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迅 (陈子彧)11月14日,中国芯片产业迎来一个标志性时刻——赛昉科技发布全球首款基于RISC-V架构的数据中心管理芯片“狮子山芯”,其先导产品JH-B100同步荣获第二十届“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此举不仅实现了RISC-V在关键领域的首次规模化商业落地,更意味着长期以来由X86和ARM主导的服务器堡垒,被开放的RISC-V架构撬开了一道关键缝隙。
技术革新
RISC-V进军数据中心关键领域
BMC芯片堪称服务器主板上的“隐形管家”,作为数据中心服务器的“神经中枢”,负责硬件状态监控、远程管理、故障诊断与系统恢复,对可靠性、实时响应和安全性要求极高。该市场长期由ARM架构主导,而x86则在服务器CPU领域占据核心地位。
“狮子山芯”的横空出世,将RISC-V与生俱来的开放性、可定制性与高能效特性注入这一核心组件。作为全球首款基于RISC-V的数据中心管理芯片,它搭载赛昉科技自主研发的高性能RISC-V内核与一致性片上网络(NoC),在规格、功能、性能和功耗等关键指标上均已达到国际主流水平。同时,该芯片集成丰富的外设接口,支持多样化通信协议,并内置安全模块与专用AI引擎,可有效防御入侵威胁,推动运维管理向智能化演进。
这款产品的推出,标志着RISC-V已具备承载企业级关键任务的技术成熟度,实现了从嵌入式、物联网场景向数据中心核心管理领域的跨越。

市场重塑
BMC芯片赛道迎来“第三极”

行业数据显示,全球数据中心管理芯片年出货量约为1600万颗,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4000万颗。面对这一高速增长的增量市场,传统上由ARM架构主导的BMC领域,正迎来RISC-V这一开放指令集的有力竞争者。
RISC-V的加入,不仅为服务器厂商提供了除ARM和x86之外的“第三选择”,增强了厂商的议价能力与供应链弹性,更有助于降低对单一架构的依赖,激发市场竞争,驱动产业创新,从而增强全球算力基础设施的韧性与多样性。BMC作为服务器中功能相对独立却至关重要的组件,已成为RISC-V切入服务器市场的理想突破口,为其未来向CPU、DPU、加速卡等更核心组件渗透奠定坚实基础。
场景拓宽
迈出“算力底座”自主关键一步
“狮子山芯”问世,不仅是企业技术实力的彰显,更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这是自主可控的实质性突破。在追求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征程上,中国产业界面临着x86授权和ARM限制的不确定性。基于完全开放的RISC-V指令集,赛昉科技实现了从IP设计、芯片开发到上层软件的全栈能力。这意味着我们首次在数据中心核心管理芯片领域,构建了一条不受外部制约、完全自主的技术供应链。
这提升了中国在全球RISC-V生态话语权。此举证明了RISC-V架构完全有能力承载企业级应用对可靠性、性能和稳定性的严苛要求。赛昉科技作为引领者,不仅是一家公司的胜利,更极大地增强了整个RISC-V阵营向高端领域进军的信心,提升了中国在全球RISC-V生态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这为“算力底座”注入了新动能。随着AI等技术的发展,算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构建高效、绿色、安全的算力基础设施,需要从底层芯片开始创新。“狮子山芯”的诞生,为中国算力基础设施的差异化发展和持续进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底层支撑。
开源力量重塑产业未来
“狮子山芯”的发布,是一次成功的“破圈”。
它向世界宣告:RISC-V不再只是物联网设备的配角,而已然成长为一股能够挺进IT基础设施核心、挑战现有格局的成熟力量。
前路依然漫长,生态的全面构建与大规模商用验证仍需时间。但毫无疑问,开放的“狮子山芯”点亮了算力基石自主化与多元化的曙光,为全球算力格局的未来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