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讯 记者 杨玉山】青海省海北州农牧局坚持脱贫攻坚不是止步于实现短期脱贫,而是要从根本上实现贫困村可持续发展增收的思路,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不断调整完善种养业结构,延伸后续产业链,发展主导产业和技能培训并举,建立了“造血”式的长效发展机制。
干部联姻结对,重帮困助学。结对干部与贫困村贫困户以“县级干部、科级干部1对1、一般干部2对1”联姻结对原则结对帮扶。截止目前,干部职工下基层帮扶132人次,为贫困户解决捐助资金3.5万元;解决贫困户就业、子女上学、农牧业生产等实际困难25件。

项目多极并进,重持续发展。海北州农牧局落实筹集帮扶资金106.52万元,开展五项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其中:肉牛养殖项目,全村980人人均分红134.6元,48户贫困户176人一次性分红355.6元;土鸡散养项目,由回乡园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后沟村15户养殖户提供二月龄小鸡2250羽,每户养殖150只。此项预计人均获利639元;生猪养殖项目,年终一次性
解决48户贫困户176人每人133元;特困户养殖项目,对后沟村48户贫困户以每户3只适龄母羊为补助,按照集中管理、适时出售的原则,年终一次性给予48户贫困户176人每人帮扶资金130元;发展饲草项目,实施后沟村绿健生态畜牧业养殖专业合作社集约2200亩土地饲草种植项目,根本解决制约农区舍饲畜牧业发展的草畜矛盾。截止目前,人工饲草田已完成大规模机械收割打包青贮阶段,增收情况待进一步核算。
强化技能培训,重就业脱贫。对后沟村因教育返贫的困难户学生、闲散的青壮年劳力、种养大户、养殖场管理人员及技术员分类施策,进行相关技能培训,为贫困村后续发展奠定能人基础,增强带动脱贫的实力。截止目前,先后举办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班2次,草原站依托三区人才举办培训1次,共计培训120人次,超额完成年初既定的培训任务目标。积极动员后沟村青壮年劳动力劳务输出,目前,转移劳动力485人,其中省外85人,门源县附近就业400人,农民务工收入较往年明显提高。
开分析通报会,重交流总结。近期,海北州农牧局党组成员一行前往扶贫联点村召开后沟村脱贫攻坚目标中期分析通报会,分析通报了该局结对帮扶后沟村工作,认真听取县、乡镇、村委主要负责人就一年来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困难,共同研究部署后沟村下一步脱贫攻坚目标和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