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中国

【城市百科】济源市-全国首个全域产城融合示范区

济源,由河南省直辖,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是国家发改委支持建设的全国首个全域产城融合示范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济源市常住人口为727265人。济源市下辖5个街道、11个镇 。总面积1931平方千米。

济源市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地形北高南低,属暖温带季风气候。1988年6月,撤销济源县,设立县级济源市。1997年,济源市由河南省直辖。2005年,济源市升格省辖市。是中原城市群14个核心发展区城市之一。2017年3月被确定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

济源是国家卫生城市 、全域旅游示范区  、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市。

2020年,济源市生产总值完成703.16亿元,较上年增长3.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历史沿革

夏朝,为原地。

商代,属向国、召国。

西周、东周,属原、樊、向、苏、单等诸侯国。

春秋战国,先属郑国,后属晋国,再后属韩、魏。

秦代,置轵县。

汉代,分属轵县、波县、沁水县地。

三国,分属轵县、沁水县,属魏国河内郡。

西晋,分属轵县、沁水县,属河内郡。

东晋,济源属前秦。济源东部辖轵、沁水县,属东魏。西部属西魏,设邵郡。辖苌平县。

北周、北齐,沁水县并入轵县,改苌平县为王屋县。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析轵县北置济源县,大业三年,属河内郡。

唐末,境内为济源、王屋、河清县地。济源属孟州,王屋、河清属河南府。

北宋,境内有济源、王屋、河清县,属孟州。

金,设济源、王屋县。属孟州。

元,王屋县并入济源县,属怀庆路孟州。

明清,改属怀庆府。

1913年,改属豫北道,

1914年,改属河北道,

济源在河南省的位置

济源在河南省的位置

1927年,直属河南省,

1932年,改属河南省行政督察第四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太岳抗日根据地。 [63]

民国32年(1943年),划出济源县西部,置王屋县。

1947年7月,撤销王屋县,将王屋县的一、三区划归济源。

1949年8月,属平原省。

1952年,平原省撤销,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区,

1970年,属新乡地区。

1975年5月,设立济源工区,下辖虎岭区、济源县。

1977年5月,撤销济源工区,济源县划归新乡地区。

1986年3月,撤销新乡地区,划归焦作市。

1988年6月,撤销济源县,设立县级济源市。实行计划单列,由焦作市代管。

1997年,济源市由河南省直辖(副地级市)。

2005年,济源市升格省辖市(按正地级市所有行政管理机构配置)。 [4]

2017年3月,被确定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是国家发改委支持建设的全国首个全域产城融合示范区。 [6]  [8]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7年,撤销思礼乡、下冶乡、王屋乡、亚桥乡,设立思礼镇、下冶镇、王屋镇和玉泉街道,双桥街道更名沁园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济源市下辖5个街道、11个镇:沁园街道、济水街道、北海街道、天坛街道、玉泉街道、克井镇、五龙口镇、轵城镇、承留镇、邵原镇、坡头镇、梨林镇、大峪镇、思礼镇、王屋镇、下冶镇,共72个居委会、453个村委会。 [3]  市政府驻沁园街道。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济源市,河南省下辖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1931平方千米。

济源市地形北高南低,北部为群峰峥嵘,绝壁林立的太行山脉,主峰天坛山号称豫北群山之冠,海拔高度为1711米,鳌背山、斗顶峰海拔高度分别为1930米、1955米,由西向东延绵起伏,蟒河上游的白贼岭海拔高度为1359米,花园岭1212米。岩层组成底部为片麻岩、片岩与石英岩,中部多为石灰岩、夹页岩及部分砂岩,上部为厚层石灰岩。有喀斯特发育,故可见到裂隙水、溶洞水出现。东南部为黄土丘陵,地形起伏,海拔高度为150~400米,成土母质为泥页岩、砂岩和风积黄土,土层深厚,疏松,易遭冲刷,故切割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形成残垣阶地,沟壑密布,地形破碎。

地形与气候

西部、北部为山区,南部、东南部为丘陵,中部、东部为平原。最高峰为斗顶,海拔1955米;王屋山主峰天坛山,海拔1715米。河流百余条,主要有黄河、济水、沁河、蟒河等,还有大型灌溉工程愚公渠。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5℃,年均降水量567.9毫米,年均风速1.6m/s,年均相对湿度68%。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济源市共有矿种50种,查明资源储量矿种共14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8种,其中:金属矿产2种,非金属矿产5种,能源矿产1种。

植物资源

济源市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大部分属于针阔混合林。太行山区为落叶栎植树片,西部除鳌背山附近有少部分原始森林外,其余多为次生栎树林的杂木林,东部石灰岩地区有少量的松柏林,其余多为杂木林和灌木丛,森林覆盖率达48%。西部浅山区为以小麦杂粮为主的二年三熟栽培植被片,这一带森林稀少,荒山荒坡多,除砚瓦河附近有少量的次生栎树林外。

其余的山颠岭尖多为人工刺槐林,山坡丘顶生长着马甲刺、荆条、小枣等灌木丛,森林覆盖率到20%,东南黄土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原区皆为小麦杂粮为主的一年两熟的栽培植被片;丘陵一带多垦为农田,森林覆盖率14%。全市林地面积为81.36万亩,其中天然林44.03万亩,人工林37.33万亩。截至2014年末全市共有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59.07万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57.4万亩;森林公园1个,森林覆盖率为44.39%。

生物资源

济源市共有高等植物197科、1760种,其中,苔藓植物34科,76种。蕨类植物20科,87种。裸子植物4科,12种。被子植物139科,1585种。

兽类34种,占兽类总数47%;鸟类140余种,占总数的46%。两栖类8种,占河南总数的42%;爬行类19种,占总数51%;软体动物30种,昆虫48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33种。

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林麝、白鹳、黑鹳、金雕、玉带海雕、大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水獭、斑羚、斑嘴鹈鹕、大天鹅、小天鹅、秃鹫、鸢、大鵟、灰鹤、勺鸡、白尾鹞、雀鹰、苍鹰、松雀鹰、红脚隼、黄爪隼、红隼、红脚鸮、领角鸮、雕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短耳鸮,小苇鳽、大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太行王屋山千年银杏。 [15]

人口

根据2021年5月19日发布的《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示范区常住人口为72726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75710人相比,增加51555人,增长7.63%,年平均增长率为0.74%。 [55]

济源市共有24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总人口98.5%,其他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1.5%,以回族为主,占少数民族人口90%。 [2]

经济

综述

2020年全年生产总值703.16亿元,比2019年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24亿元,比上年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422.15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25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三次产业结构为4.2:60.0:35.8。 [53]

2020年,济源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6.3%,衣着类下降5.4%,居住类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1.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4%,医疗保健类上涨1.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7.7%。

2020年,济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12.9元,比2019年增长3.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95.3元,比上年增长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49.5元,比上年增长6.0%。

第一产业

2020年,济源市粮食播种面积43460公顷,比2019年增长1.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1240公顷,比上年减少0.7%;玉米种植面积20373公顷,比上年增长5.4%;油料种植面积749公顷,比上年增长3.3%;棉花种植面积243公顷,比上年下降25.7%;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5077公顷,比上年增长2.4%。

2020年,济源市粮食产量246400吨,比2019年增长5.5%;棉花产量253吨,比上年下降29.3%;油料产量2606吨,比上年增长10.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23127吨,比上年增长5.2%。

2020年,济源市肉类总产量31064吨,比上年下降12.95%。其中,猪肉产量24135吨,比上年下降15.75%;牛肉产量2268吨,比上年增长1.07%;羊肉产量856吨,比上年增长0.1%;禽肉产量2906吨,比上年减少0.03%;禽蛋产量28605吨,比上年增长2.34%;牛奶产量59743吨,比上年增长19.71%。年末生猪存栏28万头,比上年增长55.88%;生猪出栏31.57万头,比上年下降17.25%。

202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720084千瓦,比2019年增长0.4%;农用拖拉机7740台,减少2.6%;农用化肥施用量24042吨,减少1.3%;农村用电量19181万千瓦时,增长4.6%。 [53]

第二产业

2020年,济源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其中,轻工业增长20.4%,重工业增长4.3%,轻、重工业比例为8.8:91.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4%;集体企业增长4.1%,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7.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0.5%,制造业增长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产品销售率97.4%。

2020年,济源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传统产业增长3.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61.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4.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4.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1.2%;高耗能工业增长4.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6.5%。

2020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618.2亿元,比2019年增长6.8%。利润总额64.5亿元,比2019年增长3.5%

社会建筑业总产值64.6亿元,比上年增长5.2%。 [53]

第三产业

2020年,济源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下降19.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4.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3.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8.2%。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4.4:43.8:51.8 。

2020年,济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7亿元,比上年下降3.0%。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9.3亿元,比上年下降3.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7.4亿元,比上年下降4.0%;零售业131.4亿元,比上年下降2.0%;住宿业1.8亿元,比上年下降15.0%;餐饮业35.1亿元,比上年下降5.2%。

2020年,济源市进出口总额233.89亿元,比上年增长59.9%。其中,出口总额89.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进口总额144.2亿元,比上年增加29.3%。全年签订招商引资项目合同288个,合同总投资595.5亿元。开工建设外来投资项目251个,累计利用省外资金231.4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90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7 %。

2020年,济源市地方财政总收入92.9亿元,比上年下降2.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4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税收收入44.5亿元,比上年下降0.4%,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6.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2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教育支出15.8亿元,比上年增长9.2%;科学技术支出1.3亿元,比上年增长4.8%;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9.0亿元,比上年增长1.1%;卫生健康支出6.1亿元,比上年增长3.4%。

截止2020年末,济源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69.7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3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349.8亿元,比上年增长6.9 %,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6.7亿元,比上年增长3.4%;中长期贷款余额149.1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余额96.0亿元,比上年增长5.8%。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99.5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信用卡及账户透支余额12.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2020年,济源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31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4.89亿元。全年赔款及给付5.09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61亿元,人身险赔付2.48亿元。

2020年,济源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24.2 亿元,比2019年增长53.4%。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7%。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0.9 亿元,比上年增长44.5%;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0.89亿元,比上年增长16%。

2020年,济源市接待国内游客718.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55.7 %。国内旅游收入36.7亿元,比上年下降53.8%。接待海外游客153 人次,旅游创汇 2.9万美元。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13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 5处,3A级景区 6处,2A级景区2处。星级酒店2个,旅行社21 家。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

2020年末,济源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3万人,比2019年末增加4.12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24.53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8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0.6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0.52万人,其中,参保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1.5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8.97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14.39万人,参保退休人员4.58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71万人,增加0.4万人。

截止2020年12月,济源市共有居民低保对象5611户10719人。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570元,累计发放低保资金4202万元(含物价补贴);全年取消低保待遇累计 1701户 3901人。截止2020年12月,特困供养对象1329人,累计发放特困供养资金1545万元(含物价补贴)。

截止2020年末,济源市城镇从业人员254511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7328 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000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9%。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00人。 [53]

教育事业

济源市驻有黄河科技学院济源校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18]

截止2020年末,济源共有高等教育学校2所,毕业生5039人,招生 7946人,在校生2175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5所(其中技工学校 2 所),招生2929人,在校生7979人,毕业2421人(其中技工学校招生818 人,在校生2725人,毕业969 人)。普通高中7所(其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1所),招生5411人,在校生15771人,毕业5284人。普通初中 32 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 7 所),招生 8681人,在校生24850人,毕业8248 人。小学91所(其中独立设置少数民族学校2所),招生10381人,在校生58334人,毕业888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68人,在校生174人。 [53]

科学技术

截止2020年,济源末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03.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2%。专利申请量达1484件,授权量1349件。 

文化事业

济源市已确认不可移动文物有94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9处。现有馆藏文物30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327件。

截止2020年末,济源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20万册(其中电子图书46万册),博物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9处。综合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6379卷案(册)。广播电台1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数字电视用户13.7万户,其中市区6万户。

医疗卫生

截止2020年末,济源市共有卫生机构725个。其中,公立医疗机构22家,民营医院12家,村卫生室47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1家,企事单位诊所8家,个体诊所142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中心血站1个,计生服务中心1个。病床床位352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148张。卫生技术人员6531人,其中,执业医师2575人,注册护士2875人。疾病预防中心卫生技术人员54人,卫生监督所卫生技术人员22人。农村乡(镇)卫生院12个,床位740张,卫生技术人员662人。 [53]

水土保持

2021年11月,入选2021年度拟认定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公示名单。

交通运输

呼南高速铁路、焦柳铁路、侯月铁路,济洛高速、晋济高速公路、济焦高速公路、济运高速公路、济阳高速公路、济洛西高速穿过济源境内,另有济源通用航空机场(在建)

截止2020年末,济源市公路总里程36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40公里,干线公路总里程481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3075公里。全年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4621万吨和807416万吨公里。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完成601万人和44525万人公里。

风景名胜


济源小浪底风景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景区内最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

王屋山风景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王屋山以第一名的佳绩入选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三峡景区:位于小浪底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

济源五龙口: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共有自然和人文景观68处,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以猕猴和温泉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

济源济渎庙:位于济水发源地,隋朝为祭祀济渎神而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中国北方“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济源奉仙观:位于济源北海街道,始建于唐垂拱元年,现存三清殿为金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源原始森林(小沟背景区):位于太行山南端,济源市西北50公里处。

济源九里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王屋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15公里的思礼镇境内。

济源西滩景区:济源黄河西滩岛是坡头镇政府开发兴建的自然生态旅游区。西滩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滩”,是黄河上唯一有人居住的小岛。

济源玉阳山:位于承留镇北部,玉阳山,东西两峰之间为尚书谷,存有玉真公主墓。

地方特产

面条:鸡蛋蒜辣捞面条、炒面

油炸类:麻糖、油各表

肉类:牛肉丸、炒鸡、肉夹火烧

馍类:菜糕、煮馍、土馍、小凹馍

其他:绿豆酥、鸡蛋不翻儿、疙星汤

历代名人

愚公,成语“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文章,这则故事的发源地,通常被称之为愚公故里的河南济源 [46]  。

先轸:(?—前627年),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又称原轸。春秋中期晋国大夫,著名军事将领。

聂政(?—前397年),战国时侠客,以任侠著称,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史记》记载:“聂政者,轵邑深井里人也”。即今济源市轵城镇泗涧村人。 

张禹:(?-前5年)字子文,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东)人。河平四年(前25)为丞相,封安昌侯。 [47]

郭解:西汉河内轵县(今河南济源)人,以仁侠闻名。《史记·游侠列传》载,郭解折节从俭,以德报怨,好义厚施。 [47]

张廷珪:(?-734)河南济源人。唐代开元(七一三至七四一)中历迁太子詹事,才学渊博,德高望重,其直言奏谏、为国献策的品格尤为后人后人称道。 [47]

裴休(约791~864),字公美,唐代孟州济源县(今河南济源市)裴村人。《旧唐书》、《新唐书》都为他立有传记。为唐朝一代名相。为官清正廉洁,施政有方。五龙口镇裴村仍保留有裴休冢。 [47]

卢仝:(公元约795-公元835) ,唐代诗人,初唐四杰卢照邻之孙。出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思礼村, [49]  唐中期的著名诗人。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 [48]

荆浩,字浩然,河内沁水(今河南济源)人,是五代后梁最具影响的山水画家,被我国学术界、艺术界公认为“北方山水画鼻祖”,是山水画水墨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50]

傅察:(1088~1125),字公晦,济源人,傅察自幼聪慧好学,北宋时任太常博士、兵部员外郎。 [47]

陈省华:(939~1006),字善则,祖籍河北朔州,出生于四川阆中。陈省华入仕之初即任济源县令,被人们推崇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典范,时称“一门四进士”。 [47]

李翰:子淑渊,号石楼居士。明正德五年(1510)升为礼部右侍郎;明正德六年(1511)南京户部尚书。 [51]

张宗藩:清朝光绪(1871-1908)年间人,光绪皇帝亲笔赐为九洲“巡抚”,是闻名遐尔的大“武辖”。 [51]

卫哲治:(1702年—1756年),字我愚,河南济源人,清朝大臣。 [47]

李钟玄:1918年出生,河南济源人。1957年荣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凯,1923年5月21日生。河南省济源市涧北村人,曾用名:王洪萱。军转抗战干部赣南师院老前辈。

卢苏(甦)曾用名:卢庆芝,(1926年3月21日-2013年5月19日),河南省济源市思礼镇人。原赣南师专马列主义教研室教师。

王怀让:男,济源市五龙口镇西正村人,当代诗人。

段小曼:济源济水西关人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李嗣涔:祖籍济源市梨林镇程村,1952年出生,现任台湾大学校长。是台湾地区电机工程学学者。

李洱:男,作家,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五龙口镇。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52]

周月琴,女,哲学博士,教授。198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哲学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毕业于韩国启明大学。1989年至2000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2000年以后,就职于北京语言大学,从事对外汉语教育。 

卢中原,1952年9月生,河南省济源市人,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和客座研究员。 [21]

李伟,男,汉族,1960年9月生,河南济源人。上将军衔,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新疆军区政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政治委员。

历史文化

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革命老区。有近5000年的文明史,相传轩辕黄帝曾在王屋山设坛祭天;有4000多年的都城史,曾作为夏朝的都城称“原”;有14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596年改称济源,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王屋山被尊为“天下第一洞天”;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济源人民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

荣誉称号

愚公移山故事发祥地、女娲补天故事发祥地、夏朝故都、全国首批八大篮球城市之一、中原城市群7个紧密层中心城市之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森林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节水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市容市貌管理先进市、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内地投资热点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

2006年,获评为国家卫生城市。

2018年4月,入选“2018畅游中国100城”。

2018年11月,入选《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幸福百县榜》。

2019年7月19日,入选中国百强县。

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9年11月15日,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年11月26日,入选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

2019年11月25日,济源市入选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

2019年12月,入选“2019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 [29]  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30]  、2019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2019年12月,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2020年3月19日,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 

2020年5月,入选“2020年全国百强县”。

2020年5月18日,入选2020全囯传播热度百强市。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

2020年7月28日,入选2020年赛迪中国百强县。 

2020年8月12日,被评为河南省2019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市。

2020年8月22日,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2020年12月1日,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排名第15位。

2021年8月,入选“2021赛迪百强县”。

2021年10月,入选“2020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责任编辑:李文文】

黑龙江依安县创新劳动监察机制 护薪维权成效显著

从“事后处置”转向“全程防控”。通过常态化巡查指导企业落实各项制度,定期为企业提供“合规体检”,推动工程建设领域新增欠薪线索同比减少20%,有效降低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发生数量,进一步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创新信用修复机制 黑龙江拜泉县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失信企业信用修复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创新推出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增值服务,探索“无感修复”,引导失信企业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恢复自身信用价值,为拜泉全县营商环境提质增效注入信用动力。创新推出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增值服务,构建企业合规经营“第一防线”。在全面落实“双书同达”基础上,拜泉县在齐齐哈尔全市率先推行涉企

普法进万家 青春筑法魂 | 醴陵市司法局开展“仲裁法三十周年”宣传活动

通过广场普法、模拟庭审等多元形式,推动仲裁法律知识深入基层,助力法治醴陵建设。仲裁作为与诉讼并行的纠纷解决机制,凭借高效便捷、自愿公正、一裁终局等优势,已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化解民商事矛盾的重要法治保障。此次系列活动以“贴近群众、聚焦青年”为切入点,既夯实基层

厦门海渔执法支队“请进来走出去” 筑牢海洋渔业信用基石

深入普及信用知识,提升涉海涉渔从业者信用意识,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行业氛围,在第18个“信用记录关爱日”到来之际,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以下简称支队)紧紧围绕“守护信用 共赢未来”主题,创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模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用宣传教育活动,为构建和谐、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渔业信用体系注入新动能。“请进来”:集

厦门海洋渔业执法数智化升级:闽执法平台应用显成效 便民利企服务再提升

“现在手机上扫码就可以缴纳罚款,还可以签收法律文书,确实方便了很多。”在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以下简称“支队”)的执法人员为当事人介绍法律文书电子送达和线上缴款功能后,翔安渔民积极点赞,而这样的新体验得益于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以下简称“闽执法”)的推广和应用。支队严格贯彻上级部署,大力推进“闽执法”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全面实现执法办案、

辽宁高院与武汉大学共育涉外审判高阶人才

4月28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签署“涉外审判高阶人才协同培养”协议,标志着辽宁法院涉外审判队伍建设迈上院校协同、精准育才的新台阶。 培养面向全体辽宁法院涉外审判业务干警,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着力锻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审判人才队伍。“走出去”是指辽宁高院从2025年起,每

河北省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 3·15“百姓点检日”活动在石家庄召开

2025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为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饮食权益,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石家庄市各区、县市场监管部门以“守安全、稳信心、促消费”为主题,先后组织开展了“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3·15“百姓点检日”线下活动。3月15日上午,由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桥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办的河北省3·15“百姓点检日”活动在石

激发活力倡导诚信 黑龙江拜泉县开展“3·15”诚信进大厅活动

精心组织并开展“诚信进大厅”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活动中,拜泉县营商局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大厅人流量大、覆盖面广的传播优势,利用大厅电子显示屏,不间断滚动播放“3·15”诚信宣传图片,向来往群众直观传递诚信的价值

如何防网购陷阱?中消协:“三不原则”

虚假促销、假冒伪劣、新型诈骗成投诉热点,消费者权益保护再升级。随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临近,网络购物中的消费陷阱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4日发布最新消费提示,针对虚假促销、假冒伪劣、电信诈骗等新型消费风险,提出“三个不”核心原则——不轻信夸大宣传、不点击不明链接、不脱离平台交易,呼吁消费者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科学理性

和而不同,携手共赴新征程 - 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主席肖武男新年致辞

祥龙辞岁去,金蛇迎春来。展望未来,我们深知蛇年赋予我们的独特机遇——改变。这不仅是生活轨迹的转变,更是心灵深处的成长与升华。我们重新审视世界,在探索中拓展认知边界,让我们更加坚毅而智慧。身处变革的日新月异,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局势下,我们既要牢牢把握住人生的光明和方向,又要守住内心那一份平静与坦然。同时,也不忘从生活的点滴微光中,去发现世界的本质和相互的关联。无论是下厨做饭、来接纳万物的本

厦门强化产地水产品执法监管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餐桌安全”

春节临近,厦门市水产品消费进入高峰期。为加强节日期间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力保障2025年春节期间人民群众“餐桌安全”,厦门市海洋发展局高度重视,全面部署,直属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简称支队)通过加强执法检查、严格监督抽检、积极普法宣传等措施,近期出动执法人员18人次,开展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和宣传5次,检查养殖场(育苗)场15家次,分发宣传材料3

厦门市海洋局加强节前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确保市民“菜篮子”安全

春节将至,餐桌安全成为市民关心的热点。1月22日晚,一场针对节前水产品质量的安全检查行动在高崎夏商水产品批发市场拉开帷幕。在行动开始前,在渔港综合管理楼二楼会议室,相关部门对本次行动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检查执法行动正式在海鲜批发市场展开。本次行动由厦门市海洋发展局联合厦门市闽台渔港发展保障中心、神山社区、湖里派出所、湖里交警以及夏商水产等单位共同开展。行动中,检

漳浦县司法局助力“三下乡”活动 普法服务暖民心

漳浦县司法局作为联办单位之一,为此次活动捐赠了20000元资金,同时,漳浦县司法局还精心组织“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组成“三下乡”活动服务队伍,积极参与集中服务示范活动。启动仪式开始前,漳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戴文利,副县长王永盛一行亲临法律宣传台和法律

一起益企 智赋万企 | 永州市200多家中小微企业共倡合规经营

活动发起单位永州启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向峰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中小微企业要想稳健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合规经营,确保企业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以此为基础构建企业美好明天。多位业内专家和成功企业家就中小微企业在经营

绥芬河:主动作为 聚力攻坚 全国城市信用排名创新高

在全国383个县级市中绥芬河市综合信用指数88.70,排名26位,位于东北地区第7名,全省第4名,牡丹江市第1名。在全国GDP规模100亿元以下城市矩阵中位列第一,创造绥芬河市历史最好成绩。地处我国东北边境口岸的绥芬河市,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围绕信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