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你的朋友圈经得起现实考验吗?

朋友圈刚兴起的时候,一位朋友跟我说,这真是个好东西,无论我多晚发照片都有人点赞评论,感觉太好了,简直就像一场不散的筵席。过了没多久,她又跟我说,前一阵子心情不好,半夜在朋友圈晒忧伤,确实也有不少人回应,但是仔细想想,其中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打电话一诉衷肠。原来,那些围观的也只是看客而已,热闹之后连一个踏实的肩膀也找不到。社交网络不仅让“天涯若比邻”,还让人似乎瞬间就可以拥有“好友”无数,一“扫”一“摇”之间孤独寂寞似乎也消失殆尽。可是,真的如此吗?

我认识的一位职场新人在专业圈的年度盛典上,凭借自己的热情和执着加了好几位业界大咖的微信。为了怕大咖忘记自己是谁,还在对方通过好友验证之后,趁热打铁把自己的身份信息以及和大咖的合影发过去。然后,他就开始不舍昼夜地在各位大咖的朋友圈里点赞、评论。偶尔大咖回复,他就激动地截屏给所有人看。我相信在这些瞬间,他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和大咖们成了朋友。可是,他前一阵找工作,想投奔其中一位老总,套近乎两天之后,对方全无反应,让他备感受伤。我开导他,这就好像领导喝醉了跟你称兄道弟,但是酒醒了你还这么称呼领导就是你的智商问题了。

社交网络貌似拉平了社会阶层,大佬与草根可以随时互动,但是有一点,加了对方的微信,甚至对方给你点赞了并不等于对方就是你的人脉。现实的人际关系往往还要遵循对等的原则,这种“势均力敌”不仅指所谓金钱、资源与社会地位,还包括人格力量等内在因素。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或者是物质的,或者是感情,以及诸如赞许、声望等等。这样的互惠原则虽然不能解释所有的人类行为,但是在很多时候它确实是人际关系的基础。说得再直白一些,如果我们不能给别人带去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又凭什么要求别人为自己付出呢?

有人担心朋友圈可能会让我们越来越自恋,因为这里最终剩下的都是那些只会为你点赞的人。手机屏幕上的一片赞美之声可能比真实人际关系中的恭维更具有迷惑性,因为我们看不见对方在点赞或者评论时的表情,有些肉麻的恭维也许当面不好意思说出口,但是通过屏幕却可以删改、美化,毫无障碍。所以,如果你把别人的附和与赞美都当真了,以为都是“革命战友”,那可能就被自己忽悠了。我的朋友圈里有一个朋友是点赞党,我问他为什么“手”耕不辍,他说看见认识的人都点赞了,自己不表示一下似乎不好意思,于是哪怕自己完全无感的内容也得顺手点个赞或者发表一点儿感言。当然,都是正面的评论。所以每天打开朋友圈,他满眼看到的都是作业要交。所以,我们收获的点赞也许只是别人的内疚和从众心理。还有一朋友自己创业,经常截屏公司一众小伙伴在评论里对他的各种溢美之词,我不得不直接戳穿他,那些点赞与评论未必就说明你是一个好老板,只是因为你给他们发工资罢了。

线上的朋友圈催生了速热的感情,但是有时候来得快也去得快。畅销书《约会心理学》(Modern Romance)中指出,“根据某约会网站用户反馈的数据来看,照片催生了90%的网恋行为”。可是,现在的照片着实欺骗性太大,特别是朋友圈里的照片,所以“见光死”也就不奇怪了。而且,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从开始就有点儿“逆天”,网络中相遇的陌生人,可能直截了当地从分享孤单寂寞开始,但是现实中相遇的陌生人很少一上来就直奔内心,关系的养成是一个先有感觉再逐步了解,又因为信任而加深彼此坦露的过程。所以,那些在网络上聊得热火朝天的关系未必真实。我认识的一位姑娘,在微信中认识了一位堪称“灵魂知己”的男生,第一次见面却因为男生对餐馆的服务员粗鲁而匆匆收场。所以生物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认为,不要过分解读任何个人网络资料,第一次约会之前不要花费过长时间在网上聊天。能决定你是否跟这个人有未来的办法只有一个:与这个人面对面交流。没有任何事情比见面更能让你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会不会和他擦出火花。人的大脑就是最好的计算工具。

“一言不合就拉黑”的网络社交还有可能让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越来越没有耐心,因为我们总能从手机中迅速找到在某个问题上“志同道合”的人,没必要跟持不同意见的人浪费时间,于是没得聊就掏手机成了很多人的规定动作。而在此之前,我们被迫要在面对面的冷场甚至冲突中练习自己的社交技能。

不过,恶性循环是,在虚拟的社交空间花的时间越多,我们就越没有时间去发展真实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我身边有些年轻的小伙伴连打电话都不习惯了,他们告诉我直接交流很有压力,还是网络沟通来得轻松。

我觉得好的社交关系有一个简单的评判标准,那就是当你离开这种社交之后究竟是内心空空荡荡,更加空虚寂寞,还是内心充盈着收获与幸福。一位朋友尝试关闭朋友圈一周之后,有了如下的感受:“不用时不时翻朋友圈,反而更能全心地和坐在对面的朋友在一起;无所谓的联系少了,有效率的沟通多了;当不去关注别人发生了什么,反而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用刻意秀文字,秀思想,秀图片,秀生活,少了很多麻烦,多了很多时间和空间。”

当然,朋友圈并非一无是处,它与很多科技成果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重要的还是使用的人究竟是让它为自己服务,还是傻傻分不清虚拟与现实的界限,甚至是变成被它绑架的奴隶。无论社交软件如何升级迭代,无论朋友圈里有多少人,有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看到一张笑脸,触碰到一双温暖的手,或者被给了一个温暖的拥抱,就能满怀温暖与力量。


【责任编辑:孙晓曼】

数字人民币战略升维:“十五五”金融强国下的民间创新与制度赋能

金融的终极价值不再体现在规划文件里的独立篇章,而是深深嵌入中国式现代化每一个毛细血管的活力中。《“十五五”规划建议》对“金融”二字只字未提,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中国金融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金融已从特定行业部门的管理对象,上升为服务国家战略的整体性支撑力量。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指出,将“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

数字人民币:重塑价值互联网时代的国家金融基础设施与产业场景金融新生态

我们正站在一场货币范式革命的历史关口。数字人民币(e-CNY)与私营稳定币的竞争,远非简单的支付工具之争,而是“国家主权信用”与“私营抵押信用”两种货币哲学的根本性对决。这场对决的背后,是中美两国基于其全球战略位置(挑战者与守成者)所选择的截然不同的金融未来之路。深入剖析这场变革,不仅关乎货币本身的演进,更关乎未来全球数字金融生态的主导权与国家安全。一、法理奠

国家数据局:“三个一批”激活数据要素活力

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副司长栾婕在第二场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以“三个一批”概括试验区最新成果——落地一批创新性改革举措、打造一批可推广经验、解决一批数据价值释放痛点,为激发数据要素活力注入强劲动能。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创新实践多点突破在浙江杭州,“改革沙盒”机制为数据创新提供容错空间,企业可先行先试数据产品开发,突破传统监管壁垒;温州则

云南广播电视台依托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 成立南亚东南亚网红联盟并发布系列国传计划

9月16日下午,依托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云南广播电视台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南亚东南亚网红联盟成立暨系列国传计划发布仪式”。活动以“星动澜湄 ‘智’享未来”为主题,邀请到国内及柬埔寨、马来西亚、老挝、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家的近20名网络大V参与。

绥芬河:培育壮大电商人才队伍 推动数字经济与跨境文化融合发展

截止27日,为期3天的“文明赋能电商 实践聚力边城”——2025电商人才培训活动吸引了线上线下传统外贸企业主、乡村振兴带头人、大学生创业者等近千人受益。这是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委宣传部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等部门为深入落实“贸易领先赋能行动”,培育壮大电商人才队伍,推动数字经济与跨境文化融合发展创新的一次新的尝试。

中国通用咨询杭州运营中心正式落户浙农科创园

4月25日,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用咨询”)杭州运营中心在浙农科创园正式揭牌运营。通用咨询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晓龙,浙农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文华出席揭牌与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并致辞。通用咨询、浙农控股、浙农科创,以及通用咨询合作单位负责人等出席活动。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长谢小云:让数据价值在可靠的机制和装置中高效流转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小云在日前赴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表示,浙江省数据资源丰富,要充分发挥这些数据的价值,就需要我们正视数据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要以对待核燃料的严谨态度来对待数据。让数据价值在可靠的机制和装置中,高效流转。▲每日互动公司董事长方毅(左一)向谢小云(左二)一行介绍每日互动数据智能业务谢小云一行参观了每日互

浙江数商联盟成立 探路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新高地

交易平台累计调用量超8亿次,全省覆盖18个区域专区,联盟力促数据要素“最优解” 。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浙江再次迈出关键一步。3月6日,2025年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系列活动之产业数据价值化专场活动在杭州举行,会上正式成立浙江数商联盟。这一由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浙江数字经济发展中心等机构牵头,联合蚂蚁科技、安恒信息、每日互动等头部企业发起的联

河北空天控股公司实现数据资产化重大突破

将旗下山西新晋智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涵盖13万台运营车辆、累计超5000万条数据的“车联网”数据资源纳入账目,以此资源开发完成“车联网报警数据综合分析”数据产品,并通过了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中心、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的数据商及数据产品登记认证。成功探索出一条跨企业层级合规取数的有效路径,为交投集团数据管

AI 大模型重塑城市肌理:科大讯飞 9000 万青神项目落地 星火 V4.0 构建智慧生态

作为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科大讯飞通过子公司讯飞智元深度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如中标四川青神县智慧城市项目,围绕智慧教育、医疗、工业三大方向构建“133N”数字体系,利用AI技术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医疗服务效率及工业监管能力。其“讯飞星火”大模型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场景中实现智能化应用,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数赢未来!2025辽宁海城举行AI新场景数字年会

共享海城发展新机遇,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日前,2025辽宁海城AI新场景数字年会在万奕酒店举行。会上场景化打造了人形机器人专区,新型人形机器人纷纷亮相,人气爆棚,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科技的双重盛宴,让人工智能更可感、可触、可及。海城市税务局局长刘焕军和西安众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智明就加油站智慧监管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华为公司华为云大数据与AI产品线副总裁

广西“人工智能+”AIGC数字员工应用培训项目盛大启航

此次AIGC数字员工项目启动,标志着广西在人工智能普及应用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启动大会上,陈智源对第一期师资班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并强调他们作为广西AIGC数字员工应用培训的首批学员,肩负着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应用培训及提供技术服务的责任与使命。希望他们珍惜学习机会,积极汲取新知识新技能,顺利通过师资评定考核,为推动广西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