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5月30日新乡讯(屈伟林 李吉远 通讯员曹治宪)近年来,新乡市凤泉区教体局把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抓手,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文明行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进课程、进课堂、进活动、进家庭、进社区,充分发挥“学生影响家长、学校引领社会”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文明城市创建。
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只有此项工作覆盖到每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学生,才能实现整体推进。该区教体局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通过“进课程、进课堂、进活动、进家庭、进社区”等渠道,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全力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一、主要做法
(一)进课程
课程教材是落实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该区编写了低年级、中年级养成教育地方课程教材,力求实现建立长效机制的目标。同时,他们下发了《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开设养成教育地方课程的通知》,对课程的实施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使养成教育工作步入常态化。
(二)进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将养成教育作为每一学科渗透的一个专项内容,明确提出“教学法、养习惯”的课堂教学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进活动
活动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重要过程。使学生实现从被动到主动、从主动到自觉的转变。各中小学校紧密结合团队建设、综合实践和国家重大节日精心设计和开展各项活动,强化养成教育训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养成更多更好的习惯。学校各具特色的做法。如:大块二小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对全体师生全方位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校园“感恩文化”,让师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社会之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帮扶之恩……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情感充盈校园,让感恩之情感在校园生根、开花、结果。

宝山路小学的“新主人”教育,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做新时代的学校小主人、家庭小主人、社会小主人。构建了“阳光雨露 育德润心”课程,分年级开展了养成系列微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课,并将微课从校园延伸到家庭、社会。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只有自主发展,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够肩负起家庭、社会重担,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新主人,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陈堡小学以“六爱”(爱祖国、爱家乡、爱校园、爱老师、爱父母、爱他人)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组织学生赴陈堡村四十七烈士遗址祭扫,了解家乡解放来之不易,培养爱家乡情感;学习学校建校史,激发学生爱校园,努力学习,为校争光的热情;开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养成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激父母的养育、教师的教诲之恩;组织红领巾志愿者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发扬志愿服务精神,争做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新时代好少年。

耿庄小学以“健康、文明、个性”为育人目标,以“三心”(爱心献社会,孝心献父母,信心留自己)教育为德育特色,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凤泉区实验学校“团徽闪亮 队旗飞扬”德育特色活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全体师生开展线上“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红领巾志愿者给环卫工人发送早餐,带上慰问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植树节去凤凰山森林公园义务植树。
(四)进家庭
为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阶台阶。各中小学校利用家长学校为阵地,定期开展养成教育进家庭活动,通过家长学校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家长养成教育知识培训工作,提高家长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五)进社区
为推进家庭、学校、社区、网络等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关注社区居民关注家庭教育,促进家庭教育在该区健康发展,该局以家庭教育宣讲团的形式,走进凤铭、宝西、星湖、陈堡、东张门等社区对社区居民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培训,提升社区居民家庭教育水平。

二、取得成效
(一)良好的的行为习惯引起社会的反响
通过养成教育的实施,广大教师更加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和榜样表率作用,与学生有了更多平等沟通和交流。教师们对学生常见的小毛病,有了更多样更温馨的提醒和矫正。教师们积极主动家访与家长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学生们使用礼貌用语、随手捡废弃物等文明行为蔚然成风。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健康活泼的课间活动,得到来访家长的称赞。交警和公交司机们普遍反映学生们遵守交通规则和坐车礼让的明显增多了。家长反映孩子们自己洗衣服、主动承担家务的多了,向父母提不合理要求的少了;尊敬理解父母的多了,任性耍脾气的少了。近三年,该区教师被省教育厅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1名,德育先进个人1名,优秀班主任2名,优秀教师2名。被新乡市委市政府评为名班主任1名,名教师1名。该区4名学生被新乡市文明办新乡市教育局评为市级新时代好少年,1名学生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文明学生。
(二)养成教育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
在扎实推进此项工作中,普遍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教学常规管理,使学校整体育人氛围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变化。小学教育阶段,主要强化了对学生书写习惯、阅读习惯、礼仪习惯、基本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习惯的培养。中学教育阶段,学校“围绕教学抓养成,抓好养成促教学”,在课堂教学改革、学习习惯养成、班级自主管理、学生主动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明显的成效。
2019年区实验学校、大块第四小学、耿庄小学的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在信用中国(河南、新乡)网站上先后刊登,报道了3所学校诚信校园建设先进事迹。2018年,耿黄中心小学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德育先进集体,2018年耿庄小学、市38中学、耿黄中心小学被市教育局评为德育先进集体。2019年区实验学校、大块四小被新乡市教育局评为市级德育先进集体,2019年区实验学校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家庭教育示范校,2019年宝山路小学被新乡市教育局评为第六批依法治校范校。2019年陈堡小学被市宣传部、文明办评为诚信示范单位,2020年区实验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标准化管理特色校,2020年大块二小、东同古小学被市团委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少先队集体。
近三年,该区共有800节课获省市优课奖,省市级课题立项126项,结题99项。在全市中招考试中,新乡市第三十八中学体育、实验加试连续9年位居全市第一,中招成绩全市领先,6次获得新乡市“基础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3次被河南省教育厅和海军招收飞行学员工作办公室评为“优质生源基地”名。该区中招成绩连年有升。
(三)养成教育促进了文明和谐城市建设
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该区教育系统积极开展了“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搭建了青少年社区实践活动平台,开展“十万雏鹰争当小卫士 家校携手共创文明城”、“我为文明代言志愿服务月”、“我的中国梦”、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共抗疫情 爱国力行”等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成了城市文明的形象窗口,学生的文明市民意识也不断增强。2017年该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2018-2021年被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市区文明校园15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