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一位缅北女难民的自述:第一个念头就是往中国跑

一位缅北女难民的自述:第一个念头就是往中国跑

中国畹町设置了安置点,提供人道主义救助

一位缅北女难民的自述:第一个念头就是往中国跑

缅甸过来的边民跑到土堆上观看对面缅甸境内山头交火的情况。刚刚发射的炮弹在空中留下一个烟雾圈。 图据东方早报

■ 缅北战事不断。缅甸独立以来,几十年的内战让这个国家伤痕累累。

■ 自上个月开始的新一轮战事,仍然是在缅甸北部多支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与政府军之间发生的,与以往战事爆发相同,大量难民涌入中国边境,寻找栖息之地。

■ 连绵数十年的战争,让这里的百姓颠沛流离。人们从新闻里看到的多是宏观的报道,但具体到每一个生活在中缅边境两侧的人,这么多年的战事让他们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他们又因为这样的战事陷入了怎样痛苦的人生?

成都商报记者深入战争前沿,为你讲述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们的故事。

缅政府要统一,独立武装要权利——2012年,15年的和平协议撕碎了。截至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和平协议撕毁以来,已有6万多人次的缅甸边民进入中国。

今年11月20日凌晨,缅北的棒赛、木姐、105码、勐古等多个战略要塞,同盟军、克钦独立军等四支武装联合,向缅甸政府军发动袭击,战事再次爆发,大批难民涌入中国。中国畹町设置了安置点,提供人道主义救助。

40岁的宋兰婧是涌入中国边境难民中的一员,从十岁开始,她就一直生活在战火的惊恐之下,“我一辈子颠沛流离,不得安宁。”

11月26日,在畹町的一家客栈内,她向成都商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逃亡故事。

(注:正文以第一人称讲述整理)

成都商报首席记者 刘木木

发自云南德宏畹町

A

炮弹飞

“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

我钻进缸里,浑身发抖。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我记忆中那枪炮的声音,总像是人在说话。

我叫宋兰婧,今年40岁,身高1米50,体重147斤。我的头发,白了约3/4,这不是遗传的,这是生活所迫。

我的祖籍,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乡白泥塘村山头寨,父亲和三叔后来到缅北讨生活,最后他们都在缅北成了家,妻子都是云南人。我的三叔后来回了中国,他现在是一个中国人了。

我出生在一个叫南茄的寨子,我在十岁的时候,人民军和老缅(政府军)正交战。有一天,父亲到山上放牛去了,妈妈带弟弟妹妹们,去云南龙陵逃难去了,我是长女,要留在寨子里守家。我记得很清楚,那天太阳还有一点点没落下,炮弹突然就在寨子附近的两个山头上空飞来飞去。

我恐惧极了,将家里的一口缸打翻,我钻进缸里,浑身发抖。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我记忆中那枪炮的声音,总像是人在说话。

那是我经历的第一场战乱。不管是人民军还是老缅,他们经过寨子时,总是要菜要米,我们也都会给。

1986年后,人民军改称同盟军,不久同盟军内部又分裂了,分为彭家军和杨家军,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缅北的部队太多了,我们有时也分不清到底是谁和谁在打。

父亲当过村长和民兵连长,民兵负责寨子的治安,一共要当两次,每次要当三个月。民兵不属于任何一支队伍,哪支队伍占领了寨子,民兵就要为哪支队伍送信、送子弹、送饭。

后来我的母亲就去世了,家里的很多重活,慢慢落到我身上来了。有一次,父亲要我帮他送一封信到水岩寨子去,从南茄到那里有两条路,近路要走一个小时,但路上没有一户人家,远路要走两个小时,要经过别的寨子。我走近路,把信送到一支部队的手里,天黑了,我一个人怕,走远路回了家。

回到家,父亲就抱着我,说我总算回来了,今后再也不会给我如此危险的任务了。他告诉我,我送信的队伍,刚刚被另外一支队伍打跑了。如果我原路返回,我就会被发现通风报信,也就是“通敌”,我肯定就被枪毙了。

B

哒哒哒

“枪声稍微平息,我们才敢出门”

这次打仗,一点预警都没有,我们吓得哪也不敢去。只要不乱跑,躲在家里相对是安全的。

22岁时,我嫁给了岳因果寨子的陈金才,岳因果的人赶集,要经过南茄,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我现在不明白,当年为什么会嫁给他。我的丈夫,他太爱喝酒了,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他喝醉了就下死手打我,你别看我胖,我不敢还手,一旦还手,他打得更狠了。

家里的几亩地,主要种玉米,活计基本由我干,一天到晚从没闲过。

我们有四个孩子,最大的14岁,最小的,就是现在带着逃难的这个,才三岁多点。岳因果寨子也没有安宁,我第二个娃娃生下来没几天,军人就跑到寨子里,还在我家吃、住。

一旦打仗,我们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往中国的边境跑,有时是去保山龙陵,有时是去德宏州芒市遮放镇,都是找亲戚避难。我的堂弟媳段芬兰,肚子里的孩子才4个月,也要跟着难民队伍拼命跑,几米高的土坡,也要闭着眼睛往下跳。

由于不安宁,在缅北,靠干农活谋生实在太难了。两年前,我把家里的两头牛卖了,来到了棒赛。畹町的对面就是棒赛。

我住的是一户好心人家的房子,不用付租金,只要交点水电费。我种了几亩玉米地,去年收成不好,今年就没再种。没事我就帮人家垄甘蔗地,有时还到畹町来找馆子洗碗。我还弄一些野生蜂蜜、野菜到畹町卖,但有时连车费都赚不到。

11月20号早上7点,天还没亮,我们还睡在床上,就听到了第一声冲天炮“哒哒哒”的响声,第二炮响得更远一点,距离我住的地方大概1公里。

这次打仗,一点预警都没有,我们吓得哪也不敢去。只要不乱跑,躲在家里相对是安全的,但我们还是很害怕,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到下午两点左右,枪声稍微平息了,我们才敢出门,那时棒赛的大街上全是人,大家拿着边民证,涌到畹町口岸,急着逃到中国去。

整个下午,这个口岸挤满了难民,开始没证的不让过,后来难民太多,情况紧急,不管有没有证,中国方面都让过。

C

安置卡

“戴着这张卡,我们才能出入”

我看到几个中国边防兵将被子让给难民,自己只用一条毯子裹着,一晚上没睡觉。

当天一整天,边境都是乱哄哄的,一直到晚上7点,我们才在安置点住下来。第一个晚上物资紧缺,气温又低,我看到几个中国边防兵将被子让给难民,自己只用一条毯子裹着,一晚上没睡觉。

有钱的难民,在畹町住宾馆、客栈,还有的难民投靠在畹町的亲戚家。我在畹町没有亲戚,我也没和龙陵的亲戚说我在逃难,龙陵到这里太远,告诉他们不但没用,还会增加他们的担心。

这里的一日三餐都有保障,小孩子还能领一些额外的面包和饼干,医生也会来问我们,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如果不舒服,就要及时和他们说,有病没病,他们都关心。今天,他们给14岁以上的难民抽了血。这两天我们配备了“缅甸边民安置卡”,戴着这张卡,我们才能出入,但不能太久。

安置点没有电,晚上10点,大家差不多就全睡了。有的两家人住一个帐篷,有的三家人住一个帐篷,一个帐篷最多可以住13个人,还有一些长帐篷,里面可以住十几二十家人。每天早上,管理人员都要我们把被子叠好。

人太多,洗澡不方便。前天,堂弟媳段芬兰在畹桥客栈开了一间房,我这两天就带孩子来这里洗澡。

我的公公婆婆还留在寨子里,老人们舍不得离开,说要守家。一旦打仗了,吸毒品的小偷就冒出来了,他们乱翻,什么都拿。我们现在都不敢回去,不管被哪一支队伍抓到,都要帮他们运子弹、送饭、带路。

D

只能等

我们被称为“最后的中国人”

我是最穷的那些人,想找个地方稳定下来,战争却让我颠沛流离,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些年,我都是在这种担惊受怕中过来的。我现在听不得瓦片响,总觉得那就是子弹飞过来了。

我们每天无所事事,主要是待在安置点打听前方的战事。无聊的时候,我就在微信群里唱山歌。能不能回去,我们现在只能等。中国的边防兵和我们说,那边危险,暂时不要回去。

我的四个孩子,老大和老二在缅甸西博(音)的华侨学校读书,昨天我和她们通电话,学校还算安全。学校见我穷,免了她们的学费。老三寄居在龙陵县的姑姑家,也只需要交一点伙食费。

这几个孩子,天天都要用钱,我每天都焦头烂额。心急的时候,我都要出来,到畹町的街上转转,看能不能找个地方打扫卫生,我跑了好多家宾馆,都说招满了。

缅北的老百姓,绝大多数的祖籍来自中国,我这样的人,也被称为“最后的中国人”,我们的身份证,是缅甸最底层的蓝色身份证。缅北的老百姓,贫富差距很大。很多人靠赌场和毒品发了财,有的人脑子灵活,做玉石、木材生意,有房有车。而我是最穷的那些人,想找个地方稳定下来,战争却让我颠沛流离,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责任编辑:孙晓曼】

数字人民币战略升维:“十五五”金融强国下的民间创新与制度赋能

金融的终极价值不再体现在规划文件里的独立篇章,而是深深嵌入中国式现代化每一个毛细血管的活力中。《“十五五”规划建议》对“金融”二字只字未提,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中国金融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金融已从特定行业部门的管理对象,上升为服务国家战略的整体性支撑力量。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指出,将“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

数字人民币:重塑价值互联网时代的国家金融基础设施与产业场景金融新生态

我们正站在一场货币范式革命的历史关口。数字人民币(e-CNY)与私营稳定币的竞争,远非简单的支付工具之争,而是“国家主权信用”与“私营抵押信用”两种货币哲学的根本性对决。这场对决的背后,是中美两国基于其全球战略位置(挑战者与守成者)所选择的截然不同的金融未来之路。深入剖析这场变革,不仅关乎货币本身的演进,更关乎未来全球数字金融生态的主导权与国家安全。一、法理奠

国家数据局:“三个一批”激活数据要素活力

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副司长栾婕在第二场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以“三个一批”概括试验区最新成果——落地一批创新性改革举措、打造一批可推广经验、解决一批数据价值释放痛点,为激发数据要素活力注入强劲动能。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创新实践多点突破在浙江杭州,“改革沙盒”机制为数据创新提供容错空间,企业可先行先试数据产品开发,突破传统监管壁垒;温州则

云南广播电视台依托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 成立南亚东南亚网红联盟并发布系列国传计划

9月16日下午,依托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云南广播电视台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南亚东南亚网红联盟成立暨系列国传计划发布仪式”。活动以“星动澜湄 ‘智’享未来”为主题,邀请到国内及柬埔寨、马来西亚、老挝、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家的近20名网络大V参与。

绥芬河:培育壮大电商人才队伍 推动数字经济与跨境文化融合发展

截止27日,为期3天的“文明赋能电商 实践聚力边城”——2025电商人才培训活动吸引了线上线下传统外贸企业主、乡村振兴带头人、大学生创业者等近千人受益。这是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委宣传部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等部门为深入落实“贸易领先赋能行动”,培育壮大电商人才队伍,推动数字经济与跨境文化融合发展创新的一次新的尝试。

中国通用咨询杭州运营中心正式落户浙农科创园

4月25日,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用咨询”)杭州运营中心在浙农科创园正式揭牌运营。通用咨询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晓龙,浙农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文华出席揭牌与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并致辞。通用咨询、浙农控股、浙农科创,以及通用咨询合作单位负责人等出席活动。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长谢小云:让数据价值在可靠的机制和装置中高效流转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小云在日前赴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表示,浙江省数据资源丰富,要充分发挥这些数据的价值,就需要我们正视数据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要以对待核燃料的严谨态度来对待数据。让数据价值在可靠的机制和装置中,高效流转。▲每日互动公司董事长方毅(左一)向谢小云(左二)一行介绍每日互动数据智能业务谢小云一行参观了每日互

浙江数商联盟成立 探路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新高地

交易平台累计调用量超8亿次,全省覆盖18个区域专区,联盟力促数据要素“最优解” 。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浙江再次迈出关键一步。3月6日,2025年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系列活动之产业数据价值化专场活动在杭州举行,会上正式成立浙江数商联盟。这一由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浙江数字经济发展中心等机构牵头,联合蚂蚁科技、安恒信息、每日互动等头部企业发起的联

河北空天控股公司实现数据资产化重大突破

将旗下山西新晋智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涵盖13万台运营车辆、累计超5000万条数据的“车联网”数据资源纳入账目,以此资源开发完成“车联网报警数据综合分析”数据产品,并通过了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中心、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的数据商及数据产品登记认证。成功探索出一条跨企业层级合规取数的有效路径,为交投集团数据管

AI 大模型重塑城市肌理:科大讯飞 9000 万青神项目落地 星火 V4.0 构建智慧生态

作为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科大讯飞通过子公司讯飞智元深度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如中标四川青神县智慧城市项目,围绕智慧教育、医疗、工业三大方向构建“133N”数字体系,利用AI技术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医疗服务效率及工业监管能力。其“讯飞星火”大模型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场景中实现智能化应用,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数赢未来!2025辽宁海城举行AI新场景数字年会

共享海城发展新机遇,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日前,2025辽宁海城AI新场景数字年会在万奕酒店举行。会上场景化打造了人形机器人专区,新型人形机器人纷纷亮相,人气爆棚,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科技的双重盛宴,让人工智能更可感、可触、可及。海城市税务局局长刘焕军和西安众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智明就加油站智慧监管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华为公司华为云大数据与AI产品线副总裁

广西“人工智能+”AIGC数字员工应用培训项目盛大启航

此次AIGC数字员工项目启动,标志着广西在人工智能普及应用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启动大会上,陈智源对第一期师资班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并强调他们作为广西AIGC数字员工应用培训的首批学员,肩负着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应用培训及提供技术服务的责任与使命。希望他们珍惜学习机会,积极汲取新知识新技能,顺利通过师资评定考核,为推动广西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