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是河南省地级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南临黄河,与郑州、开封隔河相望;北依太行,与鹤壁、安阳毗邻;西连焦作并与山西接壤;东接油城濮阳并与山东相连,总面积8249平方公里 。新乡市属于华北板块,地处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主要是太行山山地和丘陵岗地,南部为黄河冲积扇平原,平原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8%。
建国初期新乡市为平原省省会,是豫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中原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中原经济区及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城市之一,也是豫北的经济、教育、交通中心 。
新乡市历史悠久,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都有遗址留存,是《诗经》重要发源地之一,流行于古代新乡地区的诗歌,占国风的四分之一。反映朝代兴衰更迭的牧野之战、张良刺秦、陈桥兵变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境内有国家级文保单位20处,A级旅游景区19个。
截至2018年,新乡市辖12个县(市、区)、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新乡市常住人口为6251929人。 [132] 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4.51亿元。
历史沿革
新乡名称源于西汉为获嘉县的新中乡,《太平寰宇记》卷56:新乡县“取新中乡以为名”。西晋太和五年(370年)在今新乡市建新乐城。《史记志疑》:“乐者村落之谓,古字通用”,新乐亦即新乡之意。
“新中”出现于中国历史上,最早见诸《史记·楚世家》,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在卫辉设汲县,属河内郡。新中是汲县的一个乡,即新中乡。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夏4月,南越(今广州一带)相吕嘉谋反,汉武帝派兵前去讨伐。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巡视至新中乡,得到斩获吕嘉首级的消息,改新中乡为获嘉县。隋统一全国后,于开皇六年( 586年)划汲县、获嘉县两县组成一个新县,取原“新中乡”首尾二字为县名,“新乡”由此见诸史册。
建制沿革
夏商时期
夏代全市境域是夏族活动的中心区域。相传夏后氏之世,古封父国,即在今封丘县境内。夏末有名的鸣条之战,就是在封丘进行的,最后桀败,夏亡。
商代全市境域大部属畿内地。这时的小城邑有牧(今卫辉市北)、凡(今辉县市南樊城)、宁(今获嘉县西)、鸣条(今封丘县东)、封父(今封丘县西)等。武王灭殷分殷畿内地为三个诸侯国,以监殷民,史称“三监”。即武王之弟管叔封于庸城(今市区、新乡县、卫辉市一带),蔡叔封于卫(今滑县、淇县一带),霍叔封于邶(汤阴县东)。武王死后,“三监”叛周,周公讨平“三监”,将其地全部封给他的弟弟康叔。康叔居于卫(今淇县),全市境域即为卫地。当时区内的小诸侯国和一些小城邑还有凡、共(今辉县市)、胙(今延津城东三十五里大城村)和封父等。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今新乡区、新乡县、卫辉市、辉县市、获嘉、封丘 、长垣和延津北部当时属卫,延津南部及原阳属郑。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后,晋国逐渐称霸中原,本区全属晋土。
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今新乡区、新乡县、卫辉市、辉县市、获嘉、原阳、延津属魏 ,封丘、长垣先属韩,继尔属魏。公元前266年后,全市境域均属秦有。
秦汉时期
秦代,境内当时设有8个县,分属三川郡和东郡。属三川郡的有修武(今获嘉和新乡区及新乡县西南部)、汲(今卫辉市和新乡县北部,另说属东郡东境)、共(今辉县市)、卷(今原阳西)和阳武(今原阳)。属东部的有酸枣(今延津,另说先属三川、后属东郡)、平丘(今封丘东)、长垣。
西汉时期,全市境域当时设12县,分属2部、4郡。属司隶部何内郡(郡治怀县)的有汲(今卫辉市和新乡县部分)、共(今辉县市)、获嘉(始置,今新乡区及新乡县西南部)、修武(今获嘉)4县。属司隶部河南郡(郡治洛阳)的有原武(今原阳)、阳武(今原阳东南)和卷(今原阳西)3县。属兖州刺史部陈留郡(郡治陈留)的有封丘(今封丘一部分)、平丘(今封丘东部)和酸枣(今延津)、长垣4县。属兖川刺史部东郡(郡制濮阳)的有燕(今延津城东北)。新乡源于西汉为获嘉县的新中乡,东晋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在今新乡建新乐城。《史记志疑》说:“乐者村落之谓,古字通用”,新乐亦即新乡之意。
东汉时期,除司隶部改为司隶校尉部,河南郡改为河南尹外,其他与西汉大体相同。
三国西晋时期
三国时期,全市境域属魏。设有12县,先后分属3州、3郡、1尹、1国。汲、获嘉、共、修武4县先属司州(州治洛阳)河内郡,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郡治淇县)改属冀州(治今河北冀县),4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原阳西)、原武、阳武3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东北)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4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
西晋时期,全市境域设10县,分属2州、3郡、1国,属司州汲郡的有汲、共、获嘉、修武4县,属司州荥阳郡时有卷(原武省人)和阳武2县。属兖州陈留郡的有酸枣、封丘、长垣3县,属兖州濮阳国的有东燕(今延津境)。
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时期,全市境域先后曾属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国,当时战乱频仍,郡县区划变化不大,多沿晋制。
北魏时期,全市境域设有11县,分属司州(治洛阳)的3郡。属汲郡的有汲、获嘉、共、南修武(今获嘉)4县。属东郡的有酸枣、南燕、封丘和长垣4县。属荥阳郡的有原武(孝昌中复置)、卷和阳武3县。武定元年(公元543年),北魏分为东西魏,全市境域当时均属东魏。设11县分属3州、 6郡。属司州(治邺,今安阳市)汲郡(治今浚县枋城)的有汲、获嘉、南修武3县,属司州林虑郡(治林县)的有共县。属司州东郡(治滑县老城)的有酸枣、南燕、长垣3县。属梁州(治大梁)除留郡的有封丘。属司州荥阳郡的有卷县。属北豫州(治成皋)广武郡的有原武和阳武。另外、兴和二年曾侨置义州和伍城郡于汲。
北朝的齐、周对峙时期,全市境域设有5县分属3郡。属汲郡的有伍城(废义州,省汲入伍城)和共县。属广宁郡(治原山阳)的有修武县,移修武(原治今获嘉)治今修武县(北齐废获嘉又废北修武和山阳,今获嘉及新乡西南归入修武县)。属广武郡的有阳武(北齐废卷入荥阳,废原武入阳武)。属东郡的有南燕(北齐废封丘、酸枣入南燕)、长垣。后北周废广宁郡,于南修武(今获嘉)置修武郡,改阳武属郑州。
隋唐时期
隋朝时期,全市境域当时设10县分属4郡,属河内郡的有获嘉(开皇初,废修武郡,改 名获嘉,此后,获嘉均指今获嘉县)、新乡(开皇初,始置新乡县,治古新乐城)、共城(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改共县为共城县)3县。属东郡(治白马县,今滑县境)的有封丘、胙城(旧称东燕,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长垣(一度称匡城)3县。属荥阳郡的有酸枣、阳武和原武3县。属汲郡(郡治卫县,今淇县东)的有汲(改伍城为汲)、隋兴(今汲县境,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寻又析置阳源县,大业初省人)2县。
唐代,全市境域当时设10县,先后分属2道7州。属河北道怀州(州治河内,短时期曾属都畿道)的有获嘉县,属卫州(州治卫县,今淇县境,贞观元年移治汲县)的有汲(省隋兴入汲)、共城、新乡3县。(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在汲县治义州,辖汲县和新乡,四年废义州,在获嘉置殷州,辖获嘉、新乡、共城等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属河南道滑州(治白马,滑县境)的有胙城、酸枣、匡城,长垣(贞观八年公元635年废长垣入匡城)4县。属河南郑州(治管城,即今郑州,一度属畿内道)的有原武、阳武2县,属 州(州治浚仪,今开封西北)有封丘。
五代时期,全市境域设10县分属4州、1府。属怀州的有获嘉、共县,属滑州的有胙城,属郑州的有原武,属卫州的有汲县、新乡,属开封府的有酸枣(后唐时曾属滑州)、阳武(后唐属 州)、封丘、长垣(一度与匡城治)4县。 [13]
宋元时期
宋代,全市境域设10地县分属3路、1府、3州。属京畿路开封府的有封丘、阳武、延津(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由酸枣县改)、鹤丘(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为避太祖讳,改匡城为鹤丘,寻复曰长垣)。属京西北路郑州的有原武,属京西北路滑州的有胙城。属河北西路卫州的有汲、新乡、获嘉和共城。
金时期,全市境域当时设10县分属2路、1府、2州。属南京路开封府的有封丘、阳武、延津(贞佑三年公元年1215升为延州,州治今原阳城东北延州村,辖延津、原武、阳武)、长垣(公元1194年,明昌五年,因黄河改道,改属大名府开州)。属南京路郑州的有原武。属河北西路卫州的有汲、新乡、苏门(由共城改,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改为河平,明昌三年公元1193年改为苏门、贞佑三年公元1216年九月升为辉州)、获嘉、胙城(初属开封府,后属卫洲,贞佑五年公元1218年为卫州倚郭)。
元朝,全市境域当时没9县分属直隶中书省和行中书省。属直隶中书省卫辉路的有新乡、汲县、获嘉、胙城4县和辉州(省苏门县入辉州)。属直隶中书省大名路的有长垣,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梁路(一度称南京路)的有原武、阳武、延津、封丘4县。
明清时期
明朝,全市境域设10县分属河南布政使司开封府,卫辉府和开州。属开封府的有阳武、原武、封丘和延津4县,属卫辉府的有汲县、胙城、新乡、获嘉、辉县(元代辉州改)5县。康京师开州的有长垣县。
清朝,原武(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由开封府来属)和阳武(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由开封府来属)属河南省怀庆府。汲县、新乡、辉县、获嘉、延津(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来属,五年公元1727年废胙城入延津)和封丘(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来属)属河南省卫辉府。长垣县直隶省大名府。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1月,中华民国建立,全国废府存县,易为省直属。民国二年(1913年),河南成立豫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河北道(道治汲县),辖新乡县、获嘉、汲县、辉县、阳武、原武、延津、封丘8县,长垣属直隶省大名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下令撤销道级建制。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调整地方行政区划,河南省下设行政督察区。除长垣属河北省十一行政督察区、汲县属河南第三行政督察区(治安阳)外,其余均属河南第四行政督察区(治新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底,全市境域大部分县城沦陷,出现日伪、国民党、共产党三种政权并存局面:国民党政权多属流亡性质;日伪政权分属河南省豫北道、河北省冀南道;抗日民主政权分属太行军区七专区、八专区、太岳四专区、冀鲁豫军区四专区管辖。
抗日战争胜利后,太行八专区改为四专区,辖获嘉一部分。辉县、汲县、新乡、原阳及获嘉一部分归太行五专区管辖。延津、封丘归冀鲁豫四专区管辖。日军投降后,国民党军队于1945年9月抢占了全市境域大部分县城和农村,并恢复原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国民党统治区地面。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解放了延津、封丘、长垣,1948年解放了获嘉、汲县、原阳以及新乡县广大农村。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7日,汲县改为卫辉市(次年撤销)。1948年11月,在新乡县境设置新乡(治新乡县城,暂在新乡县小冀办公),新乡建制自此诞生,归太行行署新乡专署领导。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新乡县县城获得解放,中共新乡委、新乡人民政府开始进城办公,至此,全市境域获得彻底解放。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太行、太岳及冀鲁豫区,成立平原省,辖新乡、濮阳、安阳、菏泽、聊城、湖西等6个专区和新乡、安阳两市。新乡为平原省省会。太行四专区改为新乡专区(驻焦作),获嘉、辉县、汲县、新乡、延津、原武、阳武7县归其领导,封丘、长垣归濮阳专区。
新中国
1950年,原武、阳武合并为原阳县。
1952年,平原省撤销,新乡、安阳、濮阳专区改属河南省,新乡归河南省直辖。同时新乡专署迁驻新乡,所辖除封丘、长垣归濮阳专区外,其它各县均归属新乡专区。
1954年,濮阳专区撤销,封丘、长垣改属新乡专区。
1955年,长垣县划归安阳专区。
1958年,新乡、安阳两专区合并为新乡专区,全境属之。
1960年,撤销新乡、获嘉二县建制并入新乡。
1961年10月,恢复新乡、获嘉二县建制,同时新、安两专分治。新乡和获嘉、辉县、新乡、汲县、原阳、延津、封丘归新乡专区。长垣县归安阳专区。
1967年,新乡专区改名新乡地区。
1974年,新乡改为省地双重领导,1978年1月,又改归新乡地区领导。
1983年9月,新乡县和汲县划归新乡领导。获嘉、辉县、原阳、延津、封丘仍隶属新乡地区。
1983年,安阳地区撤销,长垣属新设的濮阳市。
1986年2月,撤销新乡地区,新乡辖新乡县、汲县、获嘉、辉县、原阳、延津、封丘、长垣8县。
1988年11月,汲县改为卫辉市,辉县改为辉县市,隶属关系未变。 [1] [13]
2014年,长垣县被划为省直管县。
2019年8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长垣县,设立县级长垣市,以原长垣县的行政区域为长垣市的行政区域,长垣市人民政府驻蒲西街道人民路368号。长垣市由省直辖,新乡市代管。 [15] 2020年12月,被列入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16]
行政区划
新乡市共辖12个县级行政区,包括4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5个县,分别是卫滨区、红旗区、牧野区、凤泉区、辉县市、卫辉市、长垣市 [17] 、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新乡市人民政府驻红旗区人民东路甲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新乡市地处中原腹地,河南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3′~115°01′,北纬34°53′~35°50′,中心位于北纬35°18′,东经113°54′,南临黄河,与郑州市、开封市隔河相望;北依太行,与鹤壁市、安阳市毗邻;西连太极故里焦作市,与晋东南接壤;东接油城濮阳市与鲁西相连。总面积8249平方公里 [20] [133] 。
地质
新乡市属于华北板块,横跨新华夏系北北东向构造第二沉降带中段的华北坳陷与第三隆起中段的太行隆起两个一级构造体系单元,除北部太行山地及山麓一带地势自晋豫边界向东南呈台阶式下降外,南部广大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总体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新乡市区内分布有山地、丘陵、山间盆地和平原等地貌类型,呈北东-南西向带状分布。其中受新华夏系太行山前深大活动断裂带控制,北部京广铁路以西为新生代以来隆起的太行山区,地形复杂,最高点十字岭海拔1732米,为基岩出露区,占全市面积的23%;岩石类型主要为太古界片麻岩、元古界石英砂岩和古生界的海相碳酸盐岩;受地形地貌和岩组的影响,在岩溶裂隙发育良好的适宜部位含有丰富的岩溶裂隙水,其它或因缺少含水层或因地下水迳流漏失,富水性一般较差。南部为新生代以来坳陷下沉的冲洪积平原区,地形平坦,约占全市面积的77%,主要为洪冲积松散堆积物覆盖,多为砾石混合成层或砂质土、粘性土互层。
新乡市区域构造活动强烈,以北北东向断裂构造为主,主要分布于市境的东部和西部,既是断裂带,又是地震带。东部的聊城—兰考断裂带内有东濮坳陷,西部的太行山前断裂内有汤阴地堑,二者之间为华北坳陷沉降区内地震活动微弱的内黄隆起;北西向断裂次之,主要有新乡—商丘断裂和峪河—新乡断裂;此外还有东西向的盘古寺—新乡断裂。受构造活动的影响,京广铁路以西及北部山区处于地震活动较微弱的地带;山前广大平原区属于华北坳陷,处于华北地震区河北平原地震带的南端,地震活动较为频繁和强烈。
地形地貌
新乡市地处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北依太行,南濒黄河,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主要是太行山山地和丘陵岗地,南部为黄河冲积扇平原,平原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8%。
新乡市除西北隅太行山区至山前倾斜平原一带地势从晋豫边界向东南呈台阶式下降外,广大黄河冲积扇平原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总体自辖区西南隅向东北倾斜,有中山、低山、丘陵、山间盆地和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土壤的分布与之密切相关。各类地貌的展布格局和延伸方向,除南部临黄一带受秦岭系东西向活动构造的控制外,其余地区大多受新华夏系北北东—北东向构造格局的控制。以北北东—北东向太行山前活动断裂为界,新生代以来,除西北隅地壳持续抬升隆起成山之外,其余地区持续下降成为黄河冲积扇平原。
气候
新乡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秋凉春早,历年平均气温14℃。7月最热,平均27.3°C;1月最冷,平均0.2°C 。
新乡市境年均降水量为573.4毫米,各县间变幅为549.9~644.4毫米。少雨中心在原阳,多雨中心一在西北部的辉县山区,二在东部平原的长垣。降水量在季节分配上极不均匀,大致与冬、夏季风进退相一致。市境霜冻初日多出现在10月下旬,终日多出现在4月上旬。年均无霜期为205天。
水文
新乡市分属海河、黄河两大水系,是水源偏少的区域。地处黄河下游北岸,大部位于黄河冲积扇平原北翼。
黄河自原阳县姚口村入境,至长垣市瓦屋寨出境,河长165公里,堤长153公里。境内地表冲积扇扇面上的河流,以西汉时期自西南流向东北的地上悬河古黄河(禹河)西汉故道为分水岭古河道高出地面2~4米,在原阳祝楼、黑羊山—新乡县八柳树、古固寨—延津东屯—卫辉庞寨—延津丰庄一线。
新乡西北侧为海河水系,流域面积为3985公里,东南侧为黄河水系,流域面积为4184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05年,新乡市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56935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9.02%。耕地面积为45420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5.06%。园地面积为11302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7%。主要分布在北部山丘区和沿黄滩区。林地面积为56712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87%。主要分布在北部太行山区、丘陵地区和沿黄滩区。分布面积最大的是辉县市,面积达36997公顷,占全市林地面积的65.24%。牧草地面积为29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004%。主要分布在北部太行浅山区的辉县市和卫辉市。其他农用地面积为4711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71%。
矿藏资源
新乡市的矿产资源可分为4大类28种: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热;金属矿产有:铁、铜、铅、锌、金矿;非金属矿产有: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粘土、化工灰岩、白云岩、重晶石、泥炭、磷、耐火粘土、石英岩、饰面花岗岩、饰面大理岩、建筑石料、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水晶、冰洲石;水汽矿产有:地下水、矿泉水。
新乡市矿产地总数为104处,其中地质工作程度达到普查的15处,勘探22处。矿产规模达到大型矿床的10处,中型矿床13处,小型矿床30处,矿点及矿化点51处。水泥用灰岩、煤炭、建筑石料用灰岩、地热、矿泉水等矿产是新乡的优势矿产资源。
水资源
新乡市地处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平原面积占78%。水库容量1.99亿立方米。黄河流经新乡170公里,流域面积达4558平方公里。源自南阳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新乡境内长度77公里,总投资约52亿元。南水北调通水后,该市每年可获得4亿立方米优质水。
2017年全年水资源总量为10.7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87立方米。 [28] 在监控的722公里河段长度中,一至三类水质河段长122.2公里,四类、五类水质河段长84公里,劣五类水质河段长516公里。
生物资源
原阳麋鹿
2017年全年全市造林面积12.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9.5万亩。中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3.1万亩。全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达0.9万公顷;森林公园6处,面积达0.7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26.5%,森林覆盖率达到22.3%。 [28]
原阳麋鹿散养场全国仅存的4家之一、黄河流域唯一的麋鹿散养基地。 [29] 原阳麋鹿散养场是按照国家麋鹿散养计划而于2002年建设的一个项目,最初的种鹿共有30头,国家计划在原阳建立面积1.5万亩的麋鹿散养护区,目的在于人工养育后放归大自然,这里邻黄河,水源充足,将现有的稻田蓄水,就是一片沼泽,麋鹿可在周围高岗栖息,到沼泽地觅食。林场还将在园区内种植紫花苜蓿、东北羊草,使麋鹿冬夏都有丰美鲜嫩的草食。 [30] 截至2015年9月,原阳麋鹿散养基地的麋鹿数量为41头。
经济
综述
初步核算,2019年,新乡市生产总值2918.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8年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62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338.57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1325.99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为8.7:45.9:45.4。人均生产总值50277元,增长6.5%。
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4.51亿元,总量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3.2%,高于全省水平1.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3.36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1352.45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1368.7亿元,增长2.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7:44.9:45.4。
第一产业
新乡市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比重超过80%,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还是河南省畜牧生产加工基地,金银花等中药材生产基地。 [1] [3]
2019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16.85千公顷,比2018年减少9.01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85.83千公顷,减少2.04千公顷,硬粒小麦种植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70%;棉花种植面积1.06千公顷,增加0.0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78.27千公顷,增加3.24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4.37千公顷,增加0.9千公顷。全年全市粮食产量476.1万吨,比2018年增产8.5万吨,其中,夏粮产量273万吨,增产13.41万吨;秋粮产量203.1万吨,减产5万吨。蔬菜产量307.97万吨,增产12.89万吨;油料产量34.13万吨,增产0.03万吨。不含长垣,水产品产量4.13万吨,减产11.3%。全年全市猪牛羊禽肉总产量32.23万吨,比2018年下降20.6%。禽蛋产量28.74万吨,增长6.3%;牛奶产量11.84万吨,增长5.5%。年末生猪存栏127.01万头,下降53.5%;生猪出栏292.9万头,下降31.8%。
第二产业
新乡市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41个行业大类中的33个。是中国电池工业之都、国家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国家新型电池及材料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和起重机械产业基地,有制冷、生物与新医药、电池及新型电池材料、特色装备制造、煤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战略支撑产业,纺织、食品、造纸、建材、能源电力五大传统优势产业。
2019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9%,集体企业下降9.7%,股份制企业增长7.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1.5%,私营企业增长9.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1.7%,制造业增长9.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3%。产品销售率98.1%。规模以上工业中,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8.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9%;传统产业增长5.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4.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8.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6.3%;高技术产业增长3.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0%;高耗能行业增长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利润总额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8.8%,其中国有控股企业73.2%,增长1.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6.79元,比2018年减少0.09元。全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7.7%。全年全市(不含长垣)建筑业总产值495.6亿元,同比增长13.9%;资质内建筑业企业390家,比2018年增加34家;本年新签合同额483.5亿元,增长7.8%。
境内主要经济区及开发区
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东产业集聚区
寺庄顶工业区
新乡县工业园区
新乡科技产业园
高湾工业园
凤泉产业集聚区
第三产业
新乡市自古以来就是晋冀鲁豫接壤地区的商品集散地。现代物流、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旅游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构成新乡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201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9.3亿元,同比增长10.8%。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11.03亿元,增长1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8.2亿元,增长6.4%。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22.14亿元,增长11.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77.31亿元,增长10.5%;住宿业实现零售额5.56亿元,增长10.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4.24亿元,增长12.2%。全年全市实现网上零售额4.79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销售大类中,食品类同比增长28%,饮料类增长31.2%,烟酒类增长27.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7%,日用品类增长22.9%,中西药品类增长58.8%,汽车类增长14.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8.9%,金银珠宝类下降4.7%。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84.9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出口总额70.5亿元,增长11.3%;进口总额14.46亿元,下降10.8%。其中一般贸易66.8亿元,增长1.9%;加工贸易17.36亿元,增长29.5%;机电产品24.71亿元,增长8.4%。全年全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12个。全年实际吸收外资12.16亿美元,同比增长6.5%,实际利用省外资金700.4亿元,增长3.8%。全年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营业额1202万美元,同比增长203.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117.02亿元,同比增长11%,比年初新增308.04亿元。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2286.66亿元,增长13.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027.78亿元,增长17.4%,比年初新增292.42亿元。其中,境内住户贷款1011.6亿元,增长25.9%。全年全市共有保险公司55家,其中寿险27家,财险28家,共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36.54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财险公司25.7亿元,增长10.6%;寿险公司110.82亿元,增长4.4%。全年保险业累计赔(给)付金额32.88亿元,增长13.6%。其中,财险公司累计支付赔款12.82亿元,增长15.9%;寿险公司累计给付16.27亿元,增长20%,累计赔付3.79亿元,下降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