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2月27日新乡讯(编辑胡志民 作者张鸿山) 今天说的这家“胖胖”生活小超市,实际是一间只有70—80平米的小百货店。现在这家小店一天到晚都客流不断,并且无论谁进店来买东西,都会跟店老板像家人一样拉拉家常开开玩笑。他们能有这种店家与顾客的亲密关系,还是源于今年7月的那场大暴雨。


2021年7月下旬那场暴雨酿成的水灾,至今仍然让河南新乡人记忆犹新。当时,连续的暴雨,顷刻间就将整个城市浸泡在了大雨的积水当中。位于新乡北部的建设路沿线正是暴雨的重灾区,短短的时间里,积水竟达半米多深,多个生活小区和道路都成了汪洋一片。由于停水停电,大部分群众的基本生活也受到了直接影响,许多家里食物储备不足的居民群众,便冒雨淌水出门寻找能补充些食品的门店。由于当时水势太大,虽说不远处就是一条平时繁华的卫北农贸市场街,可眼下市场内深深的积水,又会有哪家店铺开门营业呢?一时间,让大家都为柴米油盐犯了难。

“胖胖生活超市”就开在新乡市北部建设路上宅城邦的小区南大门外。由于当时大雨骤降,很快雨水就涌进了小店里,堆放在底层货架和地面的商品也都被逐渐淹没,两位年轻店主董卓强和郭瑛一起上阵,堵的堵搬的搬,瞬间就跟积水打起了争夺战,虽说抢出了不少东西,但依然给小店造成了不少损失。
在大雨稍有停顿时,就见许多附近居民或小区内的业主们,纷纷冒雨淌水来到他们的“胖胖”超市选购急需商品。但大家突然发现,网络根本没了信号,手机也无法支付结算。一些已经选好食品却没带现金的顾客一时犯了难。就在这时,两位店主也及时发现了问题,但董卓强和郭瑛几乎不加思索的表示“大家不用着急,咱原本开的就是为大家服务的油盐店,咋能让这点小事影响了一家人吃饭呢!我们赊账!”顾客们一听纷纷表示感激,可俩位小老板又表示说:“现在人多货乱,外面还下着大雨,干脆只要大家急需的,咱就拿走先用,小账也请你们自己记下,等日后再来结算吧。”几句话,使当时的在场的许多顾客都十分感激。

说实话,董卓强、郭瑛两个年轻人还真是有远见,他们知道要变天的消息后,为了避免雨天再去进货的麻烦,所以也就提前备足了不少货物。谁曾想,这回还真是派上了大用场。几天的时间里,小店一直都是人来人往大包小包的客流不断,所以,也不知他们卖出了多少货,更不知赊出了多少单账,反正就是只要来到他们小店,就能保证你拿到急用的商品走,直到货架上和小仓库里的东西基本上快要搬完,他们也没去记一笔账单,更没有签过一个单。短短的几天里,他们这间不大的小超市,便成了方圆几里购物群众们热议的焦点。

始终在“胖胖”小超市里忙碌的两个小老板,一个叫郭瑛,另一个叫董卓强,年龄都是30岁,他们都是从辉县市山区走出来的年轻人,俩人既是同学又是从小玩大的好伙伴,在他们大学毕业后,虽说先后都有过自己打拼事业的经历,但并不理想。最终他们还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便携手接下了这家原本经营并不景气的小卖店。后来经他俩几年的努力,凭借着自己的忠厚朴实和为人亲和的优势,让小店不仅有了一定的竞争力,还将小店的经营规模和档次有了较大的提升。

当问起“当初怎么会有那么大勇气给认识或不认识的顾客赊账,甚至连个账单都不记”时,他们腼腆的表示,“面对那么大的水灾,群众又都急需食品,做为年轻人,这也是我们应有的最起码素质吧。当时我们就想,虽说咱没能像其群众那样,不顾一切的去上河堤扛沙包堵水支援救灾,但我们能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邻居们分忧解难,也使我们非常欣慰”。
几年来,董卓强和郭瑛两个年轻人经营的这家“胖胖生活超市”,平时在进货中,就非常讲究货物的品质,所以,它也是大家一致认为的“放心店”。在水灾的那些天里,他们又能主动的为大家排忧解难,邻里们高度评价“这两位年轻的小老板,实在是了不起。他们这么小的生意,却能在大水围困期间,不仅保证不涨价,而且还能不讲任何条件的为顾客赊账,太棒了!”大雨过后,顾客们不仅纷纷来到小店结清了自己的账目,并且还将这家“胖胖生活超市”当成了最常光顾的“贴心”小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