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通讯员 余进勇 余剑波) 为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落实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11月17日至22日,“国培计划”(2025)——湖南省教师培训团队数字化指导力培训在长沙紫东阁乐天大酒店成功举办。来自全省140名各级电教机构管理人员、中小学信息科技学科骨干教师齐聚一堂,通过为期6天的集中培训,全方位提升数字化指导能力,为湖南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开班仪式由湖南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石福新主持,馆党组书记、馆长刘吉延到会并做动员讲话。

精心谋划,构建多维赋能培训体系
本次培训由湖南省电化教育馆主办,紧扣“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深度应用”核心主题,严格对标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部署要求,精准锚定电教系统管理者与中小学信息科技骨干教师的能力提升需求。培训内容涵盖政策规划解读、前沿技术解析、实践案例分享三大核心板块,既立足宏观战略导向,又聚焦一线教学实操,重点探索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路径。

在培训模式上,创新采用“专题讲座+实践操作+主题研修+教学观摩”的多元融合形式,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傲英、李锋,天津市西青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副主任、正高级教师刘蓓,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旭东等国内教育数字化领域权威专家亲临授课,围绕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AI+国平台赋能教学变革等关键专题开展深度解析。实践环节中,学员走进芙蓉区教师进修学校、雨花区长塘里小学(本部)、长郡滨江中学、中雅培粹学校(南校区)等优质基地校,沉浸式学习AI课件生成、音视频创作、智能体构建等实用技能,同步参与分组说课、教学展示等互动研修。为保障培训实效,主办方还明确了廉洁自律、考勤管理等严格要求,筑牢培训有序开展的制度保障。
学有所获,刷新AI教育认知边界
参训学员一致认为,为期6天的专题培训堪称“AI赋能教育深度融合的盛宴”,内容兼具政策高度、技术深度与实践温度,干货密集、收获满满。此前,课件制作、素材搜集、配图设计等备课环节往往耗费教师大量时间,且难以精准契合教学场景需求。
通过本次系统培训,学员全面掌握了AI图文生成、智能体创建、短视频制作等实用技能,尤其是精准运用提示词的技巧,能让AI工具快速产出贴合学科教学需求的优质资源。从抽象知识点的可视化呈现,到个性化教学素材的高效生成,每一项技能都直击教学痛点、贴合课堂实际。大家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并非遥不可及的复杂技术,而是切实减轻备课负担、提升教学效率的“得力助手”。它既能让教师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更能通过丰富的资源形式让课堂生动鲜活,助力学生直观理解重难点知识,彻底刷新了学员们对AI赋能教育的认知边界。
以学促干,锚定教育转型实践方向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主动把所学技能深度融入日常教学。结合各自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个性化教学资源,既为自身教学提质增效,更将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身边同事共同参与AI教育实践。

大家一致认为,要以技术赋能课堂革新,推动个性化学习真正落地,让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智能时代焕发新活力。不少学员谈到,未来将持续聚焦教学实际需求,探索AI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让数字化技术真正服务于学生成长与教育质量提升。
蓄力前行,共绘湖南数字教育蓝图
湖南省电化教育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培训是构建湖南省数字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动能。140名参训学员将成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种子选手”,回到岗位后将结合当地实际,推动数字化教育实践落地生根,带动更多教师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湖南省电化教育馆将持续聚焦教育数字化发展需求,不断完善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体系,以此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为湖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奋力书写数字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