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币圈“割韭菜”之说盛行之后,投资商也觊觎“区块链”这个金字招牌,无论是想打概念牌,抑或是想割绿油油的韭菜,从去年开始,各种资金源源不断涌入这块领地。最近,比特币价格创两个月新高,更是勾起投资商无限想象力。
投资走向
根据DAS对其数据库内超过3000家投资机构的投资出手行为、新闻舆情进行追踪,可以看到节点资本、分布式资本、硬币资本、Digital Currency Group是最热门的投资机构。目前从区块链行业投资机构所投资的项目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位于国内的区块链项目略多于国外的区块链项目。随着我国对于数字货币及区块链行业的监管逐渐加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项目会出海规避合规风险,预计在2019年同期,位于国外的区块链项目数量会超过国内。随着区块链行业的项目越来越多,区块链投资机构的选择标的也越来越多。与以往一味的投资交易所、发Token相比,行业生态内有越来越多的垂直服务企业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围绕区块链技术生态及数字货币资产交易管理等垂直领域将涌现出更多的佼佼者。

与传统VC、PE投资不同的是,Token Fund的投资出手风格更为直接。区块链行业由于有更快捷的退出渠道,往往不需要进行多轮的融资。种子轮、天使轮、A轮、战略投资等早期阶段获得Token Fund的概率较其他阶段更大。其中区块链投资机构投资天使轮的项目占38.06%,是投资最多的阶段。目前区块链项目的应用领域分布主要还是分布在底层链技术、交易服务上,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区块链项目都以发Token上交易所为目标。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区块链行业媒体的占比超过了15%,甚至超过了数字资产钱包、区块链工具及应用、安全、企业服务等领域加起来的总和,一方面说明区块链媒体门框比较低,获得融资后竞争会白热化,另一方面说明区块链媒体对于新入门的用户是刚需。

在传统投资角度是比较乐于用“砸出多少独角兽”这个指标来衡量一个机构的投资战绩的。在区块链投资领域,我们以2亿市值为一个衡量标准来观察,发现分布式资本、FBG、丹华资本的战绩最优,分别投出了27个、21个和19个市值超过2亿美元的项目。分布式资本、节点资本和丹华资本与其他主流区块链行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的次数最多,关系最为密切。从投资项目发Token的概率来看,蛮子基金、Block VC、Pre Angel三家机构的概率最高。IDG资本投资项目发Token的概率甚至没有达到20%,在目前通证经济盛行的年代,投资行业内不发Token的项目意味着资金退出的渠道被缩窄,当然也存在一种现象是项目还没发Token或者已有Token计划。
冷静思考
投机资本的进入使得区块链项目变得鱼龙混杂,疯狂的概念炒作日益猖獗,攫取大量财富。
虽然我国在去年9月就已经对代币发行进行了依法整顿和取缔,然而项目方通过在国外注册、采用地下代币发行等模式避开监管仍然是屡见不鲜。监管层应该加大整治力度,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使得区块链技术不被他人包装利用。对于投资者来说,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切勿盲目听信所谓“网红”的忽悠,任何收益率畸高,梦想一夜暴富的投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窃取本金的骗局
尽管区块链近来在投资人眼中是一大热门,我们仍然应该理性地看待区块链带来的挑战。首先,区块链需要建立一套标准,以便于区块链代币之间的流通。在区块链产业不断拓展的情况下,如何简化各区块链代币之间的交换,提高区块链的互通性显得十分重要。其次,分布式数据库的性能从设计结构上就要慢于市场常用的中心式数据库,在需要高频次交易的场景下,区块链并没有优势。最后,需要抑制对区块链概念的投机。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最火的实践,其价格在近几年的飞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炒客”。
有区块链项目发起者会收到投资者针对项目所购买的加密代币,在项目上线之后就立即在一些数字货币交易所进行交易,然后通过投机炒作,买进卖出以求获得收益。以区块链为底层基础支撑的比特币在互联网金融系统建构上的“去中心化”特征,使得没有中央组织者能够破坏系统进而像诈骗、欺诈等犯罪人那样携款潜逃。
因此,投资者应该擦亮眼睛,正确投资,同时金融刑事执法机制应当针对比特币点对点网络发行、管理、交易的特征,避免在“去中心化”电子支付系统不受法律监管的区域耗费执法资源,另外还需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洗钱犯罪刑事执法联动,探索“去中心化”电子支付工具反洗钱国际合作机制。
在资金流动端对基于比特币的洗钱犯罪行为进行有效的刑法规制,能够切断相关货币与外汇犯罪的输血管道, 从而有效地保护货币与外汇市场的稳定,促使投资者在诸如满币网这样的交易平台能够安心且稳步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