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

中国海外并购步伐缘何放缓?

中国海外投资情况如何?笔者团队近期发布了《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报告》。我们发现,该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步伐有所放缓,完成投资额环比下降了41%;背后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一季度奇高数据的回调;二是大项目有所减少;三是资金因素从母国财务压力和东道国透明度审查两方面限制了企业海外并购的实力。

然而,制造业海外并购却逆势增长,同比和环比分别翻了10倍和8倍,占中国企业该季度海外并购总完成额的70%。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标的已经从资源类资产转向高新技术产业。而一直处在技术前沿的欧美国家企业备受亲睐。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超过九成海外并购目的地为北美和欧洲。其中,美国和德国分列一二。然而,即使是相对美国更为包容的欧洲,加强对中资企业并购限制和监管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三大因素影响二季度中国海外并购步伐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87.7亿美元,较上季度环比增长了21.65%,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了61.44%。然而,与中国ODI整体保持快速增长形成对比,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却有所放缓。该季度,中国已完成和已宣布尚未完成的海外并购总金额418.81亿美元。其中已完成交割的海外并购99.4亿美元,新宣布尚未完成的海外并购43.72亿美元,还有275.70亿美元的海外并购交易等待相关监管部门批准。无论是对于已完成的还是已宣布尚未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与第一季度相比,投资额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已完成的海外并购金额环比大幅降低了41.38%。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放缓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一季度奇高数据的回调。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兼并收购完成额为169.58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大增了120%和277%,达到历史季度峰值。二季度从环比表现有所回调,但同比仍然增长了30.4%。

其次,大项目有所减少。前十大交易一般占全部海外并购金额的90%左右。在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海外并购前十大交易平均投资额达到16.25亿美元。而到了第二季度,平均投资额只有8.44亿美元,下降了48%。

第三,资金因素从母国财务压力和东道国透明度审查两方面限制了企业海外并购的能力。

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海外并购主要依靠外部融资,尤其是国内银行的支持,这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和经营风险。即使对于央企,也不得不考虑这一问题。例如,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撤回了对美国芯片制造商爱特梅尔(ATMEL CORPORATION)的并购计划,就是在考虑了包括财务压力在内的多方面投资风险后做出的决定。此外,海航集团旗下物流投资公司天海投资拟以60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IT分销商美国英迈(Ingram Micro Inc.)的交易也引起了上交所的关注。上交所对上市公司筹集如此巨额现金的方式提出疑问,担心大额财务费用会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而在今年5月,保监会要求险企公布境内外大额投资资金来源,以防范大额未上市股权和大额不动产投资领域的风险。

另外,从东道国的角度,中国企业自身透明度问题(包括融资和所有权信息披露缺陷)将使得海外投资面临更多监管和审查。例如,复星去年曾试图控股英国老牌私人银行Kleinwort Benson,但因其资金缺乏透明度,未能通过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和英国审慎监管局(PRA)的审查,导致交易最终流产。

制造业逆势取得强劲增长,主要用于寻求战略性资产

在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海外并购前四大行业依次为: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以及教育业。这四个行业合计占比达到93%。其中,制造业海外并购增长尤为显著,同比和环比分别翻了10倍和8倍,占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完成总额的70%。

从投资目的地来看,中国企业在制造业的海外并购主要发生在美国、德国、巴西和澳大利亚;而从投资领域来看,主要涉及家用电器制造、塑料橡胶等相关专用设备制造以及农药等化学产品制造。其中,青岛海尔以42.75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的美国通用家电(GE Appliances)交易占第二季度中国制造业海外并购总金额的62%,也是该季度中国最大一笔海外并购。

寻求战略性资产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驱动力。在第二季度前十大跨境并购交易中,除了一笔是为了打开中高端家电市场的市场寻求型以及另一笔用于中概股回归外,其余八笔均为战略性资产寻求型,包括获得先进的汽车电子相关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半导体及相关设备生产技术、水处理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实现在世界体育版权市场源头、能源和农业产业链相关的战略布局。

九成海外并购位于北美和欧洲,监管风险有所增大

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在亚洲的并购降幅明显,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了70%和88%。北美和欧洲则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目的地,两者吸纳了同期中国海外并购总投资额的91%、总项目数的76%。其中,美国是第一大目的地,占全部中国海外并购的59%;德国是第二大目的地,占全部中国海外并购的11%。

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目标已经从资源类资产转向高新技术产业。而一直处在技术前沿的欧美国家企业备受亲睐。和美国监管部门常常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为中国企业在美并购设置障碍相比,欧洲对中国投资者更为包容。然而,中国在欧投资的快速增长已经引起了相关监管部门的注意。据Dealogic报道,中国投资者正以大约每周一个企业的速度来寻求收购德国企业,特别是美的收购德国机器人巨头库卡集团的交易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英国监管部门正在加大对中国投资者的审查力度。尤其是伴随英国新首相的上台,以及资产透明法案(transparency laws)的实施,中国企业自身透明度问题将使得在英投资面临更多监管和审查。而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公开呼吁欧洲设立安全条款,阻止外商收购关键技术企业。虽然德国经济部发言人表示,加布里尔的讲话不代表德国政府的态度,但这的确反映了欧洲内部存在呼声加强对中资企业的并购限制和监管。

央企占比持续下降,民营企业向海外子公司注资用途不明

从投资者结构来看,央企曾经占据绝对主体地位。2003-2013年间,央企在中国全部非金融类ODI流量中平均占比达到75%。从2014年开始,央企占比首次低于50%。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前十大已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中,央企占比只有28%;第二季度进一步下降至10%。央企在中国ODI(尤其是海外并购)中式微,与海外资源类投资大幅减少以及国内反腐导致更为审慎的海外扩张策略密切相关。这当然并非坏事。

取而代之的是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突起成为新的海外投资主力军。在前十大已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中,地方国企在今年第一、二季度分别占比为49%和63%。今年6月,我们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曾经判断“不用过于担心中国海外并购大幅增加所带来的资本流出”(《中国海外并购激增的背后》)的一个逻辑是,国有企业在海外形成的资产仍然是国有资产,如果是优质的战略性资产,将有利于提高中国国有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并助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

然而,在二季度新宣布(未完成)的海外并购前十大交易中,有9起(金额占比99%)全部由民营企业完成,其中又有3笔(金额占比64%)是国内民营母公司向海外子公司注资,但注资的具体目的和最终去向却不甚明了。(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助理研究员与研究员 王碧珺 张明)


【责任编辑:张慈】

武合高铁关键节点突破:滠水河转体桥精准合龙,刷新桥梁工程精度纪录

今天凌晨,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滠水河上,一座总重6000吨的“T”字型转体桥在液压驱动下缓缓转动。在历经110分钟逆时针旋转83度后,这座长112米、宽12.6米的钢铁巨构精准抵达设计桥位,成功跨越京广高铁与沪蓉铁路下行线,这标志着新建武汉至合肥高速铁路长江新区至武汉天河段建设取得关键突破。

鞍钢为中国地下矿山深部开采提供“新方案

记者从鞍钢基石公司获悉,在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第五届安全科学技术奖评选活动中,该公司的“深部采动软岩巷道非对称大变形机理与爆破卸压调控技术”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技术的成功研发与应用为提高我国地下矿山深部巷道建设、开采作业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鞍钢方案”。 据介绍,随着矿产资源开发不断向大地深部挺进,高地压环境引发的软岩巷道剧烈、非对称变形已成为制约矿

2GWh储能产线成功试车,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推动全链条解决方案落地

6月18日,由联合体共同打造的先进储能系统生产基地,成功完成2GWh储能集成系统产线带料试车。该基地位于保定国家高新区,预计将在6月底正式投产。保定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宇,保定市高新区党工委委员、财政局长朱宏业,河北科力远混合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思,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华北事业部副总经理韩云帆等出席活动,并观摩试车过程。

鞍山钢铁电气设备华佗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经过200多名点检员分批次培训与实战检验,该系统以“上线即好用”的优异表现成为鞍山钢铁设备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的标志性成果。   在钢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设备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能与成本控制。传统的设备监测平台功能单一,只能实

鞍钢西鞍山铁矿项目科技解锁“安全与效率”

经过试运行,鞍钢西鞍山铁矿项目辅助斜坡道负340巷道开挖工程成功应用“精密定向岩层取芯开挖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爆破开挖方式对TBM(全断面开拓系统掘进机)掘进出渣的干扰问题,保障掘进安全。 在矿山开拓系统建设中,安全与效率是两大核心要素。传统爆破开挖方式虽然效率较高,但在破碎岩石的同时会释放强大能量,带来飞石、震动等安全隐患。作为高精度、高价值的掘进设备

中国航空工业“吉祥鸟”AC313:蓝天壮志十五载 云端筑梦写辉煌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千米之下,机遇无限。202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低空经济”再度成为高频词。今年3月18日,是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13吨级大型国产民用直升机“吉祥鸟”AC313首飞15周年。作为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适航标准自主研制

鞍钢股份中标全球大型氨燃料动力船舶领域首个最大订单

氨燃料是一种清洁、低碳的燃料,随着全球对航运业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以氨燃料作为动力的船舶订单逐渐增多,带动了船用液氨燃料罐的订单增长,液氨燃料罐用低温钢成为各钢企竞相研发的新方向。2024年年初,中厚板事业部了解到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

山东民营企业“三新”驱动抢滩国际市场

面对全球市场新机遇,山东民营企业以新业态、新产品、新市场为突破口,加速布局海外,订单量与出口额双双攀升,展现出强劲的“出海加速度”。 创新技术赋能,抢滩国际市场. 在山东淄博临淄区的英科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生产线正全速运转,赶制一批发往美国的画框订单。作为资源循环再生领域的领军企业,英科再生通过自主研发的塑料减

在零下268.8摄氏度服役的钢材 - 张宣科技研发生产超低温高强韧不锈钢材料侧记

低温钢是超低温高强韧不锈钢材料,可在4.2K温区(零下268.8摄氏度)下服役,应用于国家大型低温工程,如未来星际高速飞船薄壁金属贮箱、磁约束核聚变、氢能源等领域,属于国际前沿的特殊材料。在高端与前沿材料领域的星辰大海中,诸多关键技术亟待探索与攻克,而这正是大型国有企业践行使命与担当的方向和任务。河钢集团张宣科技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造京津冀协

增长11.25% 鞍钢出口实现“开门红”

开年以来,在钢材需求减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严峻形势下,鞍钢国贸公司科学谋划、精准施策,首月钢铁产品出口实现“开门红”,鞍、本、攀三地钢铁产品出口装船量同比增长11.25%。 据介绍,鞍钢国贸公司突出鞍、本、攀三地特色优势,强化整合协同,保持钢铁产品出口良好态势。鞍本出口团队共同研究制定营销方案,克服一体化系统运行磨合期等不利因素,统一接单、统一配置资源,实现优

景德镇“吉祥鸟”2025第一飞 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新年伊始,“吉祥”腾飞。1月1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通用机场,一架由中航工业研制生产的“吉祥鸟” AC311直升机带着空中警务巡逻的新使命腾空而起、扶摇直上,拉开了2025年国产民用直升机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序章。此次飞行,不仅是2025年景德镇市低空经济的第一飞,更是江西省通航发展的第一飞以及中航工业民用直升机的第一飞。执行本次

逾400万!石煤机公司重奖科技功臣

2024年,石煤机公司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全年完成科技投入近八千万元,保持了高水平科技投研发入强度。技术研发团队坚持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与紧密贴近市场需求相结合,全年完成新产品设计45项,样机试制38项,产品改进22项;获得专利授权和新申请专利共29项,一项发明专利入选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石煤机公司专利项目入围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一种自驱动大坡度轨道运输机车”发明专利成功入围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项目,为稳固石煤机高端辅运装备的行业领先地位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石煤机公司始终将知识产权保护置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秉持着严谨、专业的态度,不断完善知识产权

鞍山钢铁多家单位上榜第一批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名单

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辽宁省认定机构2024年认定报备的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公示名单,鞍钢股份、朝阳钢铁、电气公司、钢绳公司、化学科技等5家单位成功通过公示并取得证书。另外,莆田冷轧、耐火公司、冶金炉材、铸钢公司、自动化公司等5家单位获高新资质复审公示。这不仅标志着鞍山钢铁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彰显了其在推动行业转型升

喜讯!石煤机公司签订6650万元钻机出口大单

中经联播讯(通讯员宋国平 刘 敏)近日,石煤机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地矿部门签订大批量拖车钻机出口合同,合同金额达6650万元。该出口订单的签订标志着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品牌认可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再次彰显了公司产品的优良品质和综合实力。本批拖车钻机将在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主导的重大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持续加大铀矿等矿产资源开采力度。前期国内大型企业携带公司拖车钻机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