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海省海北州上下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创新机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以严的精神和实的举措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各地各部门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出一系列创新举措。
刚察县自我加压,提出“两年脱贫攻坚,三年巩固提升”的脱贫攻坚目标;立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和思想观念实际,在该州“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创新提出转变观念智力脱贫一批,引导贫困群众转变生活方式、经营理念和理财观念;先期引进大数据管理平台,基本实现贫困人口数据化管理;按照县级干部1万元,科级党员干部6000元,一般党员干部2000元的标准筹集结对帮扶资金;财政出资1000万元对贫困群众危房改造项目自筹部分予以补助;这些做法为海北州脱贫攻坚积累了有益经验,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亮点工作。
海晏县探索建立稳定增长、竞争分配和全程监管机制,有效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效益;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形式,在全州率先开发乡、村和公路沿线保洁岗位200个。
祁连县率先申报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落实建设资金1850万元;扶贫项目选择精准,培育村集体经济效果明显;制定精准扶贫工作月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掌握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工作动态以及学习生活情况;由县级领导干部带队回访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工作单位,汇报沟通履职情况,积极争取工作单位对贫困村在项目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门源县申报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落实建设资金1500万元;组织引导电商企业通过产业联村、项目带村、智力扶村等形式与贫困户开展深度合作,涌现出“藏觅公社”等辐射带动脱贫典型;社会市场主体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较高,扶贫方式多样;青石嘴镇采取“化整为零”“倒排评定”“交叉取点”等措施精准识别贫困户,同时推行贫困户评定情况入户公示、外出务工人员互联网公示和贫困户动态管理,有效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和群众公认度;北山乡采取“日记本记账法”,严格记录贫困户各项资金收支,及时掌握贫困户收支情况。
(杨玉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