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0月28日讯【王东琴】近日,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正式发布通知,决定批准建设“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9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这些中心涵盖水资源配置、轨道交通、大数据、生物制造、矿山安全、应急救援、高端机床、贵金属药物和中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

此次批准建设的9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期为三年,自2026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建设期间,这些中心将使用“云南省××技术创新中心(筹)”名称,通过验收后方可正式命名并进入运行期。
根据云南省科技厅发布的名单,2025年批准的9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及其依托单位包括: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云南省轨道交通大型养护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创新中心(依托云南省大数据有限公司),云南省植物源功能成分生物制造与转化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云南西草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省绿色矿山数智安全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省工程安全与应急救援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高端机床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中国机械总院集团云南分院有限公司),云南省贵金属药物技术创新中心(依托贵研化学材料(云南)有限公司),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云南中医药大学)。
从地域分布看,这些技术创新中心主要集中在昆明市,分别由昆明市科学技术局、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云南省技术创新中心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
省科技厅要求各中心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坚持以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使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科技服务,提升全省重点产业领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以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为例,其依托的滇中引水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
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香炉山隧洞涌水突泥、软岩及破碎带等“卡脖子”难题,技术创新中心的建立将整合科研资源,助力解决这些关键技术难题。
省科技厅对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运行提出了明确要求。各中心需明确研究方向、建设期重点任务和预期成果,加强科研场地和科研设施建设,建立人才培引、成果转化等激励机制。
在治理体系方面,各中心需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统筹创新资源和力量组织,实行理事会(董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和专家委员会咨询制。
牵头建设单位需充分发挥统筹引领作用,做好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推动构建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结构。共建单位则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任务分工推动落实。
云南省技术创新中心分为综合类和领域类,建设期均为3年。根据政策,省级财政将给予每个创新中心500万元经费支持,但要求配套投入资金。
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的创新中心,配套投入资金与省财政资金比例不低于3:1;以非企业为主体建设的,配套投入资金与省财政资金比例不低于1:1。
2024年,云南省已批准建设了“云南省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12个省技术创新中心。而此次批准的9个中心是2025年度的建设名单,表明云南省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发力。
此前,云南省已首轮批准建设了5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其中包括“云南省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已于近期正式挂牌成立。
通过验收后,这些中心将正式命名为“云南省××技术创新中心”,进入运行期,为云南省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持续技术支撑。随着这批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与运行,云南重点产业领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迎来新一轮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