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部获悉,根据人社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7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将不以论文作为限制性条件,师德有问题者将被“一票否决”,此外将加大对一线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倾斜力度。(6月22日
千龙网)
21世纪什么最贵?这是网络上的经典段子,当然也是一道特别简单的问道题,答案就是“人才”。人才是从何而来,靠的还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修为,还需要有人的指引,所以教师这个行业对于人才来说是指路明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无论是学校里的老师,还是社会上的老师,对于大众来讲,都是人生的导师。
可要真正的谈到启蒙老师,恐怕还是学校的老师们所扮演的角色才是最初始的,毕竟从幼儿园开始,直到大学毕业,一个人要经历十多年学校教育的熏陶,教师在他们的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相当重要的,有些甚至是对学生的“三观”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当然上述所讲的教师是正能量的老师,对于一些极个别的教师来说,其实在他们的事业发展中,可能只是把教师这份职业当做“饭碗”在看待,所谓的“教书育人”恐怕是知之甚少的。对于这样的老师,肯定是不会给予他们多高尚的评价,反而对他们所谓的职称评定给予差评。近日根据人社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7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将不以论文作为限制性条件,师德有问题者将被“一票否决”。这对于一些出现师德问题的老师来说,简直就是致命一击,本以为自己的“嚣张跋扈”对于自己的支撑认定是没啥影响的,但是现在看来确实是当头棒喝。
通知中表明要坚持把师德放在中小学教师评价的首位,通过个人述职、考核测评、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等方式全面考察教师的职业操守,师德有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制”。注重考察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更加符合一线教师工作实际,切实改变过分强调学历、论文的倾向,不将论文作为限制性条件,探索以教案、研究报告、工作总结等教学成果替代论文要求。
为何对于师德这样的问题要专门出一份通知,这还不是根据当下家长以及学生反馈出来的教师在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说教师节的礼物家长不可少,过年过节的时候利用微信红包这样的妙计,其实说到底,如果家长不做这些,可能一些老师也不能够把你学生给怎么样。可是做了的学生家长,那么自家的孩子在一些老师的“庇佑”之下,肯定是有“优待”的,所以这就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那么就会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这难道不是极个别的教师在那里挑食,所以这样的老师师德出现问题,还怎么能够堪称“优秀”呢?
其实上述所言的还只是“冰山一角”的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回避制度,建立投诉机制,打通教师维权渠道。严格落实退休人员不得评职称的规定,防止退休前突击评定职称。把对待教师的考核真真正正的回归到学生以及家长的手中,老师们也是拿出自己的真本事出来说话,这样的一种教育氛围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也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让教育真正的成为大众的“省心事”。(作者/黄晓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