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来,青海省海北州充分发挥旅游扶贫新引擎作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精准扶贫,在政策指导、规划引导、人才培训、资金扶持等各方面加大力度,因地制宜,创新推出“休闲体验+旅游扶贫”、“现代农牧业+旅游扶贫”、“项目建设+旅游扶贫”、“美丽乡村+旅游扶贫”等特色扶持措施。截止目前,省上确定实施5个旅游扶贫项目,总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120万元,其中: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500万元,落实省旅游扶贫配套资金120万元,发改部门投入专项500万元,每村投入达到424万元。重点实施了门源县东川镇巴哈村、浩门镇煤腰沟村、祁连县八宝镇黄藏寺村、刚察县泉吉乡年乃索麻村、海晏县金滩乡海东村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旅游项目。受益贫困村达到9个,受益贫困人口415户1329人,全力创建旅游扶贫示范州。门源县东川镇巴哈村依托仙米国家森林公园资源优势,采取“休闲体验+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加大鱼儿山景区餐饮、住宿、观光等为一体的旅游休闲项目建设。祁连县八宝镇麻拉河村采取“现代农牧业+旅游扶贫”的扶贫模式,建设麻拉河村旅游生态宾馆扶贫项目,并落实支农扶贫资金10万元用于该村特色农畜产品销售摊位的制作加工,让贫困户通过参与销售农畜产品实现增收脱贫。刚察县年乃索麻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强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度融合,加大乡村旅游宾馆扶贫项目,积极推进“美丽乡村+旅游扶贫”融合发展。海晏县金滩乡海东村以旅游综合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旅游扶贫”,加快建设加油站、餐饮、住宿、停车场等为一体的315国道旅游综合服务区建设,深入实施项目集中连片开发、产业带动。同时,海北州旅游部门高度重视旅游扶贫人员业务综合素质的提升工作,特别把加强旅游扶贫培训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狠抓落实,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培训。上半年,对全州旅游重点扶贫村的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分两批派往南京参加了乡村旅游培训班,考察学习发达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邀请专业老师举办了乡村旅游负责人、致富带头人辅导班,通过培训,既总结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学到了新经验新方法,又理清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新思路新举措,为今后扎实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海北州将进一步加大乡村资源与旅游要素全方位融合力度,提升贫困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品味和服务质量,在贫困村打造一批特色浓、品质优、参与度高的乡村旅游产品,力争走出一条以旅促农、以旅脱贫的新路子。
(杨玉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