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中央把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务院及相关国家机关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纷纷成立了“营商环境局”,出台各种政策和措施,把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为群策群力,大讲堂常年不间断举办征文活动。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文主题,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核心,围绕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01、中央与地方营商环境法规、政策解读。“放管服”改革、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涉企法规动态清理等关键举措的落地路径;地方创新实践,“一网通办”“证照分离”“跨省通办”等政务服务优化经验。
02、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司法保障机制建设。司法改革举措,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合规不起诉、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等机制解析;企业权益保护,合同纠纷、职务侵占、数据安全等高发法律风险的防范与应对,“行政执法监督+司法衔接”模式对企业合法权益的兜底保障。
03、企业全生命周期法治化管理体系构建。合规管理标准,解读ISO 3730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要求,结合央企、跨国企业合规实践;分析供应链合规、反垄断合规、ESG(环境、社会、治理)合规等新兴领域要求。风险防控工具,合同审查、劳动用工、税务筹划等高频场景的合规操作指南;“法治体检”“法律顾问驻点”等政企协同服务模式。
04、新技术驱动下的营商环境优化路径。数字技术应用,区块链存证、电子合同、在线纠纷解决(ODR)等工具在商事领域的应用;数据安全与治理,《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企业数据管理的要求;跨境数据传输、算法歧视等涉外法律风险的应对策略。
05、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走出去”的法治保障。国际规则对接,CPTPP、DEPA、RCEP等国际协定中营商环境条款的解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审查、劳工标准、环保合规等差异化要求;涉外纠纷,跨境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商事仲裁、海外维权援助机制等实操指南;“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新加坡调解中心”等机构的服务模式。
06、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多方协同机制。政企沟通平台,“企业家法治沙龙”“营商环境监督员”等政企互动模式;社会共治实践,行业协会、商会、律所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数”“企业满意度调查”等社会监督工具。
07、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如何破除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隐性壁垒,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内外资企业依法平等进入市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08、监管改革与执法创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新型监管机制的应用与融合,如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实现“无事不扰、有需必应”。
09、产权保护与司法保障。民法典背景下各类财产权的平等保护,以及商业秘密、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快速协同保护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司法在稳定社会预期、激发创新活力中的关键作用。
10、中小企业权益保护。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账款拖欠、融资难、维权成本高等痛点问题,提供法律对策和解决方案,介绍便捷高效的纠纷调解、仲裁和诉讼渠道。
二、征文对象
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各级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或工作人员,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工作者,新闻、媒体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在读研究生、本科生,其他关心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
三、征文要求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主题鲜明,观点明确,逻辑严谨,论证充分,具有学术价值或实践指导意义。
征文不限体裁,包括但不限于学术论文、法规(政策)解读、典型经验介绍、新闻通讯、纪实文学等各种作品。字数以3000 - 12000字为宜,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
文末附作者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及通讯地址。
四、投稿方式
请将征文电子版(Word文档)发送至邮箱:653376968@qq.com,邮件主题注明“大讲堂征文+作者姓名+文章标题”。也可联络大讲堂秘书处工作人投稿。
五、成果评选及运用
秘书处收到投稿后进行初步筛选,基本符合要求者推荐给《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编发。专家评审小组从中评选部份优秀文章列入大讲堂优秀征文、邀请作者出席大讲堂活动发表主旨演讲,接受荣誉颁奖和新闻采访报道,年底汇编入《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优秀论文集》出版。
六、评审规则
由知名法学专家、实务部门代表及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采用匿名评审方式。评审标准包括:主题契合度、学术创新性、实践价值、逻辑严谨性、语言表达等。
七、其他事项
主办方对获选作品享有出版权、汇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投稿即视为同意上述条款。
让我们携手以文聚智、以论促行,共同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秘书处
二O二五年十月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