金属贮箱、磁约束核聚变、氢能源等领域,属于国际前沿的特殊材料。在高端与前沿材料领域的星辰大海中,诸多关键技术亟待探索与攻克,而这正是大型国有企业践行使命与担当的方向和任务。河钢集团张宣科技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造京津冀协

增长11.25% 鞍钢出口实现“开门红”

开年以来,在钢材需求减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严峻形势下,鞍钢国贸公司科学谋划、精准施策,首月钢铁产品出口实现“开门红”,鞍、本、攀三地钢铁产品出口装船量同比增长11.25%。 据介绍,鞍钢国贸公司突出鞍、本、攀三地特色优势,强化整合协同,保持钢铁产品出口良好态势。鞍本出口团队共同研究制定营销方案,克服一体化系统运行磨合期等不利因素,统一接单、统一配置资源,实现优

景德镇“吉祥鸟”2025第一飞 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新年伊始,“吉祥”腾飞。1月1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通用机场,一架由中航工业研制生产的“吉祥鸟” AC311直升机带着空中警务巡逻的新使命腾空而起、扶摇直上,拉开了2025年国产民用直升机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序章。此次飞行,不仅是2025年景德镇市低空经济的第一飞,更是江西省通航发展的第一飞以及中航工业民用直升机的第一飞。执行本次

逾400万!石煤机公司重奖科技功臣

2024年,石煤机公司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全年完成科技投入近八千万元,保持了高水平科技投研发入强度。技术研发团队坚持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与紧密贴近市场需求相结合,全年完成新产品设计45项,样机试制38项,产品改进22项;获得专利授权和新申请专利共29项,一项发明专利入选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石煤机公司专利项目入围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一种自驱动大坡度轨道运输机车”发明专利成功入围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项目,为稳固石煤机高端辅运装备的行业领先地位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石煤机公司始终将知识产权保护置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秉持着严谨、专业的态度,不断完善知识产权

鞍山钢铁多家单位上榜第一批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名单

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辽宁省认定机构2024年认定报备的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公示名单,鞍钢股份、朝阳钢铁、电气公司、钢绳公司、化学科技等5家单位成功通过公示并取得证书。另外,莆田冷轧、耐火公司、冶金炉材、铸钢公司、自动化公司等5家单位获高新资质复审公示。这不仅标志着鞍山钢铁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彰显了其在推动行业转型升

喜讯!石煤机公司签订6650万元钻机出口大单

中经联播讯(通讯员宋国平 刘 敏)近日,石煤机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地矿部门签订大批量拖车钻机出口合同,合同金额达6650万元。该出口订单的签订标志着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品牌认可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再次彰显了公司产品的优良品质和综合实力。本批拖车钻机将在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主导的重大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持续加大铀矿等矿产资源开采力度。前期国内大型企业携带公司拖车钻机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