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城市百科】阿拉善盟-五彩斑斓之地

“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东、东北与乌海、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三市相连,南、东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西、西南与甘肃省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全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万人,在自治区12个盟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少。阿拉善盟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38个民族,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盟常住人口为262361人,其中汉族人口为197204人,占75.17%;蒙古族人口为50104人,占19.10%;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15053人,占5.74%。全盟辖3个旗和2个自治区级开发区,盟行政公署驻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


阿拉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西汉名将霍去病入居延收复河西。元代设亦集乃路总管府。清代设阿拉善和硕特旗和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两个特别旗。1949年阿拉善和硕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和平解放。1980年5月成立阿拉善盟。 


“苍天般的阿拉善”辽阔而神奇。全球唯一以沙漠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三大胡杨林之一的额济纳胡杨林、世界三大载人航天中心之一的东风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坐落于此。漠西卫拉特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南蒙古三大部文化在此融合发展,沙漠文化、草原文化、骆驼文化、航天文化、赏石文化交相辉映。阿拉善享有中国观赏石之城、中国骆驼之乡、中国肉苁蓉之乡的美誉。这里还是全球最大的汽车越野盛会——阿拉善英雄会的永久举办地。


行政区划


阿拉善盟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和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2个自治区级开发区,共有31个苏木镇,200个嘎查村。盟行政公署驻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地处呼包银榆经济区、陇海兰新经济带交汇处。东、东北与乌海、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三市相连,南、东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西、西南与甘肃省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97°10′~106°53′,北纬37°24′~42°47′之间,东西长831公里,南北宽598公里,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22.8%。 


巴彦浩特镇东距北京市1131公里、呼和浩特市723公里。东南至银川市114公里、西安市817公里。西南至兰州市520公里。


气候特征


阿拉善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为内陆高原,远离海洋,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降水量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蒸发量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增。年平均气温7.9~10.0℃,极端最低气温-35.3℃(达来呼布,1964年2月9日),极端最高气温44.8℃(拐子湖,1988年7月24日)。1月平均气温-10.9~-7.5℃,7月平均气温23.5~28.4℃。年降水量39.3~224.2毫米。蒸发量(4-10月)1212.5~2315.8毫米。年无霜期142~174天。年日照时数2993-3345小时。年平均风速2.4~4.6米/秒。阿拉善盟北部盛行偏西风,南部多东南风。


地形地貌


阿拉善盟属内陆高平原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沙漠戈壁相间,周围丘陵相连,群山环抱。全盟山地面积3.44万平方公里,丘陵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戈壁面积9.1万平方公里,沙漠面积8.84万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处贺兰山主峰达郎浩绕为3556米,是内蒙古自治区最高峰;最低处银根盆地海拔740米。盟境东部有贺兰山,全长250公里,是中国季风影响范围的西界、内外流域的分水岭和200毫米降水的分界线;南部龙首山、合黎山为河西走廊的北部屏障;西部马鬃山群山分布,绵延起伏;中部狼山余脉哈鲁乃山、罕乌拉山和巴彦乌拉山、雅布赖山自东北向西南插入,将阿拉善高平原分为东、西两大块。境内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第二大沙漠,以高陡著称;海拔高度1611米、相对高度达598米的必鲁图峰被誉为“沙漠珠峰”,是世界沙漠最高峰。


土壤水文


阿拉善盟土壤受地形地貌及生物气候条件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由东南向西北土壤地带性分布从棕钙土逐步过渡为灰漠土和灰棕漠土。非地带性土壤有风沙土、盐土、碱土、龟裂土、钙质石质土、粗骨土。在河漫滩及低阶地发育有林灌草甸土和盐化潮土,同时普遍有盐碱化现象。


阿拉善盟河流水系主要以内陆河水系为主,东部有黄河过境,西部有黑河流入。黄河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麻黄沟进入阿拉善盟,沿东南边界在磴口县二十里柳子出境,境内约80公里,流域面积3988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315亿立方米。黑河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终止于居延海,干流全长928公里,正义峡以下为下游,经甘肃省酒泉市鼎新镇最后注入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居延海,在阿拉善盟境内河道长314公里,流域面积为7万平方公里。


阿拉善盟山沟泉溪主要发源于贺兰山、雅布赖山、龙首山等山区,共70多处,流域面积2676平方公里。年清水总量905万立方米,年平均洪水总量约5000万立方米。


阿拉善盟湖泊较多,以三大沙漠中的湖盆为主。阿拉善盟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中共有大小湖盆达602处,其中水面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75个(巴丹吉林沙漠湖泊14个、腾格里沙漠湖泊47个、乌兰布和沙漠湖泊14个),总水面面积为273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阿拉善盟现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38个民族。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盟常住人口为262361人,其中汉族人口为197204人,占75.17%;蒙古族人口为50104人,占19.10%;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15053人,占5.74%。阿拉善蒙古族主要由和硕特、额济纳土尔扈特两部分构成。


为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现主要集中在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明崇祯十年(1637年),和硕特部首领图鲁拜琥(固始汗)率领大部分庶民离开了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一带,游牧于青海。经过不断发展壮大,到了清初,固始汗之孙分别统治着青海、西藏以及贺兰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康熙十六年(1677年),固始汗之孙和罗理率和硕特余部自新疆迁徙,途径青海大草滩,移牧阿拉善地区,并向清政府奏请归顺。康熙皇帝将和罗理部按四十九旗之例,编置佐领,正式设置阿拉善和硕特旗,属独立旗,直属理藩院,册封和罗理为多罗贝勒,授札萨克印,其子孙因战功卓著被清廷册封为额驸,世袭罔替。经过九代十王的治理,直至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和硕特旗宣告和平解放,建立人民政府。 [5]


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人


为成吉思汗时期客列亦惕部首领王罕的后裔。17世纪初,土尔扈特部西迁至伊济勒(伏尔加)河下游,建立了土尔扈特汗国。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阿玉奇汗族弟纳扎尔玛穆特之子阿喇布珠尔率部赴西藏礼佛,5年后,归路被阻,请求内附。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清政府封阿喇布珠尔为固山贝子,并允许其部游牧于党河、色尔腾、马海一带(今甘肃省肃北蒙古自治县境内),后辗转迁徙至额济纳绿洲。乾隆十八年(1753年),清政府授予罗卜藏达尔扎札萨克印,正式建立了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经过十三位王爷的世袭,于1949年9月27日,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宣告和平解放,建立人民政府。 [5]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86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47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37种,矿产地175处,包括特大型矿区1个,大型矿区19处、中型矿区25处、小型矿区130处。其中,无烟煤、钛、铋、锑、冶金用白云岩、冶镁用白云岩、冰洲石、晶质石墨、玛瑙、高岭土、陶瓷土储量位列内蒙古自治区首位,钒、芒硝、制碱用灰岩储量位列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位,铌、普通萤石、砷、磷、石膏储量位列内蒙古自治区第三位。全盟优势矿产是无烟煤、盐矿、天然碱、金矿、萤石、晶质石墨、冶镁用白云岩、饰面用花岗岩、高岭土、陶瓷土、石油、天然气等。 [6]


全盟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煤种齐全,以太西无烟煤和焦煤等优质煤炭为主,主要分布于阿拉善左旗贺兰山、黑山以及阿拉善右旗长山地区,资源量33.01亿吨。以铁为主的黑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较丰富,额济纳旗一带的铁矿石富矿比高、有害元素含量低,是钢铁工业优质原料,已探明储量1.79亿吨。以金为主的贵金属矿产资源潜力大,共发现金矿产地25处,探明储量108.48吨。额济纳旗北山成矿带是金、铜、钼、铅、锌等有色金属的重要成矿地带,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找矿靶区,找矿潜力巨大。非金属矿产极具特色,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晶质石墨资源储量规模巨大、品级优良,保有资源储量2936.51万吨,主要分布于阿拉善左旗的查汉木胡鲁和孪井滩地区;天然碱储量丰富,已探明储量7.09亿吨,主要集中在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区;饰面用花岗岩资源储量巨大,已探明储量4.49亿立方米,以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公饰面用花岗岩最为闻名;普通萤石311.7万吨,主要分布在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石英砂、陶粒用粘土在阿拉善左旗嘉尔嘎勒赛汉镇和腾格里额里斯镇周边广泛分布,资源优势明显,且已形成产业基地;石油、天然气勘查已有突破,勘探预测石油地质储量1.6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31亿立方米,有望取得重大成果。


风光资源


阿拉善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属高空西风环流区,风能资源丰富,丰富区和较丰富区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具有稳定度高、连续性好的风能品位,属国家风能资源Ⅰ类区。阿拉善盟地势较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的量较小,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太阳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及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变化而增强,即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属国家光热资源Ⅰ类区。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以阿拉善为核心的千万千瓦级风光热综合新能源基地列入“十四五”规划,直流超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加快建设,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全盟已建成并网发电新能源项目40项,总装机容量达到180.56万千瓦,其中风电100.06万千瓦,光伏80.5万千瓦。全盟电网结构不断优化,已形成以吉兰太、定远营两座50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11座220千伏变电站为辐射的供电网络。


动植物资源


阿拉善盟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各种野生脊椎动物2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蒙古野驴、野骆驼、北山羊、遗鸥、马麝、黑鹳、金雕、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鹅喉羚、马鹿、盘羊、岩羊、天鹅、猎隼、蓝马鸡、雕鸮等。 


阿拉善盟野生植物以旱生、超旱生、盐生和沙生的荒漠植物为主,现有野生植物900余种。其中,被列入《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有45种。一级保护植物有梭梭、胡杨、肉苁蓉、四合木、绵刺、沙冬青6种;二级保护植物有斑子麻黄、裸果木、蒙古扁桃、大叶细裂槭、甘草、文冠果、贺兰山丁香、脓疮草、百花蒿9种;三级保护植物有沙木蓼、阿拉善沙拐枣、荒漠黄蓍、贺兰山棘豆、内蒙古棘豆、阿拉善黄芩、阿拉善单刺蓬、贺兰山女娄莱、蒙新久苓菊、贺兰山稀花紫堇、贺兰山南芥、阿拉善沙芥、阴山芥、针枝芸香、长叶红砂、内蒙古邪蒿、阿拉善点地梅、互生叶醉鱼草、白麻、贺兰山玄参、内蒙古野丁香、戈壁短舌菊、贺兰山女蒿、阿拉善风毛菊、戈壁藜、瓣鳞花、甘青侧金盏花等30种。阿拉善盟天然乔木林分布110万亩,其中贺兰山西坡以青海云杉为主天然次生林58万亩;额济纳居延绿洲胡杨林44万亩。天然灌木主要有白刺、梭梭、花棒、柠条、红砂、绵刺、柽柳、沙冬青、霸王等,面积2980万亩。野生药材的种类和蕴藏量都比较丰富,生长有肉苁蓉、甘草、锁阳、苦豆子、麻黄、山沉香、黑果枸杞、罗布麻等多种名贵药材。 [6]


水资源


生态资源


阿拉善盟水资源总量73075万立方米(不含黑河来水量),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243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74832万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45253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可开采量为36597万立方米。截至2020年末,全盟共有中小型水库23座,总库容2464.6万立方米;塘坝99处。 [6]


交通运输


公路


截至2020年,阿拉善盟公路总里程达到10971公里。其中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977公里,一级公路651公里,二级公路805公里,三级公路3928公里,四级公路4610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国道2595公里,省道2182公里,县道2170公里,乡道1672公里,村道2352公里。黑色路面达9214公里,占全盟总里程84%。全盟苏木镇、嘎查村通油路率均达到100%。2020年末,完成货物运输总量3313.2万吨、旅客运输总量24.7万人。


京新高速(G7)公路从阿拉善盟北境穿过,横跨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境内全长814公里,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路段最长的高速公路。巴银高速公路阿拉善盟境内全长69公里,是连接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高等级公路。乌海至巴彦浩特一级公路阿拉善盟境内全长130公里,是两个地区重要的运输通道。全盟各旗所在地实现了高等级公路贯通。


铁路


截至2020年,全盟铁路运营里程为1691公里。分别为乌海西至吉兰泰铁路全长130公里,境内长128公里;干塘至武威铁路全长172.2公里,境内长58公里,增建二线境内长52公里;临河至哈密铁路全长1313公里,境内长851公里;天鹅湖西站至策克口岸铁路联络线全长71公里;嘉峪关北至策克口岸铁路全长452.3公里,境内长344.9公里;清水至赛汉陶来铁路全长331公里,境内长170公里;赛汉陶来连接嘉策线全长12.5公里,庆华物流中心铁路专用线3.88公里。全盟铁路路网密度62.6公里/万平方公里,电气化率为6.5%、复线率为3.1%。2020年完成铁路货物运输总量1019.30万吨、旅客运输总量8.99万人次。 [7]


航空


2012年8月,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机场同期开工建设,2013年12月17日正式通航运营,飞行区指标均采用3C标准。截至2020年底,阿拉善三旗机场共保障运输飞行40311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99.5万人次,其中:2020年共保障运输飞行3871架次、旅客吞吐量约12.1万人次。先后开通运营过阿拉善左旗至西安、天津、重庆、兰州、银川、中卫、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等城市航线。2020年,运营的5条航线涉及西安、天津、呼和浩特、包头、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6个航点。


政治编辑 语音


盟委书记:代钦


盟委副书记、行署党组书记、盟长:李中增


盟人大工委主任:王维东 


盟政协主席:卢利明


经济


综合


2020年,阿拉善盟地区生产总值304.8亿元,同比增长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7亿元,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173.6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113.5亿元,下降3.0%。三次产业比例为5.8:57.0:37.2。


2020年,阿拉善盟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58.5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9.8亿元,同比下降2.1%。全盟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达78.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9%。


2020年,阿拉善盟全年城乡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下降1.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 %;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5%。民间投资增长8.9%;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1.4%。全年施工项目个数348个,下降2.8%,新开工项目160个,下降19.2%;投产项目数为72个。新建项目投资下降6.3%;扩建项目增长755.0%;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4%。


截止2020年末,阿拉善盟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08.9亿元,比年初增加22.2亿元,增长5.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68.6亿元,比年初增加1.1亿元,增长0.3%。 


截止2020年末,阿拉善盟保险机构共有15家。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2.8亿元,比上年增长3.3%。人身保险实现保费收入7.5亿元,下降0.8%;财产保险实现保费收入5.4亿元,增长9.7%。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3.4亿元,增长7.7%,其中:财产保险业务累计赔付2.3亿元;人身保险累计赔付1.1亿元。


第一产业


2020年,阿拉善盟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2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万公顷,增长2.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5万公顷,下降0.8%。粮食总产量13.3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产量1.1万吨,下降3.5%;蔬菜产量8.7万吨,增长0.1%;棉花产量83.9吨,下降20.6%;水果(含果用瓜)产量1313吨,下降69.7%。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达115.37万头(只),比上年增长8.8%。


2020年,阿拉善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8.2万千瓦,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6%。 [9]


第二产业


2020年,阿拉善盟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0.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2.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22.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0.4%,制造业增长17.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5.9%;重工业增长12.9%。


从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看,全盟原盐产量达102.3万吨,比上年增长0.9%;铁矿石原矿产量达20.8万吨,增长74.7%;盐酸产量达8.5万吨,下降30.9%;水泥产量达100.9万吨,增长29.3%。


2020年,阿拉善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5%;利润总额下降25.1%。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7.2%。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4%。


第三产业


2020年,阿拉善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亿元,比上年下降18.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5.3亿元,下降19.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亿元,下降17.2%。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41.8亿元,下降6.4%;餐饮收入9.4亿元,下降49.0%。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84.2亿元,下降16.4%;零售业商品销售额37.5亿元,下降9.8%;住宿业营业额3.2亿元,下降6.8%;餐饮业营业额5.3亿元,下降19.6%。


2020年,阿拉善盟进出口总额36.3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下降24.4%,其中:进口额30.2亿元,下降27.7%,出口额6.1亿元,下降2.5%。


2020年,阿拉善盟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61.5万人次,恢复同期89.2%。其中,国内游游客661.5万人次,恢复同期89.8%;入境游游客39人次,恢复同期0.1%。实现旅游收入107.2亿元,恢复同期78.6%。其中,国内游游客107.2亿元,恢复同期80.4%;入境游游客1.54万美元,恢复同期0.0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0年,阿拉善盟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0所,招生10914人,在校学生36582人,毕业生9016人,教职工4353人,其中专任教师3554人。全盟幼儿园32所,招生3239人,在园幼儿8314人,毕业生2892人;小学17所,招生2515人,在校生12410人,毕业生1884人;普通初中12所,招生1811人,在校生5598人,毕业生1750人;普通高中5所,招生1275人,在校生3780人,毕业生1457人;职业高中2所,招生516人,在校生1332人,毕业生260人;高等教育学校1所,招生1551人,在校生5086人,毕业生76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7人,在校生62人,毕业生7人。 


2020年,阿拉善盟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7%,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5%,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旗县(市、区)比例达到100%。


医疗卫生


全盟现有卫生健康机构338个(其中综合医院5家,蒙中医医院4家,疾控中心4个,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大队)5个,中心血站1个,妇幼保健服务中心4个,计划生育协会4个,爱国卫生服务中心3个,苏木镇卫生院3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8个,嘎查(村)卫生室170个,社会办医81所)。各级医疗机构编制床位数1773张,从业人员3076人,执业(助理)医师1040人,执业护士888人,每千人拥有开放病床5.46张、执业(助理)医师数3.96人、注册护士3.39人。


文化事业


现有文化事业单位42家(文化站30家、文化馆4家,图书馆4家,国有博物馆4家),有专业剧院1家,演出场所3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0个。全盟现有数字影院6家(阿拉善左旗3家、阿拉善右旗1家、额济纳旗2家),全盟有广播电视台3座(阿拉善盟广播电视台、阿拉善右旗广播电视台、额济纳旗广播电视台),电视台1座(东风电视台);广播电视微波台站67座;微波线路总长达3331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34万户;“村村通”广播电视用户7826户;“户户通”直播卫星地面接收用户26990户,全盟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和99.12%,覆盖盟、旗、苏木镇(街道办)、嘎查村(社区)的四级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科学技术


2020年,阿拉善盟全年专利授权272件;发明专利授权27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6件。共争取国家、自治区科技项目67项,获资金支持2862.2万元;年内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盟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4家、农牧业科技园区1家、农牧业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4家。


人民生活


2020年,阿拉善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18元,比上年增长2.7%;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494元,比上年下降4.5%。


2020年,阿拉善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009元,比上年增长2.4%;2020年,阿拉善盟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44元,比上年增长6.4%。


社会保障


2020年,阿拉善盟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95852人,较2019年增长5.55%;城乡居民参保人数51668人,较2019年增长0.64%。 


2020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4755人,较2019年增长1.65%。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2407人,较2019年增长2%。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2348人,较2019年增长1.4%。 


2020年,阿拉善盟保障城镇低保对象918户1453人,发放低保资金1219.10万元;保障农牧区低保对象423户726人,发放低保资金416.23万元。各类优抚对象387人。社区服务中心21个,社区服务站29个。养老服务机构12个,实际床位1005张,入住人数314人。全盟共计销售福利彩票5687.14万元,较2019年下降26%。


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8月,阿拉善盟已调查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1330余处,包括古遗址990处,古墓葬148处,古建筑27处,石窟寺及石刻12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4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分别是居延遗址(含黑城遗址)、定远营古城、曼德拉山岩画、巴丹吉林庙,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盟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0处。全盟各级国有博物馆馆藏类文物已达4万余件。


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9个,传承人7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56个,传承人90人;盟级非遗项目113个,传承人298人;旗级非遗项目233个,传承人836人。


2020年,阿拉善烤全羊、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蒙古象棋、沙力搏尔式摔跤、查玛、蒙古族养驼习俗等六个非遗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


阿拉善是一个类型多样、特色突出、品质高雅、区位差异明显、文化内涵丰富、潜在优势深厚的旅游资源富集区,拥有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精品资源。按照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和全盟旅游总体规划中采集、分类、评价的结果,阿拉善盟拥有8个主类29个亚类155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分别为国家标准的100%、93.6%和63.2%,资源单体481个。按资源级别分,阿拉善盟五级旅游资源单体7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23个,三级旅游资源单体32个,优良资源单体62个,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截至2021年8月,阿拉善盟共有A级景区31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2家,3A级景区4家,2A级景区14家。 [12]


著名人物


历史名人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


阿旺丹德尔(著名语言学、佛学、哲学学者)


岳钟琪(清朝名将、定远营的始建者)


苏剑啸(革命英烈)


达理札雅(阿拉善旗人民政府第一任主席)


塔旺嘉布(额济纳旗人民政府第一任主席)


魏·巴特尔(文史学者)


当代名人


苏和(时代楷模)


德德玛(歌唱家)


鲁健(央视主持人)


南斯勒玛(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责任编辑:李文文】

数字人民币战略升维:“十五五”金融强国下的民间创新与制度赋能

金融的终极价值不再体现在规划文件里的独立篇章,而是深深嵌入中国式现代化每一个毛细血管的活力中。《“十五五”规划建议》对“金融”二字只字未提,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中国金融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金融已从特定行业部门的管理对象,上升为服务国家战略的整体性支撑力量。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指出,将“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

数字人民币:重塑价值互联网时代的国家金融基础设施与产业场景金融新生态

我们正站在一场货币范式革命的历史关口。数字人民币(e-CNY)与私营稳定币的竞争,远非简单的支付工具之争,而是“国家主权信用”与“私营抵押信用”两种货币哲学的根本性对决。这场对决的背后,是中美两国基于其全球战略位置(挑战者与守成者)所选择的截然不同的金融未来之路。深入剖析这场变革,不仅关乎货币本身的演进,更关乎未来全球数字金融生态的主导权与国家安全。一、法理奠

国家数据局:“三个一批”激活数据要素活力

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副司长栾婕在第二场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以“三个一批”概括试验区最新成果——落地一批创新性改革举措、打造一批可推广经验、解决一批数据价值释放痛点,为激发数据要素活力注入强劲动能。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创新实践多点突破在浙江杭州,“改革沙盒”机制为数据创新提供容错空间,企业可先行先试数据产品开发,突破传统监管壁垒;温州则

云南广播电视台依托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 成立南亚东南亚网红联盟并发布系列国传计划

9月16日下午,依托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云南广播电视台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南亚东南亚网红联盟成立暨系列国传计划发布仪式”。活动以“星动澜湄 ‘智’享未来”为主题,邀请到国内及柬埔寨、马来西亚、老挝、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家的近20名网络大V参与。

绥芬河:培育壮大电商人才队伍 推动数字经济与跨境文化融合发展

截止27日,为期3天的“文明赋能电商 实践聚力边城”——2025电商人才培训活动吸引了线上线下传统外贸企业主、乡村振兴带头人、大学生创业者等近千人受益。这是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委宣传部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等部门为深入落实“贸易领先赋能行动”,培育壮大电商人才队伍,推动数字经济与跨境文化融合发展创新的一次新的尝试。

中国通用咨询杭州运营中心正式落户浙农科创园

4月25日,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用咨询”)杭州运营中心在浙农科创园正式揭牌运营。通用咨询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晓龙,浙农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文华出席揭牌与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并致辞。通用咨询、浙农控股、浙农科创,以及通用咨询合作单位负责人等出席活动。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长谢小云:让数据价值在可靠的机制和装置中高效流转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小云在日前赴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表示,浙江省数据资源丰富,要充分发挥这些数据的价值,就需要我们正视数据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要以对待核燃料的严谨态度来对待数据。让数据价值在可靠的机制和装置中,高效流转。▲每日互动公司董事长方毅(左一)向谢小云(左二)一行介绍每日互动数据智能业务谢小云一行参观了每日互

浙江数商联盟成立 探路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新高地

交易平台累计调用量超8亿次,全省覆盖18个区域专区,联盟力促数据要素“最优解” 。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浙江再次迈出关键一步。3月6日,2025年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系列活动之产业数据价值化专场活动在杭州举行,会上正式成立浙江数商联盟。这一由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浙江数字经济发展中心等机构牵头,联合蚂蚁科技、安恒信息、每日互动等头部企业发起的联

河北空天控股公司实现数据资产化重大突破

将旗下山西新晋智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涵盖13万台运营车辆、累计超5000万条数据的“车联网”数据资源纳入账目,以此资源开发完成“车联网报警数据综合分析”数据产品,并通过了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中心、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的数据商及数据产品登记认证。成功探索出一条跨企业层级合规取数的有效路径,为交投集团数据管

AI 大模型重塑城市肌理:科大讯飞 9000 万青神项目落地 星火 V4.0 构建智慧生态

作为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科大讯飞通过子公司讯飞智元深度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如中标四川青神县智慧城市项目,围绕智慧教育、医疗、工业三大方向构建“133N”数字体系,利用AI技术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医疗服务效率及工业监管能力。其“讯飞星火”大模型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场景中实现智能化应用,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数赢未来!2025辽宁海城举行AI新场景数字年会

共享海城发展新机遇,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日前,2025辽宁海城AI新场景数字年会在万奕酒店举行。会上场景化打造了人形机器人专区,新型人形机器人纷纷亮相,人气爆棚,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科技的双重盛宴,让人工智能更可感、可触、可及。海城市税务局局长刘焕军和西安众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智明就加油站智慧监管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华为公司华为云大数据与AI产品线副总裁

广西“人工智能+”AIGC数字员工应用培训项目盛大启航

此次AIGC数字员工项目启动,标志着广西在人工智能普及应用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启动大会上,陈智源对第一期师资班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并强调他们作为广西AIGC数字员工应用培训的首批学员,肩负着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应用培训及提供技术服务的责任与使命。希望他们珍惜学习机会,积极汲取新知识新技能,顺利通过师资评定考核,为推动广西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