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

【中经百科】西藏自治区-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北最宽约1000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它北邻新疆,东北紧靠青海,东西接连四川,东南界云南,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接壤。国境线长达3842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行政区划

西藏自治区首府为拉萨市。有6个地级市、1个地区,74个县。

人口、民族、宗教、风俗

西藏自治区是中国人口最少,密度最小的省区。1991年末人口221.8万,人口密度1.73人/平方公里,只有全国平均数的六十分之一。全区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主要支流拉萨河与年楚河流域,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10人/平方公里以上,其中拉萨平原、年楚河中下游平原、泽当平原等地50人/平方公里左右,拉萨城关区附近达100人/平方公里以上。藏西阿里、藏北那曲,人口特别稀少,往往百里不见人烟。羌塘草原北部甚至被称为“无人区”。西藏是全国藏族居民最集中的地区,1990年藏族人口为209.6万,占人口总数的95%以上,其余是汉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怒族、纳西族等民族。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除一部分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外,二分之一居住在西藏。

门巴族、珞巴族也是居住在中国西藏的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南部。门巴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但方言复杂,无文字。因长期和藏族人民密切交往,多通晓藏语,通用藏文。珞巴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文字,基本使用藏文。

宗教在西藏有着久远而深刻地影响,境内居民(除汉族外)大部分信仰宗教,其中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信奉藏传佛教,回族信奉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影响最大。藏传佛教是大乘佛教,显密具备,尤重密宗。它是公元4世纪以来外来佛教与西藏原有的本教长期相互影响、相互斗争的过程中成的带有强烈地方色彩的西藏佛教,在藏流传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许多独立的教派,它除原有的本教外,还有“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格鲁派”(俗称黄教)。从公元16纪起,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因此,无论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还是在生产和生活等的习俗上,都带有浓厚的宗教(佛教)色彩,宗教活动成为大多数居民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西藏在自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与其他民族所不同的独特风俗,主要有:

饮食

藏族的主食和饮料主要是糌粑、肉食、奶制品、酥油茶和青稞酒。糌粑是藏族特有的一种主食,系用青稞炒熟后磨成细粉。食用方式,主要是拌和酥油茶,用手捏成团吃,也可调以盐茶、酸奶或青稞酒。

服装

藏装较为肥大,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藏族穿衣,里面都要有一件衬衫,外面再穿藏袍。穿时夏天或劳动时只穿左袖,右袖从后面拉到胸前搭在右肩上;也可左右袖均不穿,两袖束在腰间。但冬天一般两袖均穿上。

礼俗

主要有: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礼节,婚丧、节庆、乔迁、拜会尊长,朝拜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磕头——是藏民族常见的礼节,一般是朝拜佛像、佛塔和见大活佛时磕头,也有对长者磕头的。馈赠——是藏族人民十分重视的事,凡有喜庆必然送礼致贺。一般是有送必有还,否则即为失礼。此外,鞠躬、敬酒、敬茶是藏族礼仪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情况。

节日。

一年中的主要节日有:藏历年——藏历是藏族人民用的年历。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酥油花灯节——开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于当年藏历正月十五在拉萨创办传昭法会,隆重纪念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邪魔日。这一习俗沿袭下来,人们白天到各寺朝拜,夜晚集于拉萨八廓街参加灯会,入夜后满街搭起各种花架,上有彩色酥油摆成的各种神话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花木、鸟兽等,人们在塑花之下,狂欢起舞,彻夜不眠。雪顿节(意为酸奶盛筵)。

7月1日开始。节日期间,拉萨市民几乎倾城出动,穿上节日盛装,带上点心、糖果、食品、青稞酒、酥油茶、啤酒等吃喝用品和帐篷、围布,到罗布林卡边看节目边游玩。此时,各地专业和业余剧团也聚集拉萨,演出各种剧目的藏戏,热闹非凡。望果节——庆丰收的节日。

7月底8月初举行。广大农民穿着新装,聚集在田间巡游,尽情歌舞,举行赛马、赛牛、射箭、投石、摔跤等活动。并进行丰盛的郊宴。此外还有“沐浴节”(9月上旬)、“神仙下凡节”(9月22日)、“仙女节”(10月15日),“燃灯节”(10月25日)、驱鬼节(12月29日)等。

沿革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公元7世纪初,藏族的民族英雄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各部落,建立了吐蕃王朝。13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元代版图,将西藏划分为13个万户,万户长由朝廷直接封任。明代的近300年间,藏汉人民和睦相处。清代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治理。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时期宣布实行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领土统一,在《临时约法》中规定西藏为中国领土,反对和抵制“西藏独立”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政府决定和平解放西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西藏有147个宗(相当于内地的县)和相当于宗的谿卡,人口约100万。1950年10月昌都解放后,昌都地区划为中央直辖区。1952年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返藏,根据1951年中央和西藏签订的《十七条协议》有关规定,恢复了固有的地位和职权,“班禅堪布会议厅”管辖班禅属区的一切政教事务。这样,连同噶夏(西藏地方政府)在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西藏共有3个行政单位,即噶夏辖区,班禅堪布会议厅辖区,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辖区。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下辖拉萨、山南、江孜、日喀则、昌都、塔工、阿里、那曲等8个相当于专区建制的基础级办事处。

1959年3月,西藏上层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公开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全面武装叛乱。不久,叛乱被平息(见西藏平叛)1960年平叛改革后,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全区原有的83个宗和64个相当于宗的独立谿卡,合并划分为1个市、7个专区和72个县。1961年9月,原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在完成它的历史任务后宣告结束。1962年,设立康马县、岗巴县,撤销旁多县。阿里地区的仲巴县划归日喀则专区。1963年,撤销塔工、江孜二专区,全区合并为1市5专区。1964年,撤销雪巴县,其行政区域划归工布江达县、巴宜区、嘉黎县三县,撤销达木萨迦县,其行政区域划归班戈县;撤销打隆县,其行政区域划归浪卡子县。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行政区划又作了若干变动:黑河专区改为那曲专区,黑河县改名为那曲县;哲古县改名为措美县;桑昂县改名为察隅县。1982年,设双湖、文部办事处,为那曲专区所辖。1986年设置林芝专区。1987年日喀则县改为日喀则市(县级市)。

自然资源和物产

全区各类天然草场面积有0.83亿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7%,约占中国天然草场面积的26%,森林覆盖面积达632万公顷,占西藏土地面积的5%,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5%,森林总蓄积量为14.4亿立方米,占中国总蓄积量的14%;耕地面积为22.15万公顷,占西藏土地面积的0.18%,另有一定数量未开垦的后备资源。主要农区分布在藏南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藏南山地和谷地以及藏东“三江”流域峡谷地区。其耕地约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5%,粮食产量占70%。

已探明的矿产达7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26种矿产中,有11种的储量分别名列中国的前5位。铬铁矿质量好,品位高达50%左右,已经探明的远景储量居中国之冠;铜矿的远景储量仅次于江西省。藏东玉龙大型班岩铜矿储量高达600多万吨,世界罕见。锂的远景储量居世界前列。非金属矿中石膏居中国第二位;硼砂、菱镁矿、重晶石居中国第三位;砷、白云母、泥炭居中国第四位;陶瓷土居中国第五位。还有食盐、天然碱、芒硝、硫、磷、钾、硅藻土、冰洲石、大理石、刚玉、水晶、玛瑙等多种矿产。

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均非常可观,尤以水能资源最为丰富。全区平均径流总量约3590亿立方米,年平均天然水能蕴藏量约为2亿千瓦,约占中国的30%。水能集中在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约占全区的70%,仅雅鲁藏布江干流,天然水能蕴藏量即达8000万千瓦,经初步考察,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可建水电站的河段和地点就有10多处。特别是如果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大场弯峡谷附近开凿一条36公里的隧道,将江水由巴宜区的派区直接引到墨脱县的里冬桥,便可获得2190米的落差,可建起装机容量为4000万千瓦的巨型水电站,将成为中国和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西藏的地热显示点有600多处,地热能蕴藏量居中国首位。初步估算,西藏地热总热流量为55万千卡/秒。西藏当雄羊八井地热田为中国最大的高温湿蒸汽热田,也是世界大型热田之一。

西藏的高等植物有5766种之多。粮食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豆类作物主要有蚕豆、豌豆,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籽。在藏东南亚热带地区,还产水稻、玉米、荞麦、鸡爪谷、高粱、花生、芝麻等。水果有苹果、桃、梨、香蕉、橘子、葡萄、西瓜等。西藏的苹果现已实现自给有余。经济作物有核桃、茶叶。

主要林木有云杉、冷杉、华山松、落叶松、白桦、青等几百种,其中喜马拉雅冷杉、巨柏为西藏独有。西藏有药用植物1000多种,占全国药用植物的65%~70%,比较著名的中药材有虫草、贝母、三七、大黄、天麻、党参、秦艽、丹参、灵芝、雪莲、麻黄、红花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牦牛、野驴、黄羊、羚羊、盘羊、岩羊、獐子、鹿、豹、猴、老虎、熊、狐狸、狼、猞猁、水獭、雪猪、熊猫、雪鸡、马鸡、黄鸭、灰鸭、天鹅、沙鸥等。其中被列为世界珍品的有白唇鹿、野牦牛、金钱豹、雪豹、小熊猫、藏羚羊、藏野驴、藏雪鸡、藏马鸡、黑颈鹤等,是青藏高原所特有的动物。

经济、文教

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稳定增长。1958年工农业总产值仅2.02亿元。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25.4277亿元,比1958年增长了11.6倍。1991年社会总产值45.727亿元,国民收入为25.9443亿元,国民生产总值30.53亿元。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为第一产业占50.77%,第二产业占13.66%,第三产业占35.57%。

西藏经济的主要实物指标为:1991年粮食产量为64.42万吨,牛、羊肉8.64万吨,羊毛9064吨;牲畜年末存栏2317万头(只),其中大牲畜575万头。1991年产铬铁矿石9.55万吨,发电量34.491万千瓦小时。原木21万立方米。独特的民族手工业产品有了长足进展,社会资金、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均有较大增长。旅游业发展迅速。西藏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9万人,现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分别是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西藏民族学院和西藏藏医学院。有中等专业学校15所。为了加速西藏人才培养,1985年起,在内地19个省市办西藏班,现有在校学生9000余人,并发展了电教事业。全区共有艺术团体25个,文化馆24个,图书馆18个,档案馆1个,全区广播电视台2座,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6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含差转台)119座。

名胜古迹

西藏不仅有世界屋脊奇异的地质地貌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而且有别具一格的社会人文景观,仅寺庙在历史上最盛时就有2700多座,还有不少宫殿、园林、城堡、要塞、古墓、古碑等。

雅砻河风景名胜区。

距拉萨150公里,位于号称“西藏粮仓”的山南市南部,是藏民族公认的发祥地。区内主要名胜:雍布拉康,藏语意为“母子宫”,在山南市乃东县东南,雅砻河东岸的山顶上。相传建于公元前1世纪,殿堂内保存有历代文物、典籍,是西藏最早的宫殿建筑遗址。桑耶寺,建于公元779年,藏语意为“无边寺”,“存想寺”。位于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外形宏伟庄重,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藏王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南市琼结县城对面的穆日山上,背山面水,为吐蕃时期藏王们的墓葬群。据史料记载有21座墓,现能见到墓有9座,方圆达3公里,尚未发掘,多数墓高达数十米,酷似山丘。

拉萨名胜区。

区内主要名胜:布达拉宫,中国著名的古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汉藏建筑艺术合璧之作。大昭寺内壁画、浮雕、塑像等都与唐代内地的风格相似,寺内保存有唐代以来的大量历史文物。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园林”,在拉萨市西郊,始建于16世纪,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占地36公顷,分为宫内和宫前区、森林区三个主要部分,园内有宫殿佛堂,亭台水榭,湖池小径,曲折通幽,是拉萨著名的园林风景区。哲蚌寺,位于拉萨西北5公里的山坡上,建于1416年。历史上僧人定额为7700人,主要建筑为大经堂,可容8000僧人。历代达赖都以此寺为母寺。寺内收藏的历史文物、佛教经典及工艺美术品十分丰富。色拉寺,坐落于拉萨北部山上,建于1419年,僧人多时达5500人,规模宏大,环境优美,寺内佛像上万尊。还有许多来自内地的佛像、法器、供器等珍贵文物。甘丹寺,建于1409年,位于拉萨以东约20公里的达孜区境内,寺庙建于汪固尔山顶的山坳处,其主要殿堂可容纳3000多僧人在殿中诵经。寺内有黄教始祖宗喀巴灵塔殿,灵塔用白银建造,外包纯金,十分华美,寺中还拥有乾隆盔甲和“唐绣”等珍贵历史文物。此外还有小昭寺、楚布寺、龙王潭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西藏革命展览馆等名胜景点。

日喀则名胜风景区

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藏语意为吉祥须弥之意。该寺位于日喀则市西,是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四大寺院之一,又是后藏地区班禅四世以后历世班禅的驻锡祖庙。大佛殿内供奉的一尊镀金强巴铜佛(即弥勒佛)高达26.7米。全寺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保存着大量传世的珍贵文物及栩栩如生的壁画。萨迦寺,位于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城内,全寺藏书有4万卷,可称是第二敦煌。萨迦法王八思巴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国师。夏鲁寺,位于日喀则东南约10公里处,建于1087年,为藏汉混合的建筑结构,藏式殿堂,汉式殿顶,壁画丰富,精美,具有独特的风格。白居寺,位于日喀则江孜县城内,建于1414年,有闻名西藏的泥塑罗汉堂,寺内白科塔(意为吉祥轮)共9层,塔座底层广2200平方米,共有108个门,每层均有佛堂,供有佛像并绘满了壁画,据说加起来佛像有10万尊之多,故又号称十万尊佛塔。宗山炮台,为1904年西藏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遗址。宗山地势高峻,为抵御英军,在半山前崖曾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遗址至今尚存。羊卓雍错,湖面海拔4441米,面积638平方公里,水深30~60米,蓄水量150多亿立方米,湖中盛产高原裸鲤,鱼类蕴藏量达2~3亿公斤。湖滨周围水草丰美,数万只天鹅、黄鸭、水鹰、沙鸥等长期集聚湖中。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为著名的千年佛教胜地,至今中外香客不断。古格王国遗址,系公元10世纪前后的一处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欧阳雪】

福建永定:学《准则》强规范 以法治护航退役军人工作

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领域执法规范化水平,11月10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司法部最新发布的《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以法治力量护航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会上,该局领导带头领学《准则》全文,围绕职权法定、积极履职、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执法与服务相

漳浦县召开基层行政执法专项整治推进会:统一思想聚合力 提质增效促规范

深入推进基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切实解决当前数据质量不达标、指标数据较落后等突出问题,11月7日,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召开基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张学仁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智海主持会议并作工作通报点评,县纪委监委、公安局、司法局等相关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具体经办人员

国家审核组赴厦检阅:厦门渔检迎考提质促发展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以下简称“支队”)渔船检验业务工作接受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成的渔船检验整体业务审核组的现场审核和渔船检验质量督导。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副总队长肖方森陪同。

株洲市渌口区自然资源局“民情接待日” 办妥百姓“心头事”

9月17日上午,株洲市渌口区自然资源局“民情接待日”刚刚开场。“大哥,您反映的房屋办证登记难的问题,现在请相关股室的同志为您解答。”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房屋办证登记难、小城镇开发遗留、地质灾害隐患等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被一一摊开在桌面上。渌口区自然资源局干部认真倾听、仔细记录,现场能办的当即“开方抓药”,需要后续跟进的也一一明确期限和责任人,切实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渌口区

厦门市海渔执法支队常态开展业务培训 持续规范涉企检查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举办涉企行政检查专题培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及省、市有关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规定的要求,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本次培训特邀北京德恒(厦门)律师事务所梁洪流律师作专题授课,聚焦涉企行政检查的核心要求与实务操作,系统解读了行政检查的定义与类型、法律依据、规范性要求以及权力边界与责任机

厦门市海渔执法支队以“三黑精神”铸就“海上铁军”

烈日灼灼,他们甘于晒黑,以黝黑的皮肤守海护渔;法理在前,他们敢唱黑脸,以无私的坚守执法办案;暗夜汹涌,他们亮剑黑夜,以通宵的搏击斩断违法黑手……从军营到海疆,从钢枪到舵盘,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的退役军人们时刻待命,以冲锋的姿态延续着“保家卫国”的誓言。浪涛为证,军魂永驻,这支一半以上由退役军人扛鼎的“海上铁军”,正以“三黑精神”为帆,在党

漳浦法院党组书记林跃轶讲授专题党课:以案为鉴淬初心 八项规定铸司法铁军

漳浦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林跃轶以“以案为鉴淬初心 清风铸魂践使命”为题,为全院干警讲授专题党课,通过剖析典型案例、阐释精神内涵,推动法院作风建设走深走实。林跃轶强调,要深刻领会内涵,准确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标

江西“赣餐码”覆盖全省5291家机关食堂,公务用餐一码通行,基层减负见实效

手机一扫,15元支付成功,上犹县财政局干部戴德斌在安和乡政府食堂领取了一份一荤一素一汤的标准餐。无需协调、无需陪餐、无需公函,一次跨区域公务用餐在10秒内完成。在江西修水县山口镇政府,新修的400余平方米沥青停车场停满了车,旁边的滑梯上有孩子在玩耍。镇长陈博文看着这一幕,心里轻松不少——这些设施的建设资金,来自该镇9个月省下的9万余元公务接待费。改变源于20

醴陵市政协经济二组:学八项规定,聚发展合力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不请客、不喝酒、不送礼等系列要求,为企业发展与社会风气建设注入清风正气。活动现场,顾喆委员担任领学重任,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从规定出台的时代背景,到其对于党风廉政、社

云霄县供电公司赴检察院开展警示教育 筑牢廉洁防线

全体党员干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县检察院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和院史馆,深入了解检察院的发展历程。期间,讲解员结合典型案例,通过"以案说纪"的形式向大家深入解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并从思想蜕变、权力失控、

河北交投衡德高速公司召开警示教育会:以案为鉴强作风 忠诚担当促长效

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亮主持并讲话。陈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引领和推

以案为鉴守底线:株洲渌口区自然资源局警示教育大会筑牢廉洁根基

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市区委全面从严治党部署。6月6日,株洲市渌口区自然资源局召开机关警示教育大会。区政协副主席、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力军,派驻宣传部纪检组组长唐婷及全体机关干部参会。会上,唐婷同志通报了全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重点剖析“不担当、不作为”“漠视群众利益”“违规吃喝收礼”等六类突出问题,指出问题根源在于政治站位

辽宁高院部署集中整治违规吃喝 强化作风建设护航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关于2起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及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启动院机关集中整治违规吃喝专项行动。辽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郑青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不断加强学习教育,切实提高思想认

攸县税务局创新实践"枫桥经验" 打造"办税无忧"服务新标杆

中经联播讯(通讯员 计薛莲 曾质铭 王云桓)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攸县税务局持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税收治理内涵,聚焦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从源头化解涉税争议,让纳税人缴费人享受“管家”式贴心服务,多快好省解决办税缴费难题。分类处理多层级化解防升级“我在湘税社保上帮母亲补缴202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用,因为操作不熟练错缴到自己账户上了。”市民陈女士情

辽宁高院公布第四届审判业务专家名单,29名法官荣膺殊荣

从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教培处获悉,第四届“辽宁省审判业务专家”评选结果已正式揭晓,29名法官凭借出色的审判业务能力和卓越的贡献,被授予“辽宁省审判业务专家”称号,其中45周岁以下者达14人。此次评选是辽宁高院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辽宁省审判业务专家评选管理办法(试行)》,参评人员需政治立场坚定,精通审判执行业务,具备

厦门市应急局:以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2月12日,厦门市应急管理局召开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和市领导批示要求,回顾总结2024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分析面临形势和问题,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兰贵兴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4年,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福建省应急厅的有力指导下,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健全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深化“智

辽宁高院新春第一会 反腐倡廉绷紧廉政弦

如何以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提供坚强保障?春节上班伊始,辽宁高院召开全省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任务。辽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郑青强调,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向纵深发展,持续营造清明清朗政治生态,为推动全省法院各项工作“上

一年暗访调研40余次,厅长的“法宝”是什么?

元旦节后第一天,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即赴哈尔滨市双城区开展暗访调研工作。他先后前往联兴镇永跃村、兴功村和安家村,详细了解畜禽粪污清掏、清理、整治等工作落实情况。这样的工作模式和节奏,刘伟早已“驾轻就熟”。记者梳理发现,从2024年年初到年尾,刘伟暗访调研40余次。仅11月一个月,刘伟先后奔赴哈尔滨、绥化两个城市12个区、县暗访调研9次,内容包括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

黑龙江克山县:“政务直播”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的水平,克山县精心策划并开展一系列政务服务直播活动,凭借丰富实用的内容、专业细致的解答,赢得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认可与好评。自2025年1月8日起每场平均直播时长1小时以上,围绕市民生活、企业经营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展开深入讲解。在社保医保政策解读环节,工作人员详细阐释了医保缴费流程、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

【新春走基层】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孙坤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

1月20日,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孙坤走访慰问碾子山区困难群众、老党员、退役军人,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并致以新春的祝福。在困难群众李景武、吴国华家中,孙坤详细询问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家庭收入及目前存在的困难,并要求街道社区等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好各项帮扶政策,及时帮助他们度过暂时的困难,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在老党员刘雨
返回
顶部