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中国

日本专家炮轰新能源汽车政策 电动汽车一点也不减少碳排放

在今年1月份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6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透露,2009年-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达到 49.7万辆,这表明我国接近完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到的“到2012年时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的阶段性目标。

面对下一个“到2020年时产能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的最终目标,政策制定者虽倍感压力、但也是乐见其成。但关于我国将新能源汽车限定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由此制定的补贴政策争议不断,关于“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是否真能达到“节能减排”作用的争论却也是从未停息。

近日,日本汽车技术专家、马自达创驰蓝天技术之父人见光夫再次向电动汽车开炮,“如果按照现在的发电方式进行计算,(从CO2减排的角度)电动汽车几乎没有意义”。他通过长达50页PPT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现有的发电方法不改变的前提下,将内燃机的实际油耗改善大约25%,CO2排放量就能达到与电动汽车相同水准。

北航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徐向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果是从节能减排角度出发,有关部门最好不要限定技术路线,尤其现在针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标准按照续航里程并不科学,实际上以耗电量作为国家补贴标准较为恰当。

人见光夫同样对各国汽车产业政策中以“排放量交税”的方式不满:“大排量高税金这种税制是低成本油耗改善及Nox削减的大障碍”。他认为,应该在汽车燃油上涨价,政府增加燃料税,自然个人就会选择燃油性能好的车,企业也会朝着这方面努力。

人见光夫话有所指,实则还是对各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的不满。“至今还拿陈腐表现极差的测试油耗对比本身就是错误,内燃机的实际油耗完全可以达到与电能消耗同水准,推广电动汽车就需要降低发电时的二氧化碳排放,所需社会成本的性价比怎样呢?”

汽车行业知名评论员汪云青认为,我国推广新能源车,并不完全是从减排和经济角度出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考量,就是可持续性,我国汽车发展路径的主线是“内燃机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车”。

而我国政府在制定《规划》时并没有给出一个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相当夸张的数据。

发电方式不变

电动汽车解决不了污染问题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5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331092辆,毫无争议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科技部部长万钢肯定我国近年来取得新能源汽车发展成绩的同时,国内车企们也纷纷发布2016年及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比亚迪甚至提出未来三年的目标是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每年翻一倍,上汽则宣布将在未来五年累计投入200亿元,投放30款以上全新产品,以保持自己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

从大力发展和推动电动车之时,业内人士对于国内不少车企忽视传统汽车技术创新的批评就没有中断过。当跨国汽车公司在发动机技术、轻量化技术、智能技术等传统汽车上都有突破性进步时,国内车企在这些方面却相形见绌,似乎差距在扩大。国内车企当真寄希望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的梦想?

“国内电动汽车都是在传统车型上改,加上电池,车身发生变化,悬架和转向都要重新调校,车的性能肯定不行,现在市面上卖的电动汽车感觉不好,底盘没有按照电动汽车逻辑来设计,悬架参数都是要有变化的,”徐向阳对此表示忧虑,看看宝马i3、特斯拉电动汽车体现出来的技术实力。

人见光夫甚至对于各国发展电动汽车政策方向不屑一顾,“如果按照现在的发电方式进行计算,(从CO2减排的角度)电动汽车几乎没有意义”,“在发电方面中国政府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尽量削减二氧化碳的排量,如果没有什么对策的话,二氧化碳的排量一定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而且即使做了这些电动汽车,顾客也不会购买”。

人见光夫以数据说话,根据德国ADAC的实际测试结果,搭载2.0升创驰蓝天发动机的MAZDA 3的实际工况油耗为每百公里5.2升,“从油井到车轮”的全程CO2排放水平是14.8kg/100km,而同级电动车实际工况下平均一百公里电耗是 21.2kWh,按照0.5kg CO2/kwh的世界平均发电时CO2排放水平折算,该车“从油井到车轮”的CO2排放水平为10.6kg/100km,再考虑到锂离子电池的生命周期, 实际CO2排放水平应为11.6kg/100km;如果按照日本现在的发电方式进行计算,电动汽车几乎没有意义,与2011年福岛地震前相比,2015年发电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大约15%,所以只要改善内燃机就可以轻松超越电动汽车。

根据人见光夫提供的世界各国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对比表,中国仅次于印度,0.77kg.co2/kwh,以火力发电为主的中国电动汽车实际产生的排放可能还高于汽油车。人见光夫认为,在现在的发电方法不改变的前提下,将内燃机的实际油耗改善大约25%,就可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电动汽车同水准。

要想节能减排

可提高燃料税

假设当前不发展电动汽车,内燃机又有多少提升空间呢?人见光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为了对应欧洲2020年95g左右的排放法规,我们会在2020年实现大约改善30%燃油效率。通过停缸、可变气门升程、米勒循环、可变压缩比、稀薄燃烧等技术的应用,第二代创驰蓝天发动机将实现20%以上的燃效提升, 第三代创驰蓝天发动机的燃效更将实现在现有发动机基础上30%以上的提升”。

根据当前汽车工业发展情况,他认为,到2020年基础发动机(内燃机)仍是主流,iSTOP智能怠速停止系统、能量再生、油电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或有所增长,但幅度都不会太大,特别是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使用范围依然有限。

假设不考虑排放问题,单纯从消费角度买电动汽车是否划算呢?他表示,按照德国的电费与汽油价格比较:C级电动汽车的实际电耗是 21.2KWh/100km,实际使用成本是6.18欧元,而2015年汽油价格是1.28欧元/L,C级创驰蓝天发动机汽车的实际油耗是5.2L /100km,实际使用成本是6.66欧元,二者相差不大,“目前电动汽车还很少就已经是这种状态,如果绿色发电税增加的话,油/电费用就会换位,使用 PHEV的人们还会充电吗?”

要想真正达到节能减排作用,又该如何做呢?“现在世界各国采用的办法都是增加税金,但我希望不是在税金上采取对策,而应该在燃料上采取对策,让燃料涨价,在燃料上加税金,比如对汽油加汽油税之类的,这样大家就会去买真正的燃油性能比较好的车”,人见光夫告诉记者。

徐向阳认为,我国各项补贴政策就是为了节能减排,油耗低、碳排放低,耗电低就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过去汽油车理论上排量越低排放越少,现在要修正政策,还是回到本位上去,不要以排量为标准,应该以油耗为标准。

国家补贴

应支持汽车技术进步

人见光夫也承认,考虑到可以用再生能源来发电,即使考虑全程碳排放,内燃机汽车也是无法和电动车相提并论的。当前,我国也正在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火力发电,发展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多种发电形式。根据2015年国电电力数据,火电企业发电量同比下降10.12%,水电企业和风电企业发电量都呈现两位数增长。

根据《规划》,拟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业界人士普遍预测,到2020年中国汽车产能将达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届时也仅占比5%。但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能否跟得上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张的步伐呢?

面对仍占据绝对市场的传统汽车市场,我国政府又如何指导其发展的呢?根据《规划》,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 /100KM,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100KM以下。从2015年到2020年,工信部为当年生产乘用车设立的平均油耗目标分别为一百公里6.9升、6.7升、6.4升、6升、5.5升和5升。另外,传统汽车排量越大缴税越多,有关部门针对1.6L以下车型实施为期一年两个月的购置税减半政策。

对此,人见光夫认为,大排量高税金这种税制是低成本油耗改善及Nox削减的大障碍,“出现新环境技术时,不要用测试模式油耗来推算效果,而是要考虑实现环境改善时的状态,应该检证该技术是否切实可行”。

徐向阳也认为,国家的补贴政策应该是支持技术进步的,2016年燃油限值是6.7L,假如设定低于油耗6.9L20%或30%的车型给予优惠补贴政策,不管是汽油车还是油电混动车,政府不要管技术路线。


【责任编辑:平辉】

黑龙江依安县创新劳动监察机制 护薪维权成效显著

从“事后处置”转向“全程防控”。通过常态化巡查指导企业落实各项制度,定期为企业提供“合规体检”,推动工程建设领域新增欠薪线索同比减少20%,有效降低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发生数量,进一步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创新信用修复机制 黑龙江拜泉县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失信企业信用修复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创新推出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增值服务,探索“无感修复”,引导失信企业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恢复自身信用价值,为拜泉全县营商环境提质增效注入信用动力。创新推出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增值服务,构建企业合规经营“第一防线”。在全面落实“双书同达”基础上,拜泉县在齐齐哈尔全市率先推行涉企

普法进万家 青春筑法魂 | 醴陵市司法局开展“仲裁法三十周年”宣传活动

通过广场普法、模拟庭审等多元形式,推动仲裁法律知识深入基层,助力法治醴陵建设。仲裁作为与诉讼并行的纠纷解决机制,凭借高效便捷、自愿公正、一裁终局等优势,已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化解民商事矛盾的重要法治保障。此次系列活动以“贴近群众、聚焦青年”为切入点,既夯实基层

厦门海渔执法支队“请进来走出去” 筑牢海洋渔业信用基石

深入普及信用知识,提升涉海涉渔从业者信用意识,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行业氛围,在第18个“信用记录关爱日”到来之际,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以下简称支队)紧紧围绕“守护信用 共赢未来”主题,创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模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用宣传教育活动,为构建和谐、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渔业信用体系注入新动能。“请进来”:集

厦门海洋渔业执法数智化升级:闽执法平台应用显成效 便民利企服务再提升

“现在手机上扫码就可以缴纳罚款,还可以签收法律文书,确实方便了很多。”在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以下简称“支队”)的执法人员为当事人介绍法律文书电子送达和线上缴款功能后,翔安渔民积极点赞,而这样的新体验得益于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以下简称“闽执法”)的推广和应用。支队严格贯彻上级部署,大力推进“闽执法”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全面实现执法办案、

辽宁高院与武汉大学共育涉外审判高阶人才

4月28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签署“涉外审判高阶人才协同培养”协议,标志着辽宁法院涉外审判队伍建设迈上院校协同、精准育才的新台阶。 培养面向全体辽宁法院涉外审判业务干警,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着力锻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审判人才队伍。“走出去”是指辽宁高院从2025年起,每

河北省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 3·15“百姓点检日”活动在石家庄召开

2025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为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饮食权益,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石家庄市各区、县市场监管部门以“守安全、稳信心、促消费”为主题,先后组织开展了“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3·15“百姓点检日”线下活动。3月15日上午,由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桥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办的河北省3·15“百姓点检日”活动在石

激发活力倡导诚信 黑龙江拜泉县开展“3·15”诚信进大厅活动

精心组织并开展“诚信进大厅”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活动中,拜泉县营商局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大厅人流量大、覆盖面广的传播优势,利用大厅电子显示屏,不间断滚动播放“3·15”诚信宣传图片,向来往群众直观传递诚信的价值

如何防网购陷阱?中消协:“三不原则”

虚假促销、假冒伪劣、新型诈骗成投诉热点,消费者权益保护再升级。随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临近,网络购物中的消费陷阱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4日发布最新消费提示,针对虚假促销、假冒伪劣、电信诈骗等新型消费风险,提出“三个不”核心原则——不轻信夸大宣传、不点击不明链接、不脱离平台交易,呼吁消费者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科学理性

和而不同,携手共赴新征程 - 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主席肖武男新年致辞

祥龙辞岁去,金蛇迎春来。展望未来,我们深知蛇年赋予我们的独特机遇——改变。这不仅是生活轨迹的转变,更是心灵深处的成长与升华。我们重新审视世界,在探索中拓展认知边界,让我们更加坚毅而智慧。身处变革的日新月异,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局势下,我们既要牢牢把握住人生的光明和方向,又要守住内心那一份平静与坦然。同时,也不忘从生活的点滴微光中,去发现世界的本质和相互的关联。无论是下厨做饭、来接纳万物的本

厦门强化产地水产品执法监管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餐桌安全”

春节临近,厦门市水产品消费进入高峰期。为加强节日期间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力保障2025年春节期间人民群众“餐桌安全”,厦门市海洋发展局高度重视,全面部署,直属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简称支队)通过加强执法检查、严格监督抽检、积极普法宣传等措施,近期出动执法人员18人次,开展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和宣传5次,检查养殖场(育苗)场15家次,分发宣传材料3

厦门市海洋局加强节前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确保市民“菜篮子”安全

春节将至,餐桌安全成为市民关心的热点。1月22日晚,一场针对节前水产品质量的安全检查行动在高崎夏商水产品批发市场拉开帷幕。在行动开始前,在渔港综合管理楼二楼会议室,相关部门对本次行动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检查执法行动正式在海鲜批发市场展开。本次行动由厦门市海洋发展局联合厦门市闽台渔港发展保障中心、神山社区、湖里派出所、湖里交警以及夏商水产等单位共同开展。行动中,检

漳浦县司法局助力“三下乡”活动 普法服务暖民心

漳浦县司法局作为联办单位之一,为此次活动捐赠了20000元资金,同时,漳浦县司法局还精心组织“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组成“三下乡”活动服务队伍,积极参与集中服务示范活动。启动仪式开始前,漳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戴文利,副县长王永盛一行亲临法律宣传台和法律

一起益企 智赋万企 | 永州市200多家中小微企业共倡合规经营

活动发起单位永州启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向峰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中小微企业要想稳健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合规经营,确保企业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以此为基础构建企业美好明天。多位业内专家和成功企业家就中小微企业在经营

绥芬河:主动作为 聚力攻坚 全国城市信用排名创新高

在全国383个县级市中绥芬河市综合信用指数88.70,排名26位,位于东北地区第7名,全省第4名,牡丹江市第1名。在全国GDP规模100亿元以下城市矩阵中位列第一,创造绥芬河市历史最好成绩。地处我国东北边境口岸的绥芬河市,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围绕信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