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 醴陵市司法局联合株洲仲裁委员会醴陵分会近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实施三十周年为契机,精心策划并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广场普法、模拟庭审等多元形式,推动仲裁法律知识深入基层,助力法治醴陵建设。
仲裁作为与诉讼并行的纠纷解决机制,凭借高效便捷、自愿公正、一裁终局等优势,已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化解民商事矛盾的重要法治保障。此次系列活动以“贴近群众、聚焦青年”为切入点,既夯实基层法治宣传基础,又以实践育人传承法治精神。

广场普法“接地气” 仲裁知识入民心
夜幕降临,醴陵市渌江广场人头攒动。“化解矛盾促和谐 仲裁服务在身边”主题宣传活动在市民休闲高峰期拉开帷幕。司法局、公证处、仲裁分会工作人员与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宣传队,在广场入口设置咨询台,摆放仲裁法宣传手册、典型案例折页等资料。面对市民咨询,工作人员结合继承纠纷、合同争议等实际案例,耐心讲解仲裁适用范围、程序流程及法律效力。暖黄灯光下,亲切交流的氛围让仲裁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效提升了群众对仲裁制度的认知度与接受度,为基层仲裁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模拟庭审“炼真金” 青春法治践初心
为深化青年法治教育,活动筹备阶段,大学生们通过三次集中研讨夯实基础:首次会议明确角色分工,仲裁员详解职责规范;二次会议梳理案例细节,推演辩论焦点;三次会议全流程预演,优化庭审细节。
8月8日,模拟仲裁庭审正式开展。仲裁员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主持庭审,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代理人围绕争议焦点展开激烈辩论,法律条文与证据材料交织呈现。旁听志愿者沉浸式感受仲裁的严谨性与权威性,彰显了对法治精神的尊崇。
庭审结束后,醴陵仲裁分会骆主任与学子们座谈交流。他以活动为切入点,深入阐释仲裁法“自愿选择、公正裁决、高效终局”的核心要义,并结合案例解答学子疑问,分享实践经验。通过“筹备—实践—复盘”的全流程参与,学子们不仅深化了对仲裁制度的理解,更提升了法律实务能力。一名志愿者感慨:“仲裁制度在纠纷化解中的独特价值,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法治事业的决心。”
法治护航新征程 普法创新再发力
此次系列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青年主动参与的方式,回顾仲裁法三十年发展历程,传播法治精神,彰显了仲裁制度在维护公平正义中的时代价值。未来,醴陵市司法局将持续联动部门单位,创新普法形式,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更多司法行政动能。(邱景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