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通讯员 刘和云 黄家荣 易石基 刘石安 刘雪梅)在金秋送爽的重阳佳节之际,株洲市攸县黄丰桥镇围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组织各村(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感恩敬老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引导镇区百姓孝老敬亲,和谐向上。
活力阁前,团结向上
锣鼓声响,鞭炮齐鸣。文艺汇演活动尚未正式开始,阁前社区小学的操场上便已是人影攒动。两百多位银发长者从镇区的各个角落缓缓走来。他们有的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却坚定;有的在家人的搀扶下,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期待;更多的是三五成群,相互招呼着,用熟悉的乡音诉说着重逢的喜悦。
正午时分,60张圆桌依次摆开,丰盛的家宴正式开始。志愿者们穿梭忙碌,为老人们布菜盛汤。“李奶奶,这个蒸肉软烂,您尝尝。”“张爷爷,这是特意为您准备的养生汤。”87岁的孤寡老人赵婆婆眼角湿润:“这些年轻人比自家孩子还想得周到。”席间,社区工作人员还特地为一对恰逢金婚的老人准备了鲜花和蛋糕。两位老人手捧鲜花,相视而笑,在场的人们无不为之动容。
值得一提的是,阁前社区不仅孝老敬亲上作出重要表率,还在社区文化体育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老有所乐”营造了充满活力的社区氛围。阁前社区成功承办了两届湘赣边“村BA”男子篮球联赛,为这项深受群众喜爱的乡村体育盛事的成功举办贡献了重要的“阁前力量”。一场场激情四射的篮球赛,拔河赛,不仅点燃了乡村的夜晚,强健了乡亲们的体魄,更极大地凝聚了社区的人心,展现了新时代农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都深刻诠释了阁前社区强大的凝聚力和积极进取的奋斗姿态。
秋风送爽,菊香四溢。在这个传统节日里,阁前社区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孝老爱亲”的深刻内涵。那些绽放在老人脸上的笑容,那些流淌在镇区街巷的温情,正汇聚成这个秋天最动人的风景。

和美中洲,赓续传统
上午八时许,通往中洲村村部的道路上便停满了车辆,在村的男女老少一起赶往村部共同庆祝重阳佳节。现场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感受着活动现场温暖祥和的气氛。村支“两委”和村老龄协会也向精心筹备此次活动,准备了15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节目表演。表演结束后还安排了48桌“长寿饭”供全村300多位老人聚餐。
据悉,中洲村是黄丰桥镇老龄工作的典型示范村,不仅有物质生活的保障,更有精神文化的繁荣。村里的气功队、舞蹈队、威风鼓队活跃非常,不仅丰富了村里老人们的文化生活,还多次前往县城参与演出,展现了中洲村老年人的风采。村支两委业多方筹措资金,修缮乡村大舞台、门球场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了宝贵的活动空间。每年重阳节都为老人们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不仅体现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更展现了中洲村团结和谐、文明进步的良好风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爱老绝不仅仅是节日里的仪式,更是融入乡镇基层工作的自觉行动。从组织镇卫生院和村医务室的免费体检,到前段时间邀请县城口腔医院的专业义诊,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真正体现了对老年人健康的关切。中洲村这种“以服务凝聚民心”的理念,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和保障。

魅力黄丰,孝在身边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黄丰桥镇350.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活动正在以不同的形式开展。黄丰桥镇敬老院的护工们带着老人们一起玩“趣味游戏”,娱乐身心;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走进村医务室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塔前村的幸福屋场也活跃着舞龙舞狮队的身影;富头村邀请专业的钢管乐团为老年人带来歌舞表演;湖厂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也坐满了老百姓,谈天说地,观赏表演......
秋风送爽,菊香四溢。在这个传统节日里,黄丰桥镇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深刻内涵。那些绽放在老人脸上的笑容,那些流淌在镇区街巷的温情,如同陈年的美酒,历久弥香,正汇聚成这个秋天最动人的风景。

刘和云,男,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株洲市作家协会、攸县黄丰桥镇文联主席,攸县作家协会会员。攸县历史文化研究会黄丰桥分会会长,世界汉诗协会会员。历年来,在县、市、省、国家级刊物和媒体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通讯达400多篇,其中:80年代在《湖南日报》《湘江文艺》刊登散文《聚龙仙游记》,短篇小说《水》《未关门的小店》。近年来,在《人民日报》发表品质新闻《攸县黄丰桥镇:从7个小时到7分钟,这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在株洲市《文艺窗》发表短篇小说《顾书记》,报告文学《扎根黄土地,报效桑梓情》被评为优秀文学奖,与武开龙先生合创的《携手创业显英豪——湖南省龙昊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走笔》获报告文学一等奖,《心中的航标》获《现代作家》一等奖。
黄家荣,湖南省2023届选调生,黄丰桥镇人民政府干部。
易石基,湖南省2024届选调生,黄丰桥镇人民政府干部。
刘石安,男,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当代书法家,黄丰桥镇文联顾问。
刘雪梅,女,黄丰桥镇文联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