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中国

【城市百科】开封市-八朝古都 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开封,简称“汴”,古称汴州、汴梁、汴京,是河南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文化旅游城市   。总面积6266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5个区、4个县,建成区面积151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开封市常住人口为4824016人。

001.jpg

开封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河南东部、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西与郑州毗邻。开封自贸区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东京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

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发源于此,拥有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8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 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开封市生产总值2371.83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增速高于全省(1.3%)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3位。

历史沿革

开封的先民活动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开封市祥符区万隆岗遗址和尉氏县洧川镇断头岗遗址,发现了数处新石器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其发掘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开封市域内就已经有人类活动。

五帝之一的颛顼早年因辅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阳镇),故又号称“高阳氏”。

夏朝,自帝杼至帝廑在开封一带建都217年,史称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国都里村),这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

大禹为避商均而居阳城(今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之东。

商朝,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史称嚣。

春秋早期(公元前8世纪),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战国魏惠王六年,魏国君主魏惠王(公元前369年即位,公元前334年称王)迁都于大梁(今开封市鼓楼区)。魏国迁都大梁之后,引黄河水入圃田泽(今郑州管城区)开凿鸿沟、引圃田水入淮河。水利既兴,农业、商业得到极大发展,日趋繁荣。他还修魏长城、联诸侯,国力日盛,乃得称霸于诸国,使大梁成为当时繁华的名都大邑之一。公元前225年,秦国战将王贲堵截黄河大堤,引黄河水入鸿沟,淹没大梁城,致城毁人亡,成为一片泽国。

秦,设大梁县,属砀郡,郡治睢阳县(今商丘市睢阳区)。

西汉,境内设浚仪县,浚仪作为开封的名称,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西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县改名为开封县,这便是“开封”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

东汉,浚仪县仍属陈留郡管辖。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年),改司隶部为司隶校尉部,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开封县属之。 

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孝静帝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等三郡。

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由县治改为州治,失落了近百年的开封又逐步的恢复了元气,开封也成为北魏对南部各朝作战的水运线上的八个重要仓库之一。

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和天保十年(559年),分别建了著名的建国寺(即大相国寺)和独居寺(今开封市铁塔一带),佛文化的发展对后来的北宋都城东京汴梁文化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前期的基础。

隋朝置陈留郡于浚仪县(今开封市祥符区),后改陈留郡为汴州。隋炀帝时期开凿的两千多千米的大运河中段是联通黄河与淮河、贯穿汴州的汴河,大运河黄河至淮河段又称通济渠。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设汴州总管府,下辖汴州、洧州、杞州、陈州。武德七年(624年),汴州总管府改为汴州都督府。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设河南道,道治浚仪县(今开封市祥符区)。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汴州一度改设为陈留郡。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李唐的宗亲李勉到汴州任节度使,增筑汴州城(今开封市祥符区)达22里。

兴元元年(784年),李希烈占据汴州城,僭即皇帝位,自称国号“楚”,建年号为“武成”,以汴州为大梁府治。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 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期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后梁定都开封十七年,时间虽短,但国家的租赋较轻,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同时,后梁定都开封,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从河洛地区的洛阳转向豫东平原的开封地区,对中国古代的都城转移及政治中心转移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

923年,后梁灭亡,继起的后唐定都洛阳,于开封置汴州。

936年,石敬瑭灭唐,建立后晋,又从洛阳迁都到开封。947年一月十日,契丹军攻克后晋首都开封,后晋灭亡。

947年二月,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开封为南京,改汗称帝,定国号为“大辽”。

辽军北撤后,后汉立国仍定都开封。951年,郭威发动澶州兵变,灭后汉建后周。郭威勤政爱民,大力改革使后周出现了新的气象。

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柴荣在郭威的基础上,整顿朝纲,改革弊制,在内政、外交和军事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他三次征伐南唐,夺得“淮南十四州”的土地,并恢复了江淮漕运,使开封经济进一步提升。955年,他又发动10万民夫在原汴州城(今开封市鼓楼区)外筑外城。

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在开封城北40里的陈桥驿(今属新乡市封丘县)发动“陈桥兵变”,以“宋”为国号,建立宋朝,建都东京开封府,历经9帝、168年。大宋王朝是开封历史上和中国封建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经济文化发达、社会生活繁荣,开封城内人口达一百五十万。(《宋史 地理志》记载崇宁年间,开封有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户,四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口。” [25]  )大宋东京城富丽甲天下,繁荣兴旺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史书更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当时大宋都城开封的繁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东京开封城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灭北宋后,改东京称为“汴京”。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迁都到中都大兴府,改汴京为“南京开封府”,成为金陪都。正隆六年(1161年)初,完颜亮南下侵宋,一度以“南京开封府”为前进基地。贞祐二年(1214年),完颜珣为避蒙古军锋,迁都“南京开封府”。天兴二年(1233年),完颜守绪在开封被蒙古军围困下,逃出汴京开封,迁都到归德府(今商丘)。

元初,沿袭金国称呼,仍称为南京路。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为河南江北行省省治。元朝末年,“天下义军共主”小明王韩林儿率领的红巾起义军建立“龙凤”大宋农民政权。龙凤四年(1358年)红巾军占领汴梁,并从亳州迁都于此。龙凤五年(1359年)开封城被元军攻破,韩林儿逃至安丰。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徐达带领北伐军攻取河南,此时许多人向朱元璋建议定都汴梁。四月,朱元璋来到汴梁城考察。五月,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将开封县并入祥符县,至此两县合一,置河南中书分省,省治开封府。同年八月,以开封府升格建为北京,位居陪都,重建开封城,改土城为砖城。 [5]  [24]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河南中书分省为河南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河南行中书省为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领州四、县三十。洪武十一年(1378年),罢北京称号。 [5]  封第五子朱橚称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命朱橚就藩于开封。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冬,朱橚因擅自离开封地到凤阳而获罪,被太祖下令迁往云南。朱元璋不久改变决定,留朱橚在首都,由世子朱有炖理藩事。朱橚在两年后获准返回封地。崇祯十五年(1642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诸部围攻开封府,不久攻破。九月十五日,明军(一说起义军)为解围决黄河,水灌开封城,城中建筑大部分被毁坏、淤没,人口大量溺亡。

清军入关后,基本沿袭明朝行政区划。省、府衙署均因开封城淹没而寄驻邻县理事。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开封府城。康熙二年(1663年),诸衙署陆续迁回城中。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在开封设立驻防满城。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开封府改设豫东道。祥符县改名为开封县,开封为河南省省会、豫东道治所。民国三年(1914年)6月,改豫东道为开封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冯玉祥将开封、商丘、沁阳定为自治模范县,筹办地方自治。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豫东道。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成立开封市,开封市、开封县同城不相属。 [28]  民国十九年(1930年),开封撤市。5月,中原大战爆发,31日蒋介石令河南建设厅长张钫暂代河南省政府主席,省会设署商丘。10月1日,蒋军入开封,6日河南省政府由商丘迁回开封,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刘峙为河南省政府主席,张钫为民政厅长。 [27]  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17日,国民政府批准撤去开封、郑州两市。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1日,中共河南省委在开封成立。6月6日,日军攻陷开封(省政府事先已迁驻南阳,1939年10月5日又由南阳迁至洛阳)。 [27]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3月1日,日伪国民政府在开封市成立伪河南省政府。1938年豫东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豫东人民建立了水东抗日根据地,开封地区在水东军分区领导之下,1945年8月19日,国民党军进驻开封,9月,河南省政府迁回开封。

1948年6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开封,攻克后即撤离。同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攻克开封,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省会地位不变。12月23日,改为开封市。1949年3月,开封改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5月10日,根据中原临时人民政府第二次政府委员会议5月8日决定,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开封成立,吴芝圃任主席。省政府下辖开封、郑州两市及陕州、洛阳、郑州、陈留、商丘、淮阳、潢川、确山、许昌、南阳等10个专区。 [27]  开封县治所迁驻市郊朱仙镇,9月又迁往黄龙寺。 [1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封市仍为河南省省会。 [13]  1952年6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陈留专区并入郑州专区。 [13]  1954年10月,河南省会由开封市西迁至郑州市(1951年经政务院批准)。 [13]  1955年1月,郑州专区公署驻地由荥阳县(今郑州市荥阳市)迁至开封县(今开封市祥符区),改称开封专区。1958年,开封市委托开封专区管辖。1959年10月,开封县(今祥符区)划归开封市领导。1962年,开封市恢复为河南省辖地级市。 [22]  [24]  [30-31]  1983年9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开封专区,原属专区的杞县、通许、尉氏、开封、兰考五县划归开封市管辖。 [24]  2014年9月,国务院批复开封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开封县,设立开封市祥符区,同时还撤销金明区,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龙亭区。

2021年9月14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开封市将祥符区曲兴镇蔡庄村、后洪山庙村划归兰考县三义寨乡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开封现辖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兰考县和祥符区、龙亭区、顺河回族区、鼓楼区、禹王台区、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其中兰考县系省直管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归龙亭区建制。 

注:开封新区为开封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党工委、管委会党政级别为副厅级(副地级),接受开封市市委、市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并享有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开封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河南省东部,位于黄河下游南岸之滨。开封居于东经113°52′1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之间。开封东与商丘市相连,距黄海500千米,西与省会郑州市毗邻,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黄河相望。开封市区面积1849平方千米。全市南北最宽约92千米,东西最长约126千米。 总面积6266平方千米。

地貌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多为粘土、壤土和沙土,适宜各类农作物种植。开封境域内,因黄河泥沙淤积使黄河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河高于城的“地上悬河”。开封地下则因历次黄河水患使开封数座古都城、府州城池深深埋于地面之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都城、2座省城及1座州城,构成了中国罕见的城摞城奇特景观。

气候

开封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一般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多年平均气温为14.52℃,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21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7.5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的7、8月份。

水文

开封境内河流湖众多,分属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黄河大堤以北地区属于黄河水系,流域面积约281平方千米;黄河大堤以南地区属于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惠济河、马家河、汴河、贾鲁河、涡河等,流域面积约5985平方千米。开封市中心城区内五湖四河环绕市区,水域面积达220多公顷,约占开封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的1/10,素有“北方水城”之称。 [39]

自然资源

开封市境内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8.35亿立方米(不含过境水)。其中地表水约为3.51亿立方米,占资源总量的42%,地下水可供开采量4.84亿立方米,占资源总量的58%。

土地资源

开封市有国土面积约为628,240.26公顷;园地面积约10,456.84公顷,占1.66%;林地面积约24,026.27公顷,占3.90%;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约83,750.85公顷,占13.33%;交通用地约17,822.06公顷,占2.84%;水域约46,964.21公顷,占7.48%;未利用土地约10,487.90公顷,占1.67%。

生物资源

开封生物资源丰富,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有800多种。动物种类繁多,主要有猪、牛、羊、驴、鸡、鸭、鹅、兔及鱼类、鸟类等饲养动物和野生动物60余种,已成为河南省重要的猪、牛、羊繁育基地,所产的开封黄河鲤鱼被誉为鱼之上乘而闻名中外。

矿产资源

开封已探明的地下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预计石油总生成量约为5.6亿吨,天然气储量约为485亿立方米。煤炭资源埋藏较深,预测可靠储量约为77.9亿吨。此外,地下还有丰富的石灰岩、岩盐、石膏等矿产资源。 [39]

人口

开封当地的人口以传统汉族的中原人为主,开封人口在同一时期最辉煌的时代当属北宋,作为大宋王朝的都城,开封城内人口多达150多万,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近代以来,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开封城内人口约为36万人,而同时期的洛阳和郑州城内人口分别只有7万和3万人。1954年,河南省会驻地从开封市迁移至郑州市后,有将近7万开封人迁至郑州市。

2018年末,开封市总人口525.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万人;常住人口456.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8.9%,比上年末提高1.5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1.23‰,死亡率6.28‰,自然增长率4.95‰。

2019年末全市总人口527.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3万人;常住人口457.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0.0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0.28%,比上年末提高1.4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5.7万人,出生率为10.86‰;死亡人口3.47万人,死亡率为6.53‰;自然增长率为4.33‰。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开封市常住人口为4824016人。

经济

综述

开封是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城市、郑州大都市区核心城市、郑州航空港区主体城市、郑汴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翼。开封自贸区也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开封也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河南省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河南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

2018年,开封市生产总值2002.23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3.20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779.25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949.78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为13.7∶38.9∶47.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43936元,比上年增长6.8%。

2019全市生产总值2364.14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8.2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949.24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1096.66亿元,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为13.5∶40.1∶46.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51733元,比上年增长6.9%。

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4.49亿元,增长15.2%。其中,民生支出298.55亿元,增长13.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3%。

2020年,开封市生产总值2371.83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增速高于全省(1.3%)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3位。

第一产业

开封市主要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及落叶乔木等,是全国主要的小麦、玉米、花生、大蒜、西瓜及泡桐种植和出口基地。

2018年,开封市粮食种植面积531.3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35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05.2千公顷,增加0.92千公顷;玉米种植面积194.83千公顷,减少1.79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4.10千公顷,增加6.10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9.55千公顷,增加6.27千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03.92千公顷,增加4.07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65.10千公顷,增加8.55千公顷。

第二产业

开封的工业经济基础形成于建国之初的“一五”和“二五”时期,是河南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河南省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电冰箱、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缝纫机、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都出自开封。当今的开封已经成为全省新兴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2018年,开封市全部工业增加值694.97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全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3.34%。

第三产业

2018年,开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1.0%。分城乡看,城镇增长12.3%;乡村增长5.9%。分行业看,批发业增长8.1%;零售业增长11.8%;住宿业增长12.4%;餐饮业增长9.2%。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饮料类增长13.9%,化妆品类增长12.7%,家具类增长-8.5%,中西药品类增长36.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7.7%,日用品类增长9.9%,烟酒类增长14.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0.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6%,粮油食品类增长-4.0%,金银珠宝类增长19.1%,汽车类增长23.3%。

2018年,开封市货物进出口总值57.62亿元,比上年增长53.9%。其中,出口总值50.54亿元,增长15.9%;进口总值7.09亿元,增长152.7%。

2018年,开封市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5个;合同利用外资455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9.5%;实际利用外资690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9%。

截至2018年,开封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80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入境游客33.1万人次,增长9.1%。旅游总收入602.2亿元,增长24.6%。年末4A以上景区9家,星级饭店13家,旅行社36家。

截至2018年,开封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59.48亿元,比年初增加154.5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414.77亿元,比年初增加121.1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4%;贷款余额1498.76亿元,比年初增加131.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6%。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开封市研究生招生3268人,在读研究生7660人,毕业生2541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08万人,在校生9.98万人,毕业生2.59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15万人,在校生2.19万人,毕业生0.8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1.31万人,在校生3.79万人,毕业生1.5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04万人,在校生11.12万人,毕业生3.2万人。初中招生7.44万人,在校生21.96万人,毕业生6.8万人。小学招生8.45万人,在校生48.63万人,毕业生7.68万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0.01万人,在校0.06 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1.61万人。

科学技术

2018年,开封市共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2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全年申请专利2980件,比上年增长51.5%;授权专利1847件,增长65.7%;有效发明专利738件,增长15.8%,每万人口拥有发明专利1.62件,增长15.7%。

2018年,开封市全年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项1项,签订技术合同82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3亿元。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73项。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9家,全市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62家 。

文化事业

2018年,开封市共有国有艺术院团8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33家,新增非国有及行业博物馆3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文物保护单位4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39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

截至2018年,开封市运动员在各类大赛中共取得11枚金牌,世界冠军1个,亚洲冠军2个,全国冠军8个。

2019年1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一批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开封在列。

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开封市共有卫生机构3365个,其中,医院89个、乡(镇)卫生院92个,村卫生室254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个,专科防治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机构11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2.91万张,其中,医院2.22万张,乡(镇)卫生院0.49 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19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4万人,注册护士1.34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464人。

城市建设

2014年,开封市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基本完成,撤销了开封县设立开封市祥符区,市区面积由547平方千米扩大到1849平方千米,开封市区常住人口由91万人增加到169万人,拓展了开封市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强力开展“两改一建”工程,完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建筑面积281.4万平方米。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启动城区“三贯通”工程和火车站周边开发改造,基本完成内顺城路(向阳路—西门大街)改造、文庙街改造、西环路北延(东京大道—复兴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内环路改造、华夏大道改造、官坊立交辅道及排水工程、东京大道雨水干渠工程等省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加快。郑徐高铁、郑民高速二期工程、新开铁路、商登高速、机西高速等项目开封段扎实推进。实施规划提升、以产兴城等市区、县城建设十大工程,县城和中心镇面貌明显改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282千米,改造农村危房1.2万户,解决了33.4万农村居民和在校师生安全饮水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生态环境

2019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19年统筹强化监督(第一阶段)黑臭水体专项排查情况,开封被列入“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低于80%的城市名单”,消除比例为30%。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2017年末,开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开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6处。

风俗民情

开封是享誉中国的著名民间艺术之乡,享有“中国戏曲之乡”、“中国木版年画之乡”、“中国汴绣之乡”、“中国菊花之乡”等美誉,境内有汴绣、官瓷、朱仙镇木板年画等精美工艺品,现存有庙会、灯会、鸟市、花市、夜市、风筝、斗鸡、盘鼓、舞狮、盘鼓、高跷、旱船、唢呐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豫剧,又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其中祥符调是豫剧的一支重要流派,发源于豫东地区的开封。明末清初,河南地方戏曲汴梁腔、梆子秧腔、女儿腔、镇南技、山坡羊以及打枣杆等传统优秀民歌长期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而逐步形成豫剧祥符调,祥符调唱、念俱用标准的汴梁音韵,发音多假嗓,音域属上五音。 [60]

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开封城内刺绣工艺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开封云集各地及异国的巧匠绣工,官办的有文绣院,民间的有秀巷,汴绣即在此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近些年开封的汴绣独树一帜,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绒彩夺目,丰神宛然,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成为国内外游客必买的艺术佳品。 [60]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品之一。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朱仙镇木版年画具有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简炼,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等特点。2006年5月20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开封市的市花——菊花,栽培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种类繁多,北宋时期,市民养菊蔚然成风。作为大宋王朝的都城,开封的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形成了较高的栽培技术和优良种植传统,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菊花的数量、品种、栽培技术得到不断提高。开封菊花,不但品质优良、花朵肥大、高矮适度,而且色泽纯正。开封菊花种植各类品种多达1200多种。菊花被确定为开封市“市花”,国家和省市把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28日定为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会期。 [60]

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是开封乃至全国富有诗意的节日,这是一段慎终追远的历史畅想,这是一场迎接春天的励志盛典。一年一度的清明文化节在清明节期间于开封举办。

风景名胜

开封境内的铁塔、相国寺、包公祠、延庆观、禹王台、繁塔等重点文物古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旅游价值。开封作为河南三大石刻集中地之一,境内的名胜古迹中保存以及馆藏有上自汉代、下至民国的各类石刻珍品1000余件,是研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和书法艺术的宝贵文物古迹。

著名景区

龙亭公园

龙亭公园位于开封古城内西北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约1300亩。全园包括午门、玉带桥、朝门、照壁、朝房、龙亭、北宋皇宫宸拱门遗址、碑亭、北门及东门等清朝万寿宫建筑群体,还有潘杨二湖、春园、盆景园、被誉为中原一绝的植物造型园及长廊水榭等园林景观。整个景区建在宋、金皇宫和明代周王府遗址上。龙亭大殿高26.7米,基高13米,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各有八间朝房,与大殿组成完整的宫殿院落,其内建有中国首座大型宋代蜡像馆。午门至大殿为御道,御道两侧为杨家湖和潘家湖。

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位于开封古城内西北隅,是以宋代张择端的名《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集中再现原图风物景观的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是国家AAAAA级景区。占地面积510亩,主要建筑有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园区按《清明上河图》的原始布局,集中展现宋代诸如酒楼、茶肆、当铺、汴绣、官瓷、年画等现场制作;荟集民间游艺、杂耍、盘鼓表演;神课算命、博彩、斗鸡、斗狗等京都风情,并根据宋氏历史故事表演“文包武杨”及宋代婚礼习俗等节目。

宋都御街

宋都御街位于开封古城内中山路北段,是宋代都城汴梁城的御街风貌,于1988年建成的一条仿宋商业街。

铁塔公园

铁塔公园位于开封古城的东北隅,占地面积51.24公顷,是中国100家名园之一,国家AAAA级景区。铁塔位于铁塔公园的东半部,是园内重要的文物, 也是主要的景点,建于公元1049年,是1961年我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铁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此地曾为开宝寺,有称“开宝寺塔”,又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建成九百多年来, 历经战火、水患、地震等灾害,仍巍然屹立。 [61]

繁塔

繁塔位于开封古城东南隅,建于北宋开宝七年。繁塔为六角九层空心楼阁式、仿木结构的砖塔,原高80米,明永乐年间,将三层以上拆除,后在三层上建六层尖顶,形成了现今下粗上尖的塔姿。繁塔是研究我国建筑、美术和音乐的宝贵资料。 [61]

山陕甘会馆

山陕甘会馆位于开封古城徐府街东北段路北,是清代山西巨贾会同陕甘旅汴同乡于乾隆四十一年集资兴建的集会场所。整个会馆建筑,布局巧妙,结构严谨,砖木雕刻精美绮丽,巧夺天工。

大宋武侠城

万岁山·大宋武侠城地处开封古城内西北部,与龙亭湖风景区毗邻,占地五百余亩,是一座以宋文化、城墙文化和七朝文化为景观核心、以大宋武侠文化为旅游特色、以森林自然为格调、兼具休闲娱乐功能的多主题、多景观大型游览区。主要景点有:九龙瀑、江湖街、龙坛、万岁寺等。 

天波杨府

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民族英雄杨业的府邸,位于宋朝首都东京(今开封市)城内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因杨业忠心报国,杨家将世代忠良,宋太宗赵光义爱其清正刚直,不善巧言谄媚的性格,敕在天波门的金水河边建无佞府一座,赐金钱五百万盖“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并亲笔御书“天波杨府”匾额。为国家AAA级景区。 

禹王台公园

禹王台风景区坐落于开封城墙外东南部,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盲人乐师师旷常在此吹奏古乐,故名“吹台”。明嘉靖二年,为追念大禹治水功德,在吹台上建禹王庙一座,此后改名为禹王台。禹王庙立有高大的禹王像,东西两个配殿安放着师旷及李白、杜甫、高适三位诗人的塑像。唐天宝三年,李白、杜甫、高适曾在此聚会,饮酒赋诗,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每年4月“东京禹王大庙会”皆在此举行。

开封府

开封府位于包公湖-包公东湖、包公西湖,北岸,国家AAAA级景区。许多历史名人如寇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等都曾任“开封府”尹。特别是包拯任“开封府”尹时,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 

延庆观

延庆观原名重阳观,是为纪念全真教创始人王喆(王重阳)而兴建的。金末重阳观已毁。元太宗五年,全真教徒受丘处机遗命,重修重阳观,历时近三十年,规模宏伟,殿宇壮丽,元帝赐名“大朝元万寿宫”元末又毁于兵火,仅存斋堂一座。明洪武元年,更名延庆观。 

中国翰园碑林

中国翰园碑林位于开封龙亭湖西畔,是开封市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李公涛自筹资金,于1985年始行创建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最大的民办碑林。碑林分为山水风景区和碑廊布展区两大部分,占地120亩,竖碑3800块。分设现代名人碑廊、中山碑廊、宋代碑廊、帝王名臣碑廊、友谊碑廊等十大碑廊区。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朱仙镇岳飞庙

朱仙镇岳飞庙位于开封城南22千米,相传朱仙镇是战国时魏国义士朱亥的故里,明、清时更是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南宋初年,抗金民族英雄岳飞曾率兵在此大败金兀术。岳飞庙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是明代全国四大岳庙之一。

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是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重修。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旅游景点。

包公祠

包公祠位于包公湖-包公西湖西岸,为纪念中华民族历史上廉洁奉公的宋朝丞相包拯,陈列有大量关于包拯的历史文物。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宋御河

大宋御河从2006年开始投资兴建,2013年5月开始运行,投资约6亿元,全长1.9千米,贯通开封市龙亭湖、包公湖两大主要景区,包含西司、包公祠、龙亭湖三个码头。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在开封水系中地位举足轻重。

开封纪念塔

开封纪念塔,原名“成慎纪念塔”,后改名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坐落在开封市中山路南段,距离开封火车站西北方向350米处。高23.75米、底座直径3.5米。 


【责任编辑:李文文】

黑龙江依安县创新劳动监察机制 护薪维权成效显著

从“事后处置”转向“全程防控”。通过常态化巡查指导企业落实各项制度,定期为企业提供“合规体检”,推动工程建设领域新增欠薪线索同比减少20%,有效降低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发生数量,进一步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创新信用修复机制 黑龙江拜泉县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失信企业信用修复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创新推出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增值服务,探索“无感修复”,引导失信企业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恢复自身信用价值,为拜泉全县营商环境提质增效注入信用动力。创新推出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增值服务,构建企业合规经营“第一防线”。在全面落实“双书同达”基础上,拜泉县在齐齐哈尔全市率先推行涉企

普法进万家 青春筑法魂 | 醴陵市司法局开展“仲裁法三十周年”宣传活动

通过广场普法、模拟庭审等多元形式,推动仲裁法律知识深入基层,助力法治醴陵建设。仲裁作为与诉讼并行的纠纷解决机制,凭借高效便捷、自愿公正、一裁终局等优势,已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化解民商事矛盾的重要法治保障。此次系列活动以“贴近群众、聚焦青年”为切入点,既夯实基层

厦门海渔执法支队“请进来走出去” 筑牢海洋渔业信用基石

深入普及信用知识,提升涉海涉渔从业者信用意识,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行业氛围,在第18个“信用记录关爱日”到来之际,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以下简称支队)紧紧围绕“守护信用 共赢未来”主题,创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模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用宣传教育活动,为构建和谐、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渔业信用体系注入新动能。“请进来”:集

厦门海洋渔业执法数智化升级:闽执法平台应用显成效 便民利企服务再提升

“现在手机上扫码就可以缴纳罚款,还可以签收法律文书,确实方便了很多。”在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以下简称“支队”)的执法人员为当事人介绍法律文书电子送达和线上缴款功能后,翔安渔民积极点赞,而这样的新体验得益于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以下简称“闽执法”)的推广和应用。支队严格贯彻上级部署,大力推进“闽执法”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全面实现执法办案、

辽宁高院与武汉大学共育涉外审判高阶人才

4月28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签署“涉外审判高阶人才协同培养”协议,标志着辽宁法院涉外审判队伍建设迈上院校协同、精准育才的新台阶。 培养面向全体辽宁法院涉外审判业务干警,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着力锻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审判人才队伍。“走出去”是指辽宁高院从2025年起,每

河北省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 3·15“百姓点检日”活动在石家庄召开

2025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为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饮食权益,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石家庄市各区、县市场监管部门以“守安全、稳信心、促消费”为主题,先后组织开展了“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3·15“百姓点检日”线下活动。3月15日上午,由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桥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办的河北省3·15“百姓点检日”活动在石

激发活力倡导诚信 黑龙江拜泉县开展“3·15”诚信进大厅活动

精心组织并开展“诚信进大厅”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活动中,拜泉县营商局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大厅人流量大、覆盖面广的传播优势,利用大厅电子显示屏,不间断滚动播放“3·15”诚信宣传图片,向来往群众直观传递诚信的价值

如何防网购陷阱?中消协:“三不原则”

虚假促销、假冒伪劣、新型诈骗成投诉热点,消费者权益保护再升级。随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临近,网络购物中的消费陷阱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4日发布最新消费提示,针对虚假促销、假冒伪劣、电信诈骗等新型消费风险,提出“三个不”核心原则——不轻信夸大宣传、不点击不明链接、不脱离平台交易,呼吁消费者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科学理性

和而不同,携手共赴新征程 - 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主席肖武男新年致辞

祥龙辞岁去,金蛇迎春来。展望未来,我们深知蛇年赋予我们的独特机遇——改变。这不仅是生活轨迹的转变,更是心灵深处的成长与升华。我们重新审视世界,在探索中拓展认知边界,让我们更加坚毅而智慧。身处变革的日新月异,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局势下,我们既要牢牢把握住人生的光明和方向,又要守住内心那一份平静与坦然。同时,也不忘从生活的点滴微光中,去发现世界的本质和相互的关联。无论是下厨做饭、来接纳万物的本

厦门强化产地水产品执法监管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餐桌安全”

春节临近,厦门市水产品消费进入高峰期。为加强节日期间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力保障2025年春节期间人民群众“餐桌安全”,厦门市海洋发展局高度重视,全面部署,直属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简称支队)通过加强执法检查、严格监督抽检、积极普法宣传等措施,近期出动执法人员18人次,开展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和宣传5次,检查养殖场(育苗)场15家次,分发宣传材料3

厦门市海洋局加强节前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确保市民“菜篮子”安全

春节将至,餐桌安全成为市民关心的热点。1月22日晚,一场针对节前水产品质量的安全检查行动在高崎夏商水产品批发市场拉开帷幕。在行动开始前,在渔港综合管理楼二楼会议室,相关部门对本次行动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检查执法行动正式在海鲜批发市场展开。本次行动由厦门市海洋发展局联合厦门市闽台渔港发展保障中心、神山社区、湖里派出所、湖里交警以及夏商水产等单位共同开展。行动中,检

漳浦县司法局助力“三下乡”活动 普法服务暖民心

漳浦县司法局作为联办单位之一,为此次活动捐赠了20000元资金,同时,漳浦县司法局还精心组织“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组成“三下乡”活动服务队伍,积极参与集中服务示范活动。启动仪式开始前,漳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戴文利,副县长王永盛一行亲临法律宣传台和法律

一起益企 智赋万企 | 永州市200多家中小微企业共倡合规经营

活动发起单位永州启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向峰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中小微企业要想稳健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合规经营,确保企业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以此为基础构建企业美好明天。多位业内专家和成功企业家就中小微企业在经营

绥芬河:主动作为 聚力攻坚 全国城市信用排名创新高

在全国383个县级市中绥芬河市综合信用指数88.70,排名26位,位于东北地区第7名,全省第4名,牡丹江市第1名。在全国GDP规模100亿元以下城市矩阵中位列第一,创造绥芬河市历史最好成绩。地处我国东北边境口岸的绥芬河市,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围绕信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