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

年申请量连续五年居全球之首!中国专利渐成世界创新“推手”

1120170319_14824152496071n.jpg

图表:年申请量连续五年居全球之首!中国专利渐成世界创新“推手” 新华社发 大巢制图

201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传来中国喜讯:我国成为首个年度接受专利申请量超百万的国家,专利申请量增幅高达18.7%,连续五年居全球之首!中国专利正逐渐成为全球创新发展的“推手”。

回首2016年,我国知识产权的“软”实力正逐渐成为撬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迈向科技强国的“硬”杠杆之一。

年增幅高达18.7%,中国专利渐成世界创新“推手”

中国创新速度有多瞩目?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首个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百万的国家,连续五年居全球之首。这一数字占全球总量近40%,超过美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国家的总和。同时,中国专利申请增速最快,增幅高达18.7%。

“中国的数字非常惊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把中国比作当前经济环境下强劲的“驱动器”。他说,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正在“缓慢而逐步地上升,并正在把创新作为经济战略的核心”。

我国知识产权大国地位在“十二五”时期日益巩固。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403.4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18.9万件,比“十一五”增长1.5倍。

数量布局,质量取胜。中国专利申请量呈现“质、量”双升新特征。《2016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者提出的申请多数为包括电信在内的电机工程类、计算机技术与半导体类以及包含医疗科技在内的测量仪器类等科技含量较高的类别。

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中,中国这一创新主角从不缺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指出,中国首次跻身世界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前25强。助推创新潮流,知识产权功不可没。以专利密集型产业为例,仅占全社会3.4%的就业人口创造了中国10%以上的GDP,中国智慧被誉为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突破“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我国知识产权发展在行动

2016年,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完美交会对接,展现中国精度;被称为“天眼”的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投入使用,让世界“开眼”……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新名片”激发着大众的热情。专家指出,重大科技专项的研发成果提升国家实力、激发创新热情。

在成绩面前,一系列挑战不容忽视: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仍存在保护不严、侵权易发、转移转化平台和机制缺乏等问题,发展仍面临“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阶段性挑战。“国内专利申请数量不断攀升,而海外专利申请量并不高,专利申请的质量有待提升。”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秘书长马秀山指出。

创新主体的活力如何激发?“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建立了以知识产权为重要内容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制度,注重鼓励发明创造、保护知识产权、加强转化运用,加大各类国家奖励制度的知识产权评价权重。

“创新是企业生命力所在,而创新背后是知识产权战略的有力支撑。”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徐彭城谈告诉记者,通过知识产权打造集成优势,才能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小天鹅公司记者了解到,一件洗衣机新产品少则拥有100余件专利,多则拥有300余件专利,产品创新和专利布局捏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徐彭城表示,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目前小天鹅已拥有国内外专利2167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百余件。

立法完善、执法有力,科技创新是产权保护的坚实后盾。过去5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共查处专利侵权假冒案件8.7万件,是“十一五”时期的近十倍。我国编制修订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14部,与63个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签订知识产权合作协议171份。

让创新之力不再“单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新方位、新起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入新阶段。专家指出,在多主体参与知识产权商品创造的情况下,新时代的知识产权治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挑战。

年产量超6万台,5年约3000家新增机器人生产企业的“中国速度”令世界惊叹。专家表示,中国机器人专利数量的提升,是推动产业火爆的成因之一。但火爆的机器人市场背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隐忧浮现,自主核心技术仅占三成,业内人士呼吁:“有关核心技术的专利突破是关键。”

拥有超过6.8万件全球专利申请量的中兴通讯,6年应诉多家美国知识专利运营公司发起的7起调查。在调查考验中,中兴通讯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5起胜诉、2起和解。中兴通讯首席知识产权官申楠告诉记者,胜利的背后是中兴通讯在知识产权领域拥有的关键技术及核心专利。“我们把知识产权嵌入到市场、研发、采购、生产等整个业务过程中,让知识产权工作深入到企业的每个环节。”

展望未来,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现代化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选择。到2020年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将大幅提升,核心技术将被突破,科技强国渐行渐近。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我国将进一步改革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推动知识产权产品纳入国民经济核算,创新管理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谋篇布局让中国企业“走出去”更有“底气”,在挑战面前,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布局将让创新之力不再“单薄”。


【责任编辑:孙晓曼】

武合高铁关键节点突破:滠水河转体桥精准合龙,刷新桥梁工程精度纪录

今天凌晨,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滠水河上,一座总重6000吨的“T”字型转体桥在液压驱动下缓缓转动。在历经110分钟逆时针旋转83度后,这座长112米、宽12.6米的钢铁巨构精准抵达设计桥位,成功跨越京广高铁与沪蓉铁路下行线,这标志着新建武汉至合肥高速铁路长江新区至武汉天河段建设取得关键突破。

鞍钢为中国地下矿山深部开采提供“新方案

记者从鞍钢基石公司获悉,在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第五届安全科学技术奖评选活动中,该公司的“深部采动软岩巷道非对称大变形机理与爆破卸压调控技术”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技术的成功研发与应用为提高我国地下矿山深部巷道建设、开采作业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鞍钢方案”。 据介绍,随着矿产资源开发不断向大地深部挺进,高地压环境引发的软岩巷道剧烈、非对称变形已成为制约矿

2GWh储能产线成功试车,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推动全链条解决方案落地

6月18日,由联合体共同打造的先进储能系统生产基地,成功完成2GWh储能集成系统产线带料试车。该基地位于保定国家高新区,预计将在6月底正式投产。保定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宇,保定市高新区党工委委员、财政局长朱宏业,河北科力远混合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思,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华北事业部副总经理韩云帆等出席活动,并观摩试车过程。

鞍山钢铁电气设备华佗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经过200多名点检员分批次培训与实战检验,该系统以“上线即好用”的优异表现成为鞍山钢铁设备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的标志性成果。   在钢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设备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能与成本控制。传统的设备监测平台功能单一,只能实

鞍钢西鞍山铁矿项目科技解锁“安全与效率”

经过试运行,鞍钢西鞍山铁矿项目辅助斜坡道负340巷道开挖工程成功应用“精密定向岩层取芯开挖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爆破开挖方式对TBM(全断面开拓系统掘进机)掘进出渣的干扰问题,保障掘进安全。 在矿山开拓系统建设中,安全与效率是两大核心要素。传统爆破开挖方式虽然效率较高,但在破碎岩石的同时会释放强大能量,带来飞石、震动等安全隐患。作为高精度、高价值的掘进设备

中国航空工业“吉祥鸟”AC313:蓝天壮志十五载 云端筑梦写辉煌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千米之下,机遇无限。202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低空经济”再度成为高频词。今年3月18日,是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13吨级大型国产民用直升机“吉祥鸟”AC313首飞15周年。作为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适航标准自主研制

鞍钢股份中标全球大型氨燃料动力船舶领域首个最大订单

氨燃料是一种清洁、低碳的燃料,随着全球对航运业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以氨燃料作为动力的船舶订单逐渐增多,带动了船用液氨燃料罐的订单增长,液氨燃料罐用低温钢成为各钢企竞相研发的新方向。2024年年初,中厚板事业部了解到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

山东民营企业“三新”驱动抢滩国际市场

面对全球市场新机遇,山东民营企业以新业态、新产品、新市场为突破口,加速布局海外,订单量与出口额双双攀升,展现出强劲的“出海加速度”。 创新技术赋能,抢滩国际市场. 在山东淄博临淄区的英科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生产线正全速运转,赶制一批发往美国的画框订单。作为资源循环再生领域的领军企业,英科再生通过自主研发的塑料减

在零下268.8摄氏度服役的钢材 - 张宣科技研发生产超低温高强韧不锈钢材料侧记

低温钢是超低温高强韧不锈钢材料,可在4.2K温区(零下268.8摄氏度)下服役,应用于国家大型低温工程,如未来星际高速飞船薄壁金属贮箱、磁约束核聚变、氢能源等领域,属于国际前沿的特殊材料。在高端与前沿材料领域的星辰大海中,诸多关键技术亟待探索与攻克,而这正是大型国有企业践行使命与担当的方向和任务。河钢集团张宣科技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造京津冀协

增长11.25% 鞍钢出口实现“开门红”

开年以来,在钢材需求减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严峻形势下,鞍钢国贸公司科学谋划、精准施策,首月钢铁产品出口实现“开门红”,鞍、本、攀三地钢铁产品出口装船量同比增长11.25%。 据介绍,鞍钢国贸公司突出鞍、本、攀三地特色优势,强化整合协同,保持钢铁产品出口良好态势。鞍本出口团队共同研究制定营销方案,克服一体化系统运行磨合期等不利因素,统一接单、统一配置资源,实现优

景德镇“吉祥鸟”2025第一飞 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新年伊始,“吉祥”腾飞。1月1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通用机场,一架由中航工业研制生产的“吉祥鸟” AC311直升机带着空中警务巡逻的新使命腾空而起、扶摇直上,拉开了2025年国产民用直升机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序章。此次飞行,不仅是2025年景德镇市低空经济的第一飞,更是江西省通航发展的第一飞以及中航工业民用直升机的第一飞。执行本次

逾400万!石煤机公司重奖科技功臣

2024年,石煤机公司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全年完成科技投入近八千万元,保持了高水平科技投研发入强度。技术研发团队坚持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与紧密贴近市场需求相结合,全年完成新产品设计45项,样机试制38项,产品改进22项;获得专利授权和新申请专利共29项,一项发明专利入选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石煤机公司专利项目入围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一种自驱动大坡度轨道运输机车”发明专利成功入围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项目,为稳固石煤机高端辅运装备的行业领先地位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石煤机公司始终将知识产权保护置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秉持着严谨、专业的态度,不断完善知识产权

鞍山钢铁多家单位上榜第一批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名单

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辽宁省认定机构2024年认定报备的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公示名单,鞍钢股份、朝阳钢铁、电气公司、钢绳公司、化学科技等5家单位成功通过公示并取得证书。另外,莆田冷轧、耐火公司、冶金炉材、铸钢公司、自动化公司等5家单位获高新资质复审公示。这不仅标志着鞍山钢铁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彰显了其在推动行业转型升

喜讯!石煤机公司签订6650万元钻机出口大单

中经联播讯(通讯员宋国平 刘 敏)近日,石煤机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地矿部门签订大批量拖车钻机出口合同,合同金额达6650万元。该出口订单的签订标志着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品牌认可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再次彰显了公司产品的优良品质和综合实力。本批拖车钻机将在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主导的重大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持续加大铀矿等矿产资源开采力度。前期国内大型企业携带公司拖车钻机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