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6月1日新乡讯(李吉远 通讯员杨东军)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生守则》及《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精神,该校根据实际情况,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五星少年展新姿”星级评选活动,通过树立一批道德先进典型,让该校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楷模,在校园内形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中国梦的内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努力开创有特色的德育工作思路和方法,展开德育工作新局面。
该校在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制定了以“闪烁之星显风采 五星少年展新姿”方案,“星级学生”包括:“爱国之星”、“诚信之星”、“明礼之星”、“友善之星”、“勤俭之星”等五星。在“星级学生”评定细则中,由浅入深,重点抓好卫生、礼仪、书写、诚信、劳动等习惯的培养。每一颗星的评比都有细化的标准。
感悟疫情中的力量,闪烁“爱国之星”风采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专题班会课,各班级班主任带领学生了解疫情,认识英雄,感受平凡,珍惜当下,教会学生用知识反思现实,用行动爱国爱家。班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互动,在踊跃发言中可以看到这次“疫情”是对孩子们思想认识上的一次特殊教育,各班老师还引导学生在微信群里在线展示掌握的防疫小知识,并鼓励学生用制作手抄报、小视频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学生们表示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不给社会麻烦就是新时代好少年。

遵守规则,闪烁“诚信之星”风采
该校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好多学生都养成了喜欢吃零食的不良习惯,且边吃边乱扔果皮与食品包装纸袋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班级制定《班级清洁卫生制度》,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外,还利用周一的队会和手抄报等形式自编故事讲给学生听,提醒学生要时刻注意环境卫生。该校对高年级学生,说服教育有时不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效果,针对一些错误现象可采用心理感化的“惩罚”方式,如针对学生乱丢废纸、随地吐痰现象,让其捡废纸、清理痰迹,促其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认知入手,用制度规范,双管齐下,持续不断地抓,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和公共卫生习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尊师爱幼,闪烁“明礼之星”风采
学生的文明习惯必然要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在家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外出时行为文明、 言语礼貌。该校采取设置与长辈、同学、陌生人等交往场景,进行实地演练,学生们积极参与,谈感受,找出自己在生活与人交往的差距,表示以后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同时,该校在开学初,要求班主任逐个与家长联系,说明礼仪教育的目的和“家校同步”的意义,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致力于“家校同步”,促子女在家的礼仪行为,该校一名学生说:“听老师说的去做,亲戚朋友都夸我懂事了,是个乖孩子。”。

手拉手做朋友,闪烁“友善之星”风采
自古以来“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该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地教学生正确认识他人、认识自己,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可能十全十美,样样都行。当身边有学生在学习上或生活上碰到困难时,老师有意识地安排同学主动帮助他,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孩子们明白扶弱济困、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助人者自助,乐己者乐人”的道理。

动小手做劳动,闪烁“勤俭之星”风采
该校从抓行为规范入手,把勤俭劳动习惯的培养落到日常生活之中。首先抓学生的自助服务,开展各年级物品整理评比活动,还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如“包书皮”比赛,“擦窗户”比赛,“包饺子”比赛等活动。与此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参加“你丢该捡”活动,到“老年之家”打扫卫生等活动。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学生们言行举止发生了改变,他们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家长们也反映孩子比以前更知道勤俭持家了。

该校在广泛开展“五星少年”德育特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评选出全校“爱国之星”、“友善之星”、“明礼之星”、“诚信之星”、“勤俭之星”各一名,并对“五星好少年”的大力宣传,在全校学生中掀起讲文明,
争当“五星好少年”的争先热潮。潞王一小会将对“五星少年”德育特色活动展风采活动践行到底,努力使其成为学校的又一品牌。(供稿: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第一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